第269章 南洋的投资-《四合院穿越太早》

  (大章了啊……)

  第二天清晨,香港的空气带着海港特有的咸湿和一丝早春的凉意。

  党建国没有外出,他需要消化昨天,与汉德爵士初步达成的庞大协议带来的信息冲击,并立刻着手构建执行框架。

  华润集团作为他在来到香港后最坚实的后盾,效率极高,已为他安排了本地雇员Lisa前来协助。

  Lisa是一位约莫三十岁的干练女性,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国语流利,眼神中透着精明。

  Lisa准时出现在党建国临时的办公间内,打招呼道:

  “党先生,早上好。我是Lisa,华润指派来协助您处理本地事务的。

  您有任何需求请尽管吩咐。”

  党建国放下手中的钢笔,抬起头,目光扫视了一下,说到:

  “Lisa早上好。有几件事需要麻烦你立刻去办

  首先,帮我在附近物色一处办公室,不用太大,能容纳十人左右办公即可,核心要求是能作为公司注册地址。这是个临时过渡点,先租一年。

  “其次,以最快的速度,在香港注册一系列公司。”

  他拿起一张便签,上面已经列好了名字:

  熊猫投资有限公司

  熊猫国际有限公司

  熊猫实业有限公司

  熊猫商业有限公司

  熊猫文化有限公司

  党建国又说道:

  “你根据这个思路,再补充几个涵盖不同领域的公司名,制造、贸易、技术都可以。

  资金暂时由华润垫付,公司注册完成后,我会安排从公司里转账偿还。”

  “第三,立刻给四九城(指北京)发加密电报:

  我急需一支不少于100人的零件图纸测绘队伍,要求技术精湛、可靠,携带必要的测绘工具,

  务必在4月底前抵达安保县集结。”

  “第四,通知民工总局:

  立即着手在安保县靠近香港的区域,规划一个工业园区。

  当前首期用地不少于1000亩,但远期规划必须预留出1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

  选址要考虑到交通、水源,最重要的是必须协调好电力供应!必须!

  要么在园区配套建设一座专用发电站,要么确保有足够容量且稳定的电网接入。

  电力是工业的保障,没有电,一切都是空谈。”

  “第五,帮我预约一条保密线路,明天上午10点整,我要与四九城的种苹果部长直接通话。”

  Lisa飞速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待党建国说完,她立刻确认到:

  “明白,党先生。

  关于办公室,除了面积和注册功能,您对地段、楼层、基本设施还有其他具体要求吗?

  比如是否需要电话专线、安保等?”

  党建国揉了揉因缺乏睡眠而略显疲惫的眉心,思索片刻说到:

  “地段适中即可,便于往来。

  电话线路必须通畅,安保…初期基础即可,但门禁要可靠。

  优先满足快速启用和注册需求。”

  “好的。”

  Lisa点头,又补充道:

  “您提到的测绘队伍和工业园区规划,电报和通知会即刻发出。

  电力问题我会特别标注强调。

  另外,招聘两位助理,要求高中以上学历、30岁以下、国语流利、男女不限,

  明天下午安排面试,我会尽快物色人选。”

  “很好,辛苦你了,Lisa。”党建国颔首,脸上露出一丝赞许。这位本地雇员的专业和高效让他省心不少。

  Lisa利落地收拾好记录本说道:

  “职责所在,党先生。

  我这就去落实。”

  说完她微微欠身,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门关上后,房间内恢复了安静。

  党建国靠向椅背,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手指用力按压着太阳穴。

  汽车生产线、发动机、变速箱技术…

  这些核心目标眼看就要到手,但巨大的挑战才刚刚浮出水面。

  国内轿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模式以“手工作坊式”为主,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

  虽然计划通过民工总局的“零件标准化分包”模式整合资源,理论上能降低成本,但具体执行起来,协调管理、质量控制、物流运输,每一步都可能成为绊脚石。

  而最根本的瓶颈,还是原材料——钢铁。

  党建国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维多利亚港繁忙的船只。

  国际钢铁行业正经历剧变:

  氧气顶吹转炉技术(boF) 在欧美日快速普及,其效率和成本优势正在无情地挤压采用传统平炉技术的小型钢厂。

  即使现在能在国外低价收购一个小型钢厂,其落后的工艺在成本上也毫无竞争力,远水解不了近渴。

  党建国心中盘算着:

  “只能两条腿走路了。

  短期,必须依靠进口,利用约翰牛(英国)现有的成熟钢铁技术和产品支撑初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

  但长期…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么引进消化最先进的氧气顶吹技术,要么…就得投入资源自研突破。”

  但这些绝非易事,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时间。

  不过,一个潜在的机会:

  美国那边…肯尼迪政府正以强硬手段干预钢铁价格,强行压低了企业利润空间。

  这导致许多成本控制能力弱的小型钢厂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

  设备收购…这倒是个窗口期。

  虽然技术可能不是最顶尖,但作为过渡和拆解研究,或许可行。

  关键是价格…

  此时一个小型钢铁厂也要大几百万美元才能建设起来,而且后续的生产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下午时分,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来访者是南洋暹罗谢家的代表——谢季民。

  谢家是南洋华人商界举足轻重的家族,尤其在橡胶、航运和商贸领域根基深厚。

  党建国对这样的爱国侨商前辈心怀敬意,丝毫不敢怠慢。

  党建国热情地迎上前,亲自引座,说到

  “谢先生,快请进!”

  谢季民约五十岁上下,穿着考究的丝绸唐装,面容儒雅,眼神透着商人的精明与世故。他笑容可掬寒暄到:

  “建国老弟,冒昧打扰了。”

  “哪里哪里,谢先生是前辈,您能来是我的荣幸。”

  党建国亲自冲泡了两杯咖啡端过来,说到:

  “条件简陋,只有咖啡,怠慢了。”

  谢季民接过咖啡杯,轻轻嗅了嗅,笑道:

  “建国啊,我痴长你几岁,就托大自称一声老哥了。

  这咖啡啊,香气是足,但喝惯了咱们的茶,总觉得少了点韵味。”

  他话中有话,看似闲聊,却带着探询。

  党建国心中了然。

  谢季民这种人物,绝不会无缘无故来喝杯速溶咖啡。

  党建国来到香港后先拜访汉德爵士,却没有拜访华人圈,

  虽然没有预约的拜访显得无礼,但谢家现在还是主动来找自己,商业嗅觉之灵敏可见一斑。

  这“咖啡不如茶”的感慨,既是文化认同的表达,也是某种立场的试探和拉近关系的信号。

  “谢老哥说得是,”党建国顺势改了称呼,笑容真诚的说道:

  “茶有茶的醇厚绵长,咖啡有咖啡的提神醒脑,各有千秋。

  我这刚安顿下来,百废待兴,实在失礼。

  等稍稳定些,必定备上好茶,请老哥过来好好品鉴,您可要赏光。”

  “哈哈,老弟你太客气了!”

  谢季民放下咖啡杯,朗声笑道:

  “到了香港这地方,哪能让你请我喝茶?

  老哥我在和发大厦附近恰好有几处物业,空着也是空着。

  送你一栋,权当是给老弟你的乔迁贺礼,也是尽一份地主之谊,你可千万别推辞!”

  这谢老哥出手大方,一栋香港的物业,价值不菲,这“地主之谊”显然名不副实,拉拢和投资的意图昭然若揭。

  党建国心中念头飞转:

  “咱可是出了名的糖衣吃掉,炮弹打回去的主,

  既然是送上门的好处,不收白不收,正好解决办公场地升级的问题。

  当然了谢家在南洋的能量,也正是后续计划需要的。”

  党建国脸上笑容更盛,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说道:

  “哎呀,谢老哥这份厚礼…真是让小弟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啊!

  那小弟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多谢老哥提携!”

  “这就对了嘛!”

  谢季民见党建国爽快收下,心中大定,笑容更真诚了几分。

  “不过,”

  党建国话锋一转,带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说到:

  “小弟眼下还真有件小事,想厚颜再麻烦老哥帮个忙。”

  “哦?老弟尽管说!

  在南洋这一带,老哥我还是能办点事的。”

  谢季民边说边拍着胸脯,姿态豪迈无比。

  “是这样,”党建国压低了些声音,说到:

  “我需要几个手艺顶尖的裁缝和皮匠,最好是懂点新式样的。

  另外,还需要一台能用的注塑机,还有一台精度过得去的小型车床或铣床。

  越快到位越好。”

  谢季民眼睛一亮。

  要这些设备和匠人,显然不是为了喝茶聊天。

  谢季民立刻意识到这背后必有项目,而且是需要快速启动的实业项目。

  当下他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声音带着一丝兴奋说到:

  “老弟放心!

  五天!

  老哥我给你打包票,五天内,人、机器,连带着他们的‘契约’(意指人身依附关系,在当时的南洋并非罕见),

  保证整整齐齐送到你指定的地方!”

  谢季民这承诺,既显能力,也暗示了资源的掌控力,小小的秀了一把。

  党建国地点点头,抛出了诱饵,说到:

  “好!谢老哥办事果然爽快!

  等您这边的人和设备一到齐…

  …我这边有个涉及‘千万美元’级别的项目,正好可以启动。

  到时候,咱们‘咖啡’‘茶’一起喝,共谋发展!”

  党建国虽然刻意模糊了项目细节,但“千万美元”这个量级足以让任何商人动心。

  谢季民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如菊花般绽放,眼角的皱纹都透出喜意。

  他猛地端起那杯本不太爱的咖啡,像喝酒一样一饮而尽说到:

  “哈哈!好!一言为定!

  建国老弟果然痛快!

  到时候,老哥我一定把南洋几个有分量的朋友也引荐过来,一起给老弟捧个场?”

  党建国心知肚明,这是谢季民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利益份额,但也符合他借力南洋华商网络的计划,便笑着应允说到:

  “那当然求之不得!

  不过,这主事掌舵的,还得是谢老哥您这样的定海神针才行啊。”

  这句话既给了谢季民面子,也明确了主导权,到时候你家来人就行了,其他的你自己安排吧,算是让利了。

  “哈哈哈,一定!一定!”

  谢季民心花怒放,感觉此行收获远超预期,又寒暄了几句,才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送走谢季民,党建国坐回办公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钢材的问题虽然尚未解决,但谢家这条线已经搭上,解决了当前迫切的设备和技术工人需求。

  他铺开一张香港地图,目光扫过靠近安保县的边界区域,脑中构想着那片即将崛起的工业新城的蓝图。

  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扎扎实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