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成果喜人-《四合院穿越太早》

  组织者在一旁听得真切,眉头微蹙,也感到一丝意外和棘手。

  党建国心中了然,这确实是个小疏漏。

  他对着汉德,通过翻译诚恳地说:

  “汉德先生,对于您未能及时参与商用机的竞拍,我表示遗憾。

  但合同已经签署,具有法律效力,无法更改。

  现在,是家用微波炉的拍卖,机会依然在这里。”

  翻译将话传达给汉德。

  汉德听完,脸上写满了不甘和懊恼,

  但他看了一眼党建国手中那台精巧的家用微波炉,

  又看了看周围虎视眈眈的华侨,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当拍卖师宣布家用机竞拍开始时,汉德几乎是咆哮着喊出了第一个报价:

  “十万台!十万台独家代理权!我全要了!”

  “轰!” 现场彻底炸锅了!十万台?!199.9美元一台?

  那可是将近2000万美元的订单啊!这洋鬼子疯了?!

  党建国也被这个数字砸懵了,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他急忙通过翻译对汉德说:

  “汉德先生,非常感谢您的信任!但家用微波炉是新产品,市场接受度有待验证,十万台数量巨大,风险很高!您是否再考虑一下?”

  汉德听完翻译,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动,他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中文夹杂着英语喊道

  “No problem! I know it! Gold! Gold mine!(没问题!我懂!金子!金矿!) Sign! Now!(签!现在就签!)”

  呵呵,汉德心里笑开了花,按照自己的关系,那个松散的联邦体系内,单单是军队那边的采购就不止十万台吧?

  看着汉德那近乎狂热的眼神和不容置疑的态度,再看看周围目瞪口呆的人群和一群视察者若有所思的表情,党建国一咬牙

  “好!汉德先生,魄力惊人!十万台,成交!但交付需要分期,每三个月交付两万五千台!”

  “deal!(成交!)” 汉德迫不及待地伸出手。

  两份合同签完,商用机台 家用机台 = 台微波炉!

  价值近4000万美元!巨大的喜悦瞬间被更巨大的恐慌淹没——产能!

  党建国眼前发黑,仿佛看到曾三牛和高压锅厂的工人们在机器旁累瘫的场景,看到朱教授团队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抓狂的画面。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走到正被巨大喜悦冲击得有些恍惚的组织者身边,低声但清晰地说道:

  “领导,有个紧急情况必须向您汇报。”

  领导从震惊中回神,语气前所未有地和蔼:“建国同志,你说!”

  党建国一脸“沉痛”的说到:

  “领导,订单……太大了!我们……我们现有的产能,就算不吃不喝,也造不出这么多微波炉啊!恐怕……恐怕要延误交付了。”

  他把“产能地狱”的危机抛了出来。

  视察团闻言,有位儒雅的领导,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护食”般的急切!

  大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一致斩钉截铁地说道:

  “卖!继续卖!怕什么!国家给你兜底!

  难道比我们当年在朝鲜顶着飞机大炮保家卫国还难吗?

  缺人?调!缺厂?建!缺材料?想办法!务必保证按时交付!一个订单都不能丢!”

  这群视察人员,此刻眼中燃烧的是“穷怕了的兔子”对财富的极度渴望和不容有失的决心!

  再优雅的兔子,面对能改变国运的巨额外汇,也会露出“獠牙”!

  有了这个“尚方宝剑”,党建国心中大定,豪气顿生!

  “卖!继续卖!怕什么!” 成了他心中最响亮的号角!

  接下来的展示和拍卖,如同摧枯拉朽:

  高压锅(9.99美元):成本仅6.3元人民币,国际售价25美元!性价比之王!13万台订单瞬间被抢光!主妇和餐馆老板的最爱!

  半自动咖啡机(89.99美元):成本43元人民币,国际售价200美元!

  小资情调和咖啡馆的利器!2万台被欧洲客商和华侨瓜分。

  滴滤咖啡机(4.99美元):成本3.4元人民币,国际售价15-20美元!走量神器!台订单涌入!

  抽油烟机(14.99美元): 解决厨房油烟痛点!15万台!

  电热水壶(4.99美元): 烧水快,安全方便!个!

  面包加热机\/多士炉(4.99美元): 早餐神器!个!

  电烤箱(34.99美元): 烘焙爱好者的入门选择!台!

  蒸蛋器(4.99美元): 小巧方便,母婴适用!个!

  低速压榨榨汁机(未列价格,但火爆): 台!健康饮食新潮流!

  最终战果:

  订单总额突破5560万美元!

  这个天文数字,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广交会现场和后续的新闻报道中引发了持续的地震!

  它不仅仅是一笔外汇,更是一个信号:新中国不仅能出口农产品,更能凭借自主研发的先进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

  视察团整个下午哪里都没去,就坐镇在“民工牌”展位临时辟出的洽谈区,亲眼见证了一份份合同的签署。他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眼神中的期许和振奋也越来越浓。

  当最后一份合同签署完毕,夕阳的余晖已洒满展馆。

  党建国嗓子彻底嘶哑,浑身像散了架,但眼中燃烧着疲惫而自豪的火焰。

  他走到视察团面前,声音沙哑却坚定:

  “视察团,订单都签完了。但接下来……我们真的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协调和支持了。

  我回去后,会尽快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和所需支持清单……”

  视察团几人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人目光炯炯的说道:

  “好!建国同志,你们打了一场漂亮仗!

  这份报告,要快!要详实!国家一定会全力保障!

  务必确保这些订单,一个不落、按时按质交付到客户手中!

  这是政治任务!”

  党建国郑重点头。忽然,他想起什么,声音低了一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领导,那……关于部里可能对我的‘调查’……”

  来视察的领导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目光深邃地看了党建国一眼,并未直接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说:

  “先把眼前这个‘政治任务’完成好。

  其他的事情,组织上自有安排。”

  说完,他转身在随从簇拥下离开了,留下一个充满悬疑的背影。

  嗯,来视察的领导现在还不知道这回事儿呢!

  党建国站在原地,望着视察团离去的方向,又回头看了看堆满合同的桌子和疲惫却兴奋的团队,心中百感交集。

  巨大的成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辉煌的战绩下暗流仍未平息。

  科工委内部的眼红者、那封未解决的举报信、以及即将到来的、史无前例的产能大跃进……

  前路,依然挑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