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分钱-《美女村官醉酒试探,我将计就计》

  “首周一千五百万,确实火爆。”

  “但这其中,有我们前期巨额宣发投入的引爆效果,有郑先生影响力带来的初期捧场。”

  “更有全港城年轻人因为新奇和从众心理,产生的爆发性消费。”

  江浩手中的笔在曲线的最高点之后,画出了一个明显的下滑趋势。

  “但任何热潮,都有其客观规律。”江浩的语气十分理性。

  “港城的电影市场就那么大,消费能力也有上限。”

  “该看电影的年轻人,在第一周、第二周基本就已经覆盖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票房必然会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甚至逐步回落的阶段。”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而且,你们别忘了‘盗版’的存在。”

  “电影这么火,那些做盗版录像带的怎么可能放过这块肥肉?”

  “我估计,最多再有一两周,画质粗糙但内容齐全的盗版录像带就会充斥街头巷尾。”

  “这又会分流掉一大批对画质要求不高、或者舍不得花钱进电影院的观众。”

  沈冰冰和唐小钰听着江浩条理清晰的分析,脸上的神色也渐渐从最初的兴奋和不解,转变为深思。

  她们都是聪明人,只是被巨大的成功冲昏了头脑。

  此刻经江浩一点拨,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市场逻辑。

  江浩在曲线的末端,写下了一个数字,并圈了起来。

  “所以,综合来看,”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两人。

  “我对《古或仔》最终总票房的预估,大概在……三千万,左右。”

  “三千万?”唐小钰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

  这个数字虽然依旧惊人,远超普通电影。

  但比起首周一千五百万给人带来的“无限遐想”,确实显得克制了许多。

  江浩心底如同明镜一般。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市场的天花板在哪里。

  上一世,《古或仔》的最终票房,定格在两千一百万,已经创造了历史。

  而这一世,凭借郑天丘更强大的势力扫清障碍、更庞大的资源进行宣发.

  他能将总票房推高到三千万!

  这已经是超越前世、堪称辉煌的胜利了。

  然而,辉煌的数字背后,是冰冷的利益分配。

  “而且,你们别忘了,”江浩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直面现实的冷酷.

  “我们之前为了争取郑先生的支持,是和他签了投资协议的。

  票房收入,他占七成,我们星河影业,只占三成。”

  他在纸上那个被圈起来的“3000万”下面,快速写下一行算式,并重重地划了一条线。

  “粗略估算,如果最终总票房是三千万,那么,按照三七分账……”

  江浩的笔尖在那个数字上顿了顿,然后清晰地写下了结果.

  “郑天丘,分得两千一百万。”

  “我们星河影业,只有九百万。”

  这个数字一出,办公室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唐小钰瞪大了眼睛,几乎要叫出来:“什么?!”

  “我们辛辛苦苦拍电影,忙前忙后。”

  “他才投了多少钱,就要拿走两千一百万?!”

  “这也太黑了吧!”

  沈冰冰虽然比唐小钰沉稳,但秀眉也紧紧蹙起。

  九百万,对于普通人甚至是很多公司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但对比那耀眼的三千万总票房,对比他们为此付出的心血和承担的风险。

  这个分成比例,确实显得……有些沉重。

  江浩看着两人脸上难以掩饰的惊讶和不平,缓缓放下笔,

  目光扫过她们,语气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淡然:

  “现在,你们明白我为什么说‘钱没那么容易拿’了吧?”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你们别看郑先生在电影拍摄期间多么配合,多么给我们创作自由,甚至在宣传时多么卖力。”

  “显得多么看好这部电影……”

  江浩的嘴角勾起一抹看透本质的弧度,带着一丝冷意:

  “那都是建立在电影能成功,能为他带来巨大名利回报的基础上的。”

  “本质上,这是一场交易。”

  “我们借助他的势力和资源,打开了局面,扫平了障碍。”

  “而他,则用相对‘干净’的方式,获得了远超他投入的巨额回报。”

  “以及更重要的……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和洗白。”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说到底,在商言商。”

  “情义和欣赏或许有,但钱,才是硬道理,才是维系这种合作最牢固的纽带。”

  “没有这三七分账的厚利,你们觉得……”

  “郑天丘那样的人物,会如此不遗余力地帮我们吗?”

  这番话,彻底剥开了笼罩在成功之上的浪漫主义色彩,露出了商业世界冰冷而现实的运行规则。

  唐小钰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话可说。

  她出身世家,自然明白利益交换的本质,只是刚才被电影的成功冲昏了头脑。

  沈冰冰也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吐出一口气,看向江浩的眼神更加复杂,也更多了一丝理解。

  她终于明白,江浩肩上的压力,远不止拍好一部电影那么简单。

  他需要在各方势力、各种利益诉求之间小心翼翼地权衡、周旋。

  “这还只是理论。”

  “理论上,我们星河影业能分到九百万。”

  江浩的语气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种算无遗策的精准。

  “但这笔钱,还没捂热乎,就要开始往外分了。”

  他拿起笔,在写有“星河影业:900万”的那行数字下面,开始一项项地列出支出.

  “首先,向导那边。”江浩写下第一个数字。

  “他当初为了拍电影,欠了郑先生两百万。”

  “这笔债,电影赚了钱,于情于理,都必须优先还上。”

  “这是道上的规矩,也是做人的信义。”

  他在900万后面,划出了一个“-200万”。

  唐小钰和沈冰冰看着这个数字,点了点头,这一点她们无法反驳。

  “其次。”江浩继续书写。

  “《古或仔》的成功,意味着续集必须立刻提上日程。”

  “但续集的制作,不能再像第一部那样紧巴巴的。”

  “我们需要更精良的制作,更宏大的场面,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同时,郑一健、陈笑春他们现在身价不同往日,片酬必然要大幅提升。”

  “否则我们留不住人,也对不起他们的市场价值。”

  他写下了“-150万,续集筹备及演员预付。”。

  这笔开销,虽然巨大,但是为了长远发展,同样必要。

  “还有。”江浩的笔尖顿了顿,目光扫过沈冰冰,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

  “电影拍摄、宣发过程中的一些隐性开销,打通各个环节的人情往来。”

  “这些零零总总,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写下一个保守的数字“-100万”。

  唐小钰看着这些数字,900万-200万-150万-100万……

  “那我们不是还剩下450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