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天启皇帝朱由校(3)-《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3)

  朱由检:“各位,各位,友情提醒一下,接下来是气人环节。”

  朱元璋:“早准备好了,你俩谁接着说?”

  朱由检:“坏事嘛,一般都是别人说,自己哪好意思说,所以我替我皇兄说。不过,人都到齐了吗?”

  朱雄英:“我来啦,@秦良玉 秦姐姐来了没?”

  孝康皇后常氏:“秦姐姐?你比她大不少呢,咋这么叫?”

  朱雄英:“妈,我乐意嘛,而且秦姐姐也没反对,就想认个姐姐!”

  孝康皇后常氏:“孩子,这辈分都快乱成毛线团了[捂脸表情包]”

  朱厚照:“雄英,你这操作跟我认江彬他们当干儿子差不多吧[坏笑]”

  朱雄英:“正德,你怎么拿秦姐姐和你那帮人相提并论?对了,我好像是管理员,那我……”

  朱厚照被朱雄英禁言十分钟

  秦良玉:“小殿下,我来啦!”

  朱雄英:“那开始吧。”

  朱由检:“1623年,天启三年,魏忠贤掌管东厂,用阉党势力制衡风头正盛的东林党。

  皇兄还特喜欢自己动手做木工,天天做都不腻。但每次他做木工时候,魏忠贤就来汇报事儿。

  他一烦,就不想听,说自己都清楚,让他们看着办。结果魏忠贤趁机多次假传圣旨专权,排挤东林党人,东厂的人到处乱搞,奸佞当道。”

  朱高煦:“魏忠贤这招够阴的!专挑皇上刨木头时说事,这不就跟趁人吃饭掀桌子似的?够损!”

  朱元璋:“混账!皇上做木工时奏事?魏忠贤是故意的!换我当年,直接割他舌头,看他还敢挑时候!”

  朱厚熜:“叫你天天刨木头!这下好,权力被太监扒得一干二净。”

  戚继光:“这就跟打仗时主帅正研究阵法,副将趁机改了军令似的,不败才怪!魏忠贤这是把朝廷当自家作坊了。”

  秦良玉:“小殿下禁言正德是对的,但更该骂魏忠贤!借着皇上的手排除异己,东厂跟强盗似的,老百姓都快没法活了。”

  朱雄英:“就不能先把事听完再刨木头?这好比写作业边玩边写,能不出错吗?”

  朱祁镇:“我当年被王振糊弄,至少还知道问两句!天启这直接说你们看着办,是把江山当木工活扔了啊!”

  朱祁钰:“东林党刚起来就被按下去,魏忠贤这操作比我当年挤走哥哥还顺溜。就是吃相太难看。”

  海瑞:“阉党擅权,假传圣旨横行,皇上竟纵容到这份上!东林党人遭迫害,大明纲纪全没了!天理何在!”

  袁崇焕:“辽东战事正紧,朝廷却在搞内斗。魏忠贤连军饷都敢克扣,前线将士饿着肚子打仗,能赢才怪!”

  朱由校:“当时就觉得他烦,刨木头正到关键处,哪有心思听那些官话……哪知道他敢瞎做主啊。”

  朱棣:“你还有脸说!魏忠贤这狗东西,落到我手里,让他尝尝凌迟滋味!”

  徐达:“魏忠贤执掌东厂,就跟当年胡惟庸专权似的,早晚出事。皇上被蒙在鼓里,朝廷跟没头苍蝇似的。”

  朱由检:“1624年,天启四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大臣们也好多议论魏忠贤罪行的,皇兄全不听。

  十月,朝廷削去吏部侍郎陈于廷、副都御史杨涟、佥都御史左光斗的官职。

  魏忠贤作威作福,外廷成了他一言堂,个个叫他九千岁,各地还给他立生祠。

  客氏在后宫作乱,养了好些有姿色的宫女献给皇兄,反倒对有身孕的妃子下毒手,连皇后都被她弄堕胎。据说她想学吕不韦,搞那奇货可居的夺权把戏。”

  朱由检:“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时期,不仅残酷排除异己,还加重盘剥地主阶级,搞得民不聊生,政治黑得没边。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六君子先后冤死。”

  朱翊钧:“杨涟弹劾二十四条大罪都没用?孙子你耳朵是被木工刨子刨聋了吧!换我早把魏忠贤捆去喂大象了。”

  朱高煦:“九千岁?这是想当太上皇!当年我哥当皇帝都没这么嚣张!魏忠贤这是把自己当木头桩子,想钉在朝堂上。”

  朱雄英:“客氏还谋害有孕的妃子?连皇后都敢下手?这比吕雉还狠!是想让天启断子绝孙?效法吕不韦?她也配!”

  秦良玉:“杨涟、左光斗这些忠臣被削职,阉党一手遮天,朝堂比战场还凶险!前线将士流血,后方奸佞吸血,哪有这么干事的?”

  戚继光:“立生祠?我打了一辈子仗都没这待遇!魏忠贤一个阉宦,配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这天下都快成他魏家的了。”

  朱厚熜:“我当年再宠严嵩,也没让他这么无法无天!二十四条大罪摆在眼前都不处理,天启你是被木工刨子刨坏脑子了吧!”

  朱棣:“皇后被堕胎?这是谋逆大罪!客氏这毒妇,凌迟都嫌轻!魏忠贤敢这么折腾,就是吃准了你昏庸无能!”

  朱祁镇:“我当年再糊涂,也知道王振不能动皇亲国戚!天启你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当的什么皇帝?”

  朱祁钰:“东林六君子枉死?这比我当年废太子还阴毒!魏忠贤是想把所有敢说话的人都宰了,好让他一手遮天。”

  海瑞:“二十四罪不究,忠臣遭戮,生祠遍立,后宫干政!这是亡国之兆!天启皇上若有一丝良知,该杀魏忠贤、客氏谢罪天下!”

  袁崇焕:“前线将士用命换来的安宁,全被这帮阉党祸祸了!杨涟他们一死,朝堂上连个敢替边关说话的人都没了!”

  朱由校:“当时……当时客氏说那些妃子不安分,魏忠贤说杨涟他们结党营私……我哪懂这些弯弯绕。”

  朱元璋:“你不懂不会问?不会看?杨涟是啥人,魏忠贤是啥人,分不清?我看你是被猪油蒙了心,刨木头刨傻了!”

  孝康皇后常氏:“后宫都乱成这样,皇上还不管?就算不懂朝政,自家媳妇孩子还护不住吗?这心眼比针眼还小。”

  朱雄英:“我算看明白了,魏忠贤和客氏这是把大明当木料,想怎么削就怎么削!天启你这木匠当得,把江山都给凿漏了!”

  朱由检:“天启四年,不堪党争骚扰被迫离职的袁可立刚离开登莱几个月,天启五年正月,后金军就攻取了旅顺。

  三月,汪文言被审判定罪入狱,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大臣被捕入狱,尚书赵南星等人被夺官罢职。

  不久,杨涟等人陆续死在狱里。五月,给事中杨所修上书请求把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编修成书,皇兄同意了。”

  朱由检:“又过不久,阉党追论万历时期辛亥、丁巳、癸亥年的三次京察,导致尚书李三才、顾宪成等被罢官。

  八月,朝廷下令捣毁各地的东林党讲学书院。兵败辽东的熊廷弼和东林六君子私交不错,这就让魏忠贤盯上了他。

  最后,熊廷弼和王化贞一个下场,都被处死,传首九边。”

  朱厚照:“袁可立刚走,旅顺就丢了?这哪是离职,分明是被阉党逼走的!

  朱高煦:“汪文言一案牵连这么多大臣?这是钓鱼执法!杨涟他们死在狱里,肯定没少受折磨!换我带亲兵闯监狱,先把牢头揍一顿再说!”

  朱雄英:“三案编书?这是想把黑历史洗白!梃击、红丸、移宫案哪件不是你们折腾出来的?编书给谁看?”

  秦良玉:“捣毁东林书院?这是怕读书人骂他们!堵得住嘴堵不住心,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熊廷弼招谁惹谁了,打输了被杀,打赢了也被整,这仗没法打。”

  戚继光:“熊廷弼传首九边?这是寒了所有边关将士的心!以后谁还敢卖命?魏忠贤这是帮后金清剿大明忠臣,比汉奸还狠。”

  朱厚熜:“追论三次京察?这是翻旧账搞大清洗!李三才、顾宪成招你惹你了?阉党这是想把朝堂变成菜市场,想掀谁的摊子就掀谁的。”

  朱棣:“杨涟他们死得冤!监狱里的龌龊手段,魏忠贤都敢用在大臣身上,这是把大明律法当柴烧!天启你要是还有点血性,就该把刀架在魏忠贤脖子上。”

  朱祁镇:“我当年虽然后悔杀于谦,但至少没这么赶尽杀绝!熊廷弼是能臣啊,就这么被折腾死,辽东彻底没指望了。”

  朱祁钰:“东林书院招谁惹谁了?教书育人碍着阉党了?这是怕有人教皇上明辨是非吧!魏忠贤这招够毒,从根上断大明文脉。”

  海瑞:“汪文言狱、毁书院、杀熊廷弼!阉党所作所为,罄竹难书!天启皇上纵容到这份上,是自掘坟墓!天道昭昭,必遭反噬!”

  袁崇焕:“熊经略都被传首九边,我这守辽东的,怕是哪天也得被他们卸磨杀驴……这朝廷比后金的刀还让人胆寒。”

  朱由校:“编书是他们说要总结教训……熊廷弼的事,他们说他通敌……我当时被客氏念叨得头疼,就……就批了。”

  朱元璋:“你批了?!我看你是被猪油蒙了心,被驴踢了脑袋!熊廷弼是国之栋梁,你把他砍了传首九边,我现在就想把你那木工刨子砸了!”

  朱雄英:“我算看明白,阉党这是想把大明变成魏家天下,从朝堂到边关,从历史到教育,全给他们霍霍遍!天启你这皇帝当得,跟个盖章机器似的。”

  朱由校:“额……大家消消气,消消气。”

  朱雄英:“好了,今天我和秦姐姐不给你说结尾了,你自己看着办!”

  朱由校:“那好,大家别生气,这都过去好几百年了,明天继续啦,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