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的午后,阳光被梧桐树叶切割成细碎的光斑,洒在静谧的柏油路上。沈皎洁让林卿卿把车停在离茶舍还有一个路口的地方。
“就送到这儿吧。”他解开安全带,语气平静。
林卿卿握着方向盘,看向不远处那栋外观低调、门楣上却挂着不起眼却极有分量的单位铭牌的建筑。“真不用我陪你进去?”她还是问了一句,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方向盘,“李主任那边,我提前沟通过,感觉……水有点深。”
沈皎洁推开车门,午后的热风裹挟着梧桐的清香涌了进来。他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那本边角微卷的《飞鸟集》被他稳妥地放在副驾驶座上。“不用。有些茶,人多了,反而品不出真味。”他顿了顿,回头看她,“卿卿,回公司盯着青锂协议的最终版,有任何变动,第一时间通知我。”
林卿卿点了点头,目送他挺拔的身影穿过斑驳的树影,走向那个看似寻常却代表着某种权力核心的院落。她心里清楚,沈皎洁不带她,并非不信任,而是要将这次会面的性质,严格界定在“私人茶叙”的范畴,避免过早将星轨资本与监管层的关系摆在明面上。这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策略。
茶舍内部是典型的新中式风格,清雅幽静,檀香袅袅。服务员无声地引着沈皎洁穿过回廊,来到一个僻静的包间。李主任已经在了,他穿着质地柔软的棉麻中式上衣,正慢条斯理地烫洗着茶具,氤氲的水汽柔和了他镜片后略显锐利的目光。
“沈总,很准时。”李主任没有抬头,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
“李主任相邀,不敢迟到。”沈皎洁在他对面坐下,姿态不卑不亢。
茶是上好的金骏眉,汤色红亮,香气馥郁。李主任娴熟地斟茶,动作行云流水。几句关于茶叶和天气的寒暄过后,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正题。
“星轨资本回国第一枪,就打向了青锂科技,”李主任轻轻吹开茶沫,像是随口一提,“眼光很独到啊。这家企业,账面数据可不算漂亮,负债率、现金流,问题不少。很多老牌机构都持观望态度。”
沈皎洁端起小巧的品茗杯,茶汤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指尖。“星轨看好的是未来,不是过去的账本。青锂的技术储备,特别是其在锂辉石提纯和新型萃取剂应用上的突破,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显着降低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纯度。这符合国家鼓励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大方向。”
他语气平稳,列举的都是公开或通过合法尽调可以获取的技术要点,避开了任何可能涉及内幕或预知的敏感信息。
李主任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又斟了一轮茶。“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市场的稳定性、企业的合规性,同样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涉及跨境资本流动、关键技术领域,谨慎总是没错的。”他话锋微转,像是无意间提起,“听说沈总在海外时,和某些……国际性的资本运作机构,也有过接触?”
沈皎洁的心微微一沉,知道戏肉来了。灯塔的影子,果然无处不在。他面色不变,放下茶杯,目光坦然地看着李主任:“资本无国界,但操盘手有立场。星轨的立场很明确,立足中国,投资未来。我们在海外的一切运作,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和国际规则。至于一些风格激进的对冲基金,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海外经历,又划清了界限,并将星轨定位为负责任的市场参与者。
李主任笑了笑,看不出是满意还是其他情绪。他放下茶杯,身体稍稍前倾,声音压低了一些,带上了几分私密的意味:“沈总,明人不说暗话。你们星轨这次对青锂的判断,精准得有些出乎意料。这份‘远见’,是源于强大的研究团队,还是……有些别的信息渠道?”
包间里安静下来,只有煮水壶发出轻微的咕嘟声。空气仿佛凝滞了,檀香的味道似乎也变得浓重起来。
就在这一瞬间,沈皎洁的左眼猛地传来一阵极其短暂却清晰的灼热感,一幅画面不受控制地闪过脑海:李主任书房的书架上,摆着一张他和一个年轻女孩的合影,女孩笑得灿烂,背景赫然是瑞士那座着名山峰,而女孩的眉宇间,与李主任有几分相似。画面的焦点,不经意地落在照片旁的一本病历卡上,患者名字是英文,但封面的医院标志,沈皎洁绝不会认错——那是尹如月所在疗养院的标志!
预知的画面一闪而逝,带来的信息却如惊涛骇浪。李主任的女儿在瑞士,而且很可能和尹如月在同一个地方,甚至可能在同一家医院接受治疗!这不是巧合。这是灯塔精心铺设的一张网,李主任的“关切”,不仅仅源于职责,更可能掺杂了来自灯塔的、针对他个人软肋的试探甚至威胁。
内心波澜骤起,但沈皎洁的脸上依旧平静无波,甚至嘴角还维持着刚才谈话时那抹极淡的礼貌性弧度。强大的意志力让他瞬间压下了所有的震惊和后续的分析冲动。他不能露出任何破绽。李主任这个问题,既是试探星轨的信息来源是否“干净”,更深一层,或许也是在试探他沈皎洁的“软肋”是否如灯塔所“提示”的那般,与瑞士的那个人有关。
电光火石间,沈皎洁做出了反应。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李主任关于“信息渠道”的问题,那只会越描越黑。他选择了一种更迂回,也更显真诚的方式。
只见他轻轻叹了口气,笑容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年轻创业者的谦逊与无奈,伸手拿过放在身旁空位上的那个牛皮纸文件袋——这是他来时特意带的,里面是星轨资本那份制作精良、数据详实的投资白皮书。
“李主任,”他将文件袋轻轻推到对方面前,声音诚恳,“星轨的‘远见’,不敢说有多么神秘。更多的是基于大量枯燥的数据分析、深入的行业调研,以及……或许还有一点年轻人敢于押注未来的勇气。”他翻开白皮书的第一页,指向那醒目的“新能源产业投资逻辑”章节。
“您看,这是我们研究团队对全球电动车销量、电池技术路线、上游材料供需格局做的长期预测模型。所有的判断,都基于这些公开或半公开的数据推演。”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主任的反应,语速平稳,逻辑清晰,将预知能力带来的“确定性”,完美地包装成了基于“深度研究”的“高概率判断”。
“至于您提到的合规与稳定,”沈皎洁合上白皮书,目光坦诚地迎上李主任的审视,“这正是星轨最为重视的基石。我们坚信,只有在一个规范、透明、健康的市场环境里,真正的创新和价值投资才能茁壮成长。”他停顿了一下,仿佛下定了某个决心,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所以,李主任,星轨资本,包括我本人,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为构建这样一个市场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没有提任何具体要求,但态度已经鲜明地摆了出来:星轨愿意遵守规则,甚至愿意配合规则制定者,前提是,规则是公平的,环境是安全的。这番话,既回应了李主任关于“合规”的敲打,也巧妙地将自己放在了“合作者”而非“被审视者”的位置上。
李主任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紫砂茶杯边缘,镜片后的目光深邃,难以看透。沈皎洁这番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回应,显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预想中的试探、辩解或者慌乱,一样都没有出现。眼前的年轻人,展现出的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一种……近乎笃定的自信。
片刻的沉默后,李主任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他没有再去碰那个文件袋,而是重新提壶,为沈皎洁续上了茶水。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包间内略显紧绷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年轻人,有锐气,有想法,是好事。”李主任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和,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新能源是国家战略,需要你们这样有活力的市场参与者。下周,有个小范围的座谈会,关于推动建立更健康的新能源产业投资联盟,探讨一下行业标准和发展方向,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听听。”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个接纳和初步认可的表示。
“非常感谢李主任给予这个机会,”沈皎洁举杯,以茶代酒,“星轨一定准时参加,虚心学习。”
茶叙又持续了约莫一刻钟,话题转向了更宏观的产业政策和国际形势,气氛显得轻松了许多。但沈皎洁心中那根弦始终紧绷着。李主任女儿照片带来的冲击,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灯塔的黑手,像一片阴云,笼罩在他心头。
离开茶舍,午后的阳光依旧明媚,沈皎洁却感觉背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他坐进林卿卿开过来的车里,闭目靠在椅背上,久久没有说话。
“怎么样?”林卿卿关切地问,发动了车子。
沈皎洁睁开眼,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缓缓吐出四个字:“山雨欲来。”
他拿出手机,给冷眼发去一条加密信息:“深度排查李主任及其直系亲属,特别是其在海外的关联。重点:瑞士。”
然后,他点开与顾明川的加密通讯界面,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按下通话键。不能急,现在任何直接针对尹如月的异常关注,都可能打草惊蛇,将她置于更危险的境地。灯塔已经出招了,他必须更冷静,更谨慎。
车子汇入车流,驶向陆家嘴。沈皎洁知道,与李主任的这次茶叙,只是拉开了国内战场更为复杂博弈的序幕。而他要守护的,不仅仅是星轨资本的未来,还有那片远在瑞士、不容触碰的逆鳞。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却又不能有丝毫退缩。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就送到这儿吧。”他解开安全带,语气平静。
林卿卿握着方向盘,看向不远处那栋外观低调、门楣上却挂着不起眼却极有分量的单位铭牌的建筑。“真不用我陪你进去?”她还是问了一句,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方向盘,“李主任那边,我提前沟通过,感觉……水有点深。”
沈皎洁推开车门,午后的热风裹挟着梧桐的清香涌了进来。他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那本边角微卷的《飞鸟集》被他稳妥地放在副驾驶座上。“不用。有些茶,人多了,反而品不出真味。”他顿了顿,回头看她,“卿卿,回公司盯着青锂协议的最终版,有任何变动,第一时间通知我。”
林卿卿点了点头,目送他挺拔的身影穿过斑驳的树影,走向那个看似寻常却代表着某种权力核心的院落。她心里清楚,沈皎洁不带她,并非不信任,而是要将这次会面的性质,严格界定在“私人茶叙”的范畴,避免过早将星轨资本与监管层的关系摆在明面上。这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策略。
茶舍内部是典型的新中式风格,清雅幽静,檀香袅袅。服务员无声地引着沈皎洁穿过回廊,来到一个僻静的包间。李主任已经在了,他穿着质地柔软的棉麻中式上衣,正慢条斯理地烫洗着茶具,氤氲的水汽柔和了他镜片后略显锐利的目光。
“沈总,很准时。”李主任没有抬头,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
“李主任相邀,不敢迟到。”沈皎洁在他对面坐下,姿态不卑不亢。
茶是上好的金骏眉,汤色红亮,香气馥郁。李主任娴熟地斟茶,动作行云流水。几句关于茶叶和天气的寒暄过后,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正题。
“星轨资本回国第一枪,就打向了青锂科技,”李主任轻轻吹开茶沫,像是随口一提,“眼光很独到啊。这家企业,账面数据可不算漂亮,负债率、现金流,问题不少。很多老牌机构都持观望态度。”
沈皎洁端起小巧的品茗杯,茶汤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指尖。“星轨看好的是未来,不是过去的账本。青锂的技术储备,特别是其在锂辉石提纯和新型萃取剂应用上的突破,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显着降低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纯度。这符合国家鼓励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大方向。”
他语气平稳,列举的都是公开或通过合法尽调可以获取的技术要点,避开了任何可能涉及内幕或预知的敏感信息。
李主任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又斟了一轮茶。“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市场的稳定性、企业的合规性,同样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涉及跨境资本流动、关键技术领域,谨慎总是没错的。”他话锋微转,像是无意间提起,“听说沈总在海外时,和某些……国际性的资本运作机构,也有过接触?”
沈皎洁的心微微一沉,知道戏肉来了。灯塔的影子,果然无处不在。他面色不变,放下茶杯,目光坦然地看着李主任:“资本无国界,但操盘手有立场。星轨的立场很明确,立足中国,投资未来。我们在海外的一切运作,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和国际规则。至于一些风格激进的对冲基金,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海外经历,又划清了界限,并将星轨定位为负责任的市场参与者。
李主任笑了笑,看不出是满意还是其他情绪。他放下茶杯,身体稍稍前倾,声音压低了一些,带上了几分私密的意味:“沈总,明人不说暗话。你们星轨这次对青锂的判断,精准得有些出乎意料。这份‘远见’,是源于强大的研究团队,还是……有些别的信息渠道?”
包间里安静下来,只有煮水壶发出轻微的咕嘟声。空气仿佛凝滞了,檀香的味道似乎也变得浓重起来。
就在这一瞬间,沈皎洁的左眼猛地传来一阵极其短暂却清晰的灼热感,一幅画面不受控制地闪过脑海:李主任书房的书架上,摆着一张他和一个年轻女孩的合影,女孩笑得灿烂,背景赫然是瑞士那座着名山峰,而女孩的眉宇间,与李主任有几分相似。画面的焦点,不经意地落在照片旁的一本病历卡上,患者名字是英文,但封面的医院标志,沈皎洁绝不会认错——那是尹如月所在疗养院的标志!
预知的画面一闪而逝,带来的信息却如惊涛骇浪。李主任的女儿在瑞士,而且很可能和尹如月在同一个地方,甚至可能在同一家医院接受治疗!这不是巧合。这是灯塔精心铺设的一张网,李主任的“关切”,不仅仅源于职责,更可能掺杂了来自灯塔的、针对他个人软肋的试探甚至威胁。
内心波澜骤起,但沈皎洁的脸上依旧平静无波,甚至嘴角还维持着刚才谈话时那抹极淡的礼貌性弧度。强大的意志力让他瞬间压下了所有的震惊和后续的分析冲动。他不能露出任何破绽。李主任这个问题,既是试探星轨的信息来源是否“干净”,更深一层,或许也是在试探他沈皎洁的“软肋”是否如灯塔所“提示”的那般,与瑞士的那个人有关。
电光火石间,沈皎洁做出了反应。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李主任关于“信息渠道”的问题,那只会越描越黑。他选择了一种更迂回,也更显真诚的方式。
只见他轻轻叹了口气,笑容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年轻创业者的谦逊与无奈,伸手拿过放在身旁空位上的那个牛皮纸文件袋——这是他来时特意带的,里面是星轨资本那份制作精良、数据详实的投资白皮书。
“李主任,”他将文件袋轻轻推到对方面前,声音诚恳,“星轨的‘远见’,不敢说有多么神秘。更多的是基于大量枯燥的数据分析、深入的行业调研,以及……或许还有一点年轻人敢于押注未来的勇气。”他翻开白皮书的第一页,指向那醒目的“新能源产业投资逻辑”章节。
“您看,这是我们研究团队对全球电动车销量、电池技术路线、上游材料供需格局做的长期预测模型。所有的判断,都基于这些公开或半公开的数据推演。”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主任的反应,语速平稳,逻辑清晰,将预知能力带来的“确定性”,完美地包装成了基于“深度研究”的“高概率判断”。
“至于您提到的合规与稳定,”沈皎洁合上白皮书,目光坦诚地迎上李主任的审视,“这正是星轨最为重视的基石。我们坚信,只有在一个规范、透明、健康的市场环境里,真正的创新和价值投资才能茁壮成长。”他停顿了一下,仿佛下定了某个决心,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所以,李主任,星轨资本,包括我本人,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为构建这样一个市场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没有提任何具体要求,但态度已经鲜明地摆了出来:星轨愿意遵守规则,甚至愿意配合规则制定者,前提是,规则是公平的,环境是安全的。这番话,既回应了李主任关于“合规”的敲打,也巧妙地将自己放在了“合作者”而非“被审视者”的位置上。
李主任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紫砂茶杯边缘,镜片后的目光深邃,难以看透。沈皎洁这番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回应,显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预想中的试探、辩解或者慌乱,一样都没有出现。眼前的年轻人,展现出的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一种……近乎笃定的自信。
片刻的沉默后,李主任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他没有再去碰那个文件袋,而是重新提壶,为沈皎洁续上了茶水。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包间内略显紧绷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年轻人,有锐气,有想法,是好事。”李主任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和,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新能源是国家战略,需要你们这样有活力的市场参与者。下周,有个小范围的座谈会,关于推动建立更健康的新能源产业投资联盟,探讨一下行业标准和发展方向,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听听。”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个接纳和初步认可的表示。
“非常感谢李主任给予这个机会,”沈皎洁举杯,以茶代酒,“星轨一定准时参加,虚心学习。”
茶叙又持续了约莫一刻钟,话题转向了更宏观的产业政策和国际形势,气氛显得轻松了许多。但沈皎洁心中那根弦始终紧绷着。李主任女儿照片带来的冲击,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灯塔的黑手,像一片阴云,笼罩在他心头。
离开茶舍,午后的阳光依旧明媚,沈皎洁却感觉背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他坐进林卿卿开过来的车里,闭目靠在椅背上,久久没有说话。
“怎么样?”林卿卿关切地问,发动了车子。
沈皎洁睁开眼,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缓缓吐出四个字:“山雨欲来。”
他拿出手机,给冷眼发去一条加密信息:“深度排查李主任及其直系亲属,特别是其在海外的关联。重点:瑞士。”
然后,他点开与顾明川的加密通讯界面,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按下通话键。不能急,现在任何直接针对尹如月的异常关注,都可能打草惊蛇,将她置于更危险的境地。灯塔已经出招了,他必须更冷静,更谨慎。
车子汇入车流,驶向陆家嘴。沈皎洁知道,与李主任的这次茶叙,只是拉开了国内战场更为复杂博弈的序幕。而他要守护的,不仅仅是星轨资本的未来,还有那片远在瑞士、不容触碰的逆鳞。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却又不能有丝毫退缩。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