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内阁制度-《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

  张云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小朱棣,不顾对方那惊恐的小眼神悠悠道:“要说这个姚广孝,那可就不得了。”

  “这个人精通儒释道三家,谋略更是一绝,只是这个人唯一有点不好的就是,他动不动就教唆燕王造反。”

  “刚一见面就说要送给他一顶白帽子。”

  “白帽子?”朱元璋愣了一下,“白帽子...白加王就是个皇字!”

  “好你个小老四,你胆子不小啊!”朱元璋眼神中露出一抹冷意,“合着你的造反是早有预谋啊?”

  “咕咚...”小朱棣内心拔凉拔凉的,脸上露出生无可恋的表情。

  完了......

  果然,下一秒朱元璋提起鞭子就冲了上去。

  院子中顿时响起小朱棣那鬼哭狼嚎的惨叫声。

  又狠狠的抽了一顿后,朱元璋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冷冷道:“蒋瓛!去把这个叫什么姚广孝的和尚给咱砍了!”

  “等一下。”张云摆手阻止道:“这个姚广孝虽然心思不纯,但是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并且这个人擅长蛊惑人心。”

  “老朱你还是暂时留着吧,以后打高丽的时候可以用的上,他不是想要造反吗?”

  “那就派他去别的国家好好的造反,到时候我大明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你确定?”朱元璋狐疑道:“按照你的说法,这个人可是非常不安分的人,万一操控不好那可是容易出大乱子的。”

  “放心!”张云自信道:“是人都有怕死,这个人自然也不例外。”

  “好!蒋瓛,将那个和尚给咱提留过来,不可伤其分毫。”

  “属下遵命!”

  “说吧,老四上位之后做了什么?”朱元璋冷冷的瞪了一眼小朱棣。

  张云朝对方投去一个放心的眼神,这才说道:“你家老四的功绩不用多说,他的功绩在整个历史中都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朱元璋瞬间瞪大了双眼,甚至在场的所有人都下意识望向旁边的老朱棣,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能够评的上千古一帝,那就足以证明这个人对华夏做出了无比厚重的功绩。

  小朱棣也是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哈哈哈......”

  “哈哈哈...我朱棣是千古一帝!哈哈哈......”

  听到这笑声,朱元璋提起鞋子就甩了过去。

  “你给咱闭嘴!千古一帝是人家永乐,跟你燕王有什么关系?”

  这话一出,小朱棣差点气晕过去,他梗着脖子不服输道:“凭什么?”

  “爹你刚刚打我的时候怎么不说我是燕王,现在说功绩了你说跟我没关系,这天下哪有这么个理?”

  “小王八蛋你敢跟咱顶嘴!”朱元璋提着鞭子又冲了上去。

  众人顿时一头黑线......

  “云儿别理他们,你快说老四都做了什么。”马皇后迫不及待的询问。

  “咳咳。”张云清了清嗓子这才说道:“自老爷子继位后,他继续进行削藩,只是他的手段却柔和了许多。”

  “保留藩王的俸禄以及爵位,只是拿走了他们的兵权和对地方的管理职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次,老爷子将自己比作罪人,一生都不敢有任何的停歇。”

  “说到这里我就要说你两句了老朱,你废了丞相制度不能说不对,但是你也要找到相对应的措施啊!”

  “你老朱每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把自己当成牛一样干活,但是你的子孙后代就不同了啊!”

  “你小子怎么说话呢?”朱元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听你的意思咱的子孙后代很懒惰?”

  “懒惰?”张云笑了,“那不能称之为懒惰,你见过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吗?”

  “你说什么?!”朱元璋和朱棣一同开口:“三十年不上朝!”

  “砰!”老朱棣气的一脚将面前的桌子踹翻,怒道:“究竟是哪个不孝子孙!”

  “我老头子要是知道他是谁定狠狠的抽死他!”

  张云摆摆手道:“行了以后你们就知道了,先说说老爷子的事情吧。”

  “等老爷子当上皇帝后发现,这样真的不行,毕竟哪个皇帝能这么干啊!”

  “随后,老爷子便选拔翰林院的官员组成内阁的制度,协助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什么?”朱元璋大惊:“这内阁岂不是与丞相差不了多少?”

  “咱费尽心思的废除丞相,你这个逆子竟然又把丞相给恢复了!”

  “不是爹......”

  不等老朱棣说话,张云便打断道:“这个内阁可不跟丞相一样,内阁分为首辅次辅以及另外三个内阁成员。”

  “内阁没有实权,只有建议权,先由三位成员预览,若是拿不定主意便上报与次辅或者首辅,次辅首辅负责批阅然后上交给皇帝盖章。”

  “若是皇帝觉得不行便打回去重新让内阁成员批阅,这样既没有丞相的权力还做着丞相做的事情。”

  “此外,内阁成员三年亦或者五年重新评选,这样也避免了内阁成员做大做强威胁皇权。”

  “可以说皇帝将权力拿在手上,且又有了时间,这才是内阁。”

  听到这话,朱元璋朱标的眼神全都亮了起来。

  身为一号牛马和二号牛马,这父子两个每天过的不就是睡得比鸡早,起的比狗晚的日子?

  他娘的早知道有这么简单的解决方式,他们还至于当这么久的牛马吗?

  特别是朱标他娘的都直接被累死了......

  “砰!”朱标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喝道:“爹!孩儿看着内阁制度非常的完美。”

  “不如咱们也弄一个内阁吧?”

  “此外,以后这奏折你愿意给谁给谁,孩儿不伺候了!”

  “呃...咱知道了。”朱元璋无奈点头,他也是已经有这个想法了。

  毕竟这个内阁制度还是非常的符合他心意的。

  “咳咳...”张云清了清嗓子后说道:“这个你们可以问老爷子,这事他非常的擅长。”

  “随后老爷子开始让大明休养生息。”

  “并且延续行省制度,细化地方管理层级,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控制。在西南推行 ‘改土归流’,逐步用流官替代土司,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恢复并完善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弹劾百官、巡视地方;同时设立东厂,由宦官统领,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特务统治以监控朝野。”

  “并且鼓励农民开垦土地,修建京杭大运河打通南北水运通道。使得南方的粮食、物资能高效运往北方,既解决了北平的物资供应问题,也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减少苛捐杂税等一系列手段,可以说仅仅几年便让大明的整体国力提升了不止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