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战略布局-《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

  在总政务部的高效管理下,基地的物资储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粮食更是连续多年的丰收,即使年景不太好,但是经过改良之后的种子,仍然能够保证基本的收获。

  加上从朝鲜、江南等各地输入的粮食,莱州、泰山两大基地的粮仓始终处于满溢状态,存粮足够支撑所有军民消耗两年以上。

  赵子龙甚至下令建立了数个战略储备粮库,位置隐秘,防备万一。

  军工坊更是日夜不停,燧发枪、火炮、弹药的生产已经形成标准化流程。

  不仅装备部队,还有大量库存。

  通过控制朝鲜的矿区和发展海上贸易,各基地获得了稳定的铁、铜、煤、硫磺、硝石等战略物资供应。

  来自江南的生丝、棉布、茶叶、瓷器,则保证了财富的积累和高端贸易的进行。

  商号通过玻璃镜、优质铁器、雪花盐等暴利商品,以及与后金、朝鲜、倭国的秘密贸易,兴国军积累了惊人的财富,这些财富全部换成了粮食、矿产等等物资。

  赵子龙和国人一样,好像都有物资不足恐惧症,像鼹鼠一样一点一点地累积起了巨量的物资。

  军事整训未有一日停歇,整日磨砺利刃。

  尽管尽量避免与外界的大规模冲突,但兴国军的军事训练从未松懈,。随时准备着,在几条战线同时打起战争。

  赵子龙借鉴后世经验,强调小队战术、火力协同和土木作业,部队的实战能力在一次次模拟演习和小规模剿匪中得到锤炼。

  柳如烟的情报司触角伸得更远,不仅覆盖大明南北、朝鲜、后金,甚至开始向日本、南洋渗透。

  一张庞大的情报网正在悄然织就。

  让赵子龙警惕的是,经过数次战争,崇祯越来越重视兴国军这股不服王化的势力。

  虽然目前注意力主要被流寇和清军吸引,但难保将来不会将矛头指向他们。

  同时,北方的皇太极在稳定内部后,其目光必然会再次投向南方。

  届时,地处山东的莱州等地,必将首当其冲。

  赵子龙站在沙盘前,目光深邃。

  沙盘上,代表着大明、大清、流寇和各路势力的旗帜交错林立。

  他知道,猥琐发育的阶段即将过去,兴国军这条潜龙,是时候思考如何在这乱世中,发出自己的龙吟了。

  主公,

  柳如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递上一份密报:南京方面有消息,崇祯皇帝有意调洪承畴总督蓟辽,全力应对东虏。中原剿寇事宜,可能交由…...左良玉负责。

  赵子龙眼中精光一闪。

  洪承畴与左良玉,这两个明末最能打的统帅,一个北上,一个留镇中原…...这无疑会改变未来的力量格局。

  发布命令,加强各地警戒,尤其是登莱方向。

  命令沈廷扬,海军进入二级战备,巡逻范围向外延伸五十里。

  通知各部主官,明日召开军政联席会议。

  赵子龙深吸一口气:我们是该好好议一议,下一步的棋,该怎么走了。

  历史的岔路口,就在眼前。是继续隐忍,还是择机亮剑?北抗满洲?西进中原?还是...另辟蹊径?

  赵子龙的每一个决定,都将深刻影响这片土地的命运。

  莱州基地。

  春意盎然。

  院中的杏花初绽,暗香浮动,但议事厅内的气氛却很沉重。

  赵子龙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扶手。

  两侧分坐着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曹文耀、曹变蛟、沈廷扬等核心将领,以及刚从朝鲜返回的李盛。

  巨大的东北、登莱、朝鲜一带的地图在长桌上铺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方势力分布。

  诸位,

  赵子龙率先开口,声音在厅内回荡:今日请各位来,就是要商议我们兴国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孙传庭首先起身,手指地图:主公,我以为当务之急是巩固朝鲜战果。我们在仁川等地立足刚稳,若贸然开辟新战场,恐力有未逮。不如先经营朝鲜,待根基稳固后再图其他。

  不然。

  卢象升立即反驳:清军新败,正是我们扩大战果的良机。皇太极在朝鲜损兵折将,此时辽东空虚,若不一鼓作气,待其恢复士气,悔之晚矣!

  厅内顿时议论纷纷。

  曹文诏摸着胡须道:卢部长所言虽有道理,但辽东清军主力尚在,贸然进攻,恐难取胜。

  李盛也附和道:各位将军,我在朝鲜时听说,皇太极正在盛京整顿军备,征召蒙古各部。若等他恢复元气,恐怕.....

  赵子龙静静听着众人争论,目光始终在地图上逡巡。

  突然,他手指点在鸭绿江口:朝鲜和大清之间的战斗,这里,才是关键。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他指尖正落在丹东位置。

  丹东控鸭绿江口,是连接朝鲜与辽东的咽喉。

  赵子龙缓缓道:若取此地,东可援朝鲜,西可图辽东,北可扼清军南下要道。

  孙传庭若有所悟:将军的意思是…...

  我们要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个战略布局。

  赵子龙站起身,手指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大圈:丹东、皮岛、大连、营口,这四点连成一线,就是锁住大清东出的铁链!

  次日清晨,赵子龙单独召见朴慧媛。

  书房内,炭火噼啪作响,茶香袅袅。

  慧媛,你在朝鲜经营数月,对辽东情况了解多少?

  朴慧媛取出一本账册:将军请看,这是我们在辽东的商路图。通过朝鲜商人,我们已经与皮岛明军、辽东矿工、甚至一些蒙古部落建立了联系。特别是皮岛总兵沈世魁的粮草官,已经与我们有过数次交易。

  赵子龙仔细翻阅,眼中精光闪烁:好!有了这些关系,我们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你立即联系那个粮草官,就说我们有一批上等火铳想要出手。

  朴慧媛会意:将军是要…...

  投石问路。

  赵子龙微笑:看看这位沈总兵,对我们是何态度。

  当日下午,一支特殊的商队从莱州出发。

  带队的是老成持重的张文进,他扮作贩运丝绸的商人,实则带着赵子龙的密令前往皮岛。

  临行前,赵子龙特意嘱咐:记住,此去皮岛,不要急着表明来意。先观察,再行动。

  与此同时,赵子龙召见了刚刚归顺的贺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