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城中建筑-《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

  “主公领路,群贤毕集,人人竭其智、尽其力。

  比臣初离之时,市井倍繁,仓廪丰实,闾阎扑地,歌吹喧阗,真可谓日异月新。”

  李方清朗声一笑,拱手道:

  “承先生谬赞。

  然筑城之后,所需经济体量将数倍于今,还要仰仗先生不吝赐教。”

  管仲正色,再施一礼:

  “臣正欲恳请主公一恩典。”

  李方清微诧,侧身道:

  “先生但说无妨。”

  管仲抬眸,语气沉稳而坚决:

  “臣请全权掌管燕赵钱庄。

  前月赈灾于外,深觉我钱庄调度迅捷。

  汇兑无阻,若得大展宏图,必能辐辏天下之财,为主公建城之业蓄万钧之力。”

  李方清听罢,先是一怔,随即朗声大笑,起身离席,朝管仲深深一揖:

  “先生此言,正中要害!”

  笑声未落,他已快步走到侧壁。

  从暗格里取出一只鎏金小匣,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枚半掌大的青玉印——

  上刻“燕赵钱庄总提调”七字,背面盘着一条活灵活现的螭龙。

  “印早已备下,就等一位‘财神’来扛。”

  李方清双手奉到管仲面前,目光灼灼,

  “自今日起,燕赵境内所有银号、票号、兑铺、当楼,尽归先生一人提调。

  人事、利率、存贷、汇兑、发钞,皆由先生先斩后奏。

  我唯问岁终三句话:”

  他竖起三根手指,一字一顿:

  “——币值可稳?

  ——库银可足?

  ——商民可活?”

  管仲整衣肃立,双手接过玉印,只觉掌心一沉,似托住了整座城的命脉。

  老人向来沉静的眼里也燃起少年般的火光,朗声应道:

  “主公三问,臣以一生作答!

  三年之内,燕赵钱庄的飞票要通兑四海,库银翻两番,币值稳如泰山;

  五年之内,让燕赵‘交子’成为天下商贾‘第二贯’!”

  李方清微微颔首,语气爽朗却不失分寸:

  “如今采菊城富商云集,胡雪岩亦在其间坐镇。

  先生即刻启程,驰赴采菊,与他汇合,再将众商贾一并邀至燕赵校场。

  我要让天下财货,先睹我新城之气象!”

  管仲拱手应诺,眸中已燃起运筹帷幄的火焰:

  “臣领命!”

  说罢,他转身阔步而出。门外早有备好的轻马车候着:

  乌篷涂蜡,双马奋蹄,铜铃叮当。

  管仲撩袍登车,帘影一落,车夫扬鞭——

  “驾——”

  辚辚声卷起一道轻尘,沿着新拓的官道直驱采菊城。

  阳光斜照,车影与山脊相交,片刻便消失在天际尽头。

  只余铃声回荡,似在预告一场财富与雄图交汇的盛会即将开启。

  李方清侧首,含笑道:

  “先生,随我出去走走。

  城池若只停于纸面,终是镜花水月;

  今日便让它一寸寸落地生根。”

  宇文恺霍然起身,眸光炯炯:

  “主公有命,臣万死不辞!”

  二人步出府门,初夏微风拂过,檐角铜铃清脆作响。

  李方清心念一动,虚空里淡蓝光幕浮现:

  【初级官署建筑】

  ——建造点:领主住宅正南(距30丈)

  ——耗费:银币x3000,石料x800,木料x600

  ——耗时:即时(系统加速)

  “确认。”

  他指尖轻点。

  刹那间,平地卷起一道半透明的青岚旋风,砂砾与草叶被卷至空中,却纤尘不染。

  风眼之内,青砖、黛瓦、楠柱、铜钉仿佛被无形巨手拼接,次第坠落——

  “咚——咚——”

  基桩自坠自稳,墙体节节攀升;

  朱漆大门无风自阖,门额上“燕赵官署”四字瞬间阴刻成型;

  前后庭院、厢房、吏舍、架阁库……如画卷舒展,一一显现。

  仅数个呼吸,一座占地十余亩的方正衙署已巍然矗立,脊兽朝天,檐牙高啄。

  宇文恺瞠目结舌,半晌才喃喃:

  “主公……神技夺天工!”

  李方清却摇头,低声解释:

  “系统营造,虽瞬息而成,却贵得惊人。

  若征民夫、募匠役,同样规模可省三成银粮。

  只是眼下争时夺势,不得不借力于此。”

  宇文恺深吸一口气,压下惊叹,目光转而灼热:

  “既如此,更不可浪费分毫!

  主公,请循臣规划,逐区营造,臣当于旁调度,使各建筑严合形制、互为犄角。”

  李方清含笑应下。

  于是,二人并肩立于官署台阶,一道道光幕在面前展开:

  1. 平民里坊——银币x1200,即时落成;

  2. 富商水街——银币x2000,石料x400,即刻成型;

  3. 校场与匠作营——银币x3500,铁料x500,旋风再起;

  4. 文庙、藏书楼——银币x2800,木料x800,青瓦飞檐眨眼毕现;

  5. 城墙地基(首段)——银币x5000,石料x3000,隆隆声中,濠沟同步深挖,漳水被引,环城可通舟楫……

  每一次光幕闪烁,便有一阵旋风呼啸;

  风息之后,街巷延展、楼阁排布、堤岸曲折,宛如一幅泼墨山水在尘世迅速晕染。

  宇文恺手持朱笔,对着虚空坐标指指点点:

  “这里降三尺,可避雨涝;

  那里退五丈,便留后市扩容余地……”

  李方清依言微调,额前微见汗意,却神情振奋。

  日到中天,原本空旷的南岸已屋舍俨然,市声隐隐。

  最后一道旋风散去,一条宽阔的主街横贯南北,青石板尚带温意,阳光一照,泛着细腻光泽。

  宇文恺环顾四周,激动难抑,振臂高声:

  “主公,图纸已落尘世!

  再给我三月,引水、植树、迁民、开市,燕赵城必成半壁枢纽!”

  李方清长吐一口浊气,望着鳞次栉比的屋脊,目光灼灼:

  “今日起,图上的线条,便是百姓脚下的路;

  先生与我,再无一刻可闲。”

  说罢,两人相视而笑,迈步踏入新街。

  身后,望楼旗杆尚未挂幡,而山风猎猎,已似在提前为这座新城,奏响第一声长风之歌。

  午后斜阳透窗,暖金洒满书案。李方清回到卧室,解开外袍,仰面靠进藤椅,随手点开系统仓库——

  银币:12,800 (↓87%)

  存粮:3,200石 (↓72%)

  数字猩红,像两柄小锤敲在太阳穴。

  他抬手揉额,指节微白,一时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