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星杖赐福-《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

  公主回身,将星杖递给李方清。

  李方清双手接过,指尖与杖身金线相触,星石微震。

  他行至第二对新人前,杖尖同样左、右各一点,声音沉稳:

  “二愿星火燃万家,岁岁共繁华。”

  光点落下,新人眼中映出同一点湛蓝,齐声应诺。

  杖随人传,落到易雨璇手中。

  红衣男爵粲然一笑,持杖走到第三对新人面前,动作洒脱,星杖在双肩各轻触:

  “三愿星火连燕赵,千里共此春。”

  蓝光如涟漪散开,第三对新人深深一揖,百姓再次爆出潮水般掌声。

  于是,三人轮替——

  公主、子爵、男爵——

  星杖在指尖流转,祝福在肩畔落下。

  第四、第五、第六……直至第三十六对。

  每一次点触,蓝光便在空中留下一道细若发丝的轨迹。

  三十六条星线交织成网,悬在众人头顶,像一幅缓缓展开的星图。

  当最后一星点落,星杖被高高举起,星石骤然一亮,化作漫天碎光,如雨洒下。

  鼓乐齐鸣,百姓欢呼,三十六对新人同时高声:

  “承星火之盟,结白首之约!”

  红光、蓝光、日光交汇成锦,把闪亮村的广场映成一片璀璨的星海。

  杨溥一声“礼成”,铜锣“当啷”脆响,三十六对新人轰然应诺。

  男左女右,红绸相连,像三十六股暖流汇入人海。

  新郎们咧着嘴,小心翼翼地牵住新娘的指尖,一步一步走向各自的席位。

  新娘们红盖头微颤,脚尖轻点,生怕踩乱了裙摆。

  孩子们跟在队尾,小手高扬,将篮里的花瓣和彩纸屑抛成漫天细雨。

  柳三娘早已候在彩棚后头,听见杨溥点名,撩起围裙就往前冲,脚下生风,嘴里还不忘吆喝:

  “丫头们,上菜——!”

  顷刻间,十几名系着红腰带的妇女鱼贯而出,手里托着热气腾腾的粗瓷大盘:

  炖得酥烂的红烧野猪肉、金黄冒油的烤全羊、萝卜炖鸡、野菌豆腐、栗子糯米饭……

  香气混着柴火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百姓席上传来一片吞咽口水的声音,孩子们更是踮着脚尖,眼巴巴盯着那一只只肥硕的羊腿。

  而主桌那头,又是另一番风光。

  黄花梨长案上铺着织金云纹桌布,鎏金盘盏错落:

  清蒸鲥鱼肚里塞火腿冬笋,鱼眼晶亮;

  熊掌炖得胶糯,汤汁乳白;

  鹿唇煨香菇,酒香四溢;

  更有整只的八宝乳鸽、金丝燕窝羹、蟹粉狮子头……

  每一道菜都配着小巧的银匙玉箸,连蘸碟都是官窑青瓷。

  李方清抬手,示意柳三娘不必再往上添菜,笑着对林悦心道:

  “殿下,山珍海味是敬意,农家土菜是真情。

  今日同席,不分贵贱,只分喜气。”

  林悦心莞尔,夹起一块野猪肉放进嘴里,眯眼赞道:

  “肥而不腻,比御膳房的还好!”

  易雨璇也学着样子,夹了一筷子栗子饭,冲李方清眨眼:

  “方清,改日我也要在我的领地摆这么一场,你可得借我柳三娘!”

  鼓乐再起,新人举杯,百姓欢呼。

  酒香、肉香、笑声,在夏日的风里滚作一团,把闪亮村的午后烧得滚烫滚烫。

  鼓乐喧闹的声浪里,李方清把声音压得极低,低到只有他和林悦心两人能听见。

  他举杯向公主微微一倾,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晃出一圈涟漪。

  “殿下远道而来,方清先谢过王室对燕赵的照拂。”

  林悦心含笑与他轻碰杯沿:

  “这是你自己挣来的功劳,王室不过顺水推舟。”

  李方清垂眸,声音更沉:

  “可殿下有没想过,若天下不必分封,王室真能一令直达,百姓会不会少受些辗转之苦?”

  林悦心指尖一颤,杯沿轻碰玉案,发出细不可闻的脆响。

  她抬眼望向远处新人欢笑,片刻后轻轻摇头:

  “父王常说,诸侯如藩篱,既御外侮,也分内忧。

  如今各守疆土,已是统御——只是统法不同。”

  李方清凝视杯中倒影,似在权衡,又似在自嘲,终究抬手一饮而尽,声音恢复朗然:

  “殿下说的是。齐拉王国千秋鼎盛,山河永固!”

  他将空杯倒转,一滴酒也未落下,仿佛把未尽的话一并吞回。

  远处鞭炮炸响,红纸漫天,把方才那一点暗涌的波澜掩得严严实实。

  易雨璇双手捧杯,指尖因微醺而透出一点淡粉。

  她先向林悦心微微躬身,眸光澄亮:

  “久闻齐拉公主貌若谪仙,今日得见,才知传言仍嫌保守。”

  林悦心莞尔,举杯与她轻碰,发出一声清脆的“叮”:

  “久闻?是李方清在你面前夸我夸得太多?”

  易雨璇耳尖一热,垂睫浅笑:

  “他呀,三句不离燕赵政务,哪肯多谈风月。

  是我自己道听途说。”

  说罢抬眼,俏皮地补一句。

  “公主天姿,我这点山野颜色怎敢比肩?”

  林悦心笑而不语,只细细打量她:

  红衣如焰,眉目英气中带着少女特有的灵动,便温声道:

  “太远自谦,倒显得生分。你的领地在何处?”

  易雨璇侧头掠了李方清一眼,见他正与杨溥低语,才轻声回道:

  “就在燕赵以西三十里,翻两道山梁便是。

  只是地瘠民寡,远不及燕赵这般兴盛。”

  她顿了顿,又弯起眼睛。

  “若公主得闲,可随方清同去小住,我当亲酿桃花酒相迎。”

  林悦心颔首,眸底掠过一丝促狭:

  “桃花酒先记下。只是我怕方清不肯放人。”

  易雨璇闻言,耳根更红,却故作镇定地抿了口酒,掩住唇角笑意。

  夕阳斜照,酒宴的余香还在风里打着旋儿。

  易雨璇理了理鬓边微乱的发丝,率先起身,朝主桌盈盈一拜:

  “多谢公主殿下的盛情,也多谢方清今日的周全。

  身为友邻,能来见证这三十六对新人,是我莫大的欢喜;

  只是身兼领主,终究不宜久留,免得家那边人心浮动。”

  她语气轻快,却带着不容推辞的坚定。

  林悦心端着半盏果酒,笑意温柔,还想再留:

  “山道平坦,日落尚早,再尝一块蜜汁鹿脯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