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我可以帮你-《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

  冬日的稻村,寒风凛冽,田间地头一片荒芜。

  往昔金黄的稻田如今只余枯槁的稻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甚是凄凉。

  李方清与林悦心并辔而行,马蹄踏过结冰的土路,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他们穿过荒芜的田野,来到船坊。

  河水早已冰封,厚实的冰层下,未结冰的河水缓缓流淌,发出细微的“叮咚”声。

  船坊内空空荡荡,船工们早已停工,往日忙碌的景象不复存在,显得格外寂静。

  林悦心望着冰封的河面,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轻声问道:

  “男爵大人,你可有什么心愿?”

  李方清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冰面上倒映着灰蒙蒙的天色,他收回目光,望着林悦心。

  李方清沉声说道:

  “我的心愿便是领地子民富足安康,我有能力护他们周全。”

  林悦心眼中闪过赞许,点了点头,又问道:

  “想过让领地成乡镇吗?那样知名度高,商人多,易发展。”

  李方清陷入沉思。

  确实,乡镇领地发展空间更大。

  等自己达到乡镇级别时候,系统就可以开放更多更高级的建筑。

  这是可以支持自己建造更多的产业,加快燕赵领地的发展。

  然而自己现在只是中型村庄,距离小型乡镇中间,还隔着大型村庄级别。

  片刻后,李方清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中透着坚定:

  “我也有此打算,成为乡镇,领地便能更上一层楼。”

  林悦心展颜一笑,那笑容在冬日的寒风中如暖阳般灿烂。

  “我可以帮你。”

  “怎么帮?”

  李方清笑着歪着头看向林悦心。

  虽然李方清已经猜出林悦心是京城贵女,但是他还是不相信,或者他相信林悦心没有左右自己领地级别的能力。

  村庄的发展大小,对于生存大陆系统来说,是有级别,需要晋升。

  但是对于现实来说只要领地面积不扩大,村庄发展程度没有人会在意。

  然而从村庄升级到乡镇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系统当中,大型村庄升级到小型乡镇,只需要满足条件即可。

  可是在新世界,领地从村庄升级到乡镇,领主的财富增长模式会发生质的飞跃。

  村庄级别的领地,领主的财富积累主要依赖于有限的土地开垦与基础农业产出。

  百姓数量相对较少,多从事单一的农耕或畜牧活动,经济结构单一。

  领主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百姓缴纳的少量实物地租、微薄的市集交易税,以及偶尔的手工艺品出售。

  这种财富增长模式如同缓慢的溪流,只能为领主带来点滴收益,难以实现财富的快速累积。

  然而,当村庄升级为乡镇,财富增长的逻辑将被彻底改写。

  一方面,乡镇作为区域经济中心,会吸引周边村落的百姓前来定居,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人口的聚集带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商铺、酒楼、客栈等商业设施应运而生。

  领主可以从商业税收中获取稳定且可观的收入,这包括店铺的租金、商人的利润税以及市场交易的税费等。

  另一方面,乡镇的升级促使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手工艺人大量涌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乡镇升级还会提升领主在贵族体系中的地位,带来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

  乡镇领主在地方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能够参与更高级别的贵族会议,结识地位更高的贵族,从而获得政治支持和资源倾斜。

  总之,乡镇升级为领主带来了全方位的提升,使其在财富、地位、权力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都能实现质的飞跃。

  “哈哈哈,您就瞧好了吧。”

  林悦心调皮的说了一句。

  说罢,她便策马扬鞭,快速向前驰去。

  ……

  铁村村内。

  李方清与林悦心缓步走在铁村的土路上,脚下尘土飞扬。

  铁村数日前还是一片破败之景,房屋坍塌,道路坑洼。

  然而,在李方清的慷慨资助与村民的勤劳修复下,如今已焕然一新。

  沿途的房屋修葺一新,墙壁上被烟火熏黑的痕迹被仔细擦拭。

  屋顶的茅草被整齐地重新铺设,边缘用细绳捆绑固定。

  屋檐下还垂着几串风干的辣椒和玉米,为质朴的村落添了几分生机。

  村民们或肩扛锄头,或手提竹篮,见到李方清,纷纷停下脚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有的村民拱手作揖,有的则直接挥手高呼:

  “男爵大人!”

  “领主大人!”

  李方清一一回应,露出和蔼的笑容,还不时停下脚步,与村民交谈几句。

  他对一位老者说道:

  “张大爷,最近铁矿开采得如何?”

  张大爷脸上满是褶皱,却掩不住眼中的欢喜:

  “多亏了您提供的工具和种子,大人的恩情俺们时刻记着呢。”

  铁村的经济命脉——铁匠铺就坐落在村中央。

  李方清带着林悦心踏入其中,铺内热火朝天。

  硕大的风箱被拉得呼呼作响,通红的炉火映照出铁匠们专注的面庞。

  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铁质工具:

  有锋利无比的镰刀,刀刃在炉火映照下泛着冷光;

  沉甸甸的犁头,表面被打磨得光滑锃亮;

  还有坚固耐用的铁锅,锅沿被精心打磨得圆润,边缘无一丝毛刺。

  生活器具更是齐全:

  铁质的水桶、脸盆,以及造型古朴的烛台,烛台上还残留着蜡油干涸的痕迹。

  林悦心好奇地拿起一把铁铲,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微微皱眉。

  可随即她脸上的表情又变得兴奋:

  “这铁器真是结实,和我们那里用的农具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她又指向墙角的一把铁锁,那锁头经过淬火,表面泛着幽蓝光泽,显然经过精心锻造。

  李方清微笑道:“铁村的铁器会统一收购到燕赵村,然后派村里的商贩到青兰城中售卖。”

  林悦心连连点头:

  “难怪村民们能靠这个过上好日子。”

  正当李方清与林悦心在铁匠铺细细端详时,一阵急促的马车声由远及近。

  车轮碾压土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扬起一片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