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锚岛的灯光在昏黄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顽强。
星火大厅内,破译工作仍在继续,但气氛已经与之前单纯的绝望不同。
多了一丝忙碌,一丝紧迫,甚至是一丝……微弱的希望火花。
黄凌的伤势在药物和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稳定下来。
虽然左臂依旧固定在支架上,动作间仍会牵动胸口的隐痛,但他已经回到了指挥岗位。
他的目光扫过主屏幕上那三个不断闪烁的、代表着未知前哨的推测坐标,如同猎鹰审视着远方的猎物。
“联系守望者联盟。”
他的命令清晰而冷静。
“将我们掌握的、关于‘编织者’及其前哨威胁的非核心情报,整理成一份摘要,通过加密信道发送给联盟最高议会。”
“重点强调其全球性威胁的本质,以及……它们对地脉能量的研究企图。”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与庞大的、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守望者联盟打交道,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们可能会分享情报,也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吞并锈锚岛,夺取他们破译出的技术。
但在“编织者”这个迫在眉睫的、超越所有现存矛盾的威胁面前,黄凌认为这个险值得冒。
他们需要力量,需要资源,需要更广阔的情报网。
仅靠锈锚岛和松散的拾荒者公会,难以对抗遍布全球的敌人。
情报被精心筛选和包装后发送了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是令人焦灼的等待。
锈锚岛内部,根据破译出的零星技术碎片,杨萤团队开始了艰难的逆向工程尝试。
一些关于能量屏障频率微调、材料能量阻尼优化的初级应用,被迅速整合进岛屿的防御系统。
效果是显着的。
岛屿能量屏障的能耗比下降了约百分之五,而防御强度提升了近百分之八。
这是一个微小的进步,却证明了破译工作的价值。
对阿雅的监测也加强了。
她的脑波依旧平静,但技术人员捕捉到几次极其微弱的、与破译数据流中某些特定节点隐隐同步的波动。
仿佛她的潜意识,正在一个无人能触及的层面,与那些冰冷的知识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杨萤尝试利用这些同步节点作为引导,更精准地定位需要破译的数据区块,效率有所提升。
然而,阿雅胸口的晶石,颜色似乎变得……更加深邃了。
那不再是单纯的黯淡,而是一种仿佛能将周围光线都吸进去的暗沉。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黄凌心中悄然滋生。
第三天,守望者联盟的回复,终于经由数个中继站,传回了锈锚岛。
回复的内容,出乎意料的……积极。
联盟最高议会对锈锚岛提供的情报表示“高度关注”和“感谢”。
他们承认观测到全球范围内的异常能量活动,但此前未能确定其源头和性质。
他们同意“编织者”及其前哨构成了“潜在的重大威胁”。
他们提议……建立“有限度的情报共享与技术交流机制”。
并邀请锈锚岛派出代表,前往联盟总部“天穹城”,进行“面对面的磋商”,共同探讨应对策略。
回复措辞严谨、官方,带着联盟一贯的傲慢与谨慎,但其中透露出的合作意向,却是真实的。
“他们动心了。”
杨萤分析着回信的字里行间。
“不是因为我们,而是因为‘编织者’威胁到了他们自身的统治根基,尤其是对地脉能量的研究,触动了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这次邀请,是试探,也是机会。”
黄凌点了点头。
他从未指望联盟会出于道义或同情伸出援手。
利益的捆绑,才是最牢固的同盟基础,哪怕只是暂时的。
“准备一下,我去天穹城。”
他做出了决定。
“你?”
杨萤眉头紧蹙。
“你的伤还没好,而且……太危险了。”
“正因为危险,才必须我去。”
黄凌看着主屏幕上“天穹城”那宏伟而冰冷的轮廓图像。
“我们需要展示诚意,也需要一个能当场做出决定的人。”
“而且……”
他的目光微沉。
“我想亲眼看看,联盟在‘编织者’的阴影下,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他始终没有忘记父母研究笔记中提到的,联盟在地脉崩塌事件中可能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这次会面,或许能窥见一丝端倪。
就在黄凌开始为天穹城之行做准备时,另一股暗流,也开始在锈锚岛周边涌动。
唤脉教派的活动,变得更加猖獗。
他们不再仅仅散布谣言,而是开始有组织地袭击靠近锈锚岛的商队和小型聚落。
袭击者如同狂热的殉道者,高呼着“拥抱编织,回归地脉”的口号,战斗方式悍不畏死,甚至会在最后时刻引爆自身携带的不稳定能量核心,造成巨大的破坏。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这些袭击者身上,发现了经过粗糙改造、但原理诡异的能量武器。
其技术风格,隐隐带着一丝……“编织者”前哨的冰冷痕迹。
“教派和‘编织者’有勾结?”
疤脸的手臂还吊着绷带,但已经回到了巡逻岗位,他带回了几件缴获的改造武器残骸,脸色凝重。
“不像勾结。”
技术专家检查着残骸,摇了摇头。
“更像是在……拙劣地模仿。”
“他们可能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一点‘编织者’技术的皮毛,或者……被有意泄露了一些碎片知识。”
“有人在利用教派的疯狂,给我们制造麻烦。”
黄凌看着那些散发着不祥能量的武器残骸,眼神冰冷。
是商会?
还是联盟内部的某些势力?
或者……是“编织者”本身,在通过这种方式,测试人类的反应,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迷雾重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敌人并不只有一个。
在应对星空威胁的同时,他们还必须提防来自内部的暗箭。
出发前往天穹城的前夜,黄凌再次来到地下密室。
阿雅依旧沉睡。
但这一次,当他靠近维生舱时,他体内那与地脉能量共鸣的力量,感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牵引。
仿佛阿雅胸口的晶石,与他之间,建立了一条无形的、纤细的能量丝线。
他尝试着顺着这条丝线,将一丝温和的、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意念传递过去。
没有回应。
阿雅依旧如同精致的雕像。
但就在他准备离开时,那晶石的内部,似乎极快地闪过了一抹……难以形容的色彩。
不是幽蓝,不是暗红。
而是一种仿佛包含了所有颜色,却又归于虚无的……灰色。
只是一瞬,便消失不见。
仿佛错觉。
黄凌的心,却猛地一跳。
他想起了阿雅之前的呓语。
“……黑太阳……”
这抹转瞬即逝的灰色,与那所谓的“黑太阳”,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带着更深的疑虑与不安,黄凌离开了密室。
第二天,一艘经过伪装的小型高速飞艇,悄然驶离了锈锚岛,向着守望者联盟的核心——天穹城飞去。
黄凌只带了疤脸和一名精通谈判与情报分析的文职人员。
飞艇穿透云层,将那片在废墟中挣扎求生的孤岛甩在身后。
前方,是更加庞大、也更加复杂的政治漩涡。
而在锈锚岛,杨萤坐镇星火大厅,继续着破译与防御升级的工作。
同时,她加强了对周边区域的监控,尤其是对唤脉教派异常活动的追踪。
她有一种预感,教派的疯狂,绝非孤立事件。
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的目的。
就在黄凌离开后的第四个小时。
监测深渊带能量活动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组极其异常、短暂的数据。
来源方向,指向一个之前未被标记的、位于强烈辐射尘暴区深处的坐标。
能量签名……与K-7区前哨被摧毁时,记录到的最后崩溃波动,存在高度相似性。
但更加……狂暴,更加……不稳定。
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前哨的毁灭……惊醒了。
或者……被释放了。
杨萤看着屏幕上那个一闪即逝、却令人心悸的信号源,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她立刻尝试联系正在途中的黄凌。
但飞艇已经进入了联盟设置的通讯管制区,联系暂时中断。
她只能独自面对这个新的、未知的变数。
“定位信号源具体坐标!”
“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远程侦察单位,盯住那片区域!”
“启动最高警戒级别!”
命令被迅速下达。
星火大厅内,刚刚因可能到来的盟友而稍显轻松的气氛,瞬间再次绷紧。
暗流之下,新的风暴,似乎正在孕育。
而他们的首领,却已远离。
星火大厅内,破译工作仍在继续,但气氛已经与之前单纯的绝望不同。
多了一丝忙碌,一丝紧迫,甚至是一丝……微弱的希望火花。
黄凌的伤势在药物和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稳定下来。
虽然左臂依旧固定在支架上,动作间仍会牵动胸口的隐痛,但他已经回到了指挥岗位。
他的目光扫过主屏幕上那三个不断闪烁的、代表着未知前哨的推测坐标,如同猎鹰审视着远方的猎物。
“联系守望者联盟。”
他的命令清晰而冷静。
“将我们掌握的、关于‘编织者’及其前哨威胁的非核心情报,整理成一份摘要,通过加密信道发送给联盟最高议会。”
“重点强调其全球性威胁的本质,以及……它们对地脉能量的研究企图。”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与庞大的、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守望者联盟打交道,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们可能会分享情报,也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吞并锈锚岛,夺取他们破译出的技术。
但在“编织者”这个迫在眉睫的、超越所有现存矛盾的威胁面前,黄凌认为这个险值得冒。
他们需要力量,需要资源,需要更广阔的情报网。
仅靠锈锚岛和松散的拾荒者公会,难以对抗遍布全球的敌人。
情报被精心筛选和包装后发送了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是令人焦灼的等待。
锈锚岛内部,根据破译出的零星技术碎片,杨萤团队开始了艰难的逆向工程尝试。
一些关于能量屏障频率微调、材料能量阻尼优化的初级应用,被迅速整合进岛屿的防御系统。
效果是显着的。
岛屿能量屏障的能耗比下降了约百分之五,而防御强度提升了近百分之八。
这是一个微小的进步,却证明了破译工作的价值。
对阿雅的监测也加强了。
她的脑波依旧平静,但技术人员捕捉到几次极其微弱的、与破译数据流中某些特定节点隐隐同步的波动。
仿佛她的潜意识,正在一个无人能触及的层面,与那些冰冷的知识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杨萤尝试利用这些同步节点作为引导,更精准地定位需要破译的数据区块,效率有所提升。
然而,阿雅胸口的晶石,颜色似乎变得……更加深邃了。
那不再是单纯的黯淡,而是一种仿佛能将周围光线都吸进去的暗沉。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黄凌心中悄然滋生。
第三天,守望者联盟的回复,终于经由数个中继站,传回了锈锚岛。
回复的内容,出乎意料的……积极。
联盟最高议会对锈锚岛提供的情报表示“高度关注”和“感谢”。
他们承认观测到全球范围内的异常能量活动,但此前未能确定其源头和性质。
他们同意“编织者”及其前哨构成了“潜在的重大威胁”。
他们提议……建立“有限度的情报共享与技术交流机制”。
并邀请锈锚岛派出代表,前往联盟总部“天穹城”,进行“面对面的磋商”,共同探讨应对策略。
回复措辞严谨、官方,带着联盟一贯的傲慢与谨慎,但其中透露出的合作意向,却是真实的。
“他们动心了。”
杨萤分析着回信的字里行间。
“不是因为我们,而是因为‘编织者’威胁到了他们自身的统治根基,尤其是对地脉能量的研究,触动了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这次邀请,是试探,也是机会。”
黄凌点了点头。
他从未指望联盟会出于道义或同情伸出援手。
利益的捆绑,才是最牢固的同盟基础,哪怕只是暂时的。
“准备一下,我去天穹城。”
他做出了决定。
“你?”
杨萤眉头紧蹙。
“你的伤还没好,而且……太危险了。”
“正因为危险,才必须我去。”
黄凌看着主屏幕上“天穹城”那宏伟而冰冷的轮廓图像。
“我们需要展示诚意,也需要一个能当场做出决定的人。”
“而且……”
他的目光微沉。
“我想亲眼看看,联盟在‘编织者’的阴影下,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他始终没有忘记父母研究笔记中提到的,联盟在地脉崩塌事件中可能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这次会面,或许能窥见一丝端倪。
就在黄凌开始为天穹城之行做准备时,另一股暗流,也开始在锈锚岛周边涌动。
唤脉教派的活动,变得更加猖獗。
他们不再仅仅散布谣言,而是开始有组织地袭击靠近锈锚岛的商队和小型聚落。
袭击者如同狂热的殉道者,高呼着“拥抱编织,回归地脉”的口号,战斗方式悍不畏死,甚至会在最后时刻引爆自身携带的不稳定能量核心,造成巨大的破坏。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这些袭击者身上,发现了经过粗糙改造、但原理诡异的能量武器。
其技术风格,隐隐带着一丝……“编织者”前哨的冰冷痕迹。
“教派和‘编织者’有勾结?”
疤脸的手臂还吊着绷带,但已经回到了巡逻岗位,他带回了几件缴获的改造武器残骸,脸色凝重。
“不像勾结。”
技术专家检查着残骸,摇了摇头。
“更像是在……拙劣地模仿。”
“他们可能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一点‘编织者’技术的皮毛,或者……被有意泄露了一些碎片知识。”
“有人在利用教派的疯狂,给我们制造麻烦。”
黄凌看着那些散发着不祥能量的武器残骸,眼神冰冷。
是商会?
还是联盟内部的某些势力?
或者……是“编织者”本身,在通过这种方式,测试人类的反应,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迷雾重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敌人并不只有一个。
在应对星空威胁的同时,他们还必须提防来自内部的暗箭。
出发前往天穹城的前夜,黄凌再次来到地下密室。
阿雅依旧沉睡。
但这一次,当他靠近维生舱时,他体内那与地脉能量共鸣的力量,感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牵引。
仿佛阿雅胸口的晶石,与他之间,建立了一条无形的、纤细的能量丝线。
他尝试着顺着这条丝线,将一丝温和的、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意念传递过去。
没有回应。
阿雅依旧如同精致的雕像。
但就在他准备离开时,那晶石的内部,似乎极快地闪过了一抹……难以形容的色彩。
不是幽蓝,不是暗红。
而是一种仿佛包含了所有颜色,却又归于虚无的……灰色。
只是一瞬,便消失不见。
仿佛错觉。
黄凌的心,却猛地一跳。
他想起了阿雅之前的呓语。
“……黑太阳……”
这抹转瞬即逝的灰色,与那所谓的“黑太阳”,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带着更深的疑虑与不安,黄凌离开了密室。
第二天,一艘经过伪装的小型高速飞艇,悄然驶离了锈锚岛,向着守望者联盟的核心——天穹城飞去。
黄凌只带了疤脸和一名精通谈判与情报分析的文职人员。
飞艇穿透云层,将那片在废墟中挣扎求生的孤岛甩在身后。
前方,是更加庞大、也更加复杂的政治漩涡。
而在锈锚岛,杨萤坐镇星火大厅,继续着破译与防御升级的工作。
同时,她加强了对周边区域的监控,尤其是对唤脉教派异常活动的追踪。
她有一种预感,教派的疯狂,绝非孤立事件。
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的目的。
就在黄凌离开后的第四个小时。
监测深渊带能量活动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组极其异常、短暂的数据。
来源方向,指向一个之前未被标记的、位于强烈辐射尘暴区深处的坐标。
能量签名……与K-7区前哨被摧毁时,记录到的最后崩溃波动,存在高度相似性。
但更加……狂暴,更加……不稳定。
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前哨的毁灭……惊醒了。
或者……被释放了。
杨萤看着屏幕上那个一闪即逝、却令人心悸的信号源,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她立刻尝试联系正在途中的黄凌。
但飞艇已经进入了联盟设置的通讯管制区,联系暂时中断。
她只能独自面对这个新的、未知的变数。
“定位信号源具体坐标!”
“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远程侦察单位,盯住那片区域!”
“启动最高警戒级别!”
命令被迅速下达。
星火大厅内,刚刚因可能到来的盟友而稍显轻松的气氛,瞬间再次绷紧。
暗流之下,新的风暴,似乎正在孕育。
而他们的首领,却已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