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天堂寨打出来的新平衡:廖磊,被打怕了!-《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

  天堂寨释放了全部桂军俘虏的消息,像一阵风,迅速传回了廖磊的司令部。

  与之同行的,还有那名被彻底击碎了军事自信的营长莫怀仁,以及他带回去的,关于那场“歼灭战演习”的,一份详细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报告。

  廖磊的司令部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莫怀仁站在司令部的中央,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将他在天堂寨的所见所闻,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讲到了刘佩绪那场天衣无缝的双簧戏。

  讲到了那个如同死亡之口的伏击山谷。

  更着重描述了那场让他毕生难忘的军事演习。

  三三制战术,小组协同,火力渗透,精准的掷弹筒支援……

  这些闻所未闻的战术名词,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让在场的每一个桂系高级军官,都感到了一股发自心底的寒意。

  当莫怀仁最后,将李逍遥那句“天堂寨的钉子很硬,想拔,就自己带人来”的原话,带到的时候。

  廖磊的身体,猛地一震。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把抓起桌上的墨水瓶,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啪!

  墨水瓶碎裂,黑色的墨汁,如同毒蛇一般,在地板上肆意蔓延。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廖磊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涨成了猪肝色。

  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羞辱。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失败了。

  对方非但全歼了他的先头部队,缴了他的械,还当着他的兵的面,上演了一场赤裸裸的武力示威。

  最后,再把人毫发无伤地放回来,把这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回到自己的脸上。

  杀人,还要诛心!

  暴怒过后,是更深的恐惧和无力。

  廖磊颓然地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

  他不是傻子。

  明白,李逍遥释放他的部队,不是仁慈,而是一个无比清晰,也无比强硬的政治信号。

  这次,是警告。

  下次再把手伸过来,砍掉的,就不是一个营,而是整只胳膊了。

  原以为,自己面对的,只是一群装备落后,靠着一股蛮勇作战的泥腿子。

  可现在,才惊恐地发现,那根本就不是一群泥腿子。

  那是一支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军事思想,组织严密,战术恐怖的现代化军队。

  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的领袖,不仅懂得如何打仗,更懂得如何玩弄人心,如何运用政治手腕。

  硬实力,软实力,他们都占了。

  这样的对手,怎么打?

  拿什么去打?

  司令部里,死一般的寂静。

  之前那些叫嚣着要给八路军一点颜色看看的将领们,此刻一个个都低着头,噤若寒蝉。

  莫怀仁带回来的那份报告,像一盆冰水,浇灭了他们心中所有的侥幸和狂妄。

  许久,廖磊才缓缓地抬起头,眼神里,已经没有了愤怒,只剩下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忌惮。

  对站在一旁的参谋长,用一种近乎沙哑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传我的命令……”

  声音顿了顿,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以后,谁再敢提攻打天堂寨,军法从事。”

  参谋长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震惊。

  “司令,那我们……”

  “我们惹不起,躲得起。”

  廖磊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这句话,等于是承认了桂系在这场与天堂寨的暗中较量中,彻彻底底地输了。

  而且是输得连报复的勇气都没有了。

  “命令所有部队,从边境线,后撤三十里。”

  廖磊继续说道,声音里透着一股无法抗拒的决绝。

  “严禁再与对方,发生任何形式的摩擦。另外,立刻恢复与天堂寨的所有边境贸易,价格,就按他们说的办。”

  这是要用实际行动,向天堂寨,向那个年轻得可怕的李逍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臣服”。

  彻底放弃了任何以武力解决天堂寨的想法。

  怕了。

  是真的被打怕了,也是被吓怕了。

  经此一役,桂系彻底停止了所有针对天堂寨的军事和经济上的小动作。

  那条曾经如同绞索一般,勒在根据地脖子上的封锁线,彻底烟消云散。

  天堂寨根据地的外部环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日军因为六安被袭,被迫战略收缩,自顾不暇。

  桂系被打断了爪牙,主动退避三舍,甚至开始扮演起了一个“友好邻邦”的角色。

  这为根据地的发展,赢得了一个无比宝贵的,和平的窗口期。

  卸下了外部的压力,整个天堂寨,都进入了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快车道。

  新开垦的田地里,禾苗正在茁壮成长。

  一号工坊的溶洞里,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息,一发发复装的子弹,一枚枚新造的手榴弹,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从桂系和六安缴获来的物资,极大地缓解了根据地的生存压力。

  军民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作为根据地的最高决策者,李逍遥却并没有因此而高枕无忧。

  目光,已经从外部的敌人,转向了内部的隐患。

  这天,为了检验部队近期的训练成果,也为了让新收编的刘佩绪民团和根据地招募的新兵,尽快形成战斗力。

  李逍遥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内部红蓝对抗演习。

  演习的结果,却让他看得直皱眉头。

  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在演习中,那些收编过来的民团士兵,和刚刚放下锄头的新兵,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战术素养,几乎为零。

  面对指令,反应迟钝,行动混乱。

  进攻时,习惯性地挤作一团,不知道寻找掩护,不知道交替前进。

  防守时,火力点的配置杂乱无章,漏洞百出。

  协同作战能力,更是差得一塌糊涂。

  步兵和炮兵之间,完全没有配合。

  各个连队之间,也像是没头苍蝇一样,各打各的,甚至出现了为了抢占一个山头,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的闹剧。

  而那些由民团头目提拔起来的基层军官,其指挥能力,更是堪称一场灾难。

  只会声嘶力竭地喊着“给老子冲”,对于战场态势的判断,对于兵力的调配,完全是一窍不通。

  整场演习下来,场面混乱不堪,与其说是一场军事演习,不如说是一场武装大游行。

  李逍遥站在山顶的观摩台上,脸色越来越沉。

  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

  天堂寨的部队,规模是扩大了。

  从最初的一个团,扩编成了一个旅,现在又收编了刘佩绪的民团,总兵力已经接近万人。

  但是,部队战斗力的“质”,却被这种快速的扩张,给严重稀释了。

  现在的独立旅,就像一杯被兑了太多水的酒。

  闻着还是酒香,喝到嘴里,却已经没了那股辛辣的后劲。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下一次,当真正的强敌来临时,这支看起来兵强马壮的部队,很可能会像沙滩上的城堡一样,一冲即垮。

  一场从上到下,从思想到战术的,彻底的军事改革,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