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路有问题-《夜空中凡星点点》

  连着五天没有见到叶永强和刘政军,周景生的心里直犯嘀咕,但这几天他手头的琐事太多,也就空不出时间去看一看这两个老乡。

  要说这两个平白无故多出来的老乡吧,周景生确实是要给老同学面子,多少照顾一二。只是,话说回来,他已经把两人带到深圳,且已经安顿好了,甚至还帮他们找到第一份活计,他也算是对得起这一份同乡之情了。毕竟,河心村的凤来老乡不在少数,同乡情谊是可贵的,但在这里并不见得有多珍贵,过得去就行。不过,周景生好歹也在出门闯荡了几年,眼界自然要开阔一些,眼光也有独到之处,他能在叶永强身上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别看叶永强这小子现在一副落魄的样子,在他的面前还表现得很是谦卑,可是他就觉得叶永强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至少不该是那种只靠出卖力气,图那三餐一宿的人。他倒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叶永强不是池中物,早晚是能出头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愈发坚定自己的眼光,所以他是愿意把叶永强当成知心朋友——现在是他在关照叶永强,今后会是谁关照谁,还真说不准。

  到了第六天,两人还是没有露面,不仅是周景生越发诧异,连梁秋英也开始担心。周景生怕出什么意外,急急忙忙赶到木寮,却见木寮的门板上挂着一把锁。此时是午后,附近又没有熟人,周景生也没处打听,但见晾衣架挂着两人的衣服,这才断定两人没有出什么意外。

  他在想,两人肯定是出门了,至于是找到下家,还是出去溜达了,这可不好说。溜达一下也好,认一下路,也见识一下特区的发展,免得两人会像个别凤来人一样,见河心村不是那么一回事,屁股没坐热就打道回府了。

  既来之,则安之。

  这是周景生从踏入河心村土地的那一刻起,反复对自己说的话。

  他们这第一批赴深人员,身上所承担的,是别人无法想象的。

  他们这一批人所在的乡镇,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少人多,没法在地里刨食,也没有一门傍身的技术,日子过得甚至还不如山上。当时,特区政府有一位领导在凤来县工作过,不仅对凤来县有感情,也深知一些乡镇面临的难题,就和凤来县政府沟通了一下,由县政府牵头,动员乡民们支援特区建设,也就有了第一批赴深的凤来人。那时候,年纪大一些的人,听说这边的土地都以砂砾为主,种植不了地瓜,都不愿意来的,也就那些向往更好生活的年轻人,敢扔下家里的一切,有的甚至是携妻带子,不远千里奔赴这里。

  第一批赴深的凤来人被安排到了河心村的机关果场。当时的条件很是艰苦,甚至还有人打起了退堂鼓,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留下来,并用双手双脚,一点点地把还是荒山野岭的机关果场,改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果场。

  凤来县的天地不大,除了自身的地理环境,对岸的因素也注定了折腾不起什么风浪,但深圳就不一样了。大的不说,光是一个犹如孤岛一样的河心村,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成立了服装厂、家具厂、电子厂,甚至还有传言,村头即将规划一个规模宏大的工业园。河心村这个小天地尚且如此,就不要说是外面更为广阔的世界了……

  景生回到家中。

  秋英正在处理腌芥菜,准备做晚饭。

  这些腌芥菜还是永强送来的。他们老家的那个村子因为土地少,再加上芥菜的植株大,几乎没法种芥菜。

  今天的晚饭,是焖腌芥菜饭,加上一个肉羹汤,乡味特浓,算得上不错了。凤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