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已经入学,但各个学校也迎来了一项艰难的工作——劝导辍学的学生重新回到校园。
根据升学录取人数统计,凤来四中的初一新生应为三百七十八人,但实际到学校报名注册的只有三百四十二人,有三十六人没有到学校报名注册。按照以往经验,这三十六名学生都是选择了辍学,辍学比例接近百分之十,而且女生占了大多数。
虽然每年升学都会出现这个情况,但今年显得特别严重。这些学生辍学,主要是家庭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需要孩子留在家里帮忙;有的是因为家里有病人,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病人身上;有的是因为家里只有在田地里刨食的本事,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供不起孩子读书;有的则是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不愿意将钱花在女孩的身上……
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一部分学生是受家庭所迫,不得不选择辍学;但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自身成绩太差,或者是产生了厌学心理。
不仅是凤来四中,全县绝大多数的中学都出现了这个情况,自然就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对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由各个学校成立劝学小组,奔赴各个村落,劝导那些辍学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凤来四中的几个劝学小组回到了学校,向学校领导汇报了此次的劝导成果——在各个小组的努力下,三十六名辍学的学生,只劝回四人。
只占总数的九分之一。
学校方面只好将这个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
当小神棍赵东庆出现在初一<3>班教室的时候,叶章宏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他急忙走到小神棍的身边,问:“你怎么来学校了?是来读书的吗?”
小神棍笑着回答道:“前天,学校老师和村干部来到我家里,劝我继续上学。我想了想,觉得还是再读几年书!”
叶章宏很是高兴。
小神棍又说:“我被安排在三班。听说你又当上班长了……你真厉害!”
叶章宏笑了笑,但他想知道其他辍学同学的情况,就问:“其他同学呢?他们都来学校了吧?”
小神棍摇摇头,说:“没有!村里只有我一个人决定继续读书……”
叶章宏显得很是失望——他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够读书!
很快,上课铃声响了。
叶章宏先安排小神棍坐在最后一张桌子的空位置上。
第一节课,叶章宏格外关心小神棍的情况,时不时回过头看看他。不过,小神棍的表现还像小学那样,上课容易走神、不专心听讲,而且还经常和前后桌同学说悄悄话。
到了第二节课,小神棍因为走神和说悄悄话,被老师批评了两次。
到了第三节课,教室里居然看不见小神棍的身影了。
这一节刚好是语文课,班主任没有看见赵东庆,就让班长出去找找。
叶章宏将周围找了一个遍,没有看见小神棍。当他准备回宿舍找一找时,却看见小神棍背着自己的铺盖,往校门口走去。
叶章宏急忙追上去,问他准备去哪里。
小神棍回答道:“我实在受不了那么多的课堂纪律,干脆不读了!唉……我真不是读书的料!我还是回石顶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
说完,他把书包里的文具送给叶章宏,头也不回地往校门口走去。
叶章宏知道自己劝不住他,只好急忙回到教室,将情况报告给班主任。
班主任交代学生们先自习,匆匆走出教室。
她该是去追人,或者是向学校领导汇报这个情况吧……
陆续被劝回来几名学生——他们都是成绩优越的学生,但苦于家里的情况实在是太差。为了能让他们安心学习,学校方面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
不过,大部分辍学的学生都没有回来。
有关部门格外重视这个严重的辍学情况,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强烈地要求各村、各校在限定的时间内,将所有辍学的学生送回学校,届时将会有工作组赴各村、各校检查。
星期四当天,初一<3>班一下子来了四名新同学,赵东庆也在其中。教室的课桌椅不够了,还得几个男同学到礼堂搬了两副过来。
第二节课的时候,校领导簇拥着一名大腹便便的领导走进教室。
校长指着后面几名新来的学生,对领导说着什么。
领导背着双手,满意地点了点头。
到了第三节课,几名新来的同学没有出现在教室里。
原来,为了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校方特地将那些辍学的学生请到学校上了半天课。检查的领导一离开,这些学生就都回去了。
凤来四中三十六名辍学的学生里,最后只有八名学生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星期五到了。
从起床开始,叶章宏就处于一种激动状态——上完今天的课,他就可以回家了。这确实够让他激动的,从踏入学校开始,他就一直在思念那个并不遥远的家。现在,只需要再上几节课,他就可以回到那个温暖熟悉的家,他的心情怎能不激动呢?
他已经自习了初一的课本,现在听起课来倒不费劲,完全一副轻松自得的样子。这几天,他经常回答老师的提问,每次答案都是正确的,引来了班上同学的惊讶与羡慕。与之相比,王晓斌就显得稍逊一筹。也是出于这一点,同学们对他“抢”了王晓斌班长之事的质疑,开始变少。
同时,小学时期的班级管理经验,让他受益匪浅。在小学时期,他当了五年的班长,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如今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他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当然,这也是得益于金兰老师对他的培养,那一次植树活动,那一次野炊活动,都让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
相比之下,王晓斌就真不像一个副班长了。快一个星期了,就没有见过王晓斌处理过班上的任何一件事情。同学们有事找他,他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而且尽往班长身上推。他唯一认真在做的事情,就是埋头读书。早读、课间、午读、自习课……他从来都是把脑袋埋进课本里,很少跟同学们有什么交流与互动。
虽然开学才一个星期的时间,章宏已经跟班上每一个同学相互熟悉了,同学们一有什么事情都会找他,让他去处理。就像是班上最为开朗活跃的何若兰,不论是班级里的事情,还是学习上的事情,都会跑来找他……
何若兰一直扎着一个马尾,
根据升学录取人数统计,凤来四中的初一新生应为三百七十八人,但实际到学校报名注册的只有三百四十二人,有三十六人没有到学校报名注册。按照以往经验,这三十六名学生都是选择了辍学,辍学比例接近百分之十,而且女生占了大多数。
虽然每年升学都会出现这个情况,但今年显得特别严重。这些学生辍学,主要是家庭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需要孩子留在家里帮忙;有的是因为家里有病人,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病人身上;有的是因为家里只有在田地里刨食的本事,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供不起孩子读书;有的则是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不愿意将钱花在女孩的身上……
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一部分学生是受家庭所迫,不得不选择辍学;但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自身成绩太差,或者是产生了厌学心理。
不仅是凤来四中,全县绝大多数的中学都出现了这个情况,自然就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对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由各个学校成立劝学小组,奔赴各个村落,劝导那些辍学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凤来四中的几个劝学小组回到了学校,向学校领导汇报了此次的劝导成果——在各个小组的努力下,三十六名辍学的学生,只劝回四人。
只占总数的九分之一。
学校方面只好将这个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
当小神棍赵东庆出现在初一<3>班教室的时候,叶章宏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他急忙走到小神棍的身边,问:“你怎么来学校了?是来读书的吗?”
小神棍笑着回答道:“前天,学校老师和村干部来到我家里,劝我继续上学。我想了想,觉得还是再读几年书!”
叶章宏很是高兴。
小神棍又说:“我被安排在三班。听说你又当上班长了……你真厉害!”
叶章宏笑了笑,但他想知道其他辍学同学的情况,就问:“其他同学呢?他们都来学校了吧?”
小神棍摇摇头,说:“没有!村里只有我一个人决定继续读书……”
叶章宏显得很是失望——他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够读书!
很快,上课铃声响了。
叶章宏先安排小神棍坐在最后一张桌子的空位置上。
第一节课,叶章宏格外关心小神棍的情况,时不时回过头看看他。不过,小神棍的表现还像小学那样,上课容易走神、不专心听讲,而且还经常和前后桌同学说悄悄话。
到了第二节课,小神棍因为走神和说悄悄话,被老师批评了两次。
到了第三节课,教室里居然看不见小神棍的身影了。
这一节刚好是语文课,班主任没有看见赵东庆,就让班长出去找找。
叶章宏将周围找了一个遍,没有看见小神棍。当他准备回宿舍找一找时,却看见小神棍背着自己的铺盖,往校门口走去。
叶章宏急忙追上去,问他准备去哪里。
小神棍回答道:“我实在受不了那么多的课堂纪律,干脆不读了!唉……我真不是读书的料!我还是回石顶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
说完,他把书包里的文具送给叶章宏,头也不回地往校门口走去。
叶章宏知道自己劝不住他,只好急忙回到教室,将情况报告给班主任。
班主任交代学生们先自习,匆匆走出教室。
她该是去追人,或者是向学校领导汇报这个情况吧……
陆续被劝回来几名学生——他们都是成绩优越的学生,但苦于家里的情况实在是太差。为了能让他们安心学习,学校方面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
不过,大部分辍学的学生都没有回来。
有关部门格外重视这个严重的辍学情况,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强烈地要求各村、各校在限定的时间内,将所有辍学的学生送回学校,届时将会有工作组赴各村、各校检查。
星期四当天,初一<3>班一下子来了四名新同学,赵东庆也在其中。教室的课桌椅不够了,还得几个男同学到礼堂搬了两副过来。
第二节课的时候,校领导簇拥着一名大腹便便的领导走进教室。
校长指着后面几名新来的学生,对领导说着什么。
领导背着双手,满意地点了点头。
到了第三节课,几名新来的同学没有出现在教室里。
原来,为了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校方特地将那些辍学的学生请到学校上了半天课。检查的领导一离开,这些学生就都回去了。
凤来四中三十六名辍学的学生里,最后只有八名学生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星期五到了。
从起床开始,叶章宏就处于一种激动状态——上完今天的课,他就可以回家了。这确实够让他激动的,从踏入学校开始,他就一直在思念那个并不遥远的家。现在,只需要再上几节课,他就可以回到那个温暖熟悉的家,他的心情怎能不激动呢?
他已经自习了初一的课本,现在听起课来倒不费劲,完全一副轻松自得的样子。这几天,他经常回答老师的提问,每次答案都是正确的,引来了班上同学的惊讶与羡慕。与之相比,王晓斌就显得稍逊一筹。也是出于这一点,同学们对他“抢”了王晓斌班长之事的质疑,开始变少。
同时,小学时期的班级管理经验,让他受益匪浅。在小学时期,他当了五年的班长,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如今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他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当然,这也是得益于金兰老师对他的培养,那一次植树活动,那一次野炊活动,都让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
相比之下,王晓斌就真不像一个副班长了。快一个星期了,就没有见过王晓斌处理过班上的任何一件事情。同学们有事找他,他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而且尽往班长身上推。他唯一认真在做的事情,就是埋头读书。早读、课间、午读、自习课……他从来都是把脑袋埋进课本里,很少跟同学们有什么交流与互动。
虽然开学才一个星期的时间,章宏已经跟班上每一个同学相互熟悉了,同学们一有什么事情都会找他,让他去处理。就像是班上最为开朗活跃的何若兰,不论是班级里的事情,还是学习上的事情,都会跑来找他……
何若兰一直扎着一个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