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讲几句-《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张雷几人在经济研究中心工作,是有补贴的。

  一开始没有,还是陈长河自掏腰包,给过他们一点补贴。

  但过了几个月,大家都觉得他们表现挺好,就开始正式给他们发补贴了。

  由于不是全职,他们的补贴不多。

  起初每个月只有三四十块钱。

  后来,他们在课题组里面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经济研究中心也越办越好,学校的拨款增加,整体补贴水平上涨。

  两种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补贴金额逐渐涨到了每个月一百多块钱。

  现在的大学生本身就有补贴,两个补贴加起来,每个月有差不多两百块钱。

  偶尔外出调研的时候,还能挣更多。

  像之前在广山县,当地包食宿,那么出差期间的所有补贴就能全部省下来。

  当地不包食宿的,也能省。

  假如出差住宿补贴是每天20块钱,住个条件差点的小旅馆,只花10块钱,这就省下了10块钱。

  吃饭也是一样。

  这也是现如今很多单位的职工都喜欢出差的原因,能通过这种省吃俭用的方式来挣差价,补贴家用。

  除了补贴,他们每发表或者参与发表一篇论文,也会根据所发表刊物层级的不同和参与程度不同,额外获得不同金额的奖金。

  总之,靠着补贴和奖金,张雷和孙国栋不但已经无需向家里索要学费和生活费,平时还能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并且有所积蓄。

  两三年下来,攒个一两千块钱,实属正常。

  “那我回去和爸妈商量一下,尽量让他们也来!”

  张雷笑道:“他们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长河的新闻报道,还在电话里说,希望将来能见见长河,当面感谢长河对我的培养之恩呢!”

  “培养之恩谈不上……”

  陈长河摆摆手:“叔叔阿姨太客气了,欢迎他们来云海市,届时我一定好好招待!”

  贾子龙站在一旁,颇为羡慕。

  他可不像张雷和孙国栋一样有存款,没有自掏腰包把父母接来的实力。

  而且也不止是钱的事。

  一旦他父母来了,看到同宿舍的张雷和孙国栋都如此优秀,自己却差了一截,岂不是会有心理落差?

  “长河。”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你们课题组缺不缺打杂的人?你看我,是不是能有机会去学习一下?”

  “没问题!”

  陈长河笑道:“明天你和国栋、雷哥一块儿去经济研究中心,到时候我给你安排一下。”

  “谢……”

  贾子龙刚要说声谢谢。

  第一个字出口,就突然面色一变,神情不自然起来。

  陈长河一怔,转头看去。

  只见不远处,一群学生正热热闹闹地向花园这边走来,模样都很熟悉,正是90级经管二班的学生。

  袁倩倩就在其中,并且走在靠前的位置。

  显然,贾子龙就是看到她了。

  虽说这一年来,贾子龙放下了心里的伤痛,开始专心学习,准备追随陈长河的脚步,投身于更伟大的事业。

  但过去的甜蜜与痛苦,想彻底忘记是不可能的。

  他也无法做到,在袁倩倩面前,表现得没事人一样,像普通同学那样相处。

  此时。

  经管一班和经管二班的同学们,纷纷发现了彼此的存在,热情地互相打起招呼。

  有些关系好的,更是呼喊对方一块儿合影留念。

  还有许多人发现了陈长河的存在,激动地簇拥过来。

  “大家好!”

  “我前天刚从广山县回来……”

  “在报纸上看到我了?”

  “谢谢,谢谢,其实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

  陈长河无暇关心贾子龙的状况,忙着与经管二班的同学们打招呼。

  而后,随着第一位经管二班的同学鼓起勇气提出合影请求、并得到他的爽快应允后,其他人也纷纷排起长队,等着与陈长河合影。

  “一帆风顺!”

  “前程似锦!”

  “有空常联系!”

  陈长河每与一个人合影,都要说句祝福语。

  经管二班的同学,一个个从他身边走过,最后是袁倩倩。

  袁倩倩原本十分纠结,不知道要不要与陈长河拍个合影。

  她其实想拍,与陈长河这个“明星偶像”合个影。

  但陈长河是贾子龙的好朋友,她“甩”了贾子龙,有些无颜面对陈长河,于是就又不想拍了。

  可大家都在拍,倘若唯独她自己不拍,反倒更加容易惹人关注与非议,这么说还是应该拍。

  正当她在纠结到底拍与不拍的时候,被舍友拽了过去,于是就一咬牙——拍!

  陈长河倒是不在意这些。

  感情的事,局内人都说不清楚恩怨,他又何必牵扯进去,强行给自己加戏呢?

  袁倩倩与贾子龙在一起时,是他哥们的女朋友。

  分了手,也是他同级同系的同学。

  合个影很正常。

  “一帆风顺,加油!”

  合影过后,陈长河微笑着向袁倩倩送出祝福。

  袁倩倩内心长长松了口气,既尴尬又感激地对陈长河笑了笑:“谢谢,你也是。”

  说罢就与舍友匆匆走到一旁。

  陈长河左右看了看,见没人要与自己拍照了,便准备活动活动。

  但就在此时,李正阳走了过来,大声道:“长河,回想四年前,开学典礼之时,你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一番话振聋发聩,让我们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眼下,大家马上就要结束学业、各奔东西。

  你再给大家讲几句话,指引一下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呗!”

  话音刚落,陈长河来不及婉拒,两个班级的全体同学们便纷纷大声附和起来。

  “对,陈长河,讲几句吧!”

  “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教诲呢!”

  “你教教我们,未来要怎么做,才能像你一样成功,并且像你一样做出那么多伟大的成就!”

  “倒也不用像你一样,只要有你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几百分之一,也足够了!”

  众人七嘴八舌,情绪十分高涨,都希望陈长河可以讲几句临别赠言。

  此情此景,陈长河再拒绝,着实不太合适。

  “同学们,指引不敢当,教诲更不敢当……”

  他示意大家安静后,笑了笑,道:“不过既然大家都希望我讲几句,那我就与大家分享几点感悟。”

  他站在那凉亭里面,望着眼前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庞,脑海中迅速组织措辞,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