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徐娇娇的文章-《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

  徐娇娇的话,令郭明微微一怔。

  周围听到这句话的同学们,也纷纷诧异地看了过来。

  “你发表了一篇专业文章?”

  郭明惊讶地接过徐娇娇手里的报纸,只见这是一份《江北工业报》。

  虽然论含金量,这种报纸的专业性远远无法和《经济研究》、《国家农村经济》相提并论,甚至就算是《江北经济》都能甩它几条街。

  但能在它上面发表专业文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他和包家兴,如果向这个层级的报纸投稿,也不见得肯定能够过稿。

  徐娇娇竟然在这上面发表专业文章了?

  难道……自己班里,也出了一个像陈长河一样的天才?

  他的心情瞬间振奋起来,问道:“哪一篇是你的文章?”

  “这一个。”

  徐娇娇指了指报纸上的其中一篇文章,略显得意地往左右看了看,注意到同学们惊讶的表情,唇角微微翘起。

  一个月前。

  由于质疑陈长河发表论文而被打脸,她丢了很大的面子。

  但她不是一个甘愿接受吃亏的人,丢人之后便决定,必须要挽回自己的面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采取了三个办法。

  一个是以退为进。

  在与同学聊天时,先主动承认自己当初小瞧了陈长河,然后解释自己小瞧陈长河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受到了何睿的影响,何睿毕竟是大三学长,还是学生会副主席,自己天真烂漫、小白一个,未加思考便相信了何睿的话。

  另一方面,陈长河发表论文这事本身就挺不可思议的,普通人不相信实属正常,当时很多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只是没有说出口罢了。

  通过这个办法,成功使得大家对她的看法缓和了许多。

  因为,自从陈长河发表论文后,很多同学受到激励,都想尝试写论文。

  但尝试过后就发现,这玩意根本不是他们能写出来的。

  何睿和徐娇娇不相信陈长河能写出来论文,太正常了!

  只是当时的表达方式有些问题,不太礼貌罢了,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

  她的第二个办法是,收买人心。

  对于女生。

  大学开学以来,包括何睿在内的,她的几个追求者送了她不少礼物。

  她把其中一些价值不高的礼物,送给舍友们、同学们。

  再倒卖几件值钱的礼物,换了钱请大家看电影、吃零食。

  靠这些手段,又让自己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亲近了一步。

  对于男生。

  她则通过请教讨论问题、夸奖表扬、给小零食等方式拉近关系。

  她本就长得漂亮,讨人喜欢,不少男生都对他有好感。

  此时又有这些小手段的帮助,很快就扭转了在大部分男生中的风评。

  只有以张雷为首的少数男生,依然对她不屑一顾。

  第三个办法,也是最重要的。

  她也要发表论文!

  其他同学都没有发表论文的能力,而她发表了,那不就显得她优秀嘛?

  或许暂时还是比不上陈长河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但起码证明自己有这个超出常人的能力,有天赋和前途,不是么?

  当然。

  话说回来。

  她也知道,实际上,自己是没有这个能力和天赋的。

  凭她现在的学识水平,想发表论文,只能走邪门歪道。

  于是她又对何睿来了一通大棒加萝卜。

  先责怪何睿害她丢脸了,待何睿诚惶诚恐后,又缓和态度,同时暗示何睿,自己有发表论文的想法。

  何睿见状,自然是无比殷勤,不但在自己的两篇论文上面加了她的名字,还想方设法地为她弄来了一篇文章。

  何睿告诉她,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水平也不是特别高,投稿到专业期刊的过稿可能性很低。

  但投稿到普通的经济类报纸上,过稿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她觉得这样也挺好。

  凡事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己先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同时在何睿的论文后面挂名,将来再独立发表专业论文,更显得正常、合理。

  另外。

  她也很喜欢这篇文章。

  非常赞同这篇文章中的观点。

  所以,她收下了这篇文章,并将其投稿到了《江北工业报》。

  运气不错,过稿了。

  她的文章,刊登在了今天的《江北工业报》上面。

  见自己的文章刊登了。

  她特意买了份《江北工业报》,带到了教室里。

  表面上是把这个消息告诉班主任郭明。

  实际上,则是特意在经管专业两个班的同学们面前,显摆一下。

  特别是对陈长河显摆一下。

  告诉陈长河,你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娇娇,你也发表论文了?”

  “不是论文,只是一篇和专业相关的文章。”

  “那也非常了不起啊!”

  “是啊,就算是专业文章,我们也写不出来呢!”

  “我看看你的文章……”

  “我也看看……”

  许多学生凑了过来,与郭明一起看向那篇文章。

  《国企全面私有化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

  看到这个题目。

  学生们顿时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好家伙,直接谈论国企和经济改革,这也太牛了吧!

  但,手持报纸的郭明,眉头微微皱了皱。

  不过,他没说什么。

  而是和同学们一起,看向文章的正文。

  “现如今,我国国企亏损面已达40%以上,庞大的国有资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

  当西方世界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高歌猛进时,我们却被僵化的国企体制困在计划经济的泥潭里垂死挣扎。

  国企,这个本应是经济支柱的庞然大物,如今已成为吞噬国家财富的黑洞……”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违背了客观规律,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当前国企的计划经济脱离实际,不能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不可协调……”

  “企业不应该掌控在政府手中,而应该全面私有化,如此才能真正发展市场经济,让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繁荣昌盛……”

  “私有制下,企业主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生产策略,摒弃国企的惰性……”

  “国企常因行政干预,被迫维持低效产能,造成资源错配。私有化能让资源流动畅通无阻,实现效益最大化……”

  总而言之。

  在这篇文章中。

  国企,甚至是公有制经济被全盘否定,认为国企严重拖垮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是阻碍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罪魁祸首!

  对于西方的企业制度,文章则从各种角度猛吹。

  表示国企全面私有化是经济改革的唯一出路,是我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