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铁山有疾-《重生70,赶山养活邻家绝色母女》

  张卫国眼疾手快拦住:“哥!那水凉!你最近吃药呢!”

  张铁山手一顿,脸上的笑容淡了点,嘟囔着:“忘了…”

  他悻悻地放下缸子,从怀里掏出个扁扁的小锡壶,拧开盖子闻了闻,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小抿了一口私藏的烧刀子,火辣辣的感觉一路烧下去。

  这药,他吃得断断续续,心里头始终憋着一股劲儿,觉得这玩意儿慢,不如李强给的那罐“虎鞭酒”来得玄乎。

  晚上,他偷偷摸摸溜到李强家后院,把李强叫出来,蹲在柴火垛后头。

  “强子,你那虎鞭酒…再给哥整点呗?”

  张铁山压着嗓子,黑脸上有点挂不住。

  李强挠挠头:“铁山哥,不是俺不舍得…那玩意儿劲儿太大!白城县秦大夫开的药,才是正经路子啊!”

  “少废话!”张铁山有点急眼,“药也吃着!酒也喝着!双管齐下!你懂啥!麻溜的!”他伸出蒲扇大的手。

  李强拗不过他,只得回屋,从炕柜最深处又摸出那个深褐色粗陶罐,小心翼翼地倒了一小碗底儿。

  那浓烈腥臊的气味差点把张铁山顶一跟头。

  “就…就这点儿了!省着点用!”李强一脸肉疼。

  张铁山如获至宝,捧着那小半碗浑浊的液体,趁着夜色溜回了家。

  他捏着鼻子,一仰脖灌了下去,呛得眼泪直流,一股热流瞬间从小腹炸开,直冲脑门。

  他抹了把嘴,黑暗中,眼神亮得吓人,仿佛那失去的雄风,真能靠这碗“神水”找回来。

  张铁山喝了那“虎鞭酒”的第二天,就有点不对劲。

  燥热心慌,鼻子下面窜出俩大火疖子,疼得他呲牙咧嘴,干活都没心思了。

  张卫国发现徐若琴干呕的喜讯时,娜塔莎那边却静悄悄。

  这天,娜塔莎捂着嘴,风一样卷过堂屋。

  把那棉门帘子甩得老高,院子里紧跟着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干呕声。

  徐若琴捏着筷子的手顿住了,疑惑地瞅向院外。

  “嫂子这是……吃顶着了?”

  炕桌对面的张铁山正闷头扒拉高粱米饭,含混不清地嘟囔。

  “毛子娘们儿,胃浅!兴许是俺家那酸菜缸没捞明白,窜了邪味儿!”

  张卫国没吭声,眼珠子却黏在自家大哥脸上。

  徐若琴那点反应,他门儿清。

  可张铁山跟娜塔莎黏糊得更早,那娜塔莎的肚子,咋就一点动静没有?

  屯里老娘们聚堆嗑瓜子,早有人嚼过这舌根子。

  他撂下碗,溜达到张铁山身边,胳膊肘不轻不重捣了他肋骨一下,压低嗓门。

  “哥,你跟嫂子……真没点‘响动’?”

  张铁山被问得一懵,黑脸膛腾地红了,梗着脖子。

  “瞎咧咧啥!好着呢!”

  他扒饭的动静更大了,碗沿磕得当当响,活像跟那粗瓷碗有仇。

  “强不强,嘴说了不算!”

  张卫国那股子犟劲儿上来了,一把薅住他哥的旧棉袄领子。

  “明儿跟俺进趟白城县!备春耕的洋钉、麻绳也得添置了!”

  “备你娘的春耕!”张铁山被拽得一个趔趄,差点把碗扣炕上,“老子新厢房的地基还没干透呢!”

  “少废话!拖拉机都跟赵叔说好了,明儿一早!”

  张卫国手上加了把狠劲,连拖带拽,愣是把这黑铁塔从热炕头上扯了下来。

  天刚麻麻亮,屯口那台老“东方红”就突突冒起了黑烟。

  车斗里除了要添置的铁锹麻绳,还堆着几大捆新剥的狍子皮,油光水滑。

  张铁山蹲在车斗角落,裹着破羊皮袄,脸拉得老长,活像谁欠了他八百斤高粱米。

  张卫国揣着手坐在他对面,怀里硬邦邦地硌着个东西——爷爷留下的证件。

  绿皮儿,烫金的国徽,沉甸甸像块铁。

  拖拉机一路颠簸,卷起漫天雪沫子。

  晌午头,总算晃荡进了白城县城关。

  灰扑扑的街道两旁刷着标语,供销社门口排着长队。

  张卫国跳下车,没奔供销社,拽着不情不愿的张铁山,七拐八绕钻进一条背阴胡同。

  “这疙瘩能有啥好大夫?”

  张铁山看着胡同尽头那挂着“白城县人民医院”木牌子的旧门楼,一脸狐疑。

  “这他娘是县里最好的!”

  张卫国撂下话,抬脚就往里闯。

  医院里面到处都是等待的患者,可是前进的速度却慢吞吞的,像一条冬眠的长蛇,好久才动一下。

  挂号处那戴蓝套袖的姑娘眼皮都没抬:“介绍信!”

  张卫国不慌不忙,从贴身棉袄内兜掏出那绿皮证件,“啪”一声按在掉了漆的木柜台上。

  姑娘漫不经心瞥了一眼,随即像被烙铁烫了手,猛地挺直腰板,双手捧起那证件,眼珠子瞪得溜圆。

  “首……首长!”

  她声音都变了调,“您稍等!我马上通知院长!”

  她抓起旁边摇把子电话的手直哆嗦。

  不到一根烟的工夫,走廊那头呼啦啦涌过来好几个人。

  领头的是个头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的干瘦老头,白大褂洗得发灰,胸口别着钢笔,一路小跑,脑门子都见了汗。

  “哎呀呀!失迎失迎!”

  院长老远就伸出双手,一把握住张卫国的手使劲摇晃,又惊疑地看向旁边杵着的黑铁塔张铁山。

  “这位是……”

  “我哥,张铁山同志。”

  张卫国语气平常,收回证件揣好。

  “好!好!都是革命的好同志!”

  院长笑容堆满了褶子,亲自引路。

  “快请!快请!上我办公室喝口热茶!王主任!赶紧的,把中医科最好的老秦大夫请过来!”

  院长办公室炉火烧得旺,暖烘烘的。

  白瓷缸子里沏着碧螺春,茶叶根根立着,清香扑鼻。

  张铁山捧着那缸子,屁股底下像长了钉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他这辈子头一遭被穿白大褂的“大干部”这么捧着,浑身不自在。

  偷眼瞅自家兄弟,张卫国四平八稳地坐着,小口啜着热茶,眼皮都没撩一下。

  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同样穿着旧白大褂的老头慢悠悠踱进来,须发皆白,脸上褶子比院长还深,但一双眼睛清亮得像山泉水。

  他手里还拎着个磨得油光发亮的小脉枕。

  “秦老!辛苦您跑一趟!”院长赶紧起身。

  老秦大夫摆摆手,浑浊却清明的眼睛在张卫国兄弟俩脸上一扫,最后落在张铁山身上,微微颔首。

  “这位同志,手伸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