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了溜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
作为督察组的成员之一,江振邦在入驻酿酒厂开完大会后的第一时间,便跟崔浩说了一声公司有工作,然后脚底抹油,撒丫子跑路。
事情已经按照既定剧本走上了正轨,扳机已经扣动,子弹正在飞,他这个瞄准的人,没必要继续待在靶场上了。
平白招惹仇恨。
督察组这活儿,太得罪人,尤其在当下这个年代。
实际上在成立督察组的时候,刘学义是想把他定为副组长的,但被江振邦婉拒了。
犯不着事事冲在最前头,把所有火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何况他现在已经足够鹤立鸡群了。
张大鹏评价江振邦相当于一个常务副市长,说话比张涛这个常委还有力度,有点夸张,但不算离谱。
虽然江振邦只是个副科级,但他拉来一帮同学做班底,也有父亲介绍的人脉关系网络。
兴科公司如今逐渐扩张增员,已有六百多号人,都是江振邦直属管理的员工。
所以,他现在完全有资格运筹帷幄,做一个棋手了。
而棋手要做的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没必要像过去那样,事事撸起袖子亲自下场跟人肉搏。
督察组这,有孟启辰和马超里应外合,按部就班地往下推就行了。
崔浩、曹韦青、金德鑫三个副组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暗暗使劲的,张大鹏拦不住的。
他就算汇报给孙国强,孙国强也不敢拦。
因为酿酒厂的问题是江振邦精挑细选过的,证据砸的最瓷实的一个!
孙国强要敢拦,纪委看到那一堆详实的举报信,第一个不干!
走出办公楼,冰冷的雪花扑面而来,江振邦的头脑清醒了些许。
他拉了拉大衣领子,看着远处几个工人正凑在一起,对着办公楼的方向指指点点,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快意,其中还有一个是马超。
江振邦笑了笑,没有上去打招呼,钻进了桑塔纳。
“江董,回公司吗?”
司机王浩是兴科公司保卫部招募的新人,从特种部门退伍下来的,身手矫健,肌肉虬结,性格也比较内向,被江振邦选做了自己的专职司机。
“对,回公司吧。”
车子缓缓驶出破败的酒厂大门,将那股浓郁的酒糟味和一触即发的风暴都甩在了身后。
江振邦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
今天这出戏,从两个多月前就开始排练了。
从孟启辰去发动同学,到马超暗中收集证据,串联同事,每一步都在他的计算之内。
楼下那壮观的投信场面,看似是民怨的自发性井喷,实际上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这些国营厂积弊已久,尤其是酿酒厂,王长海胆子太大,捞钱捞的肆无忌惮。
工人们肚子里早就憋着一团火,需要的只是一个宣泄的出口,一个敢于点燃引线的人。
但爆炸威力有多大,王长海等人会是什么下场,还要看书记市长以及其他常委的态度,以及后续发展。
车子回到兴科技术公司,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厂区内干净整洁,扩建后的新厂房已投入使用,新刷的标语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鲜艳,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在生产线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空气中没有萧条与破败,只有一股火热的、向上的生命力。
一边是行将就木,一边是蒸蒸日上。
这种亲手缔造的强烈反差,让江振邦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回到办公室,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立刻送上了最新的报表。
他是董事长秘书李天来,也是奉阳工业学院第一批来技术支援的硕士生,已经和兴科签了合同。
因还未毕业,所以只是实习生,但属于江振邦在厂内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江董,关于卫星锅和增强器的订单又加了两万个,咱们的产能可能要排到年后了。”
“让韩宝海那边加快新生产线的调试,再让研发部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不能耽误订单。”
江振邦翻看着报表,头也不抬地问:“VCD项目组那边怎么样了?”
“可以量产了,但成本压到最低,也要在一千块左右…是这份报告。”
江振邦皱起眉,拿起另一份文件仔细阅读,发现这成本短期还真降不下来。
他研究了下当前vCd普遍三四千块的市场价,再研究一下生产成本之外的营销、税率等各种费用,觉得也可以接受,利润还是很高的。
“行,下午一点开个办公会,安排一下VCD量产的工作。”
“明白。”
李天来抱着文件退了出去,江振邦端起桌上已经凉了的茶喝了一口,看向窗外。
雪越下越大了。
中午小食堂吃的是酸菜炖大骨,里面还有血肠,骨肉都炖烂了,咬上一口,沾上蒜泥,大家伙吃的那叫一个香。
饭后,正式开会。
副厂长变成了副总,但管理层还是原来的那批人,没太大变动。
不过这次会议,陈玉彬和王辉这一正一副的书记都没参加,这俩老头最近悠哉游哉的,都有点懈怠了,只管务虚的党务工作。
这样也挺好。
江振邦坐在台上,想到哪说到哪。
“VCD这个项目,现在主要是供应链不行,咱们奉省缺乏相关产业,只能从南方进,成本高了些,但也有不菲的利润。”
“接下来就主攻它,这是个超级大的市场,但也就能赚两年的钱,第三年就要亏,兴科可以借助这两年的红利期高速发展,向个人便携数码领域转型,然后涉足通信领域,走上高端的路子……”
“另一方面是关于插排和电热水壶这两款产品,兴科要争取在明年初,拿到东三省第一的市场占有率,三年内拿下全国第一!
“而且要再这些民用电工产品和小家电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新品。这是我们兴科的起家根本,不能丢掉了。”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电热水壶的基础上衍生,把水壶改成锅的形状,再增加一个温度调控功能,这是不是就能拿来涮火锅了?”
“你们研发部要开动脑筋啊!我都设立专项资金了,谁能研发出新品,就给产品分红,你们想赚大钱,就要花心思研究!”
“我简单说几点你们记一记,年底拿出一份计划书来讨论,我们要定下一个三年工作计划……”
开完会,签签字,再到车间里视察一下。
时间一晃到了下午四点,江振邦兜里的大哥大“嗡嗡”地震动起来,是陈爱军打来的。
“喂,领导。”
电话那头,陈爱军问:“振邦你在哪呢?”
“在公司,刚开完会。”江振邦靠在老板椅上,看着窗外飘摇的雪花。
“督察组那边的工作怎么样?入驻酿酒厂了吧?”
“入驻了,但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我上午就回来了,公司事儿多,您要想了解督察组的工作,可以问下崔浩局长。”
关于督查工作,江振邦直接得一推二净。
点了火往后跑就是了,他怕炸到自己。
陈爱军也没多问,似乎只是随口一提,话锋一转:“对了,启辰被督察组抽调过去,你那发改科可就你一个光杆司令了。”
“科室提格后,编制是三个人,一直缺一个,是不是该考虑补充点新鲜血液了?工作总得有人干嘛。”
要塞人?!
江振邦原本打算从兴科公司里提拔个信得过的,或者从同学圈里再找个机灵的安排进来,慢慢培养。
不过,陈爱军的面子必须给,人家一直很支持自己的工作。
何况陈爱军作为大局长,现在问江振邦的意见,是给他面子,就算不问,直接把人塞进来,江振邦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您说的是,我这正缺人手呢,您有什么精兵强将要推荐?”
陈爱军沉吟道:“你看,咱们这发改科现在是改革的排头兵,市里领导都很重视。光有干劲还不行,还得有一些具备政治…背景的人来推进工作,你说对不对?”
官二代呗。
江振邦呵呵一笑:“您直说吧,哪家的公子?”
“是千金。”
“哦,是公主!”
江振邦会意,问:“谁家的?”
陈爱军顿了顿,抛出名字:“市委张政平副书记,你认识吧?”
“知道,但不熟,主管政法委的那位?”
兴宁市如今三个副书记职位,刘学义作为市长兼任一个,专职副书记一个。
还有一个,就是兼任着政法委书记的副书记张政平。
这位可以说是兴宁的四号人物了。
陈爱军继续道:“对,张书记有个女儿,叫张佳莉,比你大一岁,也是刚大学毕业。人家主动提出来,想到咱们发改科来锻炼锻炼,觉得咱们这儿有前景,能干实事。”
“你看,张书记的面子,我这也不好驳。夏常务和市长我也问过了,他们也没意见。”
江振邦的眼神变得有些微妙。
老家伙,这不会是给我介绍对象呢吧?
他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随即又觉得好笑,他之前跟陈爱军说自己有了对象,估计人家没怎么信啊。
“振邦啊,这可是个机会。”
陈爱军循循善诱,“有张书记这层关系在,你以后很多工作推行起来,阻力会小很多。而且你们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江振邦试探了一下:“男女倒无所谓,只要能力过关,肯干活、能吃苦就行。陈局您是知道的,我这儿的工作的重要性和强度都很高啊。”
言外之意,你要是给我介绍对象那就算了,别塞个娇滴滴的大小姐过来当花瓶,我不想伺候。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我跟张书记聊过,小张同志思想很端正,就是想踏踏实实做点事。”
陈爱军似乎没有做媒婆的意思,一口应下:“那就这么定了?我让人事那边走程序。”
“行,我听陈局安排。”
江振邦答应下来,心里忽然觉得,这事儿没准是个拉盟友的好机会……
主管政法的兼职副书记,张政平啊张政平…你也很想让你闺女下厂做厂长吧?不然往我这塞什么人呢?
“三十六计走为上!”
作为督察组的成员之一,江振邦在入驻酿酒厂开完大会后的第一时间,便跟崔浩说了一声公司有工作,然后脚底抹油,撒丫子跑路。
事情已经按照既定剧本走上了正轨,扳机已经扣动,子弹正在飞,他这个瞄准的人,没必要继续待在靶场上了。
平白招惹仇恨。
督察组这活儿,太得罪人,尤其在当下这个年代。
实际上在成立督察组的时候,刘学义是想把他定为副组长的,但被江振邦婉拒了。
犯不着事事冲在最前头,把所有火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何况他现在已经足够鹤立鸡群了。
张大鹏评价江振邦相当于一个常务副市长,说话比张涛这个常委还有力度,有点夸张,但不算离谱。
虽然江振邦只是个副科级,但他拉来一帮同学做班底,也有父亲介绍的人脉关系网络。
兴科公司如今逐渐扩张增员,已有六百多号人,都是江振邦直属管理的员工。
所以,他现在完全有资格运筹帷幄,做一个棋手了。
而棋手要做的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没必要像过去那样,事事撸起袖子亲自下场跟人肉搏。
督察组这,有孟启辰和马超里应外合,按部就班地往下推就行了。
崔浩、曹韦青、金德鑫三个副组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暗暗使劲的,张大鹏拦不住的。
他就算汇报给孙国强,孙国强也不敢拦。
因为酿酒厂的问题是江振邦精挑细选过的,证据砸的最瓷实的一个!
孙国强要敢拦,纪委看到那一堆详实的举报信,第一个不干!
走出办公楼,冰冷的雪花扑面而来,江振邦的头脑清醒了些许。
他拉了拉大衣领子,看着远处几个工人正凑在一起,对着办公楼的方向指指点点,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快意,其中还有一个是马超。
江振邦笑了笑,没有上去打招呼,钻进了桑塔纳。
“江董,回公司吗?”
司机王浩是兴科公司保卫部招募的新人,从特种部门退伍下来的,身手矫健,肌肉虬结,性格也比较内向,被江振邦选做了自己的专职司机。
“对,回公司吧。”
车子缓缓驶出破败的酒厂大门,将那股浓郁的酒糟味和一触即发的风暴都甩在了身后。
江振邦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
今天这出戏,从两个多月前就开始排练了。
从孟启辰去发动同学,到马超暗中收集证据,串联同事,每一步都在他的计算之内。
楼下那壮观的投信场面,看似是民怨的自发性井喷,实际上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这些国营厂积弊已久,尤其是酿酒厂,王长海胆子太大,捞钱捞的肆无忌惮。
工人们肚子里早就憋着一团火,需要的只是一个宣泄的出口,一个敢于点燃引线的人。
但爆炸威力有多大,王长海等人会是什么下场,还要看书记市长以及其他常委的态度,以及后续发展。
车子回到兴科技术公司,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厂区内干净整洁,扩建后的新厂房已投入使用,新刷的标语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鲜艳,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在生产线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空气中没有萧条与破败,只有一股火热的、向上的生命力。
一边是行将就木,一边是蒸蒸日上。
这种亲手缔造的强烈反差,让江振邦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回到办公室,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立刻送上了最新的报表。
他是董事长秘书李天来,也是奉阳工业学院第一批来技术支援的硕士生,已经和兴科签了合同。
因还未毕业,所以只是实习生,但属于江振邦在厂内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江董,关于卫星锅和增强器的订单又加了两万个,咱们的产能可能要排到年后了。”
“让韩宝海那边加快新生产线的调试,再让研发部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不能耽误订单。”
江振邦翻看着报表,头也不抬地问:“VCD项目组那边怎么样了?”
“可以量产了,但成本压到最低,也要在一千块左右…是这份报告。”
江振邦皱起眉,拿起另一份文件仔细阅读,发现这成本短期还真降不下来。
他研究了下当前vCd普遍三四千块的市场价,再研究一下生产成本之外的营销、税率等各种费用,觉得也可以接受,利润还是很高的。
“行,下午一点开个办公会,安排一下VCD量产的工作。”
“明白。”
李天来抱着文件退了出去,江振邦端起桌上已经凉了的茶喝了一口,看向窗外。
雪越下越大了。
中午小食堂吃的是酸菜炖大骨,里面还有血肠,骨肉都炖烂了,咬上一口,沾上蒜泥,大家伙吃的那叫一个香。
饭后,正式开会。
副厂长变成了副总,但管理层还是原来的那批人,没太大变动。
不过这次会议,陈玉彬和王辉这一正一副的书记都没参加,这俩老头最近悠哉游哉的,都有点懈怠了,只管务虚的党务工作。
这样也挺好。
江振邦坐在台上,想到哪说到哪。
“VCD这个项目,现在主要是供应链不行,咱们奉省缺乏相关产业,只能从南方进,成本高了些,但也有不菲的利润。”
“接下来就主攻它,这是个超级大的市场,但也就能赚两年的钱,第三年就要亏,兴科可以借助这两年的红利期高速发展,向个人便携数码领域转型,然后涉足通信领域,走上高端的路子……”
“另一方面是关于插排和电热水壶这两款产品,兴科要争取在明年初,拿到东三省第一的市场占有率,三年内拿下全国第一!
“而且要再这些民用电工产品和小家电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新品。这是我们兴科的起家根本,不能丢掉了。”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电热水壶的基础上衍生,把水壶改成锅的形状,再增加一个温度调控功能,这是不是就能拿来涮火锅了?”
“你们研发部要开动脑筋啊!我都设立专项资金了,谁能研发出新品,就给产品分红,你们想赚大钱,就要花心思研究!”
“我简单说几点你们记一记,年底拿出一份计划书来讨论,我们要定下一个三年工作计划……”
开完会,签签字,再到车间里视察一下。
时间一晃到了下午四点,江振邦兜里的大哥大“嗡嗡”地震动起来,是陈爱军打来的。
“喂,领导。”
电话那头,陈爱军问:“振邦你在哪呢?”
“在公司,刚开完会。”江振邦靠在老板椅上,看着窗外飘摇的雪花。
“督察组那边的工作怎么样?入驻酿酒厂了吧?”
“入驻了,但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我上午就回来了,公司事儿多,您要想了解督察组的工作,可以问下崔浩局长。”
关于督查工作,江振邦直接得一推二净。
点了火往后跑就是了,他怕炸到自己。
陈爱军也没多问,似乎只是随口一提,话锋一转:“对了,启辰被督察组抽调过去,你那发改科可就你一个光杆司令了。”
“科室提格后,编制是三个人,一直缺一个,是不是该考虑补充点新鲜血液了?工作总得有人干嘛。”
要塞人?!
江振邦原本打算从兴科公司里提拔个信得过的,或者从同学圈里再找个机灵的安排进来,慢慢培养。
不过,陈爱军的面子必须给,人家一直很支持自己的工作。
何况陈爱军作为大局长,现在问江振邦的意见,是给他面子,就算不问,直接把人塞进来,江振邦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您说的是,我这正缺人手呢,您有什么精兵强将要推荐?”
陈爱军沉吟道:“你看,咱们这发改科现在是改革的排头兵,市里领导都很重视。光有干劲还不行,还得有一些具备政治…背景的人来推进工作,你说对不对?”
官二代呗。
江振邦呵呵一笑:“您直说吧,哪家的公子?”
“是千金。”
“哦,是公主!”
江振邦会意,问:“谁家的?”
陈爱军顿了顿,抛出名字:“市委张政平副书记,你认识吧?”
“知道,但不熟,主管政法委的那位?”
兴宁市如今三个副书记职位,刘学义作为市长兼任一个,专职副书记一个。
还有一个,就是兼任着政法委书记的副书记张政平。
这位可以说是兴宁的四号人物了。
陈爱军继续道:“对,张书记有个女儿,叫张佳莉,比你大一岁,也是刚大学毕业。人家主动提出来,想到咱们发改科来锻炼锻炼,觉得咱们这儿有前景,能干实事。”
“你看,张书记的面子,我这也不好驳。夏常务和市长我也问过了,他们也没意见。”
江振邦的眼神变得有些微妙。
老家伙,这不会是给我介绍对象呢吧?
他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随即又觉得好笑,他之前跟陈爱军说自己有了对象,估计人家没怎么信啊。
“振邦啊,这可是个机会。”
陈爱军循循善诱,“有张书记这层关系在,你以后很多工作推行起来,阻力会小很多。而且你们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江振邦试探了一下:“男女倒无所谓,只要能力过关,肯干活、能吃苦就行。陈局您是知道的,我这儿的工作的重要性和强度都很高啊。”
言外之意,你要是给我介绍对象那就算了,别塞个娇滴滴的大小姐过来当花瓶,我不想伺候。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我跟张书记聊过,小张同志思想很端正,就是想踏踏实实做点事。”
陈爱军似乎没有做媒婆的意思,一口应下:“那就这么定了?我让人事那边走程序。”
“行,我听陈局安排。”
江振邦答应下来,心里忽然觉得,这事儿没准是个拉盟友的好机会……
主管政法的兼职副书记,张政平啊张政平…你也很想让你闺女下厂做厂长吧?不然往我这塞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