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答辩的终章与毕业的期待-《生活的尽头是平凡》

  答辩当天的清晨,江南下了一场小雨,空气格外清新,梧桐树叶被洗得翠绿发亮,水珠顺着叶片边缘滴落,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我站在镜子前,整理着身上的白衬衫,手指忍不住有些发抖 —— 虽然模拟答辩了很多次,但真正到了这一天,还是控制不住地紧张。逼哥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我的论文和 U 盘,笑着说:“别紧张,就跟咱们之前模拟的一样,你准备得那么充分,肯定没问题。我已经帮你查好路线了,现在出发,正好能赶上答辩前的签到。”

  我点点头,接过论文和 U 盘,深吸一口气,跟着逼哥走出家门。路上,小林发来消息:“凡子,我已经到学校了,签到台在教学楼一楼,你快点,别迟到了。我刚才跟老师聊了几句,老师说今天答辩会很顺利,让咱们别紧张。” 我赶紧回复:“马上到,你先帮我占个位置,我到了跟你汇合。”

  到了学校,远远就看到小林站在教学楼门口,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拿着答辩 PPT 的打印版。“你可算来了,” 他看到我,赶紧走过来,“我刚才看了答辩顺序,你在第五个,我在第八个,咱们中间还有时间互相再对对流程。” 我们俩走到教学楼旁边的小花园里,找了个长椅坐下,快速梳理着答辩流程:“先自我介绍,然后介绍论文的核心内容,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之后老师提问,回答时间十五分钟左右。” 小林还跟我分享了他刚从其他同学那里听来的 “小技巧”:“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是没听清,就礼貌地让老师再问一遍,别慌,慢慢说。”

  没过多久,答辩秘书开始通知签到,我们俩一起走进教学楼,在签到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学号。候场室里已经坐了很多同学,大家都在小声地背着答辩稿,手里拿着厚厚的论文,脸上带着和我一样的紧张。我找了个空位坐下,拿出答辩稿,快速浏览着重点内容,小林坐在我旁边,也在小声地背诵着,偶尔跟我对视一眼,互相点点头,像是在传递勇气。

  “第五位,张凡,准备入场。” 听到答辩秘书的声音,我的心跳瞬间加快,手心也冒出了汗。小林拍了拍我的肩膀:“加油,我在外面等你,等你好消息。” 我深吸一口气,拿着论文和 U 盘,走进答辩教室。教室里坐着五位评委老师,表情严肃,面前摆着我的论文。我走到讲台前,鞠躬问好:“各位老师好,我是张凡,今天答辩的论文题目是《江南青年理财偏好调查与分析》。”

  接下来的十分钟,我按照之前准备的内容,有条不紊地介绍着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数据结果和结论。刚开始还有些紧张,语速有点快,但讲着讲着,看到老师们认真倾听的样子,反而慢慢放松下来,思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介绍到数据分析部分时,一位女老师还点了点头,笑着说:“数据图表做得很清晰,逻辑也很连贯,继续。” 得到老师的认可,我心里更踏实了,后面的内容也讲得更加流畅。

  介绍结束后,老师们开始提问。第一位老师问:“你的样本量只有 200 份,主要集中在江南的年轻上班族,会不会存在样本偏差?未来如果要进一步研究,你会怎么改进?” 我早就准备过这个问题,从容地回答:“老师您好,关于样本偏差的问题,我在论文的局限性部分提到过,确实存在地域和职业的集中性。未来如果进一步研究,我会扩大样本范围,加入学生、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同时增加样本量到 500 份以上,让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性。” 老师们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在论文上做着笔记,没有提出异议。

  后面的几个问题也都在我和小林之前梳理的范围内,比如 “为什么选择指数基金作为案例分析”“如何提高青年理财知识的普及率”,我都结合论文内容和自己的思考,一一做了回答。最后,答辩主席笑着说:“准备得很充分,回答得也很有条理,论文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答辩通过。” 听到 “答辩通过” 四个字,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激动地向老师们鞠躬:“谢谢各位老师!”

  走出答辩教室,小林赶紧走过来:“怎么样?通过了吗?” 我用力点点头,笑着说:“通过了!老师说我准备得很充分,回答得也不错。你呢?准备得怎么样了?” 他笑着说:“放心吧,我也没问题,刚才听你答辩的内容,比咱们模拟的时候还好。” 我们俩坐在候场室里,等着小林答辩,期间还跟逼哥发了消息,告诉他答辩通过的好消息,他很快回复:“太好了!等你们结束,我请你们吃大餐,庆祝一下!”

  小林的答辩也很顺利,老师们主要问了他关于摄影工作室运营模式的问题,他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回答得很详细,最后也顺利通过了答辩。走出答辩教室的时候,他兴奋地跟我击了个掌:“终于结束了!这段时间太累了,现在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 我们俩一起走出教学楼,看着校园里熟悉的景色 —— 操场、图书馆、食堂,想起大专时在这里度过的日子,心里满是感慨,又有些不舍。

  中午,逼哥按照约定,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订了位置,还邀请了赵梦一起来庆祝。餐桌上,摆满了我们爱吃的菜:糖醋排骨、松鼠鳜鱼、东坡肉,还有一大瓶可乐。逼哥举起杯子:“来,咱们举杯,庆祝凡子和小林答辩顺利通过!以后你们就是本科生了,恭喜恭喜!” 我们一起举杯,可乐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心里满是喜悦。赵梦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肯定能通过,这段时间你们俩天天熬夜准备,太辛苦了,现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吃饭的时候,我们聊起了答辩时的趣事 —— 我跟他们说,答辩的时候太紧张,差点把 “指数基金” 说成 “股票基金”,幸好及时反应过来;小林说,有位老师问他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