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海市老火车站的站台,清晨六点的阳光刚漫过锈迹斑斑的铁轨,把枕木染成浅金色。风裹着铁轨旁野草的涩味,混着远处早点摊飘来的豆浆香,贴在人脸上凉丝丝的。站台顶棚的铁皮被风敲得“哐当”响,像谁在暗处敲着破锣,偶尔有麻雀落在“禁止跨越”的警示牌上,歪着头啄食缝隙里的面包渣,一听见火车进站的鸣笛声,又扑棱着灰棕色的翅膀飞进晨光里。
公羊黻裹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外套,手指在喇叭的控制面板上蹭了蹭,指尖沾了层薄灰。这台老喇叭是三十年前车站翻新时留下的,外壳上的绿漆掉了大半,露出底下的铁色,按键上的字被磨得只剩模糊的印子,只有“播放”键被按得发亮,边缘还沾着她前几天不小心蹭上的豆浆渍。
“老伙计,又得麻烦你了。”她对着喇叭低声说,声音被风卷着散在站台上。每天这个点,她都会放那首《归乡谣》,调子慢悠悠的,是她丈夫当年最爱哼的。丈夫是火车司机,十年前在一次暴雨夜的运输任务里,连人带车坠了桥,连尸骨都没找全,只留下个磨得光滑的铜哨子,现在还挂在她的钥匙串上,偶尔晃一下,会发出“叮”的轻响。
喇叭里的音乐刚响起第一句,就听见身后传来“哗啦”一声,像是塑料袋被扯破的声音。公羊黻回头,看见拾荒者老马背着鼓囊囊的蛇皮袋,正蹲在垃圾桶旁翻找。老马的头发花白得像蓬枯草,沾着不少灰尘,身上那件黑色夹克破了好几个洞,露出里面起球的灰色毛衣,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泥点,一看就是刚从城郊的废品站过来。
“马叔,今天怎么这么早?”公羊黻笑着打招呼。老马是这站台的常客,每天天不亮就来捡废品,偶尔会帮她擦擦喇叭,或者给她带个热乎的肉包——虽然大多时候包子都是凉的,但她每次都吃得很开心。
老马抬起头,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露出颗缺了的门牙:“这不听说车站要拆了嘛,来多捡点,以后想捡都没地方了。”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说话时还带着点咳嗽,每咳一下,肩膀就跟着抖一下。
公羊黻的心沉了沉。车站要拆迁的消息她早就听说了,只是一直不愿意相信。这站台承载了她太多回忆,丈夫每次出车前,都会在这台喇叭下跟她道别,说“等我回来给你带糖葫芦”;女儿小时候,也总在这站台等爸爸,手里举着画满火车的涂鸦……要是站台拆了,这些回忆好像就没了根。
“拆了也好,”她强装轻松地说,“新车站条件好,以后坐车也方便。”
老马没接话,从蛇皮袋里掏出个用塑料袋裹得严实的东西,递了过来:“昨天捡的,看着像个老物件,你看看用不用得上。”
公羊黻接过来,手指触到塑料袋的冰凉,解开一看,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黑色录音机,外壳上有几道明显的划痕,屏幕已经不亮了,只有侧面的播放键还泛着点银光。她按了下播放键,没反应,又晃了晃,听见里面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磁带卡住了。
“这东西怕是坏了。”她有些遗憾地说。
“你试试用铅笔转一下磁带?”老马提醒道,“我以前修过这玩意儿,有时候是磁带跑位了。”
公羊黻找了根铅笔,从录音机底部的小孔插进去,轻轻转了转。没过多久,喇叭里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旋律——正是她刚才放的《归乡谣》,只是这版的声音更沙哑,带着点电流的杂音,像是有人在现场录制的。
她愣住了,手里的铅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这声音……是她丈夫的!十年前,丈夫还在的时候,总爱在开车前对着这台喇叭唱这首歌,说要让每个归乡的人都能听见家的声音。
“这……这是怎么回事?”公羊黻的声音有些发颤,手指紧紧攥着录音机,指节都泛了白。
老马蹲下来,帮她捡起铅笔,叹了口气:“这录音机是我在城郊的废品站捡的,当时里面还插着盘磁带,我听着调子耳熟,就想着给你带来。没想到……”
喇叭里的歌声还在继续,丈夫的声音混着火车进站的鸣笛声,像是穿越了十年的时光,重新回到了这个站台。公羊黻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滴在录音机的外壳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她想起十年前那个暴雨夜,她也是在这个站台等丈夫,却只等来火车坠桥的消息,从此再也没等到那个说要给她带糖葫芦的人。
“公羊姐,你别太难过了。”老马递过来一张皱巴巴的纸巾,“说不定,这是你丈夫在天之灵,想再跟你说说话。”
公羊黻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勉强笑了笑:“谢谢你,马叔。要不是你,我可能永远都听不到这个了。”
就在这时,站台入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女人的呼喊:“妈!妈你在哪?”
公羊黻回头,看见女儿公羊晓穿着米白色的风衣,提着黑色的公文包,正快步朝她走来。女儿的头发扎成了利落的马尾,脸上化着淡妆,看起来干练又精神,只是眼角的红血丝暴露了她的疲惫——女儿在外地工作,昨天才赶回来,说是有重要的事要跟她说。
“晓晓,你怎么来了?”公羊黻赶紧把录音机收进外套口袋,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她不想让女儿看见自己难过的样子,女儿这些年一个人在外地打拼已经够辛苦了,她不想再给女儿添麻烦。
公羊晓走到她面前,喘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妈,你没事吧?我昨天跟你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公羊黻知道女儿说的是什么事——女儿想让她搬到外地一起住,说那边的医疗条件好,也方便照顾她。可她舍不得这个站台,舍不得这里的一切。
“我……”她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边是女儿的孝心,一边是自己坚守了十年的回忆,她不知道该怎么选。
老马看出了她的为难,拍了拍她的肩膀:“公羊姐,孩子也是为你好。你年纪大了,身边没人照顾怎么行?”
公羊晓感激地看了老马一眼,又转向公羊黻:“妈,我知道你舍不得这里,但是这里马上就要拆了,你留在这里也不是办法。跟我走吧,那边有很多像你一样
公羊黻裹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外套,手指在喇叭的控制面板上蹭了蹭,指尖沾了层薄灰。这台老喇叭是三十年前车站翻新时留下的,外壳上的绿漆掉了大半,露出底下的铁色,按键上的字被磨得只剩模糊的印子,只有“播放”键被按得发亮,边缘还沾着她前几天不小心蹭上的豆浆渍。
“老伙计,又得麻烦你了。”她对着喇叭低声说,声音被风卷着散在站台上。每天这个点,她都会放那首《归乡谣》,调子慢悠悠的,是她丈夫当年最爱哼的。丈夫是火车司机,十年前在一次暴雨夜的运输任务里,连人带车坠了桥,连尸骨都没找全,只留下个磨得光滑的铜哨子,现在还挂在她的钥匙串上,偶尔晃一下,会发出“叮”的轻响。
喇叭里的音乐刚响起第一句,就听见身后传来“哗啦”一声,像是塑料袋被扯破的声音。公羊黻回头,看见拾荒者老马背着鼓囊囊的蛇皮袋,正蹲在垃圾桶旁翻找。老马的头发花白得像蓬枯草,沾着不少灰尘,身上那件黑色夹克破了好几个洞,露出里面起球的灰色毛衣,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泥点,一看就是刚从城郊的废品站过来。
“马叔,今天怎么这么早?”公羊黻笑着打招呼。老马是这站台的常客,每天天不亮就来捡废品,偶尔会帮她擦擦喇叭,或者给她带个热乎的肉包——虽然大多时候包子都是凉的,但她每次都吃得很开心。
老马抬起头,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露出颗缺了的门牙:“这不听说车站要拆了嘛,来多捡点,以后想捡都没地方了。”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说话时还带着点咳嗽,每咳一下,肩膀就跟着抖一下。
公羊黻的心沉了沉。车站要拆迁的消息她早就听说了,只是一直不愿意相信。这站台承载了她太多回忆,丈夫每次出车前,都会在这台喇叭下跟她道别,说“等我回来给你带糖葫芦”;女儿小时候,也总在这站台等爸爸,手里举着画满火车的涂鸦……要是站台拆了,这些回忆好像就没了根。
“拆了也好,”她强装轻松地说,“新车站条件好,以后坐车也方便。”
老马没接话,从蛇皮袋里掏出个用塑料袋裹得严实的东西,递了过来:“昨天捡的,看着像个老物件,你看看用不用得上。”
公羊黻接过来,手指触到塑料袋的冰凉,解开一看,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黑色录音机,外壳上有几道明显的划痕,屏幕已经不亮了,只有侧面的播放键还泛着点银光。她按了下播放键,没反应,又晃了晃,听见里面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磁带卡住了。
“这东西怕是坏了。”她有些遗憾地说。
“你试试用铅笔转一下磁带?”老马提醒道,“我以前修过这玩意儿,有时候是磁带跑位了。”
公羊黻找了根铅笔,从录音机底部的小孔插进去,轻轻转了转。没过多久,喇叭里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旋律——正是她刚才放的《归乡谣》,只是这版的声音更沙哑,带着点电流的杂音,像是有人在现场录制的。
她愣住了,手里的铅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这声音……是她丈夫的!十年前,丈夫还在的时候,总爱在开车前对着这台喇叭唱这首歌,说要让每个归乡的人都能听见家的声音。
“这……这是怎么回事?”公羊黻的声音有些发颤,手指紧紧攥着录音机,指节都泛了白。
老马蹲下来,帮她捡起铅笔,叹了口气:“这录音机是我在城郊的废品站捡的,当时里面还插着盘磁带,我听着调子耳熟,就想着给你带来。没想到……”
喇叭里的歌声还在继续,丈夫的声音混着火车进站的鸣笛声,像是穿越了十年的时光,重新回到了这个站台。公羊黻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滴在录音机的外壳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她想起十年前那个暴雨夜,她也是在这个站台等丈夫,却只等来火车坠桥的消息,从此再也没等到那个说要给她带糖葫芦的人。
“公羊姐,你别太难过了。”老马递过来一张皱巴巴的纸巾,“说不定,这是你丈夫在天之灵,想再跟你说说话。”
公羊黻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勉强笑了笑:“谢谢你,马叔。要不是你,我可能永远都听不到这个了。”
就在这时,站台入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女人的呼喊:“妈!妈你在哪?”
公羊黻回头,看见女儿公羊晓穿着米白色的风衣,提着黑色的公文包,正快步朝她走来。女儿的头发扎成了利落的马尾,脸上化着淡妆,看起来干练又精神,只是眼角的红血丝暴露了她的疲惫——女儿在外地工作,昨天才赶回来,说是有重要的事要跟她说。
“晓晓,你怎么来了?”公羊黻赶紧把录音机收进外套口袋,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她不想让女儿看见自己难过的样子,女儿这些年一个人在外地打拼已经够辛苦了,她不想再给女儿添麻烦。
公羊晓走到她面前,喘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妈,你没事吧?我昨天跟你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公羊黻知道女儿说的是什么事——女儿想让她搬到外地一起住,说那边的医疗条件好,也方便照顾她。可她舍不得这个站台,舍不得这里的一切。
“我……”她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边是女儿的孝心,一边是自己坚守了十年的回忆,她不知道该怎么选。
老马看出了她的为难,拍了拍她的肩膀:“公羊姐,孩子也是为你好。你年纪大了,身边没人照顾怎么行?”
公羊晓感激地看了老马一眼,又转向公羊黻:“妈,我知道你舍不得这里,但是这里马上就要拆了,你留在这里也不是办法。跟我走吧,那边有很多像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