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沙漠考古队的智能探测仪-《玄门大师今天也在物理超度》

  烈日下的考古营地,新启用的智能探测仪突然开始吟唱《沙漠考古诗抄》。云昭在帐篷里清理陶片,电子猫趴在阴凉处吐舌头,黄金铠甲反射着刺目的沙光。程自在调整着遮光罩,镜头对准那台在热浪中扭曲的探测设备。

  师姐,他指着显示屏上跳跃的波形图,这台仪器从正午就开始抽风——把现代矿泉水瓶判断为青铜器,把汉唐陶俑却识别成塑料玩具。

  沈知白往镜片上哈气擦拭,护目镜映出地质传感器的乱码:更诡异的是,探测记录显示正在调用2011年的遗址数据库,甚至要求队员使用早已作废的勘探许可证。

  电子猫烦躁地甩着尾巴,挂坠变成材质分析仪,对着探地雷达发出沙哑警报。当队长试图关机时,设备突然用老学者的腔调吟诵:检测到特殊文化层,正在匹配历史勘探档案——建议采用2008年的发掘标准。

  程自在的直播画面在热浪中波动,弹幕懒洋洋飘过:

  「洛阳铲在跳肚皮舞」

  「陶罐碎片自动拼图」

  「快看沙丘在写楔形文字」

  霎时,整个营地陷入数据沙暴——三维扫描仪切换成不同年代的遗址复原图,标本箱演奏《丝绸之路幻想曲》,最老的那个罗盘竟开始显现历代商队路线。电子猫炸毛成仙人掌,黄金铠甲展开成防暑屏障。

  文物局专家组检查后发现,这是新配发的智能考古系统,本意是提高勘探效率,但数据库错误接入了考古队三十年的工作记录。现在系统正在同时执行不同年代的考古标准,甚至给现代设备配备传统的手绘图纸。

  它非要我使用羊皮测绘纸!绘图员举着被拒绝的数位板抱怨,说我的电子绘图不符合2016年的田野规范!

  控制台闪现委屈的沙漏符号:根据勘探记录分析......话音未落就被电子猫拍出七彩海市蜃楼。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个经过系统的文物都出现异常——现代标签浮现老式火漆印,数字档案显示为钢笔记录。

  当领队准备强制断电时,云昭轻触分析键:你了解这片沙漠的记忆吗?她讲述起黄沙下的故事:初代考古人骑着骆驼寻找遗址,沙暴中手拉手保护探方的惊险,甚至某个满月夜,全体队员围着篝火辨认陶文的温馨。

  仪器嗡鸣声逐渐变得规律,控制台开始展示老照片。当说到去年发现古城遗址时,老教授跪在沙地里老泪纵横的场景,所有设备突然同步运转,在热浪中投射出文明不息的光影。

  次日系统恢复正常,但新增了黄沙秘语功能。扫描文物编号会重现某年的重大发现,偶尔会在勘探时播放老考古人的田野笔记。只有电子猫发现,深夜的帐篷里,系统会给熬夜的研究员准备冰镇西瓜。

  当新队员好奇为什么这里的判断特别准确时,老队员会指向那台偶尔会多扫描五遍的智能设备——就像某个总爱在日记本画遗址草图的老学者还在时那样。星空下,手电的光斑仍在追寻着被风沙掩埋的文明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