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村子的转折点-《离开山区?不,我要留下来》

  村长说的情绪有点激动,这村长他干的真的很憋屈,不仅要处理村里鸡毛蒜皮的事情,还要协调同僚的人际关系。

  村里有啥情况要第一个站出来。

  镇上有什么变动,动不动就要过去开会,一去就是一天。

  在村里,要是你处理事情不公平。

  你等着,回头感觉不公平那家人就能把你名声搞臭。

  要是宣传啥福利政策,这帮人全部当耳旁风,等别人享受到福利的时候,这帮人又回过头来骂你不作为。

  贪官。

  啥也不是。

  占着茅坑不拉屎等等。

  这些他都经历过,真的,现在年纪上来了,这村长他真的不想做了。

  村长媳妇在旁边给陆城和陆政爷俩,讲述村长这些年遇到的各种难题和不易。

  家里的猪瘟不会打针,找村长。

  婆媳吵架,找村长。

  家里的牛丢了,找村长。

  两家人为了地界吵架,找村长。

  自家沙树被别人误砍,找村长。

  红白喜事,不会不重要,找村长。

  更离谱的还找村长去帮谈彩礼钱,这你敢信?

  村里还有个憨憨,大晚上去山上烧马蜂,不小心把山给点了,大晚上跑过来让村长召集人去帮忙灭火。

  他刚抱着媳妇准备热炕头啊!

  能怎么办?他能怎么办?只能下床穿衣服召集人去山上灭火。

  因为年纪大走路腿脚不利索,家里六头牛卖了三头,去买了台摩托回来,结果没钱加油,只能丢家门口吃灰。

  想到这些年的遭遇,拿起碗,闷了一口米酒,

  “村长,狗都不当。”

  陆城拍手,

  “好,狗不当我当,爷爷,上。”

  “你说啥?”

  三人齐齐朝他看来。

  陆城摊开手,“舅公,你不想当村长让我爷爷来,村里这点问题完全不是问题。”

  “你……认真的?”

  陆政疯狂摇头,

  “不行不行,我不行的。”

  陆城用力拍了一下爷爷的肩膀,“不,爷爷,你行,我说你行你就行。”

  陆政没吭声,舅公开口:

  “你知道村长的职责不?”

  “知道,管理村子。”

  舅公又喝两口米酒,“成,村里不是闹洪灾吗?你们爷俩要是能把这事解决了,我就和老镇长推荐你爷爷当村长。”

  “舅公,君子一言。”

  “你小子,我当村长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那好,这事我替我爷爷答应了,不过舅公你要配合我们一下。”

  “成,只要能帮到村里,让我做啥都成。”

  陆政想开口拒绝,可大孙子都说到这份上,他又把话咽了回去。

  因为,他相信大孙子的实力。

  让陆政做村长,陆城的想法很单纯,就是不让一队的小队长来当村长,另外争取一下过几年那个样板示范村的名额。

  机会这东西呢,错过就错过了。

  失去试点名额后开始,村里的生源越来越少,后面学校刚重建好,结果没学生了。

  一个年级多的有七八个,少的就一两个。

  到最后,连幼儿园都开不下去。

  原因也是生源太少,整个幼儿园就七八个孩子,这怎么开?

  只能关停。

  然后村里的孩子被迫转去镇上读书,应验了陆城以前那句话。

  没条件进城的家庭每天天蒙蒙亮就骑车跑十公里送孩子去读书,天黑又跑去接孩子回来。

  最苦的莫过于幼儿园的家长和一到三岁的孩子。

  一个每天要跑20公里接送孩子上幼儿园。

  而另一个只有八九岁,还需要家长照顾的年纪,却要离开父母住校自己照顾自己。

  有时候尿床了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所以,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牢牢的抓住,不然错过了真就错过了。

  在一个,他想给村里做点什么,可没有村长这身份在前面顶着,很多事情根本放不开手脚。

  甚至寸步难行都有可能。

  所以,这村长的位置,就是砸钱也要抢到手里。

  从舅公家离开,回到家里和王秀娟说了一下当村长的事。

  陆政被王秀娟阴阳怪气的骂着不自量力,还问了一个特别雕专的问题:

  “我和儿媳妇吵架,你帮谁?”

  陆政……

  暴雨下了两天两夜。

  河道两边的水稻算是全毁了。

  第三天早上,雨势变小,没一会天边泛起鱼肚白,缕缕阳光照射了下来。

  陆城三爷带着小叔去河边检查自家庄稼受灾情况,看着田埂边上一株孤零零的水稻,三爷面色沉重。

  小叔却笑着开口:

  “爹,那么大的洪水,咱家水稻一株没倒。”

  三爷看着小儿子,气不打一处来,

  “整块田都被冲平了,你跟我说一株没倒?”

  小叔看向他爹,抬手朝田埂边上那株水稻指去:“爹,你看那株水稻,它不是活的好好的吗?”

  三爷抬脚一脚把小叔踹进泥潭里。

  “一株没倒,老子让你一株没倒,刨,赶紧给我再刨一株出来,老子要看到两株水稻竖着。”

  小叔坐在泥潭里看着他爹问:

  “爹,你踹我干啥?”

  “干啥?我特么还想打你。”

  “赶紧给老子刨,什么时候刨好水稻什么时候上来。”

  “我……我要去跟我妈告状。”

  “去吧,看你妈到时候打不打你就得了。”

  啊……

  小叔在泥潭里用力砸了一下泥巴。

  他现在好想换个老登怎么办?

  晚上,小队长通知各家各户来一个人去村委开会。

  村长先说了一下修缮河道的问题,准备搞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百年工程出来。

  所有人纷纷拍手叫好。

  年年抢修靠河边的田埂他们也很烦,所以老村长说要把河道两边的河坝推掉换成花岗岩水泥河坝,他们没人反对。

  老村长话锋一转,搞工程,修缮河道肯定要花钱,于是直接开口,每家出200块河道修缮费用。

  如果后面钱不够再找镇上补贴。

  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有个老奶站出来开口:

  “我家在河边又没有田地,凭什么要我们家一起掏钱?”

  老奶开口,马上有人附和:

  “就是,凭什么要我们掏钱?要出钱也是河边有田地的人家出才对。”

  有田地在河边的人家也毫不示弱,马上开口反驳:

  “还是不是一个村的?还是不是一个集体?你们说这话你们觉得合适吗?”

  “村里这条河谁家没用过?”

  “来,站出来我看看?”

  “啊?现在村长牵头修缮河道,让大家掏点钱怎么了?”

  “把河道修缮好了,你们儿子,孙子是不是也能享受的到?啊?”

  “你说的挺好听,我记得河边田最多的就你家吧?”

  “放屁,我家在河边的田是不少,可靠近河边的田埂,只有百米不到。”

  “哦!百米啊!”

  “你啥意思?”

  “我没意思啊!”

  “那你刚才阴阳怪气给谁看?”

  “哦,有吗?”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