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鎏金密室的阴影-《刑侦档案:情迷真相》

  星港国际酒店顶层的VIp区域,永远笼罩着一层与楼下喧嚣隔绝的静谧。镀金的电梯门缓缓合上,将大堂的爵士乐与香氛气息彻底隔绝,只剩下轿厢内冷冽的金属味和精准到毫秒的运行声。凌晨两点十七分,电梯显示屏上的数字跳到48,门开的瞬间,一股混杂着高级香薰与淡淡血腥味的气息扑面而来。苏队,这边。技术科的年轻警员小林早已等候在走廊尽头,脸色苍白得像是刚从冰窖里出来。他侧身让出身后的客房门,门把手上还挂着“请勿打扰”的鎏金牌匾,只是此刻那金色的光泽在应急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诡异。

  苏然刚踏出电梯,皮鞋踩在走廊厚厚的羊绒地毯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他身着黑色冲锋衣,袖口挽至小臂,露出腕上一块老旧的机械表,表盘上的夜光指针正指向两点十八分。作为市刑侦支队的核心骨干,苏然接手过无数棘手案件,但当他看到眼前这扇标着4808的客房门时,眉头还是不自觉地蹙了起来。情况怎么样?苏然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穿透力,瞬间压过了周围隐约的骚动。

  死者是江明远,明远集团的董事长。酒店服务生于凌晨两点例行巡检时,发现房间门从内部反锁,多次呼叫无人应答,联系不上后报的警。我们赶到时,门还是反锁状态,最终是酒店工程部用应急钥匙打开的。小林语速飞快地汇报,同时递上一副手套和鞋套,现场初步判断是密室,技术科的人已经在里面勘查了二十分钟。苏然戴上手套,指尖触及冰凉的门把手时,敏锐地感觉到了一丝异样——门把手的金属表面虽然光滑,但在特定角度的光照下,能看到几道极其细微的划痕,不像是日常使用造成的。他没有立刻推门,而是蹲下身,仔细观察门锁的结构。

  这是一款进口的智能密码锁,兼具机械锁芯和电子解锁功能,从内部反锁后,外部若无应急钥匙,几乎无法打开。苏然轻轻转动了一下门把手,内部传来清晰的“咔哒”声,锁舌完全弹出,锁芯的运转似乎并无异常。应急钥匙是谁提供的?打开门时,锁芯有没有异常反应?苏然抬头问道。是酒店的安保总监张诚提供的,应急钥匙只有两把,一把由安保部保管,另一把在集团总部存档。小林回忆道,开门时我也在现场,锁芯转动很顺畅,没有卡顿,而且门确实是从内部通过旋钮反锁的,旋钮上只有死者江明远的指纹。

  苏然点点头,推开门走进房间。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夹杂着高级古龙水的味道瞬间涌入鼻腔,与房间内奢华的装修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是一间面积超过百平的VIp套房,客厅、卧室、书房、独立卫浴一应俱全,装修采用了大量的鎏金装饰和进口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几乎看不到任何灰尘。死者江明远倒在卧室的地毯上,身穿一身丝质睡衣,胸口插着一把精致的水果刀,刀柄没入大半,鲜血染红了身下的波斯地毯,形成一片不规则的暗红色污渍。他的眼睛圆睁,脸上还残留着惊愕与痛苦的表情,似乎直到死亡降临的那一刻,都没能反应过来。

  卧室的窗户紧闭,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一丝月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透进来,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尘埃。技术科的几名警员正各司其职,有的在拍摄现场照片,有的在用激光痕迹仪扫描地面,还有的在小心翼翼地提取物证。老法医陈叔蹲在尸体旁,正用镊子翻看死者的眼睑,神情严肃。陈叔,初步死因是什么?苏然走过去,尽量避开地面可能存在的痕迹。陈叔头也没抬,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致命伤是胸口的刺伤,刀刃刺破了心脏,失血过多死亡。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具体时间需要解剖后才能确定。身上没有其他明显外伤,也没有挣扎痕迹,看起来像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袭击的。

  苏然的目光扫过卧室的每一个角落。房间内的物品摆放整齐,床头柜上放着一杯喝了一半的红酒,旁边是一个打开的公文包,里面的文件、笔记本电脑都完好无损,没有被翻动的痕迹。衣柜门紧闭,浴室的门也是关着的,看起来不像是有过打斗的样子。门是从内部反锁的,窗户紧闭,没有撬动痕迹,负责勘查门窗的技术员小李站起身,递给苏然一个放大镜,“苏队,你看一下门锁,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苏然接过放大镜,凑近门锁的旋钮。旋钮是黄铜材质,表面有一层均匀的包浆,显然是经常使用的。他转动了一下旋钮,内部的锁舌伸缩顺畅,没有任何卡顿。但当他将目光投向锁芯的位置时,瞳孔微微一缩。

  锁芯的金属表面,有几道极其细微的划痕,几乎难以用肉眼察觉,只有在放大镜的聚焦下,才能看到那些呈斜向分布的细微纹路。这些划痕非常浅,不像是暴力撬动造成的,更像是有人用某种细长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在锁芯内部操作时留下的。小李,用痕迹分析仪拍下来,放大五十倍,重点捕捉划痕的深度和方向。苏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另外,检查锁芯内部是否有残留的金属碎屑或其他异物。

  小李立刻点头,拿出便携式痕迹分析仪,对准锁芯开始拍摄。仪器屏幕上,划痕的细节被清晰地放大,那些细微的纹路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斜向切入,末端有轻微的卷曲,这是典型的工具撬动痕迹,而且作案者显然对锁具结构非常熟悉,动作极其精准。苏队,这痕迹太细微了,如果不是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小李惊叹道,作案者应该是使用了特制的工具,而且手法非常专业,不像是普通的小偷或劫匪。

  苏然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转向了房间顶部的通风管道。VIp客房的通风管道出风口位于卧室的天花板角落,采用的是可拆卸的铝合金格栅。他搬来一把椅子,站上去仔细观察格栅的边缘,发现格栅的螺丝有轻微的松动痕迹,而且格栅内侧的金属表面,沾着一根细微的纤维,颜色是深灰色,与通风管道内部的金属材质和客房内的装饰织物颜色都不相符。小林,提取这根纤维,立刻送去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同时对比酒店所有人员的衣物纤维和客房内的织物纤维,确认是否属于客房内部物品。苏然指着那根纤维,语气坚定。

  小林连忙拿出物证袋和镊子,小心翼翼地将纤维提取出来,密封好后放进证物箱。苏队,这根纤维看起来像是某种工业用的合成纤维,质地很坚韧,不像是日常衣物上的。苏然从椅子上下来,目光再次扫过整个卧室。房间内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完美的密室,没有挣扎痕迹,没有明显的入侵痕迹,但正是这种完美,让他更加确定,这绝非一起简单的自杀或意外,而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作案者制造了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密室。

  陈叔,尸体解剖后重点检查是否有中毒迹象,以及伤口的角度和深度,判断作案者的身高和发力方式。苏然吩咐道,小李,继续勘查房间内的其他地方,特别是通风管道内部,看看是否有其他痕迹或物证。小林,联系酒店安保部,调取近三天VIp区域的监控录像,重点查看4808房间门口的走廊、电梯口以及通风管道的检修通道入口。明白!三人同时应道,加快了手中的工作。苏然走到窗边,拉开厚重的窗帘。窗外是繁华的都市夜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星港国际酒店作为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安保措施极其严格,VIp区域更是层层设防,除了登记入住的客人和特定的工作人员,其他人根本无法进入。而4808房间的门锁从内部反锁,窗户紧闭,通风管道成为了唯一可能的进出通道。

  锁芯的细微撬动痕迹,通风管道内的陌生纤维,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线索,在苏然的脑海中逐渐串联起来。作案者应该是提前了解了酒店的布局和4808房间的结构,通过某种方式进入了通风管道,然后从通风管道潜入房间,趁江明远不备将其杀害。之后,作案者再利用特制工具,从内部反锁房门,制造了密室假象,最后通过通风管道逃离现场。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作案者是如何进入安保严密的VIp区域通风管道的?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种难度极大的方式作案?那根陌生的纤维又来自哪里?

  苏然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窗台,目光深邃。他知道,这起案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解开这个秘密的钥匙,就藏在锁芯的划痕和那根细微的纤维之中。星港国际酒店4808房间的勘查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夜,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房间时,技术科的成员们脸上都带着明显的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兴奋。他们知道,这个看似完美的密室,已经被他们找到了突破口。苏队,锁芯的痕迹分析结果出来了!小李拿着一份报告,快步走到苏然面前。此刻的苏然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摊满了现场照片和酒店的结构图,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依旧高度集中。

  苏然接过报告,快速浏览起来。报告显示,锁芯上的划痕深度在0.02到0.05毫米之间,划痕方向一致,呈现出典型的“渐进式撬动”特征,说明作案者使用的工具是一根直径约1.5毫米的细长金属杆,材质坚硬,且前端经过了特殊处理,能够精准地插入锁芯内部,拨动锁舌完成反锁动作。工具的具体类型能判断出来吗?苏然问道。根据划痕的横截面分析,工具前端应该是扁平的,带有轻微的弧度,有点像是专业的锁匠工具,但又比普通的锁匠工具更加精细。小李解释道,我们已经将工具的模拟图发给了市局的工具鉴定专家,他们正在比对数据库,看看是否能找到匹配的工具类型。

  苏然点了点头,又拿起另一份报告,这是纤维成分分析的初步结果。报告显示,那根从通风管道内提取的深灰色纤维,主要成分是聚芳酰胺纤维,也就是俗称的芳纶纤维,这种纤维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常用于制作防弹衣、航空航天材料以及工业用的密封件和传送带。芳纶纤维?苏然的眉头微微蹙起,酒店内部是否使用这种纤维制作的物品?

  我们已经和酒店工程部核实过了,小林接口道,酒店的通风管道、电梯、客房设施等,使用的都是普通的棉质、聚酯纤维或金属材料,没有使用芳纶纤维的物品。而且我们对比了酒店所有工作人员的衣物纤维,也没有找到匹配的。这根纤维应该是作案者带入房间的。也就是说,作案者可能从事与芳纶纤维相关的行业,或者经常接触这类材料?苏然沉吟道,比如军工、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业,或者是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有这种可能。小林点了点头,芳纶纤维的价格比较昂贵,普通行业很少使用,接触人群相对特定。我们已经将纤维的详细数据录入了全国物证数据库,看看是否能找到相关的匹配记录。

  苏然的目光转向酒店的结构图,他的手指在通风管道的线路上缓缓移动。星港国际酒店的通风系统非常复杂,主管道贯穿整个酒店,分支管道延伸到每个房间。4808房间的通风管道分支,连接着楼层的主管道,而主管道的检修通道位于酒店的设备层,想要进入4808房间的通风管道,必须先进入设备层的检修通道。设备层的安保情况怎么样?苏然问道。设备层位于酒店的25层,需要专用的门禁卡才能进入,而且走廊里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小林回答道,我们已经调取了设备层近三天的监控录像,正在逐一排查。不过监控摄像头有几个盲区,特别是检修通道的入口附近,有一个监控死角,作案者可能是从那里进入检修通道的。继续排查监控,不要放过任何可疑人员。苏然吩咐道,另外,调查一下死者江明远的社会关系,看看他是否与从事芳纶纤维相关行业的人有过接触,或者是否有商业上的合作或冲突。明白!小林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这时,老法医陈叔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详细的尸检报告。苏队,尸检结果出来了。死者江明远,男性,52岁,死因是心脏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死亡时间确定在昨晚十一点三十分到凌晨零点三十分之间。陈叔顿了顿,继续说道:伤口位于胸骨左侧第四肋间,深度约8厘米,刀刃是单刃,宽度约2厘米,与现场发现的水果刀完全吻合。伤口的角度是向下倾斜30度,说明作案者的身高应该比死者高出5到10厘米,死者身高175厘米,所以作案者的身高大概在180到185厘米之间。没有中毒迹象吗?苏然问道。

  血液和胃内容物的检测结果显示,没有发现任何有毒物质,死者生前也没有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的痕迹。陈叔说道,而且死者的呼吸道内没有异物,排除了窒息死亡的可能。伤口周围没有抵抗伤,说明死者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袭击的,可能是作案者趁他不备,从背后或侧面突然袭击。苏然的脑海中浮现出作案的场景:深夜,江明远独自一人在卧室中,可能正在喝酒或者处理文件,作案者通过通风管道潜入房间,悄悄靠近江明远,然后用水果刀从侧面刺入他的心脏,江明远来不及反应便当场死亡。之后,作案者用特制工具反锁房门,清理现场,再通过通风管道逃离。

  现场没有发现作案者的指纹、脚印或dNA痕迹吗?苏然问道。作案者非常谨慎,小李摇了摇头,房间内的门把手、床头柜、水果刀等物品上,只发现了死者的指纹。地面铺着厚厚的地毯,没有留下脚印。我们在通风管道内部提取到了一些灰尘,但没有找到有价值的dNA样本,作案者可能戴了手套和鞋套。

  如此周密的计划,如此专业的手法,作案者应该不是第一次作案,或者是经过了长期的准备。苏然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江明远作为明远集团的董事长,身价不菲,社会关系复杂,作案动机可能是商业竞争、私人恩怨,或者是为了谋取财产。他拿起江明远的公文包,仔细翻看着里面的文件。公文包里大多是商业合同、财务报表和一些会议纪要,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笔记本电脑已经被技术科的人员带走,进行数据恢复和分析,看看是否能找到相关的线索。

  小林,联系江明远的家人和公司高管,了解他最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特别是是否有与人结怨,或者参与了什么有争议的商业项目。苏然吩咐道,“另外,调查一下酒店的入住记录,看看最近有没有身高在180到185厘米之间,从事与芳纶纤维相关行业的客人入住。好的,苏队。小林立刻起身,准备离开。

  等等,苏然叫住了他,还有,重点调查一下酒店的安保总监张诚,他提供了应急钥匙,而且作为安保总监,他对酒店的布局和安保系统非常熟悉,有机会接触到设备层的门禁卡。小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明白,我会重点调查他。小林离开后,苏然又转向小李:通风管道的勘查怎么样了?有没有发现其他线索?

  我们已经对4808房间通风管道的分支管道进行了全面勘查,小李回答道,管道内部有一些灰尘被扰动的痕迹,说明最近有人通过。我们还在管道内部发现了一处轻微的划痕,像是作案者携带的工具不小心刮到的。另外,我们顺着分支管道找到了主管道,在主管道内也发现了几根同样的芳纶纤维,说明作案者是通过主管道进入分支管道的。苏然点了点头,心中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作案者的行动路线应该是:通过某种方式进入设备层的检修通道,打开通风管道的检修口,进入主管道,然后顺着主管道进入4808房间的分支管道,从卧室的通风口进入房间,作案后再按原路返回。

  设备层的检修通道入口,除了门禁卡,还有其他进入方式吗?苏然问道。检修通道的入口是钢制的防火门,除了门禁卡,还可以用钥匙打开。小李回答道,我们已经核实过,钥匙由酒店工程部的经理和安保总监张诚各保管一把。又是张诚。苏然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这个张诚,确实有很大的嫌疑。

  他站起身,走到卧室的通风管道出风口前,再次仔细观察。出风口的格栅是铝合金材质,边缘有轻微的变形,显然是被人拆卸过。他戴上手套,轻轻将格栅取下,露出里面漆黑的管道。管道内部直径约30厘米,足够一个成年人蜷缩着通过。小李,测量一下管道的长度和直径,模拟一下作案者通过的时间和方式。苏然吩咐道,另外,检查一下管道壁上是否有其他物证,比如毛发、皮肤组织等。小李立刻拿出工具,开始测量和勘查。苏然则走到窗边,拨通了市局技术科的电话,询问锁具工具的鉴定结果。

  苏队,我们已经比对了数据库,电话那头传来技术专家的声音,作案者使用的工具,是一种特制的微型锁芯拨杆,这种工具通常用于专业的锁具维修,或者是……盗窃和非法入侵。而且,这种工具在国内比较少见,主要是从国外走私进来的。国外走私?苏然的眼神一凝,有没有相关的购买记录或使用人员信息?目前还没有,专家回答道,这种工具的购买渠道非常隐蔽,大多是通过暗网交易。我们正在联合网安部门,对相关的交易记录进行排查,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好,有消息立刻通知我。苏然挂断电话,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作案者不仅手法专业,使用的工具还如此特殊,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这时,小李突然喊道:苏队,你快来看!苏然立刻走了过去,只见小李正拿着一个放大镜,对着管道壁的一处划痕。苏队,你看这里,划痕旁边有一点微弱的反光,像是某种涂料。

  苏然接过放大镜,仔细观察。划痕旁边确实有一点极其细微的银白色涂料,不像是管道本身的金属光泽,更像是某种工业涂料。提取样本,立刻送去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小李连忙用棉签提取了涂料样本,密封好后放进证物箱。苏队,这种涂料看起来像是航空航天用的耐高温涂料,和芳纶纤维一样,都是高端工业材料。

  苏然的心中豁然开朗。芳纶纤维、特制的微型锁芯拨杆、航空航天用的耐高温涂料,这些线索都指向了了同一个方向:作案者很可能来自航空航天、军工或高端制造业,而且具有一定的锁具知识和盗窃技能。看来,我们的调查方向可以进一步缩小了。苏然的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现在,只需要找到符合这些特征,并且与江明远有联系的人,真相就不远了。上午十点,市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苏然坐在会议桌的主位,面前的投影屏幕上,正展示着4808房间的现场照片、物证分析报告和死者江明远的个人资料。技术科的成员和负责调查的警员都围坐在会议桌旁,等待着苏然的部署。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线索。苏然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作案者身高在180到185厘米之间,熟悉锁具结构,使用特制的微型锁芯拨杆制造了密室假象,并且携带了含有芳纶纤维和航空航天耐高温涂料的物品。结合这些线索,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作案者可能来自航空航天、军工或高端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和作案经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我们的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死者江明远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与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相关的商业合作或冲突;二是酒店的相关人员,特别是安保总监张诚和工程部的工作人员,他们对酒店的布局和通风系统非常熟悉,有作案的便利条件;三是近期入住酒店的符合特征的客人。下面,请负责调查的警员汇报一下最新的调查进展。

  首先站起来的是小林,他负责调查江明远的社会关系。苏队,根据我们的调查,江明远的明远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和金融业务,但最近一年,江明远一直在尝试进军航空航天领域,与国内几家大型航空航天企业都有过接触,其中一家名叫凌云科技的公司,与明远集团正在洽谈一个卫星零部件生产的合作项目。凌云科技?苏然的眉头微微一蹙,这家公司的背景怎么样?

  凌云科技成立于十年前,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实力雄厚,与多家军工企业有合作关系。小林回答道,但最近,明远集团与凌云科技的合作谈判陷入了僵局,双方在利益分配上存在很大分歧,据说江明远在谈判中采取了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导致凌云科技损失惨重。

  有具体的冲突人员吗?苏然问道。凌云科技的总经理名叫陈峰,男性,45岁,身高183厘米,符合我们对作案者的身高推测。小林调出陈峰的照片,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穿着西装,面容冷峻的中年男人,陈峰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曾在美国留学,精通机械制造和锁具结构,而且他的公司就生产含有芳纶纤维和耐高温涂料的零部件。非常可疑。苏然的眼睛亮了起来,陈峰与江明远有商业冲突,具备作案的动机和技术条件,而且身高也符合特征。他最近的行踪怎么样?根据我们的调查,陈峰在案发前一天入住了星港国际酒店,住在4708房间,就在江明远房间的正下方。小林继续说道,案发当天早上,陈峰已经退房离开了酒店,目前我们正在追踪他的下落。

  立刻联系机场、火车站和高速公路收费站,排查陈峰的出行记录,务必找到他的行踪。苏然吩咐道,另外,调查陈峰的银行账户、通话记录和社交软件,看看他在案发前后与哪些人有过联系,是否有购买微型锁芯拨杆的记录。明白!小林立刻点头。接下来,负责调查酒店相关人员的警员汇报了情况。苏队,我们已经调查了酒店的安保总监张诚和工程部的工作人员。张诚,男性,50岁,身高178厘米,不符合作案者的身高推测。他在案发当晚一直在安保室值班,监控录像显示,他在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没有离开过安保室,有不在场证明。

  工程部的工作人员中,有三人身高在180到185厘米之间,但他们都没有接触过芳纶纤维和航空航天涂料的经历,而且案发当晚都有不在场证明。警员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发现张诚在案发前一周,曾经违规给一个陌生男子办理了设备层的临时门禁卡,那个男子的身高大约在183厘米左右,但监控录像没有拍到他的正面,只能看到他的背影。陌生男子?苏然的眉头一挑,张诚为什么要给陌生男子办理设备层的门禁卡?他有没有解释?

  张诚说,那个男子是江明远的朋友,江明远特意打电话让他帮忙办理的。警员回答道,但我们联系了江明远的家人和秘书,他们都表示江明远没有这样的朋友,而且江明远的通话记录中,也没有给张诚打过这样的电话。张诚可能在撒谎。看来,张诚和这个陌生男子之间,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苏然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继续审问张诚,施加压力,让他说出真相。同时,根据监控录像中的背影特征,排查酒店近期的入住客人和访客记录,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陌生男子的身份。明白!

  最后,负责调查入住客人的警员汇报了情况。苏队,我们排查了近三天入住酒店的客人,发现除了陈峰之外,还有一位名叫李伟的客人,身高182厘米,从事航空航天材料的销售工作,住在4806房间,与江明远的房间相邻。李伟?苏然的目光落在投影屏幕上李伟的照片上,那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中年男人,戴着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他的背景怎么样?与江明远有联系吗?李伟所在的公司主要销售航空航天材料,包括芳纶纤维和耐高温涂料,与凌云科技也有业务往来。警员回答道,我们调查了他的入住记录,发现他是在案发前三天入住的,案发当天早上才退房。而且,我们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根与4808房间通风管道内相同的芳纶纤维。

  哦?苏然的心中一动,他的房间里为什么会有芳纶纤维?他有没有解释?李伟说,他是从事航空航天材料销售的,经常会携带一些样品,芳纶纤维可能是从样品上掉落的。警员回答道,但我们检查了他携带的样品,发现样品都是密封包装的,没有打开过的痕迹,而且样品的芳纶纤维颜色是浅灰色,与现场发现的深灰色纤维虽然材质相同,但颜色不同。颜色不同?苏然沉吟道,这说明,现场的芳纶纤维不是来自李伟的样品,而是来自其他地方。但他为什么会住在江明远的隔壁,而且房间里有相同材质的纤维?这仅仅是巧合吗?

  我们还调查了李伟的通话记录,发现他在案发当晚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与陈峰有过一次通话,时长约五分钟。警员补充道,而且,我们通过监控录像发现,李伟在案发当晚十一点半左右,曾经出现在48层的走廊里,虽然他声称是去楼道抽烟,但当时他的行为举止有些可疑,一直在观察4808房间的门口。

  苏然的手指轻轻敲击着会议桌,脑海中梳理着所有的线索。陈峰,凌云科技的总经理,与江明远有商业冲突,具备作案的技术条件和动机,身高符合特征,案发前住在江明远的正下方,并且与李伟有过通话。李伟,航空航天材料销售,住在江明远的隔壁,房间里有相同材质的芳纶纤维,案发当晚出现在48层走廊,与陈峰有联系。这两个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是不是同伙?立刻传讯李伟,详细询问他与陈峰的关系,以及案发当晚的行踪。苏然吩咐道,另外,加大对陈峰的追踪力度,他很可能已经离开了本市,但绝不会跑得太远。

  明白!

  会议结束后,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苏然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里,看着投影屏幕上的线索,陷入了沉思。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陈峰和李伟,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如果陈峰是作案者,他为什么要选择在酒店作案?而且是在与江明远谈判的关键时期?这很容易让警方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他。还有,李伟在这起案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帮凶,还是被利用了?

  另外,锁芯上的细微撬动痕迹,虽然显示作案者手法专业,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作案者为什么不直接用钥匙打开房门?而是要费力地用工具撬动锁芯?如果张诚真的给了陌生男子设备层的门禁卡,那么那个陌生男子很可能就是作案者,或者是作案者的同伙。苏然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有两个作案者?一个负责潜入房间作案,另一个负责制造密室假象和吸引警方的注意力?

  如果是这样,那么陈峰和李伟可能只是被利用的棋子,真正的作案者另有其人?他摇了摇头,暂时压下这个念头。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陈峰和李伟,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案发当晚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揭开案件的真相。下午两点,负责传讯李伟的警员传来了消息:李伟已经被带回刑侦支队,正在审讯室接受审讯。苏然立刻起身,朝着审讯室走去。审讯室里,李伟坐在审讯椅上,显得有些紧张。他穿着一身休闲装,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神闪烁,不敢与审讯员对视。

  苏然走进审讯室,坐在李伟对面的椅子上,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审讯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李伟的额头开始冒出冷汗。李伟,我们已经掌握了所有的证据,苏然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现在,我希望你能如实交代,你与陈峰是什么关系?案发当晚,你在48层走廊里做什么?4808房间通风管道内的芳纶纤维,是不是你留下的?李伟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

  你不说也没关系,苏然拿出一张照片,放在李伟面前,这是我们在你房间里找到的芳纶纤维,与4808房间现场的纤维材质相同。而且,我们调取了监控录像,案发当晚十一点半,你出现在48层走廊,一直在观察4808房间的门口。另外,你的通话记录显示,你在案发当晚与陈峰通过电话。苏然的目光紧紧盯着李伟:这些证据,足够让我们对你提起公诉。但如果你能如实交代,配合我们找到真正的作案者,我们可以考虑对你从轻处理。李伟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他抬起头,脸上满是恐惧和懊悔。我说……我说……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和陈峰是大学同学,也是很好的朋友。这次,我来星港国际酒店,确实是受陈峰的委托,帮他观察江明远的行踪。陈峰说,江明远在谈判中使用了不正当手段,他想要收集证据,揭穿江明远的真面目。案发当晚,你为什么会在48层走廊?苏然问道。陈峰让我在十一点半的时候,去48层走廊看看江明远的房间有没有异常,并且让我在走廊里待十分钟,制造有人经过的假象。李伟回答道,我当时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是觉得帮朋友一个忙,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和陈峰通话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他只是问我江明远的房间有没有异常,我说一切正常,然后他就挂了电话。李伟的声音带着哭腔,警官,我真的不知道陈峰要杀江明远,我只是被他利用了!你房间里的芳纶纤维是怎么回事?苏然继续问道。

  那是我携带的样品,李伟回答道,我是做航空航天材料销售的,经常会带一些芳纶纤维的样品给客户看。至于现场的深灰色纤维,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可能是陈峰从我这里拿了样品,然后不小心掉在现场的?苏然的眉头微微蹙起。李伟的供述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他总觉得李伟有所隐瞒。你再仔细想想,陈峰有没有让你做过其他事情?比如,给你什么东西让你转交,或者让你在酒店里做过其他的布置?李伟仔细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没有,陈峰只是让我观察江明远的行踪,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让我做。

  苏然看着李伟的眼睛,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找到一丝破绽,但李伟的眼神中只有恐惧和懊悔,没有发现明显的撒谎痕迹。好吧,如果你想起了什么,随时可以告诉我们。苏然站起身,在案件调查清楚之前,你需要配合我们的调查,不能离开本市。走出审讯室,苏然陷入了沉思。如果李伟说的是实话,那么陈峰就是单独作案,而且他的作案计划非常周密,甚至利用了自己的朋友。但陈峰为什么要这么做?仅仅是因为商业冲突吗?

  这时,负责追踪陈峰的警员传来了消息:陈峰并没有离开本市,而是躲在郊区的一处废弃工厂里。苏然立刻下令,带领警员前往废弃工厂,实施抓捕。下午四点,郊区的废弃工厂。这里曾经是一家机械制造厂,如今早已荒废,只剩下破旧的厂房和锈迹斑斑的机器设备,周围杂草丛生,显得格外荒凉。苏然带领着十几名警员,悄悄包围了废弃工厂。根据情报,陈峰就躲在工厂最里面的一间厂房里。苏然做了一个手势,警员们立刻分成两组,一组从正面进攻,另一组从侧面迂回,准备将陈峰团团围住。

  陈峰,你已经被包围了,立刻放下武器,出来投降!苏然对着厂房大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工厂里回荡。厂房里没有任何回应,只有风吹过窗户缝隙发出的“呜呜”声。苏然使了个眼色,一名警员小心翼翼地推开了厂房的大门。大门缓缓打开,里面漆黑一片,弥漫着一股铁锈和灰尘的味道。警员们打开手电筒,光束在厂房里四处扫射。厂房的角落里,蜷缩着一个身影,正是陈峰。

  陈峰,束手就擒吧!苏然喊道。陈峰缓缓站起身,他的脸上布满了灰尘,眼神憔悴,手中并没有携带武器。我没有杀人,江明远不是我杀的。不是你杀的?苏然冷笑一声,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你,你还想狡辩?

  我承认,我与江明远有商业冲突,我也确实想过要报复他,但我并没有杀他。陈峰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我之所以躲起来,是因为我知道,警方一定会怀疑我,我想找机会证明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的清白?苏然走进厂房,目光锐利地盯着陈峰,案发当晚,你住在江明远房间的正下方,与李伟通过电话,而且你具备作案的技术条件和动机。你怎么证明自己没有杀人?

  案发当晚,我确实在酒店房间里,但我并没有离开过房间。陈峰说道,我给李伟打电话,只是想让他帮我观察一下江明远的行踪,并没有让他做其他事情。至于芳纶纤维和微型锁芯拨杆,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你在撒谎!苏然拿出一份证据,我们调查过,你的公司生产含有芳纶纤维和耐高温涂料的零部件,而且你精通锁具结构,不可能不知道微型锁芯拨杆。那又怎么样?陈峰的情绪有些激动,我公司生产的芳纶纤维是浅灰色的,而现场发现的是深灰色的,这根本不是我公司的产品。而且,我虽然精通锁具结构,但我从来没有使用过微型锁芯拨杆,更没有购买过这种工具。

  苏然的眉头微微蹙起。陈峰的话确实有道理,现场发现的芳纶纤维颜色与陈峰公司生产的不同,而且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陈峰购买过微型锁芯拨杆。难道,真的是我们搞错了?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案发当晚,你要让李伟在48层走廊里制造有人经过的假象?苏然问道。我只是想让江明远感到不安,让他知道有人在关注他的行踪,并没有其他的目的。陈峰回答道,我没想到,这竟然会成为我作案的证据。

  苏然看着陈峰的眼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委屈,不像是在撒谎。这让苏然的心中产生了一丝动摇。难道,陈峰真的是被冤枉的?那真正的作案者是谁?就在这时,苏然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技术科的小李打来的。苏队,有重大发现!小李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我们对通风管道内提取的耐高温涂料样本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这种涂料是凌云科技最新研发的一种航空航天涂料,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只有凌云科技的核心研发人员才能接触到。而且,我们在涂料样本中,发现了一枚微小的指纹!

  指纹?苏然的眼睛亮了起来,指纹比对结果出来了吗?出来了!小李回答道,这枚指纹属于凌云科技的首席研发工程师,赵凯!而且,我们调查发现,赵凯的身高是184厘米,符合作案者的身高推测,他还曾经在美国学习过锁具维修技术,有购买微型锁芯拨杆的记录!苏然的心中豁然开朗。原来,真正的作案者不是陈峰,而是赵凯!

  赵凯为什么要杀江明远?苏然问道。 我们调查了赵凯的背景,发现他的女儿患有严重的白血病,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小李回答道,而江明远在与凌云科技的谈判中,不仅压低了合作价格,还使用不正当手段窃取了凌云科技的核心技术,导致赵凯的研发项目失败,公司取消了对他的奖金和升职机会,他无法筹集到女儿的医疗费用。因此,赵凯对江明远怀恨在心,有强烈的作案动机。另外,我们还发现,赵凯在案发前一周,曾经以拜访客户的名义,入住过星港国际酒店,并且偷偷复制了设备层的门禁卡。案发当晚,他通过通风管道潜入了4808房间,杀害了江明远,然后制造了密室假象,逃离了现场。苏然的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真相终于大白了!

  他立刻对着身边的警员吩咐道:立刻调取赵凯的行踪记录,全力追捕赵凯!另外,通知技术科,对赵凯的住所和办公室进行搜查,寻找微型锁芯拨杆和含有深灰色芳纶纤维的物品。明白!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苏然转身看向陈峰,语气缓和了下来:陈峰,我们已经查明,真正的作案者是赵凯,你可以暂时洗清嫌疑,但你需要配合我们的调查,提供相关的证据。陈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感激:多谢警官,我一定会全力配合。

  苏然带领警员们离开了废弃工厂,立刻前往赵凯的住所。经过一番搜查,警方在赵凯的住所里,找到了一把微型锁芯拨杆、一些深灰色的芳纶纤维和一瓶凌云科技最新研发的耐高温涂料,与现场提取的物证完全吻合。同时,负责追踪赵凯的警员传来消息:赵凯已经购买了前往国外的机票,正在前往机场的路上。苏然立刻下令,在机场设卡拦截。下午六点,机场的安检口。赵凯戴着口罩和帽子,正准备通过安检,突然被几名警员拦住。赵凯,你被捕了!

  赵凯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试图反抗,但很快就被警员制服。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没有犯罪!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苏然走到赵凯面前,拿出现场提取的物证照片,通风管道内的芳纶纤维、耐高温涂料,还有锁芯上的撬动痕迹,都是你留下的。而且,我们在涂料样本中发现了你的指纹,你还有什么话好说?赵凯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瘫倒在地,脸上满是绝望和懊悔。我认罪……我确实杀了江明远……

  他缓缓交代了自己的作案经过。由于江明远的不正当竞争,导致他的研发项目失败,无法筹集到女儿的医疗费用,他对江明远恨之入骨,于是策划了这起谋杀案。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购买了微型锁芯拨杆,偷偷复制了酒店设备层的门禁卡,在案发当晚,通过通风管道潜入了4808房间,趁江明远不备,将其杀害,然后用微型锁芯拨杆反锁了房门,制造了密室假象,最后通过通风管道逃离了现场。我女儿的病已经不能再等了,我走投无路,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赵凯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知道我错了,但我真的没有办法……苏然看着赵凯绝望的样子,心中没有一丝同情。无论有多么正当的理由,都不能成为剥夺他人生命的借口。

  案件终于告破,赵凯被依法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陈峰因为没有参与谋杀,被无罪释放,但他也因为商业竞争中的不正当手段,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调查。李伟因为被陈峰利用,配合警方调查,没有受到追究。晚上八点,苏然回到了刑侦支队。技术科的成员们正在整理案件的相关资料,脸上都带着疲惫但兴奋的笑容。

  苏队,案件终于破了!小李走过来,递给苏然一杯水,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发现了锁芯上的细微撬动痕迹和通风管道内的纤维,否则我们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苏然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个细微的线索,都可能隐藏着案件的真相,只要我们保持严谨的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力,就没有破不了的案件。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城市的夜景依旧繁华。但苏然知道,在这片繁华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黑暗和罪恶。而他和他的同事们,就是守护这片繁华的守护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揭开一个个谜团,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案件告破后的第二天,江明远被杀案的真相被媒体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赵凯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也对他的犯罪行为进行了谴责。同时,明远集团因为江明远的死亡和商业竞争中的不正当手段,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股价暴跌,多个合作项目被迫中止。苏然并没有因为案件的告破而放松下来,他知道,作为一名刑警,新的案件随时可能发生。他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江明远被杀案的卷宗,突然,手机响了起来,是市局的副局长打来的。

  苏然,有一个新的案件,需要你立刻带队前往现场。副局长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案发地点是市中心的一栋高档写字楼,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现场也是一个密室。苏然的心中一凛。又是一起密室杀人案?这仅仅是巧合吗?明白,我立刻出发!苏然挂断电话,立刻召集技术科的成员,赶往案发地点。

  案发地点位于市中心的环球写字楼25层,死者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名叫林薇薇,28岁。死者的办公室位于写字楼的角落,门是从内部反锁的,窗户紧闭,没有撬动痕迹,现场同样是一个完美的密室。死者林薇薇倒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胸口插着一把锋利的水果刀,与江明远被杀案的作案手法非常相似。办公室内的物品摆放整齐,没有打斗痕迹,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入侵痕迹。

  技术科的成员们立刻开始了现场勘查。苏然则仔细观察着办公室的环境,他的目光落在了门锁上。门锁同样是智能密码锁,从内部反锁,锁芯上也有细微的撬动痕迹,与江明远被杀案中的痕迹非常相似。苏队,你看这里!小李的声音传来。他正蹲在办公室的通风管道出风口前,手里拿着一个镊子,通风管道内有一根纤维,颜色是深灰色,与江明远被杀案现场发现的芳纶纤维材质相同!

  苏然的瞳孔微微一缩。相同的作案手法,相同的锁芯撬动痕迹,相同的芳纶纤维,这两起案件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联系!提取纤维样本,立刻送去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对比江明远被杀案现场的纤维。苏然吩咐道,另外,仔细勘查通风管道,看看是否有其他痕迹。

  小李立刻开始提取纤维样本。苏然则走到办公桌前,仔细观察着死者林薇薇的尸体。死者的伤口位于胸骨左侧第四肋间,深度约7厘米,与江明远的伤口位置和深度非常相似,说明作案者的身高和发力方式与之前的案件一致。陈叔,初步死因是什么?苏然问道。致命伤是心脏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八点到十点之间。陈叔回答道,身上没有其他外伤,没有中毒迹象,也没有挣扎痕迹,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袭击的。

  苏然的心中更加确定,这两起案件是同一人所为,或者是同一伙人所为。作案者具有相同的作案手法、相同的工具和相同的特征,而且都选择了密室杀人的方式。调查死者林薇薇的社会关系,看看她是否与江明远、赵凯或凌云科技有联系。苏然吩咐道,另外,调取写字楼的监控录像,重点查看25层的走廊、电梯口和通风管道的检修通道入口。

  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苏然则坐在林薇薇的办公桌前,看着桌面上的文件和电脑,陷入了沉思。如果这两起案件是同一人所为,那么作案者为什么要杀害江明远和林薇薇?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是商业竞争、私人恩怨,还是其他的原因?另外,赵凯已经被逮捕,不可能再作案,所以这起案件的作案者要么是赵凯的同伙,要么是模仿赵凯的作案手法进行犯罪。

  苏然打开林薇薇的电脑,技术科的成员正在进行数据恢复和分析。电脑里大多是工作文件和邮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但苏然注意到,林薇薇的邮箱里,有一封来自匿名邮箱的邮件,发送时间是案发前一天,邮件内容只有一句话:你的秘密,我已经知道了。秘密?苏然的心中一动。林薇薇有什么秘密?这个秘密是否与她的死亡有关?这时,技术科的小李传来了消息:苏队,纤维成分分析结果出来了,与江明远被杀案现场的纤维完全一致,都是深灰色的芳纶纤维,而且含有相同的航空航天耐高温涂料成分!

  苏然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这就说明,两起案件的作案者使用的是相同的工具和材料,作案者很可能与凌云科技或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林薇薇是否与凌云科技有业务往来,或者是否接触过凌云科技的相关人员。苏然吩咐道,很快,调查结果就出来了。林薇薇的公司曾经与凌云科技有过合作,负责凌云科技的互联网推广业务。而且,林薇薇在案发前一周,曾经与凌云科技的首席研发工程师赵凯见过面。

  什么?林薇薇见过赵凯?苏然的心中一震,他们见面的目的是什么?根据调查,林薇薇是为了了解凌云科技的新产品信息,以便进行推广。警员回答道,但我们发现,林薇薇在见面后,曾经向朋友透露过,她发现了凌云科技的一个重大秘密,这个秘密可能会让她赚一大笔钱。

  苏然的心中豁然开朗。林薇薇可能发现了赵凯研发项目的秘密,或者是凌云科技的其他核心秘密,想要以此要挟赵凯或凌云科技,结果被赵凯的同伙杀害,杀人灭口。而赵凯的同伙,很可能也是凌云科技的内部人员,具有相同的作案条件和动机。

  立刻调查凌云科技的内部人员,特别是与赵凯关系密切,身高在180到185厘米之间,接触过芳纶纤维和耐高温涂料的核心研发人员。苏然吩咐道,另外,重点调查林薇薇发现的凌云科技的秘密是什么。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苏然知道,这起新的案件,很可能会牵扯出凌云科技内部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他和他的同事们,又将面临一场新的挑战。环球写字楼的办公室里,技术科的成员们还在进行着细致的勘查,每一个细微的痕迹都可能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苏然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繁华的都市,眼神坚定。

  无论案件多么复杂,无论作案者多么狡猾,他都有信心找到真相。因为他知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他,将永远是正义的守护者,在迷雾中寻找真相,在黑暗中守护光明。这起连环密室杀人案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凌云科技的秘密又是什么?苏然知道,一场更加艰难的调查,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