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罐头厂秘影-《刑侦档案:情迷真相》

  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破布,裹着老城区边缘的废弃罐头厂。生锈的铁门被焊死,却挡不住墙缝里渗出的刺鼻气味,混杂着机油的腐臭与化学试剂的辛辣,在寂静的夜里弥漫。

  行动!李建国压低声音,右手向下一挥。他穿着便装,额角的皱纹里嵌着常年办案留下的风霜,眼神在手电筒的光柱下锐利如刀。身后,小林攥着执法记录仪,年轻的脸庞绷得紧紧的,掌心沁出细汗。这是他们蹲守了三天的非法存储点,线索来自群众匿名举报——有人在深夜频繁往罐头厂运东西,动静诡异。几名特警撬开门锁,沉重的铁门发出吱呀.的哀嚎,划破夜空。强光手电扫过厂区,满地都是废弃的罐头盒、锈蚀的机器零件,而在厂房深处的库房里,一排排蓝色铁桶整齐码放,上面贴着易燃危险品的红色标识,最扎眼的是桶身右下角烫印的logo——宏远集团。拍照取证,联系环保部门和危化品处理队。李建国蹲下身,指尖拂过铁桶上的标识,指腹能摸到烫印的凹凸质感,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小林举着相机连拍,镜头里的logo清晰无比:宏远集团?就是那个要收购老城区搞拆迁改造的企业吧?上周新闻刚报过,他们给的补偿款太低,好多居民都不同意搬迁。李建国眉头拧成疙瘩。宏远集团是本地龙头企业,实力雄厚,董事长赵宏远更是商界名人,怎么会和非法存储危险品扯上关系?他掏出手机拨通电话:查一下宏远集团的经营范围,有没有危化品存储资质,另外调一下罐头厂近期的监控,看看是谁在负责运输。

  取证工作持续到凌晨,环保部门的检测结果让人揪心——这批危险品是未登记的工业溶剂,遇热易挥发,一旦泄漏或自燃,足以让整个老城区陷入恐慌。这哪是存储,简直是埋了颗定时炸弹。负责检测的工程师擦着汗说,存储环境完全不达标,再放几天,天热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回到分局,李建国和小林对着满桌的证据陷入沉思。宏远集团的公开资料显示,他们主营房地产开发,根本没有危化品存储和运输资质。会不会是有人冒用宏远的标识?小林猜测。

  可能性不大。李建国指着铁桶的照片,这是定制的专用包装,烫印工艺复杂,不是随便能仿造的。而且匿名举报的人说,运货的车是宏远集团的工程车,车牌尾号是638,我们查一下这个车牌。车管所的反馈很快传来:尾号638的工程车确实登记在宏远集团名下,车主是集团拆迁项目部的负责人,叫孙强。孙强……李建国默念着这个名字,忽然想起另一件事,上个月张明和老周的盗窃案,是不是就在老城区?

  小林立刻翻出卷宗:对!张明和老周在老城区连续作案三起,偷的都是独居老人家里的现金和首饰,不过他们只偷了少量财物,而且专挑拒绝搬迁的老人下手。当时我们觉得奇怪,他们不像缺钱的样子,作案手法也很随意,像是故意闹事。卷宗里的嫌疑人供词写着:就是觉得那些老人碍事,有人给我们钱,让我们去吓吓他们,偷点东西让他们知道老城区不安全。当时警方没找到背后指使者,案子就以盗窃既遂结了。

  现在看来,这不是简单的盗窃。李建国敲着桌子,宏远集团要拆迁,居民不搬,他们就用两种手段:一是非法存储危险品制造恐慌,让居民觉得老城区有安全隐患;二是雇人盗窃,制造治安问题,降低拆迁谈判的筹码。这样一来,拆迁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小林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狠了吧?就为了赚钱,不管居民的死活?

  利益面前,有些人什么都做得出来。李建国站起身,走,我们去老城区看看,那些拒绝搬迁的独居老人,现在可能还在危险里。老城区像一头衰老的巨兽,蜷缩在城市的角落。斑驳的墙面爬满青苔,狭窄的胡同里,晾晒的衣物随风飘荡,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与生活的烟火气。但这份宁静下,藏着难以言说的恐慌。

  李建国和小林首先找到张奶奶家。张奶奶今年78岁,儿女都在外地,她在老城区住了一辈子,坚决不同意搬迁。敲了半天门,里面才传来迟疑的声音:谁啊?张奶奶,我们是分局的,上次您家被盗,我们来回访一下。小林柔声说。

  门开了一条缝,张奶奶探出头,看到两人的证件才放心开门。屋里陈设简单,墙角的保险柜是上次被盗后儿女特意装的。警察同志,你们可来了。张奶奶拉着李建国的手,声音发颤,这几天总有人半夜敲门,还往窗户上扔石头,昨天我那个紧急呼叫器也坏了,按了半天没反应,我吓得一晚上没敢睡。

  李建国检查了紧急呼叫器,发现线路被人剪断了,切口很整齐,明显是故意破坏。张奶奶,最近有没有陌生人跟您搭话?或者收到什么奇怪的东西?张奶奶摇摇头,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条:前天早上门口放着这个,上面的字吓死人。

  纸条上是打印的宋体字:识相点赶紧搬,不然下次就不是扔石头了。没有署名,纸是普通的A4纸,找不到任何线索。您别害怕,我们会保护您的。小林安慰道,我们给您换一个新的紧急呼叫器,24小时畅通,另外会安排社区探访小组多来看您。

  从张奶奶家出来,两人又走访了另外三位拒绝搬迁的独居老人。情况惊人地相似:都收到了匿名威胁信,紧急呼叫器要么被破坏,要么信号被屏蔽,还有一位王大爷,上周出门买菜时被人故意撞倒,膝盖擦破了皮,对方却转身就跑,没看清样貌。这些都是宏远集团干的?小林越想越气愤,他们为了拆迁,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但孙强肯定脱不了干系。李建国看着胡同口停着的一辆黑色轿车,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人,我们被盯上了。他拉着小林转身走进旁边的杂货店,假装买东西,透过货架的缝隙观察。黑色轿车果然缓缓跟了过来,停在杂货店门口。

  别回头,正常走。李建国付了钱,和小林并肩走出杂货店,故意拐进一条狭窄的小巷。小巷尽头是死路,黑色轿车在巷口停下,下来两个身材高大的男人,穿着黑色t恤,手臂上有纹身。警察同志,我们老板想请你们喝杯茶。其中一个男人挡在巷口,语气不善。你们老板是谁?李建国双手背在身后,悄悄按下了腰间的警笛。

  孙强总,你们不是在查他吗?男人冷笑一声,识相的就别多管闲事,老城区的拆迁跟你们没关系,拿到好处就收手,不然对谁都没好处。孙强让你们来威胁我们?小林上前一步,执法记录仪还在工作,我警告你们,妨碍公务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另一个男人上前一步,伸手就要抢小林的执法记录仪,在这地盘上,我们老板说的就是规矩!

  李建国眼疾手快,侧身避开男人的手,反手扣住他的手腕,用力一拧,男人疼得叫出声来。另一个男人见状,挥拳打向李建国,李建国抬脚踹在他的膝盖上,男人踉跄着后退几步。就在这时,巷口传来警笛声,是分局的巡逻车赶到了——李建国刚才按下的警笛起了作用。两个男人见状不妙,转身就跑,却被赶来的巡逻民警堵住,当场抓获。

  审讯室里,两个男人交代,他们是孙强雇来的打手,负责恐吓拒绝搬迁的独居老人,破坏紧急呼叫器,阻挠社区探访小组的工作。孙强总说,只要把那些老人逼走,拆迁能提前完成,我们每个人能拿十万奖金。其中一个打手供认,那个废弃罐头厂的危险品,也是孙强安排我们运过去的,他说放一段时间,等天气热了,万一出事,老城区的人就会吓得主动搬迁。张明和老周是不是也是孙强雇的?李建国追问。

  对,他们是我们之前认识的,孙强给了他们五万块,让他们去偷老人家里的东西,制造治安混乱。线索越来越清晰,但孙强是宏远集团的项目部负责人,背后还有赵宏远撑腰,想要扳倒他们,必须找到更直接的证据。李建国决定从宏远集团的财务流水入手,看看有没有给打手、张明、老周转账的记录,同时调查罐头厂的租赁协议,确认是否是孙强以宏远集团的名义租赁的。

  然而,调查并不顺利。宏远集团的财务部门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提供财务流水,法务部还发来律师函,声称警方的调查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罐头厂的租赁协议也找不到,房东说租赁人是匿名个人,租金是现金支付,没有留下任何凭证。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销毁了所有证据。小林看着律师函,有些沮丧,现在只有打手的口供,根本定不了孙强和宏远集团的罪。

  李建国没有放弃,他想起社区探访小组之前被阻挠的事情:探访小组的人有没有看清阻挠他们的人的样貌?或者有没有拍到什么线索?社区探访小组的组长王姐回忆说:上周我们去给王大爷送物资,被两个男人拦住,他们不让我们进去,还抢我们的相机。相机里拍了一些他们的照片,还有一辆停在旁边的车,车牌被遮挡了,但我好像看到车身上有宏远集团的logo。

  王姐提供的照片里,果然有两个模糊的身影,还有一辆黑色轿车的侧面,虽然车牌被遮挡,但logo清晰可见。李建国让技术部门对照片进行放大处理,发现轿车的挡风玻璃上贴着一张通行证,上面有宏远集团的公章和孙强的签名。这是重要证据!小林兴奋地说,能证明这辆车是孙强的,他参与了阻挠探访小组的行动。

  但这还不够。李建国想到,危险品的运输和存储需要专门的渠道,孙强不可能自己搞定,肯定有中间人为他提供货源。他让小林调取了近期全市危化品运输的监控,重点排查尾号638的工程车的行驶轨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监控显示,这辆工程车曾多次往返于郊区的一家小型化工厂和废弃罐头厂。这家化工厂没有危化品销售资质,属于非法生产。警方立刻对化工厂进行突击检查,抓获了厂长刘老板。

  刘老板交代,是孙强找到他,以每吨高出市场价三倍的价格,向他购买工业溶剂,还让他帮忙运输到废弃罐头厂。孙强说,这些东西是用来做拆迁工程的,我知道不对劲,但钱太多了,就答应了。刘老板还提供了一份转账记录,是孙强用私人账户给他转的货款,一共五十万。有了打手的口供、照片证据、刘老板的供词和转账记录,孙强的犯罪事实基本清晰。但李建国知道,孙强只是马前卒,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赵宏远。赵宏远作为集团董事长,不可能不知道孙强的所作所为,他肯定是默许甚至指使的。

  为了找到赵宏远参与的证据,李建国决定从宏远集团的拆迁补偿方案入手。他发现,宏远集团给老城区的补偿款远低于市场价,而且对于拒绝搬迁的居民,采取了“断水断电”“威胁恐吓”等非法手段,之前有居民投诉过,但都被宏远集团用钱压了下去。更重要的是,李建国查到,宏远集团在收购老城区之前,已经秘密收购了周边的几块地,一旦老城区拆迁完成,整个区域的房价会翻倍,宏远集团能赚得盆满钵满。赵宏远为了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无视居民的生命安全。

  就在警方准备对孙强实施抓捕时,却收到了一个紧急消息:张奶奶家里出事了。李建国和小林赶到张奶奶家时,屋里一片狼藉,窗户被打碎,地上有几个燃烧瓶的残骸,幸好张奶奶反应快,躲进了卫生间,没有受伤。他们……他们闯进来了,扔了这个东西就跑了。张奶奶吓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

  现场勘查发现,燃烧瓶里装的是汽油,幸好没有点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是最后的疯狂。李建国眼神凝重,“孙强知道我们掌握了证据,想铤而走险,杀人灭口。警方立刻展开抓捕行动,在孙强的别墅里将他抓获。面对铁证,孙强起初还想狡辩,但在打手、刘老板的供词和转账记录面前,他最终低下了头,交代了所有犯罪事实。

  是赵宏远让我做的。孙强交代,赵总说,老城区的居民太固执,不采取极端手段,拆迁根本推进不了。他让我负责非法存储危险品、雇佣打手恐吓老人、安排张明和老周盗窃,所有的费用都是他批准的,还说出了事他会摆平。孙强还提供了一份录音,是他和赵宏远的通话记录,里面赵宏远明确指示他不惜一切代价推进拆迁,必要时可以制造点事故。

  有了孙强的供词和录音证据,警方立刻对赵宏远展开调查。赵宏远起初还想依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脉关系脱罪,甚至请了顶尖的律师团队,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警方在宏远集团的总部搜出了大量与拆迁相关的非法文件,包括威胁老人的计划方案、给打手和盗窃犯的转账明细、非法存储危险品的审批记录等,这些都证明赵宏远是整个事件的幕后主使。

  最终,赵宏远、孙强以及相关涉案人员被依法逮捕,宏远集团因涉嫌非法存储危险品、寻衅滋事、行贿等多项罪名,被责令停业整顿,老城区的拆迁项目也被暂停。废弃罐头厂的危险品被安全转移处理,老城区的居民终于不用再担心安全问题。张奶奶和其他独居老人的紧急呼叫器被换成了更先进的型号,社区探访小组每天都会上门探望,派出所也加强了老城区的巡逻。

  夕阳下,李建国和小林站在老城区的胡同口,看着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门口聊天晒太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终于结束了。小林松了口气。李建国点点头,眼神里带着欣慰: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不管背后有多大的势力,只要触犯了法律,伤害了群众的利益,我们就一定会追查到底。

  这场较量,远比想象中更加凶险,涉及企业利益、拆迁纠纷、人身安全的复杂博弈,让李建国和小林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但他们始终坚守着警察的职责,保护了独居老人的安全,揭开了拆迁背后的黑幕,让违法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老城区的墙面上,夕阳的余晖洒在斑驳的砖头上,像是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这里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而未来,它将在法治的阳光下,迎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