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团驻地因天降“重礼”而沸腾的狂热气氛尚未平息,一名通讯员就气喘吁吁地飞奔而来,脸上兴奋之色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
“报告团长!旅部急电!”参谋将一份电报塞到李云龙手里。
李云龙脸上的狂笑瞬间收敛,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越看脸色越是阴沉。他猛地将电报拍在旁边的弹药箱上:“他娘的!果然来了!”
张浩宇和闻讯赶来的赵刚立刻围上来。李云龙将电报递给他们,咬牙切齿道:“旅部通报:综合各方情报,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各部异动频繁!”
“其第四、第九独立混成旅团主力正秘密向辽县、和顺、榆社方向运动!
“其精锐第36师团一部已出长治,正在北上!
“多路敌军番号不同,但兵锋所指,皆为我太行山根据地核心区域! 旅部判断,鬼子极有可能正在酝酿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扫荡,企图多路合围,一举摧毁我师部及主力!”
话音刚落,团部那台刚刚架设好的、从运输队缴获的日军电台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静电噪音,随后响起一个压得极低、却异常清晰焦急的声音——正是潜伏在县城的王牌情报员“剃头匠”王小二!
“黄河!黄河!我是泰山!”
“紧急情报!今日清晨起,县城日军兵营异常!”
“一、多批鬼子侦察兵便衣出城,携地图、指北针,方向均指向西边山区!”
“二、城内骡马店所有大车、驮马被日军紧急征用!”
“三、观察到鬼子在大量蒸制‘干粮团子’,数量远超日常!”
“四、听到鬼子军官喝骂士兵,提及‘明日拂晓前必须抵达第一集合点’!”
“综合判断,鬼子确有大规模、远距离军事行动迹象,目标极可能是我根据地!行动时间可能就在一两天内!完毕!”
电台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指挥所内一片死寂。旅部通报是战略层面的判断,而王小二的情报则是战术层面的铁证!征用驮马大车(准备长途运输物资)、蒸大量干粮(准备野外长期作战)、便衣侦察队前出(战术侦察)、提及明确时间节点—— 所有这些细节都指向一个结论:鬼子的大扫荡已不是酝酿,而是即将开始!
“他娘的!”李云龙一拳砸在桌子上,“小鬼子动作真快!这是看咱们刚得了点好家伙,急着要来抢啊!”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判断,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令人心悸的嗡嗡声!
“敌机!侦察机!快隐蔽!” 了望哨兵声嘶力竭地发出警报!
所有人瞬间扑向掩体或就地卧倒。
赵刚立刻对周围战士喊道:“快!把那些‘亮晶晶’的东西都收起来!” 他特别指向了角落里几块正在给电台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光伏板,“那东西反光太扎眼!绝对不能暴露!立刻做好伪装!”
战士们立刻行动,用帆布、树枝、茅草将卡车、重炮以及太阳能板等所有可能反光或显眼的装备覆盖得严严实实。
只见一架日军侦察机从云层中钻出,飞得极低,几乎擦着山脊线,在新一团驻地上空缓慢地盘旋,机翼上的膏药旗清晰可见。它显然是在进行详细的战术侦察。
“都把头给老子低下!”李云龙压低声音。
那架侦察机盘旋了足足五六分钟,才不情不愿地拉高机头,向远方飞去。
李云龙从掩体后站起身,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看了看远处被严密伪装的重装备,又看了看张浩宇和赵刚,声音沙哑而坚定:
“好啊!”他眼中猛地迸发出骇人的凶光和无边的战意,“正好拿这帮狗日的,给老子这些新炮新枪,开开光!祭祭旗!”
“传令全团:进入一级战备!侦察连全部撒出去!给老子盯死鬼子的一举一动!”
“老子倒要看看,是鬼子的骨头硬,还是老子的新炮狠!”
1939年9月27日晚,太行山区,129师师指挥部。
夜幕降临,师部指挥室灯火通明。地图桌周围围满了人,师长、师政委、386旅旅长、李云龙、张浩宇,还有各团的团长和参谋们。
同志们,情况十分严峻。师长神色凝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根据各方面情报综合分析,敌人这次针对我们根据地的扫荡,规模远超以往。
侦察科长王参谋展开详细的敌情分析图:师长,从三天前开始,我们监测到日军在整个太行山周边的异常调动。初步判断,敌人投入兵力不少于六万人。
他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北路,敌第四独立混成旅团主力及伪军第二师,约一万五千人,从大同、应县方向向我晋察冀边区南进。
东路,敌第九独立混成旅团配属坦克第三中队,约一万二千人,由石家庄、邢台向我太行东麓推进。
南路最为严重,王参谋的声音更加凝重,敌第三十六师团主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以及新调来的坂田联队,总兵力约两万人,携带重炮和装甲车辆,从长治、潞城向我腹地进犯。
师长仔细研究着地图:敌人的企图很明显,三路合围,企图将我主力压缩在太行山核心区域,然后分进合击,各个歼灭。
师政委补充道:根据地下同志传来的情报,敌人这次行动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摧毁我们在太行山区的根据地。而且...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敌人把这次行动称为清剿德械神秘部队专项作战。看来我们新装备的威力,已经引起了敌人的高度警觉。
李云龙皱眉:德械部队?鬼子以为咱们是德国人援助的?
“报告团长!旅部急电!”参谋将一份电报塞到李云龙手里。
李云龙脸上的狂笑瞬间收敛,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越看脸色越是阴沉。他猛地将电报拍在旁边的弹药箱上:“他娘的!果然来了!”
张浩宇和闻讯赶来的赵刚立刻围上来。李云龙将电报递给他们,咬牙切齿道:“旅部通报:综合各方情报,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各部异动频繁!”
“其第四、第九独立混成旅团主力正秘密向辽县、和顺、榆社方向运动!
“其精锐第36师团一部已出长治,正在北上!
“多路敌军番号不同,但兵锋所指,皆为我太行山根据地核心区域! 旅部判断,鬼子极有可能正在酝酿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扫荡,企图多路合围,一举摧毁我师部及主力!”
话音刚落,团部那台刚刚架设好的、从运输队缴获的日军电台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静电噪音,随后响起一个压得极低、却异常清晰焦急的声音——正是潜伏在县城的王牌情报员“剃头匠”王小二!
“黄河!黄河!我是泰山!”
“紧急情报!今日清晨起,县城日军兵营异常!”
“一、多批鬼子侦察兵便衣出城,携地图、指北针,方向均指向西边山区!”
“二、城内骡马店所有大车、驮马被日军紧急征用!”
“三、观察到鬼子在大量蒸制‘干粮团子’,数量远超日常!”
“四、听到鬼子军官喝骂士兵,提及‘明日拂晓前必须抵达第一集合点’!”
“综合判断,鬼子确有大规模、远距离军事行动迹象,目标极可能是我根据地!行动时间可能就在一两天内!完毕!”
电台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指挥所内一片死寂。旅部通报是战略层面的判断,而王小二的情报则是战术层面的铁证!征用驮马大车(准备长途运输物资)、蒸大量干粮(准备野外长期作战)、便衣侦察队前出(战术侦察)、提及明确时间节点—— 所有这些细节都指向一个结论:鬼子的大扫荡已不是酝酿,而是即将开始!
“他娘的!”李云龙一拳砸在桌子上,“小鬼子动作真快!这是看咱们刚得了点好家伙,急着要来抢啊!”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判断,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令人心悸的嗡嗡声!
“敌机!侦察机!快隐蔽!” 了望哨兵声嘶力竭地发出警报!
所有人瞬间扑向掩体或就地卧倒。
赵刚立刻对周围战士喊道:“快!把那些‘亮晶晶’的东西都收起来!” 他特别指向了角落里几块正在给电台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光伏板,“那东西反光太扎眼!绝对不能暴露!立刻做好伪装!”
战士们立刻行动,用帆布、树枝、茅草将卡车、重炮以及太阳能板等所有可能反光或显眼的装备覆盖得严严实实。
只见一架日军侦察机从云层中钻出,飞得极低,几乎擦着山脊线,在新一团驻地上空缓慢地盘旋,机翼上的膏药旗清晰可见。它显然是在进行详细的战术侦察。
“都把头给老子低下!”李云龙压低声音。
那架侦察机盘旋了足足五六分钟,才不情不愿地拉高机头,向远方飞去。
李云龙从掩体后站起身,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看了看远处被严密伪装的重装备,又看了看张浩宇和赵刚,声音沙哑而坚定:
“好啊!”他眼中猛地迸发出骇人的凶光和无边的战意,“正好拿这帮狗日的,给老子这些新炮新枪,开开光!祭祭旗!”
“传令全团:进入一级战备!侦察连全部撒出去!给老子盯死鬼子的一举一动!”
“老子倒要看看,是鬼子的骨头硬,还是老子的新炮狠!”
1939年9月27日晚,太行山区,129师师指挥部。
夜幕降临,师部指挥室灯火通明。地图桌周围围满了人,师长、师政委、386旅旅长、李云龙、张浩宇,还有各团的团长和参谋们。
同志们,情况十分严峻。师长神色凝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根据各方面情报综合分析,敌人这次针对我们根据地的扫荡,规模远超以往。
侦察科长王参谋展开详细的敌情分析图:师长,从三天前开始,我们监测到日军在整个太行山周边的异常调动。初步判断,敌人投入兵力不少于六万人。
他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北路,敌第四独立混成旅团主力及伪军第二师,约一万五千人,从大同、应县方向向我晋察冀边区南进。
东路,敌第九独立混成旅团配属坦克第三中队,约一万二千人,由石家庄、邢台向我太行东麓推进。
南路最为严重,王参谋的声音更加凝重,敌第三十六师团主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以及新调来的坂田联队,总兵力约两万人,携带重炮和装甲车辆,从长治、潞城向我腹地进犯。
师长仔细研究着地图:敌人的企图很明显,三路合围,企图将我主力压缩在太行山核心区域,然后分进合击,各个歼灭。
师政委补充道:根据地下同志传来的情报,敌人这次行动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摧毁我们在太行山区的根据地。而且...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敌人把这次行动称为清剿德械神秘部队专项作战。看来我们新装备的威力,已经引起了敌人的高度警觉。
李云龙皱眉:德械部队?鬼子以为咱们是德国人援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