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调兵-《亮剑:阅兵装备,李云龙惊呆了》

  李云龙抢先开口:老总,没啥想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冈村宁次摆开场子,咱老李就敢跟他碰一碰!

  丁伟较为沉稳:日军此次准备充分,尤其针对我军战术和装备做了调整,不可轻敌。我建议,利用晋省有利地形,梯次配置,节节抵抗,消耗其有生力量后再寻机反攻。

  孔捷补充道:重点是保护好我们的炮兵和后勤线,只要补给畅通,我们就能跟鬼子耗下去!

  老总与副总指挥、总参谋长交换了一下眼神。

  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总参谋长开口道,但总部有一个更重要的考虑:不仅要打赢这一仗,还要借此机会,全面提升我八路军的整体合成化作战能力!

  他走到地图前:决定如下:李云龙旅,作为总预备队和核心攻击力量,隶属129师序列,暂驻总部附近休整待命。

  丁伟的第二合成旅,调归115师指挥,加强东线娘子关方向防御。

  孔捷的第三合成旅,调归120师指挥,加强北线雁门关方向防御。

  李云龙一愣:老总,这…把我们旅拆开?那129师的建制不就……

  老总一摆手,打断他:急什么!总部早有考虑!为了保持129师的完整战斗力,同时加强115师和120师的合成作战能力,决定:从115师,抽调杨得志领导的第五合成旅;从120师,抽调张宗逊领导的第九合成旅。将这两个旅,调入129师序列,归你指挥!

  参谋长解释道:此方案一举两得!既让丁伟、孔捷这两支经验丰富的合成旅作为和,加强东西两线,帮助115师、120师快速掌握合成战法;又将杨得志、张宗逊这两支主力旅融入你太岳纵队(129师),实现经验交流和强强联合!129师下辖三个旅,依然是全军最锋利的拳头!

  李云龙眼睛一亮,啪一个立正:是!坚决服从命令!保证带好新兄弟,打出129师的威风!

  丁伟和孔捷也立即领命:保证完成任务,帮助兄弟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

  命令迅速下达。八路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丁伟旅开拔,向东线115师防区移动;孔捷旅向北线120师防区转移。

  与此同时,杨得志旅、张宗逊旅也分别脱离原建制,向129师驻地靠拢。

  广阔的晋省腹地,公路上烟尘滚滚,各支劲旅在进行着大规模、高效率的交叉机动。电台讯号在空中交织,各级指挥员忙着对接防务、熟悉新的战友和战场环境。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与兴奋,弥漫在每一支队伍中。

  与此同时,晋省外围省境线。

  日军的集结也已接近完成。娘子关外,日军精锐师团的帐篷铺天盖地,重炮卸下炮衣,黝黑的炮口直指关隘;雁门关北,坦克履带碾过黄土,发出沉闷的轰鸣;晋城南面,来自河南方向的日军正在构筑前进基地。特殊战术联队的士兵们擦拭着新配发的自动步枪,眼神中混杂着狂热与审视。

  一张巨大的死亡之网,正在晋省境外缓缓合拢。

  八路军总部,老总、副总指挥、参谋长最后审视着敌我态势图。

  副总指挥指着地图上那密密麻麻的蓝色箭头和同样厚重的红色防线,缓缓道:冈村宁次这次,真是把他的家底,连同关东军的老本,都搬到晋省来了。

  老总目光如炬,毫无惧色,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他来得好!他现在要面对的,早已不是过去那支缺枪少炮的八路军了!他现在面对的,是一支整合一新、装备精良的钢铁洪流!

  命令各部——准备战斗!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娘子关以东二十里,115师某前沿警戒阵地上,哨兵王大柱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努力望向山下那片被薄雾笼罩的河谷。连日来,对面日军异常的调动让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

  突然,山下丛林深处,几声夜枭的鸣叫隐约传来,声音短促而怪异。

  班长,你听!王大柱压低声音,推了推身旁的老班长。

  老班长一个激灵,侧耳倾听片刻,脸色骤变:不是鸟叫!是鬼子摸哨的暗号!准备战斗!

  话音未落,河谷中猛地爆发出密集的、完全不同以往的枪声!那不是三八式步枪熟悉的声,而是连成一片、如同撕裂布帛般的哒哒哒哒的嘶吼!子弹如同暴雨般泼洒在阵地前沿,压得人根本抬不起头。

  啥玩意?!老班长惊愕地探头,只见数十个黑影以极其敏捷的三人队形,交替掩护着向上猛冲。他们手中的武器喷吐着炽烈的火舌,火力之猛、射速之快,远超以往遭遇的任何日军。

  是机枪吗?不像啊!王大柱喊着,一枚手榴弹扔了出去。

  爆炸声过后,冲击的势头仅仅一滞,那恐怖的声再次响起,而且更近了!子弹打在土木工事上噗噗作响,碎石飞溅。

  他们的枪能一直打!停不下来!有战士惊恐地喊道。阵地上的几挺仿捷克式轻机枪试图反击,但射手往往刚打出几个点射,就被对方精准的火力压制甚至击倒。

  日军的新战术更是刁钻。他们根本不恋战,几个小组像毒蛇一样,精准地咬向阵地的指挥点、机枪位。一名手持冲锋枪的日军军曹甚至凭借凶猛的火力,一度冲入了战壕!

  混乱中,老班长看到那个军曹手中的武器——那根本不是印象中的日军步枪,而是一支造型紧凑、弹匣弯曲的陌生枪械。

  尽管战士们拼死抵抗,但面对完全陌生的火力和战术,前沿阵地很快被多处渗透。通讯兵在试图接通营部时中弹牺牲,带队的一排长在组织反击时被数支自动步枪集火,壮烈牺牲。几名受伤的战士来不及撤退,被日军拖了下去,一支受损的仿捷克式轻机枪也被掳走。

  战斗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二十分钟,这支日军小队如同鬼魅般迅速脱离接触,消失在山下的薄雾中,只留下弥漫的硝烟、阵亡战友的遗体,和一座被打得千疮百孔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