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标的辛酸史-《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

  朱棣在一旁起哄,大声说道:

  “我知道!

  夫子说过,这叫‘挂羊头卖狗肉’!

  嘴上说不要,心里其实可想要了!”

  朱刚听了,当即抬手给了朱棣一个小脑瓜崩,没好气地说:

  “屁!什么挂羊头卖狗肉?

  你夫子就是这么教你的?

  明明是即当……”

  剩下的话还没说出口,朱标就一把将他摁在凉亭的石凳上,伸手轻轻拍他的屁股。

  可朱刚非但不喊疼,反而笑得直打滚,

  伸手去挡朱标的巴掌,嘴里还嚷嚷着:

  “大哥大哥,你怎么动手打我呀?

  明明是二哥先说的,你去揍他呀!你揍他我就服你!”

  朱标没好气道:

  “你当我傻啊?

  你二哥那是什么体质?天生神力!

  上次他跟御花园的侍卫比力气,单手就把侍卫举起来了,我上去揍他,他能把我当皮球扔出去!”

  听着朱标的抱怨,兄弟几人笑得更欢了。

  打闹了一阵后,朱标松开朱刚,擦了擦额角的汗,带着点央求的语气说道:

  “二弟,

  你就陪大哥走一趟吧,算大哥求你了。

  你鬼主意多,到时候常叔叔要是问我政务上的事,你帮我应付着点。”

  朱宸宇心里转了个念头,反正待在宫里也是发呆,去见常遇春说不定能探探宫外的情况,

  要是能趁机摸清常家的底,以后去封地说不定用得上。

  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玩笑:

  “行,

  那就让我会会你这未来的老丈人。

  他要是敢对你甩脸子,或者有什么不满意的,小心我把他牙给掰掉。”

  朱标也没反驳,只是笑盈盈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二弟虽然嘴上没个正形,可关键时候从来不会掉链子。

  最后,几个半大的孩子,像一群出笼的小鸟,风风火火地跑出御花园,穿过层层宫阙,朝着宫门的方向跑去,

  连身后的太监,都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兄弟四人一出皇宫之后,便撒丫子狂奔,,丝毫不在意周围路人驻足投来的好奇目光。

  一众百姓都下意识停下脚步,望着这几个衣着华贵的孩子。

  四人身后的护卫、太监、宫女跑得发髻都歪了,太监尖着嗓子喊,

  “几位皇子慢点”,

  宫女的裙摆被风吹得翻飞,可几人根本没有去理会。

  跑在最前面的则是朱宸宇,明黄色锦袍的下摆被他撩到腰间,露出半截白嫩小腿,

  他甚至还回头,对着身后喘着粗气的朱标调侃道:

  “我说大哥,

  你这身子也不行啊,怎么跑两步就喘得厉害?

  这要是将常姐姐娶进门,

  你能不能照顾的过来?”

  朱标听后顿时大怒,小脸涨得通红,攥着拳头的指节都泛了白。

  别看他现在才十一岁,但宫里的人早把男女之事含糊提过,该懂的他早已经懂了。

  再说,这可是关乎男人的颜面,他又怎能忍得了?

  随即,他也顾不上什么太子的威严了,愤怒的吼道:

  “老二,

  你如果再敢这样污蔑我,信不信我让太子亲卫摁住你,将你交由母后处罚?”

  面对朱标的控诉,朱宸宇只是一边跑一边哈哈大笑,

  笑声混着风声飘在身后,笑了一会这才直起腰,抹了把笑出来的眼泪说道:

  “老大呀,

  不得不说,你确实有些天真了,

  你觉得把我交给娘,她舍得打我吗?”

  这一句话直接给朱标干沉默了,他攥着的拳头慢慢松开,脚步也缓了下来。

  随后,他也不再追了,停下了脚步,双手背在身后,

  低着头缓缓地走着,月白儒衫的衣角垂在地上。

  见此,朱宸宇顿时有些好奇,脚步骤然停住,转过头来看到朱标已经停下来了,他也停下了脚步,

  向着朱标快走两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调侃:

  “怎么,

  一句话就给你整伤心了吗?

  啧啧啧,

  看来,我们大明的太子,这心理承受能力也不行啊。”

  身后跟过来的朱刚和朱棣两人,也是哈哈大笑,朱刚笑得直拍大腿,朱棣则捂着肚子蹲在地上,

  这一幕,他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自打记事起,二哥就总爱逗大哥,每次都能把大哥气个半死。

  面对三兄弟的嘲笑,朱标狠狠瞪了一眼朱宸宇,眼底还带着点未散的红,

  随后,嘴角往下撇了撇,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开口:

  “真不知道,母后为什么就这么疼爱你呢?”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胸口微微起伏,前进的步伐也放缓了些许,

  “按说,我和你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再说,我还是嫡长子,

  本应该受到更多疼爱才是,怎么到你这里就变味了呢?”

  随后,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认真看向朱宸宇,声音也放轻了些:

  “其实,大哥有时候挺嫉妒你的,

  如果母后能将对你疼爱的十分之一给我,我也会好受一些。”

  说完,他还神色落寞地叹了一口气,头又低了下去,盯着自己的鞋尖。

  朱宸宇听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朱标。

  因为朱标说的是事实,马皇后对他的疼爱简直宠到了骨子里。

  晚上睡觉要搂着他讲民间故事,早上会亲自给他系腰带,连他不爱吃的葱姜,都会让人从菜里仔细挑出去。

  而相对于嫡长子朱标,

  马皇后更多是将他交给朱元璋教导。

  又因为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马皇后和朱标聊天,大多是坐在雕花椅上,告诫他做人的道理,

  或者,怎样对待那些开国的叔叔伯伯们,

  语气总是温和却带着距离,根本没有像对朱宸宇那样,会笑着揉他的头发。

  其实,在朱宸宇印象里,

  最深刻的一次,是徐达徐将军,因为马皇后替他求情,免了一次军棍,

  特意送了一匹柔光泛彩的上等蜀锦,作为感激。

  那蜀锦在阳光下能看出层层叠叠的云纹,摸上去像流水一样顺滑,宫里的老太监都说,

  这样的料子,连宫里的库房里都没几块。

  这蜀锦本就可遇而不可求,马皇后却没舍得做自己的衣物,亲自用银线,给朱宸宇做了一身服饰。

  而不知情的朱标,以为马皇后是为他准备的,每天都跑到坤宁宫门口等,

  有时候天不亮就站在廊下,

  冻得鼻尖通红,就这么眼巴巴守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