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两个大棒槌、高兴坏了的朱元璋-《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

  汤和正带着自家护卫,与常遇春的人隔着半丈远对峙,两个开国元勋,哪还有半点朝堂重臣的模样,

  倒像街头地痞般指着对方对骂,唾沫星子都快溅到彼此脸上。

  汤和气得胡子直翘,声音都发颤:

  “常大棒槌!

  今天你不给我个合理的解释,信不信,我把这事捅到上位那儿去?

  到时候,你那一等军功,保管要打折扣!”

  常遇春听后顿时炸了毛,叉着腰回骂,嗓门比汤和还大:

  “汤大棒槌!

  你还有脸说我?

  真要闹到上位面前,你以为你能跑得了?

  上位又不是傻子,不可能只罚我一个!

  走!今天谁不敢去见上位评理,谁就是乌龟王八蛋!”

  见常遇春来真的,汤和顿时有些怂了,悄悄往后退了半步,却还嘴硬:

  “谁要跟你这莽夫一起发疯?

  我才不去!

  今天这事本来就跟我没关系,你赶紧带着你的人离开我府邸!

  还有,今后不许再踏进来半步!”

  说完他冷哼一声,转头对身旁的护卫吩咐:

  “去!在大门口立块牌子,

  就写‘常大棒槌与狗不得入内’!”

  那护卫强忍着笑意,手都攥紧了却站在原地没敢动,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真给开国功臣,立这种羞辱人的牌子。

  常遇春哪忍得住这种羞辱,哪怕是几十年的老兄弟,也瞬间红了眼,

  当即猛地冲上去,对着汤和的脸就邦邦两拳。

  汤和被打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缓过神来眼冒金星,气得破口大骂:

  “常大棒槌!

  我你他娘的!竟敢打我!”

  紧接着,汤和也抡圆了拳头,对着常遇春的脸狠狠回敬过去。

  两人瞬间没了半点武将风范,倒像街头泼皮无赖般扭打在一起,你推我搡、扯衣领、薅头发,

  甚至,还互相踹对方的腿肚子,打得尘土飞扬,好不热闹。

  而两家的护卫早已见怪不怪,竟像看戏似的排得整整齐齐,站在一旁,围观自家主帅“摔跤”,

  脸上半点担忧都没有,

  甚至,有人偷偷交头接耳,点评着,

  “汤帅这一拳没发力”

  “常帅这一拳也不行,角度不对,白瞎了力气”

  “汤帅薅头发犯规了,哪有这么打架的”。

  足足打了近半个时辰,两人终于像脱力的死狗般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身上的官服被撕得满是破洞,脸上沾着泥土和血迹,连头发都乱得像鸡窝。

  汤和缓了半天才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

  “我说常大棒槌……你他娘的明明知道这事跟我没关系,为啥非要拉我下水?”

  常遇春顶着两个乌青眼眶,却咧着嘴嘿嘿直笑:

  “我又不傻!

  这种丢人的事,一个人扛是丢,两个人一起扛也是丢,不拉着你垫背,我心里哪能痛快?”

  听着常遇春这不要脸的话,汤和气得吹胡子瞪眼,可偏偏拿这泼皮无赖没办法,最后只能无奈叹口气:

  “说吧,

  这次又因为什么起的冲突?”

  常遇春也不嫌丢人,咧嘴笑道:

  “那小兔崽子,竟敢让我跪着把闺女送出去,

  这我能忍?

  当即,我就调动府兵围剿那兔崽子!”

  说到这儿,他突然卡了壳,眼神躲闪着没再往下说,实在不好意思提,自己被个八岁孩子耍了。

  汤和哪能不明白其中的猫腻,

  当即撑着地面缓缓站起身,嗤笑出声:

  “哈哈哈!

  你常大棒槌也有今天!

  之前,我被那小兔崽子耍得团团转时,不知是谁在旁边大放厥词,还说,‘要是我,绝对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怎么?我们的常大帅,之前的高傲呢?

  之前的嚣张呢?

  怎么就被一个8岁的小崽子,耍得团团转了?”

  听着汤和的嘲讽,常遇春也颓然站起身,哭丧着脸道:

  “哎,罢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小子的计谋确实层出不穷。

  以前,老三老四哪有这脑子?

  站在我面前大气都不敢喘。

  你看,自从跟了那臭小子两年多,整个就是大变样!

  这次,竟然还跟我玩了个双重连环计,我眼看就把小老四围住了,老三那小瘪犊子,竟又把我引开了!”

  说到这儿,常遇春身后的一众将领也羞愧地低下头,

  有的还悄悄往后缩了缩,他们是这事的亲身经历者,心里比谁都清楚,

  常遇春这次绝对没留手,伏击地点、人手安排得都极为到位,

  可即便这样,还是着了三个皇子的道。

  这次,汤和却没再嘲笑,也叹了口气:

  “行了,走吧。

  估计上位那儿早得到消息,就等着我们老哥俩去丢人现眼呢。”

  常遇春重重叹口气,伸手拍掉身上的灰:

  “哎,

  这次,又不知道要被上位怎么嘲笑了。”

  随后,两人也不管身上的狼狈,拍了拍彼此的肩膀,竟像没事人似的,并肩往皇宫方向走去。

  反正丢人也不是第一次了,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不少。

  和他们截然不同的是,此时,皇宫的御书房内,朱元璋正听着手下侍卫汇报,脸上神色精彩至极,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

  听到高兴处,他还直拍大腿,震得桌上的奏折都滑到了地上:

  “哈哈哈!看看、看看!

  这可是咱的儿子!

  一个小小计谋,竟把赫赫威名的常遇春耍得团团转,不错不错!

  接着说!”

  阶下跪着的侍卫连忙捡起奏折放好,继续禀报。

  当听到“常遇春调动一百府兵,围剿整整一个时辰,最后,还是让三个皇子从眼皮子底下逃了”时,

  朱元璋彻底不顾帝王形象地站起身大笑,

  笑声洪亮得传得老远,连宫外巡逻的太监都听得一清二楚,纷纷好奇御书房里发生了什么喜事。

  笑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缓缓坐下,

  端起茶杯喝了口,小声嘀咕:

  “不错不错,这可都是上好的苗子!

  少说也是大将军起步,尤其是老二!

  你看老三、老四自从跟了老二,变化多大?以前,他们哪有这胆子跟武将斗?”

  说到这儿,他突然顿住,放下茶杯又叹了口气:

  “哎,就是这老二,

  为啥总跟咱对着干呢?

  咱好像也没亏待过他呀……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