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献舞-《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献礼环节的余温尚未散尽,司礼官高亢的唱喏声便穿透麟德殿的喧嚣:“才艺展示,正式启幕——”

  话音落时,殿内早已按捺不住的欢腾瞬间被推向高潮,丝竹之声提前酝酿出几分热闹,贵女公子们的目光里满是跃跃欲试的光彩。

  贵女们按家世排位依次上前,各展所长。

  吏部尚书家的千金率先端坐于琴案前,指尖轻落,《梅花三弄》的泠泠乐声便如寒泉破冰,顺着殿内的沉香弥漫开来。初时低回婉转,似寒梅在风雪中悄然孕育生机;渐至高潮,弦音陡然清亮,又如红梅破蕊,傲骨铮铮。

  满殿宾客皆敛声屏气,连檐角的铜铃都似被这清冽乐声镇住,一时竟不闻半点杂响。

  一曲终了,掌声未歇,礼部侍郎的女儿已旋身入场,献上一支《燕舞》。

  她身着绣满银线飞燕的石榴红罗裙,裙摆翻飞间,身姿轻盈得仿佛要乘风而去。水袖甩动时,银线在灯光下流转,竟似真有流萤穿梭其间;每一次旋转都精准利落,下腰时脊背弯出柔美的弧线,引得席间惊赞声此起彼伏,掌声如潮,几乎要掀翻殿顶。

  更令人称奇的是翰林学士家的小女儿,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却手持金簪,以朱砂为墨,在铺开的素白宣纸上即兴挥毫。

  只见她凝神屏气,簪尖起落间,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松鹤延年的轮廓,又添几笔祥云环绕,一幅《福寿图》跃然纸上。

  笔触灵动,寓意吉祥,皇后见了,不禁笑着对身旁的惠安帝道:“这孩子真是聪慧灵巧,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

  随后,擅长诗词的贵女起身吟出祝寿诗篇,辞藻华美却不失真挚;精通茶艺的则烹出一壶雨前龙井,茶香袅袅,沁人心脾。一幕幕才艺展演精彩纷呈,将寿宴的氛围烘托得愈发热烈。

  怀清立于齐国公府的席位之间,安静地观赏着这一切。

  看着那些正值芳华的贵女们,或于琴弦上抒发情志,或在舞姿中展现风采,或于笔墨间挥洒才华,她的心头不禁泛起一阵复杂的感慨。

  这深宅与宫廷之中,女子的才艺从来都不只是闲情逸致的点缀,更像是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艺——是她们在世家之中立足的资本,是攀附权贵的阶梯,亦是在这波谲云诡的环境中,为自己谋得一线生机的筹码。

  这般风华绝代的背后,不知藏着多少日夜的勤学苦练,又不知要在多少规矩的束缚下,才能将这份才艺打磨成向上攀爬的利器。

  怀清正凝神欣赏着一位贵女的琵琶独奏,指尖随旋律轻轻打着节拍,目光无意间扫过殿门入口处,却骤然一顿,心头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块巨石砸中。

  那缓步而入的女子,竟是秦如霜。

  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绣折枝玉兰花的襦裙,外罩一件水绿色轻纱披帛,裙摆曳地,行走间步态从容,却比往日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微微隆起的小腹——虽不算格外明显,却已能清晰看出弧度,将那身素雅的衣裙撑出柔和的曲线。

  许是孕期的缘故,她面色莹润,眉眼间带着一层朦胧的柔光,竟比往日更添了几分温婉风韵,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初为人母的恬静。

  可怀清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这份风韵上。

  一个念头如惊雷般在她脑海中炸开:秦如霜身怀六甲,行动本就不便,且她腹中孩子的来历至今是个未解之谜,为何要冒险出现在皇后寿宴这种众目睽睽的场合?

  谁都知道,安王与贤王这两位身份尊贵的亲王,竟都默认这孩子是自己的骨肉,却又不约而同地未曾将此事公之于众,仿佛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外头私下的揣测从未断过,流言蜚语如影随形,可谁也不敢轻易点破这层敏感的窗户纸。

  如今,秦如霜竟主动出现在这般隆重的宫廷宴会上,还毫不掩饰自己的孕肚——她这是打算借着皇后寿宴的契机,将此事彻底公开吗?

  怀清的眸色瞬间变得幽深,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暖玉,冰凉的触感让她稍稍冷静了几分。

  若真是如此,那这孩子最终会被认作是谁家的?

  是近年来权势日盛、隐隐有制衡朝堂之势的安王,还是深得皇后嫡子、背后有外戚势力支撑的贤王?

  无论答案是哪一个,恐怕都将在这本就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上,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浪。

  她抬眼望向秦如霜,只见对方正朝着皇后所在的主位望去,嘴角噙着一抹极淡却意味深长的笑意,那笑容背后,似藏着无尽的算计与野心,让人看不透深浅。

  恰在此时,檐角的铜铃被风拂得轻响,细碎的声响如一把钥匙,骤然打开了怀清心中的迷雾。

  先前盘踞在心头的诸多疑云,竟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她垂在袖中的手指微微蜷起,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了然,随即又迅速覆上平日的沉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身侧的戚氏与姜予棠,怀清指尖在袖底极快地叩了三下——那是她们私下约定的暗号。

  两人皆是心思剔透之人,见状瞬间领会其意,默契地颔首回应,动作细微得如同尘埃落地,未曾惊动周遭任何人。

  接下来的时光,仿佛方才的暗流涌动都只是一场错觉。

  就在此时,一道清亮的声线打破了席间的热闹:“父皇,母后。”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新晋安王妃沈明珠已起身敛衽行礼,她身着绣着缠枝莲纹的锦裙,衣袂随动作流转出细碎金光,“今日乃母后千秋寿辰,儿媳无甚奇珍异宝相赠,愿献一支拙舞,博母后一笑,祝母后福寿绵长,松鹤延年。”

  话音未落,席间便响起阵阵附和的赞叹。

  惠安帝抚须颔首,朗声道:“好,既有这份孝心,朕便准了。”

  皇后闻言,亦含笑点头,指尖轻轻叩了叩案上的玉如意,柔声道:“难得你有心,便赏大家一饱眼福吧。”

  沈明珠谢过恩,却并未即刻入场,反而再次俯身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臣女还有一请。臣女有一庶妹沈琳琅,自幼习得一身好舞艺,听闻今日皇后寿辰,一心想为娘娘献舞贺寿,以尽孝心。不知皇上与娘娘可否给她一个机会?”

  惠安帝略一沉吟,目光扫过沈明珠身后俏生生立着的少女。

  那少女身着素色绫罗裙,虽衣着朴素,却难掩清丽之姿,眉眼间带着几分怯生生的期待,倒显得格外惹人怜爱。

  皇帝便笑道:“既如此,便让她一同献艺吧。今日寿宴,本就该热热闹闹的。”

  皇后亦无异议,抬手示意宫人添设舞乐。

  沈琳琅连忙上前盈盈下拜,声音细弱却清晰:“臣女沈琳琅,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

  起身时,她抬眸一笑,眼波流转间自带三分妩媚,瞬间驱散了方才的羞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