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戚氏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砸在衣襟上,洇开一小片湿痕。她望着戚管家,嘴唇翕动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戚管家,”怀清见戚氏情绪激动,忙接过话头追问,“府里可去请了曾太医?”
曾太医虽极少外出诊病,但目前也只能一试,若请得他出宫,外祖父或许还有转机。
戚管家忙点头:“奴才来时,已着人拿着主子的名帖去请了。”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的期盼,“虽知道曾太医轻易不出诊,但主子的名帖……或许还能有几分薄面。”
“事不宜迟。”姜予棠当机立断,转向怀清吩咐道,“弟妹,你先陪娘过去将军府照应着,我把府里的事安顿妥当,这就赶过来。”
“好。”怀清应声,伸手轻轻扶稳仍在发抖的戚氏,“娘,我们先回将军府看看,总会有办法的。”
戚氏吸了吸鼻子,强撑着点了点头,眼下唯有尽快回去守着父亲,才能让她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些。
马车一路疾驰,车轴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格外刺耳。
刚到北将军府门前,就见府里下人们往来匆匆,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惶急,连平日里最是稳重的门房见了戚氏,也只是匆匆行礼,眼神里满是焦灼。
跨进正厅,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混杂着压抑的啜泣声。
戚氏心头一紧,几乎是踉跄着冲向内室,怀清连忙紧紧扶住她。
内室里,烛火明明灭灭,映着满室的愁云。
戚老将军躺在床边,往日里挺拔如松的身躯此刻蜷缩着,脸色蜡黄得像褪了色的旧纸,嘴唇泛着青灰,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
他花白的眉头紧紧蹙着,像是在忍受极大的痛苦,眼角还挂着一丝未干的泪痕,全然没了往日挥斥方遒的威严。
“爹——”戚氏再也忍不住,扑到榻边,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
她想去碰父亲的手,却又怕惊扰了他,指尖在半空抖了许久,才轻轻搭上那只枯瘦冰凉的手。
只一触,便觉那手冷得像块冰,吓得她心口猛地一缩。
榻边站着两位太医,见戚氏来了,都面露难色地拱手行礼。
为首的刘太医叹了口气,上前一步低声道:“国公夫人节哀……老将军这脉象,沉细欲绝,气若游丝,五脏六腑都像是被一股邪火耗损得厉害,臣等……实在是束手无策。”
“邪火?”怀清听得心头一动,“太医的意思是,外祖父并非单纯急病?”
刘太医迟疑着点头:“脉象来看,确实不像风寒引发的急症。倒像是……中了一种慢性毒,平日里不显,今日突然爆发,才伤了根本。”
“毒?”戚氏如遭雷击,猛地抬头,眼泪汹涌而出,“怎么会有毒?爹在府里一向谨慎,谁能害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管家匆匆进来回话:“夫人,曾太医到了!”
众人连忙让开位置。
曾太医须发皆白,步履却稳健,他走到榻前,先仔细看了看老将军的面色,又伸出两指搭在脉上,闭目凝神片刻。
室内静得能听见烛花爆开的轻响,所有人都屏息等着。
许久,曾太医才收回手,眉头紧锁:“确实是中了毒,是‘寒息散’。这毒平日里混在饮食里,只会让人觉得疲倦乏力,像是风寒未愈,可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突然攻伐心脉,让人昏迷不醒。”
他顿了顿,又道,“老夫这里有解毒的方子,只是这药材……”
戚氏闻言,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忙不迭地吩咐:“什么药材!”
曾太医捻着胡须,眉头并未全然舒展,“需得一味‘赤血莲’做药引。此花生于极寒之地的悬崖峭壁,十年才得一株,寻常药铺里断难寻见。”
“赤血莲?”戚氏重复着这三个字,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浇了大半,她脸色煞白,喃喃道,“这般珍稀的药材,哪里去寻……”
怀清却立刻上前一步,语气坚定:“曾太医,只要有这味药就能救老将军,对吗?”
曾太医点头:“不错,有赤血莲为引,老夫的方子才能发挥最大效力,稳住老将军的心脉,再慢慢调理,尚有转机。”
“可否请曾太医画一画这赤血莲的模样?”怀清忽然开口,目光落在曾太医身上,“也好让去寻药的人有个参照。”
曾太医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还有这一出,他行医多年,诊脉开方是专长,画画却实在谈不上。
但眼下人命关天,也顾不得许多,便点了点头,走到一旁的书桌前。
他拿起狼毫笔,蘸了些墨,略一思忖,便在宣纸上勾勒起来。笔触算不上精巧,甚至有些生涩,却也把赤血莲的形态大致画了出来——花瓣层层叠叠,色如凝血,花心带着一点金红,根茎处还生着细密的绒毛,倒真有几分莲的模样,只是那浓烈的红色格外扎眼。
怀清原以为这般珍稀的药材,画像难免抽象,没成想这画竟能让人一眼认出特征,心里顿时踏实了些。
戚氏看着那画,不解地问:“怀清,你这是?”
“娘,”怀清将画吹干,递交给一旁的管事,“赤血莲既然存在,就一定能找到。让他们带着画像去寻,总比空口描述稳妥些。”说着,她转身看向曾太医,语气凝重,“曾太医,外祖父他……能等多久?”
曾太医沉吟片刻,道:“老夫会用银针暂且护住他的心脉,再辅以固本培元的丸药,最多……能撑半个月天。这半个月时间,也够老夫把其他药材都备齐,只等赤血莲一到,便可立刻入药。”
“半个月……”戚氏喃喃道,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这赤血莲如此难得,其他药材想来也珍贵,这方子……”
“这方子是老夫早年偶然所得,专为解‘寒息散’所制。”曾太医解释道,“除了赤血莲,还需雪参、紫河车、千年灵芝这几味,虽也珍稀,但京中几家老字号药铺或许能凑齐,只是耗费定然不小。”
姜予棠立刻道:“药材的事不必担心,耗费多少都无妨,只要能救外祖父,多少钱粮都值得。我这就让人去各大药铺寻,务必在今日把药材备齐。”
管事拿着画像匆匆离去,府里的人都动了起来,或快马加鞭去寻赤血莲,或穿梭于京城药铺之间。
内室里,戚氏依旧守在榻边,曾太医正凝神为老将军施针,银针落下,老将军原本微弱的呼吸似乎平稳了些许。
半个月,短短半个月,却像是漫长得没有尽头。
所有人的心,都悬在了那味尚未寻到的赤血莲上。
“戚管家,”怀清见戚氏情绪激动,忙接过话头追问,“府里可去请了曾太医?”
曾太医虽极少外出诊病,但目前也只能一试,若请得他出宫,外祖父或许还有转机。
戚管家忙点头:“奴才来时,已着人拿着主子的名帖去请了。”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的期盼,“虽知道曾太医轻易不出诊,但主子的名帖……或许还能有几分薄面。”
“事不宜迟。”姜予棠当机立断,转向怀清吩咐道,“弟妹,你先陪娘过去将军府照应着,我把府里的事安顿妥当,这就赶过来。”
“好。”怀清应声,伸手轻轻扶稳仍在发抖的戚氏,“娘,我们先回将军府看看,总会有办法的。”
戚氏吸了吸鼻子,强撑着点了点头,眼下唯有尽快回去守着父亲,才能让她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些。
马车一路疾驰,车轴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格外刺耳。
刚到北将军府门前,就见府里下人们往来匆匆,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惶急,连平日里最是稳重的门房见了戚氏,也只是匆匆行礼,眼神里满是焦灼。
跨进正厅,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混杂着压抑的啜泣声。
戚氏心头一紧,几乎是踉跄着冲向内室,怀清连忙紧紧扶住她。
内室里,烛火明明灭灭,映着满室的愁云。
戚老将军躺在床边,往日里挺拔如松的身躯此刻蜷缩着,脸色蜡黄得像褪了色的旧纸,嘴唇泛着青灰,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
他花白的眉头紧紧蹙着,像是在忍受极大的痛苦,眼角还挂着一丝未干的泪痕,全然没了往日挥斥方遒的威严。
“爹——”戚氏再也忍不住,扑到榻边,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
她想去碰父亲的手,却又怕惊扰了他,指尖在半空抖了许久,才轻轻搭上那只枯瘦冰凉的手。
只一触,便觉那手冷得像块冰,吓得她心口猛地一缩。
榻边站着两位太医,见戚氏来了,都面露难色地拱手行礼。
为首的刘太医叹了口气,上前一步低声道:“国公夫人节哀……老将军这脉象,沉细欲绝,气若游丝,五脏六腑都像是被一股邪火耗损得厉害,臣等……实在是束手无策。”
“邪火?”怀清听得心头一动,“太医的意思是,外祖父并非单纯急病?”
刘太医迟疑着点头:“脉象来看,确实不像风寒引发的急症。倒像是……中了一种慢性毒,平日里不显,今日突然爆发,才伤了根本。”
“毒?”戚氏如遭雷击,猛地抬头,眼泪汹涌而出,“怎么会有毒?爹在府里一向谨慎,谁能害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管家匆匆进来回话:“夫人,曾太医到了!”
众人连忙让开位置。
曾太医须发皆白,步履却稳健,他走到榻前,先仔细看了看老将军的面色,又伸出两指搭在脉上,闭目凝神片刻。
室内静得能听见烛花爆开的轻响,所有人都屏息等着。
许久,曾太医才收回手,眉头紧锁:“确实是中了毒,是‘寒息散’。这毒平日里混在饮食里,只会让人觉得疲倦乏力,像是风寒未愈,可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突然攻伐心脉,让人昏迷不醒。”
他顿了顿,又道,“老夫这里有解毒的方子,只是这药材……”
戚氏闻言,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忙不迭地吩咐:“什么药材!”
曾太医捻着胡须,眉头并未全然舒展,“需得一味‘赤血莲’做药引。此花生于极寒之地的悬崖峭壁,十年才得一株,寻常药铺里断难寻见。”
“赤血莲?”戚氏重复着这三个字,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浇了大半,她脸色煞白,喃喃道,“这般珍稀的药材,哪里去寻……”
怀清却立刻上前一步,语气坚定:“曾太医,只要有这味药就能救老将军,对吗?”
曾太医点头:“不错,有赤血莲为引,老夫的方子才能发挥最大效力,稳住老将军的心脉,再慢慢调理,尚有转机。”
“可否请曾太医画一画这赤血莲的模样?”怀清忽然开口,目光落在曾太医身上,“也好让去寻药的人有个参照。”
曾太医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还有这一出,他行医多年,诊脉开方是专长,画画却实在谈不上。
但眼下人命关天,也顾不得许多,便点了点头,走到一旁的书桌前。
他拿起狼毫笔,蘸了些墨,略一思忖,便在宣纸上勾勒起来。笔触算不上精巧,甚至有些生涩,却也把赤血莲的形态大致画了出来——花瓣层层叠叠,色如凝血,花心带着一点金红,根茎处还生着细密的绒毛,倒真有几分莲的模样,只是那浓烈的红色格外扎眼。
怀清原以为这般珍稀的药材,画像难免抽象,没成想这画竟能让人一眼认出特征,心里顿时踏实了些。
戚氏看着那画,不解地问:“怀清,你这是?”
“娘,”怀清将画吹干,递交给一旁的管事,“赤血莲既然存在,就一定能找到。让他们带着画像去寻,总比空口描述稳妥些。”说着,她转身看向曾太医,语气凝重,“曾太医,外祖父他……能等多久?”
曾太医沉吟片刻,道:“老夫会用银针暂且护住他的心脉,再辅以固本培元的丸药,最多……能撑半个月天。这半个月时间,也够老夫把其他药材都备齐,只等赤血莲一到,便可立刻入药。”
“半个月……”戚氏喃喃道,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这赤血莲如此难得,其他药材想来也珍贵,这方子……”
“这方子是老夫早年偶然所得,专为解‘寒息散’所制。”曾太医解释道,“除了赤血莲,还需雪参、紫河车、千年灵芝这几味,虽也珍稀,但京中几家老字号药铺或许能凑齐,只是耗费定然不小。”
姜予棠立刻道:“药材的事不必担心,耗费多少都无妨,只要能救外祖父,多少钱粮都值得。我这就让人去各大药铺寻,务必在今日把药材备齐。”
管事拿着画像匆匆离去,府里的人都动了起来,或快马加鞭去寻赤血莲,或穿梭于京城药铺之间。
内室里,戚氏依旧守在榻边,曾太医正凝神为老将军施针,银针落下,老将军原本微弱的呼吸似乎平稳了些许。
半个月,短短半个月,却像是漫长得没有尽头。
所有人的心,都悬在了那味尚未寻到的赤血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