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把朱漆门槛染成蜜色时,三位公子怀里抱着鼓囊囊的食盒,嘴角还沾着薄荷糕的碎屑,被齐禹半推着往门外走。
镇西侯幼子咬着糕点含糊不清地嘟囔:明日还来!话音未落,门扉一声阖上,将喧闹隔绝在外。
廊下铜铃轻晃,齐禹长臂一揽,自然地将怀清带进怀里。
檀香混着她发间的茉莉香萦绕鼻尖,他嗓音低沉:走,去瞧瞧母亲又藏了什么好东西。
准是您日思夜想的手工面。怀清指尖点在他心口,狡黠的笑意漫上眼角,晌午特意让人送了河套新麦过去,磨得比雪还细。
齐禹低头,温热的呼吸扫过她泛红的耳尖:夫人倒是记得清楚。不过比起面,我更馋你亲手煮的面疙瘩。
话音落下,怀清忽然想起那年中元夜,自己手忙脚乱煮出的面疙瘩,被锦清和眼前人吃得一点不剩。
这有何难?如今材料齐全,明日便给你做。只可惜,锦清不在。
童锦清孕肚刚显,就成了全家重点保护对象。丫鬟婆子整日守在身边,姜府上下更是如临大敌。
得知不能去行宫,她红着眼圈死死拉住她的手哭诉,稀里哗啦地,不知是孕激素分泌导致还是真的伤心。
她不在,我在啊。
“那倒也是,现成的面粉,咱明儿就做。”怀清一边说着一边转头吩咐候在廊下的春音:把冰湃瓜和酸梅酱带上,再取两坛梅子酒。天热,母亲爱吃酸甜的。
两人相携穿过月洞门,暮色里蝉鸣渐歇,槐树沙沙作响,落了满地碎金。
这处院落原是前朝皇帝的避暑别苑的偏殿,除了分拨给后宫嫔妃与议政官员,其余人等都安置在宫墙外的营帐。
齐国公夫妇因着位份尊荣,得了紧邻行宫的独立院落,而大哥大嫂以及他们一行等国公府的青纱帐就扎在百步开外,晚风拂过,帐幔与宫墙的琉璃瓦一同泛起细碎银光。
春音抱着食盒小跑跟上,看着前方交叠的影子,忍不住抿嘴偷笑。
齐禹与怀清相携刚步入行宫角门,忽闻环佩叮当,一抹茜色罗裙自垂花门外转出来,正是被圣上赐婚给五皇子的沈阁老的孙女沈明珠。
只见她头戴累丝嵌宝发冠,眉间点着朱砂花钿,举手投足间透着即将入主五皇子府的矜贵。
这不是齐二爷与齐二夫人?沈明珠轻摇团扇,眼波扫过两人交握的手,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听闻国公府暂居营帐,倒是委屈了。
怀清敛衽行礼,面上笑意不减:县主谬赞。山野营帐虽简,倒比这雕梁画栋更自在些。
她余光瞥见沈明珠腕间新换的羊脂玉镯,想来是皇子新赐的聘礼。
沈明珠指尖轻抚过腰间金丝香囊,语调漫不经心:自在?听闻行宫近日缺冰,不知齐二夫人那手做冰酪的手艺,可还有用武之地?
说罢掩唇轻笑,腕间玉镯相碰,发出清脆声响。
齐禹将怀清往身后带了带,玄色广袖掠过沈明珠身侧:县主既关心宫中琐事,不如多操心操心日后的册封大典。毕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沈明珠泛白的指节,有些事,不到最后,可说不准。
沈明珠脸色骤变,还未及反驳,齐禹已牵着怀清阔步离去。
晚风卷起怀清的月白裙裾,将身后传来的冷哼声远远抛在身后。
宫道旁的槐叶被晚风卷得沙沙作响,齐禹握着怀清的手不自觉收紧,指节泛出青白。
方才沈明珠那句委屈住营帐像根刺,扎得他胸腔发闷。
莫要为不相干的人生气。
一声闷哼从他喉间溢出,齐禹侧目望去,怀清鬓边茉莉沾着薄汗,却依旧笑得云淡风轻,全然不见被沈明珠言语冒犯的恼意。他不由得收紧手臂:你倒是看得开。
我为何要气?怀清仰起脸,眼尾含笑,她说的不过是眼前表象,而我们知道,真正的安稳从不在雕梁画栋里。
雕梁画栋又如何?
在她沈明珠眼里是金窝,在她看来不过是困住人的笼子罢了。
看着她眉眼弯弯的模样,没心没肺却又赤诚得让人挪不开眼,齐禹胸腔里翻涌的郁气顿时化作绕指柔,心情一下子被治愈了。
夫人说的是,为这等小事坏了胃口,着实不值。
齐禹与怀清携手踏入主院,雕花窗棂漏出暖黄烛火,檐下灯笼将槐影摇碎在青砖上。
正撞见齐泽夫妇牵着阿霖跨过门槛,身后丫鬟同样捧着描金食盒,里头隐隐飘出桂花蜜香。
兄弟俩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出声——果然都是揣着心思来的。
戚氏早听见院中的动静,快步迎出,眼角笑纹里都盛着欢喜:来得正好!面刚出锅,就等着你们!
她扬声吩咐丫鬟添碗筷,银镯碰撞声混着灶间飘来的葱油香,将满院暑气都烘得暖融融的。
八仙桌很快摆满了翡翠虾仁面、翡翠白玉卷,青瓷碟里的糖渍杨梅泛着诱人光泽。
戚氏给儿媳夹了个溏心蛋,看似不经意地瞥向怀清微微隆起的小腹,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漫出来:人多吃饭才香,小孙孙啊......
戚氏话音未落,阿霖地放下竹筷,小肉脸涨得通红:祖母,我也要弟弟妹妹!
童言无忌惊得满座人捧腹,烛火映得怀清耳尖发烫,悄悄拧了把身旁人的腰。
齐禹却像个没事人,慢条斯理地给侄子夹了块红烧肉:那阿霖想要弟弟还是妹妹?
小家伙托着腮帮子,乌溜溜的眼睛转了转:弟弟好!摔破皮都不哭,能陪我爬树掏鸟窝!话锋一转又攥紧拳头,可妹妹也不错,软软的像糯米团子,我还能给她编花环!
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皱起鼻子,不过千万别像煜弟弟那样——他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左右张望,听说七皇子半夜哭起来,连养心殿的猫都吓得往房梁上躲!
话音未落,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齐泽慌忙捂住儿子的嘴,却憋不住眼底笑意;戚氏笑得直抹眼泪,连盛面的瓷勺都碰得碗沿叮当响。
怀清望着热闹的满堂亲人,晚风卷着槐花香拂过鬓角,恍惚间觉得,这烟火气里的温暖,远比任何金玉华服都珍贵。
镇西侯幼子咬着糕点含糊不清地嘟囔:明日还来!话音未落,门扉一声阖上,将喧闹隔绝在外。
廊下铜铃轻晃,齐禹长臂一揽,自然地将怀清带进怀里。
檀香混着她发间的茉莉香萦绕鼻尖,他嗓音低沉:走,去瞧瞧母亲又藏了什么好东西。
准是您日思夜想的手工面。怀清指尖点在他心口,狡黠的笑意漫上眼角,晌午特意让人送了河套新麦过去,磨得比雪还细。
齐禹低头,温热的呼吸扫过她泛红的耳尖:夫人倒是记得清楚。不过比起面,我更馋你亲手煮的面疙瘩。
话音落下,怀清忽然想起那年中元夜,自己手忙脚乱煮出的面疙瘩,被锦清和眼前人吃得一点不剩。
这有何难?如今材料齐全,明日便给你做。只可惜,锦清不在。
童锦清孕肚刚显,就成了全家重点保护对象。丫鬟婆子整日守在身边,姜府上下更是如临大敌。
得知不能去行宫,她红着眼圈死死拉住她的手哭诉,稀里哗啦地,不知是孕激素分泌导致还是真的伤心。
她不在,我在啊。
“那倒也是,现成的面粉,咱明儿就做。”怀清一边说着一边转头吩咐候在廊下的春音:把冰湃瓜和酸梅酱带上,再取两坛梅子酒。天热,母亲爱吃酸甜的。
两人相携穿过月洞门,暮色里蝉鸣渐歇,槐树沙沙作响,落了满地碎金。
这处院落原是前朝皇帝的避暑别苑的偏殿,除了分拨给后宫嫔妃与议政官员,其余人等都安置在宫墙外的营帐。
齐国公夫妇因着位份尊荣,得了紧邻行宫的独立院落,而大哥大嫂以及他们一行等国公府的青纱帐就扎在百步开外,晚风拂过,帐幔与宫墙的琉璃瓦一同泛起细碎银光。
春音抱着食盒小跑跟上,看着前方交叠的影子,忍不住抿嘴偷笑。
齐禹与怀清相携刚步入行宫角门,忽闻环佩叮当,一抹茜色罗裙自垂花门外转出来,正是被圣上赐婚给五皇子的沈阁老的孙女沈明珠。
只见她头戴累丝嵌宝发冠,眉间点着朱砂花钿,举手投足间透着即将入主五皇子府的矜贵。
这不是齐二爷与齐二夫人?沈明珠轻摇团扇,眼波扫过两人交握的手,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听闻国公府暂居营帐,倒是委屈了。
怀清敛衽行礼,面上笑意不减:县主谬赞。山野营帐虽简,倒比这雕梁画栋更自在些。
她余光瞥见沈明珠腕间新换的羊脂玉镯,想来是皇子新赐的聘礼。
沈明珠指尖轻抚过腰间金丝香囊,语调漫不经心:自在?听闻行宫近日缺冰,不知齐二夫人那手做冰酪的手艺,可还有用武之地?
说罢掩唇轻笑,腕间玉镯相碰,发出清脆声响。
齐禹将怀清往身后带了带,玄色广袖掠过沈明珠身侧:县主既关心宫中琐事,不如多操心操心日后的册封大典。毕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沈明珠泛白的指节,有些事,不到最后,可说不准。
沈明珠脸色骤变,还未及反驳,齐禹已牵着怀清阔步离去。
晚风卷起怀清的月白裙裾,将身后传来的冷哼声远远抛在身后。
宫道旁的槐叶被晚风卷得沙沙作响,齐禹握着怀清的手不自觉收紧,指节泛出青白。
方才沈明珠那句委屈住营帐像根刺,扎得他胸腔发闷。
莫要为不相干的人生气。
一声闷哼从他喉间溢出,齐禹侧目望去,怀清鬓边茉莉沾着薄汗,却依旧笑得云淡风轻,全然不见被沈明珠言语冒犯的恼意。他不由得收紧手臂:你倒是看得开。
我为何要气?怀清仰起脸,眼尾含笑,她说的不过是眼前表象,而我们知道,真正的安稳从不在雕梁画栋里。
雕梁画栋又如何?
在她沈明珠眼里是金窝,在她看来不过是困住人的笼子罢了。
看着她眉眼弯弯的模样,没心没肺却又赤诚得让人挪不开眼,齐禹胸腔里翻涌的郁气顿时化作绕指柔,心情一下子被治愈了。
夫人说的是,为这等小事坏了胃口,着实不值。
齐禹与怀清携手踏入主院,雕花窗棂漏出暖黄烛火,檐下灯笼将槐影摇碎在青砖上。
正撞见齐泽夫妇牵着阿霖跨过门槛,身后丫鬟同样捧着描金食盒,里头隐隐飘出桂花蜜香。
兄弟俩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出声——果然都是揣着心思来的。
戚氏早听见院中的动静,快步迎出,眼角笑纹里都盛着欢喜:来得正好!面刚出锅,就等着你们!
她扬声吩咐丫鬟添碗筷,银镯碰撞声混着灶间飘来的葱油香,将满院暑气都烘得暖融融的。
八仙桌很快摆满了翡翠虾仁面、翡翠白玉卷,青瓷碟里的糖渍杨梅泛着诱人光泽。
戚氏给儿媳夹了个溏心蛋,看似不经意地瞥向怀清微微隆起的小腹,眼底的笑意几乎要漫出来:人多吃饭才香,小孙孙啊......
戚氏话音未落,阿霖地放下竹筷,小肉脸涨得通红:祖母,我也要弟弟妹妹!
童言无忌惊得满座人捧腹,烛火映得怀清耳尖发烫,悄悄拧了把身旁人的腰。
齐禹却像个没事人,慢条斯理地给侄子夹了块红烧肉:那阿霖想要弟弟还是妹妹?
小家伙托着腮帮子,乌溜溜的眼睛转了转:弟弟好!摔破皮都不哭,能陪我爬树掏鸟窝!话锋一转又攥紧拳头,可妹妹也不错,软软的像糯米团子,我还能给她编花环!
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皱起鼻子,不过千万别像煜弟弟那样——他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左右张望,听说七皇子半夜哭起来,连养心殿的猫都吓得往房梁上躲!
话音未落,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齐泽慌忙捂住儿子的嘴,却憋不住眼底笑意;戚氏笑得直抹眼泪,连盛面的瓷勺都碰得碗沿叮当响。
怀清望着热闹的满堂亲人,晚风卷着槐花香拂过鬓角,恍惚间觉得,这烟火气里的温暖,远比任何金玉华服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