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揽月阁-《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她动了开火锅店的念头,有意拉伙筹谋,目标直指大皇子的醉月轩。

  前几日她才得知,她们去过几次的醉月轩竟属于大皇子名下产业。

  她让春知收集资料,发现大皇子明面上的产业横跨各行各业,暗处的生意更是盘根错节。

  此前大皇子府失窃,名下产业异动,才让春知与孔老察觉异样——毕竟他们刚到京城,若无此契机,难以摸到这皇子的底牌。

  大皇子吃了几次亏,虽未将“一枝梅”的事算在她们头上,却难免迁怒撒气。

  如今这表面的平静下,必然藏着后招。孔老是斥候出身,最擅打探消息,可惜手头无人可用,便将“培养对象”瞄向了春意。

  怀清挑眉:“这贪吃的丫头,能做斥候?”

  “姑娘别小瞧她,这丫头对消息可灵着呢。”

  “说白了就是爱八卦吧?”

  “实在没人手了,先将就用。”

  于是春意每日借打听八卦之名在外游走,孔老暗中核实信息,两人竟配合得十分默契。

  一日,怀清看着春知整理好的情报,突然问:“大皇子有意出售醉月轩?消息可靠吗?”

  “消息靠谱,但目的未必如表面所见。”

  “醉月轩每月盈利多少?”

  “至少一万两。”

  “年入十二万的生意,他开价多少?”

  “十万两。”

  怀清冷笑:“不到一年就能回本,这哪是卖铺子,分明是丢了金鸡捡鸡蛋——大皇子会这么蠢?”

  春知哪敢评判皇子,只等她往下说。

  “若你是大皇子,会舍得卖下金蛋的鸡?”怀清反问,“银子不够用,该怎么筹?”

  “借、租……或者……”

  “以皇子的身份,他能低头借钱?就算借了,拿什么还?”怀清看向春意,“你刚才说什么?”

  “白嫖?”春意脱口而出。

  怀清竖了竖大拇指:“大皇子是什么人?巴结他的人没上万也有上千。如今他‘府中被盗、穷困卖产’,这些人不得上赶着送银子?”

  春知恍然大悟:“所以他根本不想卖醉月轩,不过是借由头光明正大地敛财?”

  “至少不是真心卖。”怀清指尖敲了敲桌沿,

  “那我们的火锅店还开不开?”春意问。

  “开!”春知咬牙。

  “对,他不是要‘卖’吗?咱们就开家‘揽月阁’,把他的生意全揽过来!”怀清勾勾手,将春意叫到近前,两人嘀嘀咕咕说了几句。

  春知越听越振奋,越听越上头,她也有点按耐不住,只觉掌心发烫——怎么回事?

  永宁坊空置许久的铺子忽然动工装潢,往来行人皆忍不住驻足打听:“这是要开什么店?”

  做工的小厮们口径划一:“主家说卖的是吃食,全大明独一份的。”

  这般豪言惹得众人挑眉,有人笑问“莫不是吹牛”,小厮只道:“客官且等着瞧,保准新鲜。”

  流言似长了翅膀,不消几日,整条街都知道这儿要开家“全大明找不着”的食肆。

  到了开业当日,队伍从店门口蜿蜒至街尾,又折回半条街——百姓爱凑趣的性子被勾到了极致。

  童锦清等人在三楼雅间俯瞰,目瞪口呆:“这阵仗,莫不是雇了托儿?”

  怀清佯装受伤抚胸:“天地良心!”

  这才揭秘,原是从装修起便让工人四处放话,吊足了众人胃口。

  不光如此,促销里的门道也暗藏满赠玄机——消费满一两送一两抵用券,看似“白送”,实则设了门槛——下次消费满一两才能用一张,算下来不过九折。

  怀清将一两拆成十张百文券,笑道:“分着给,才让人总念着再来。”

  除了满减,还有 凑单妙算,店里允许多人拼单满额,赠券自分配,像极了“某宝拼团”。

  明钱二人听得频频点头,暗忖这招可学去用在自家铺子里。

  正说着话,楼下已是人声鼎沸。

  大堂三十张散座、二楼、三楼二十间雅间座无虚席,门外持号牌者仍络绎不绝。

  怀清早有安排,不多时等座的人得到一杯店里送的一杯奶茶。

  不愿等的便给一张硬纸信笺——巴掌大的纸片非宣纸,以木浆压得厚实挺括,当书签倒比写字合用。

  童锦瑶接过端详,惊叹这“稀罕物”竟比奶茶还金贵。

  怀清立刻让小厮传话:“今日开业大吉多发的业已发完,明日起每日只送前十位客官!每位顾客集齐十张不同花样的,可直接免单!”

  众人望向楼下攒动的人头,再看怀清指尖转着信笺轻笑,方知这“悬念造势—折扣锁客—文创留客”的连环计,当真是把人心里的热闹劲儿,都算准了。

  高!高手!实在是高!

  且说揽月阁开业三日,门前长队依旧未散。

  怀清正与童锦清等人在二楼雅间议事,忽闻楼下传来争执声。

  探头望去,见一锦衣公子拍着桌案嚷道:“某家在京中老字号用膳,何曾受过这等慢待?不过晚来片刻,竟要等上两个时辰?”

  身旁小厮亦狐假虎威地踢翻板凳,惊得邻座食客纷纷避让。

  春知不慌不忙下楼,福了福身笑道:“这位公子莫动气。小店新开,招呼不周之处还请海涵。不过公子既嫌等候乏味,不妨随我去后堂瞧瞧?”

  公子挑眉:“后堂有何名堂?”

  春知笑意吟吟:“自有消遣。”

  绕过屏风,竟是一间敞亮暖阁,墙上挂着水墨山水,案头摆着棋秤茶具。

  春知抬手示意:“公子若愿等,可在此处品茗对弈。若不愿等……”

  她指尖轻叩案上木匣,“这里面有三十张‘急客签’,每日寅时三刻开匣抽签,抽中者可免排队——今日还剩两张。”

  公子目光一亮,伸手抽开木匣,见里头皆是烫金竹笺,果然有两张朱笔圈着“急”字。

  “这签如何算钱?”公子捻着胡须问。

  “分文不取。”春知莞尔,“但抽中者需在留言簿上题一句诗,或写一句对小店的期许。公子这般文采,定能为小店增色。”

  此言正中下怀。

  公子捋袖研墨,大笔一挥写下“玉盘珍羞直万钱”,末了还盖上私印。

  春知见状,立刻命人呈上一碟自制的玫瑰酥:“此为赠点,略表谢意。公子明日若持此签再来,可直接入雅间。”

  风波就此平息。

  童锦清在楼上看得咋舌:“好个怀柔之计!既给了贵客颜面,又得了诗作做噱头,连‘回头客’都算计好了。”

  怀清抿茶笑答:“这算什么?你瞧着——”

  说话间,春知捧来一叠账本。

  怀清翻开指着红笔标记处:“头三日流水纹银八百两,看似赚了,实则赠券便送出六百张。但你看这‘集笺换免单’的册子,已有百余人登记,少说半数会为了凑笺再来三五回。”

  明维新捏着算盘点头:“妙在细水长流。再说那信笺……”

  他压低声音,“前日我使人去纸坊问过,这木浆硬纸制法稀罕,若能批量做出来,单卖笺纸也是门生意。”

  正说着,忽闻楼下鼓乐齐鸣。抬眼望去,竟是个说书人拍着醒木开讲:“列位看官,且听我道这揽月阁的奇事——那老板娘端的是女中诸葛,单靠一张‘全大明独一份’的噱头,便引得来客如云……”

  怀清与众人相视而笑,原来不知何时,揽月阁的故事已传进了茶肆酒舍。

  暮色渐沉时,怀清站在二楼窗前,见长队中有人举着信笺与旁人交换,有人捧着奶茶笑谈“明日早些来抽急客签”。

  她摸了摸袖中那张写着“新制奶霜茶方”的羊皮纸,眼底闪过狡黠:待过几日,再添个“限定茶饮换笺”的由头,怕不是要叫这永宁坊的热闹,再往上翻个番?

  夜风卷着灯笼穗子轻晃,揽月阁的匾额在火光中明明灭灭。

  谁也不知道,这个藏着木浆信笺、急客诗签和奶霜茶的铺子,终将在这大明的市井烟火里,掀起怎样一场经久不息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