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怀璧其罪-《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这些种植方法与知识,是怀清从网上一笔一划精心摘录下来的。虽说能否在现实中适用,她不敢打包票,但仗着有神奇空间的助力,她内心还是充满了底气与信心。

  至于将这些方法和知识公之于众时的说辞,她早已想好了:就说是之前在青州府遇到的海外洋人所传授。

  反正这些都是外来物种,本身也不值多少钱,大家尝试一下又有何妨。毕竟之前冬小麦的成功已经有目共睹,相比之下,这些新事物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怀清手持记录本,穿梭在田间,认真细致地将红薯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一笔一划记录在本子上。

  “姑娘,咱们回去吧。”春音跟在后面,吃力地为怀清撑着伞,即便如此,她还是心疼地觉得姑娘这几天被晒黑了不少。

  “好。”怀清应道。

  其实晒黑与否,她倒不太在意,毕竟有空间的存在,日后好好调养,肤色自然能白回来。

  自从得知空间升级取决于每日的劳作量,她便再也不敢偷懒了。

  从花椒、红薯的育苗阶段开始,无论是提供技术指导,还是亲自参与劳作,她都积极投入,每个物种的生长记录更是亲力亲为,一切都是为了让空间能够顺利升级。

  经过一两个月的忙碌,她的肤色确实变黑了些,但体重也终于减轻了一圈。虽说瘦下来后,依旧比不上小妹那般娇俏,但只要瘦了,她就心满意足。

  毕竟父母的基因摆在那儿,即便不惊艳,长相也还算清秀,对此她也能欣然接受。

  更重要的是,她的空间再次成功升级,新多出了一亩黑土地,她毫不犹豫地种上了玉米。

  冬小麦即将迎来收割期,前几日刚刚追了一次肥,再等半个月便可收割。按照目前的长势预估,亩产达到三石是完全没问题的。收割之后,她打算在这片土地上种上玉米。然而,小麦越是长势喜人,她的忧虑就越发深重。

  父亲这段时间忙碌得不可开交,在村里和庄子两头来回奔波,母亲也跟着操心,忙前忙后,她实在担心父亲的身体会吃不消。关于蔡癞子和夏水生逃狱的事情,她原本不想告知家人徒增烦恼,但思来想去,这两人就像两颗定时炸弹,提前让家人有所防范,总好过毫无防备,被打个措手不及。

  忧虑这东西一旦产生,便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庄子上下几百号人,除了日常上工干活,其余时间都紧紧盯着麦田,生怕一个疏忽,就让贼人钻了空子。尤其是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他们坚持让人在麦田四周搭起窝棚,反正他们睡眠浅,正好可以守夜,也算是发挥一下余热,证明自己不是吃白食的。父亲还特意去“慰问”过,了解到他们是组团分工、轮流休息的,便留下一些吃食后离开了。

  怀清觉得其实没必要如此紧张,庄子里有防卫队,队员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就凭蔡癞子等人,根本不够他们对付的。防卫队在孔老的安排下,分成三队,全天候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巡逻,整个庄子戒备森严,简直是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或许也正是因为孔老的防护措施太过严密,让蔡癞子等人始终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春知,你去通知孔老,让他今晚开始执行第二个方案。”怀清吩咐道。

  春知应了一声,轻轻抱起熟睡的小怀诤,在怀里颠了颠,春音见状,赶忙上前接过小公子。

  “丫头是想来个瓮中捉鳖?”卫近庭学着怀清的样子,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拿起腰间的水壶,“咕咚咕咚”地大口灌水,明明只是普通的白水,他却喝出了蜜一般的清甜。

  “也不算是,就想着给他们一个机会。”怀清说道,再这么拖下去,麦子都快熟透了。

  卫近庭“呵呵”笑了两声,便不再言语。

  桃源庄表面看上去一片荒凉,可又有谁能想到,内庄竟然种着八十亩冬小麦,如今外面又种了几百亩稀罕作物和几百亩黄豆。

  无论是冬小麦,还是那些稀罕物种,卫近庭这几十年跑遍大江南北,都极为少见。倘若这些都试验成功,那无疑将是大明朝的福报。

  卫近庭自认为是个忠君爱国之人,可面对眼前这些,他首先考虑的却是如何保障这一家人的平安。

  冬小麦在阮行之那里已经报备过,算是过了明路,可其他的呢?

  花椒、辣椒还算不上什么,可后面的花生、红薯、土豆,他预感这些作物一旦成功推广,将会改变大明朝的粮食物种格局,届时引发的轰动,对夏家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实在难以预料。

  “丫头,可知道这红薯、土豆能亩产多少?”卫近庭问道。

  “二十石左右吧。”怀清只顾着低头补全记录,完全没留意卫近庭问这话的意图,“庄子的土地太贫瘠,改良个两三年,三年后再种的话,说不定亩产三十石都有可能。”

  她空间里的黑土地,红薯亩产可达六千斤,土豆亩产五千斤,换算过来差不多五十石。当然,现实中的土地无法与空间相比,但保障亩产三十石还是有把握的。

  “三十石!”卫近庭听到这个数字,只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仿佛那三十石粮食直接砸在了他头上。

  大明朝目前所有的粮食物种里,还没有哪种能达到如此高的亩产,三十石,这简直太逆天了。

  “先生!先生!你没事吧?”怀清见他身体摇摇欲坠,赶紧丢开手里的纸笔,上前搀扶,“您老日后还是吃清淡些!”她心里清楚,卫大儒平日里饮食不节制,高油高盐高糖,硬生生把自己吃出了“三高”体质。

  “没事,我就是晕一下。”卫近庭还沉浸在“三十石”带来的巨大冲击中。

  “还没事呢,这都晕了几回了。”怀清无奈地说道,就算不刻意记数,她也知道卫近庭已经晕过四五回了,刚被捡回来的时候,也是因为低血糖晕了过去。

  她拿过卫近庭随身携带的水壶,给他灌水,庄里用的水都是经过灵泉水稀释的,虽说不能立刻治病,但长期饮用还是有一定益处的。转头又嘱咐春音先抱着小弟回庄,再牵牛车来接先生。

  卫近庭喝过水后,眩晕感有所缓解,“丫头可知,那亩产三十石对于咱大明朝来说意味着什么?”

  “没有三十石,顶多二十石,好好好!就算是三十石,那又如何?”怀清见他着急,立马改口,“先生想说的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吧?”

  卫近庭哼了两声,心里想着,你明白就好。

  “先生大可宽心!那土豆、番薯种子不多,庄子顶多种了三十亩。”怀清安慰道,就算产量惊人,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应该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说完,她便丢开卫近庭,又去捡起自己的纸笔。

  “再者,此天华物宝降生我大明,必是上天念及当今圣上是千古仁君,宽厚仁慈,才降此物来确保咱大明百姓衣食无忧,一切还是当今圣上的功绩。”

  怀清这一通马屁拍得自然流畅,毫无违和感,卫近庭差点就信以为真,忍不住啐了句“小滑头”。

  “先生莫乱说,此乃小女的肺腑之言。”怀清一本正经地说道,拍皇帝马屁这件事,她是真心实意的,毫无抵触情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都是大明子民,所获之物自然要上报朝廷,不敢有丝毫私心。

  怀璧其罪吗?

  怀清心里清楚,实力摆在那里,有些事情可不是想隐藏就能解决的。

  冬小麦是如此,土豆、番薯亦是如此,他们夏家都会第一时间上报朝廷。

  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将所有成果都呈到惠安帝面前,从一开始就保持坦诚相待,她相信以惠安帝的睿智,一定能看到他们的赤诚之心。

  若做到这一步,还是得不到皇家的庇佑……

  那就,一起毁灭吧。

  她可以尝试去宽容待人,不轻易与人为敌,但如果非战不可,她也绝不畏惧,大不了不死不休。

  这是杨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如果低了头对方还得寸进尺,那就抬起头,挺起腰,不择手段撂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