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想容新上架的产品本就数量有限,经众人这么一哄抢,瞬间被抢购一空,就连铺子其他货品也一并销售殆尽。
考虑到怀清下午得回家,而沈掌柜一时也来不及核算当日盈利,于是大家在山海茶楼用过午饭后,怀清便去向县令夫人汇报情况,随后回家报喜。
至于铺子里的大小事务,则全权交由二东家阮芳宁处理。
不过,怀清明确了一个关键要点:无论何人前来,铺子每天上架的精油等产品数量都不会改变。
当然,若是知县夫人因夫人外交有所需求,自然可以随时到铺子取用,毕竟是自家人,也就不必拘泥于那些规矩。
铺子里这些贵重的精油,光靠各家府中的姑娘千金购买,销量着实有限,各家掌家夫人才是他们真正的贵宾。
这就如同前世的学生装与贵妇装,不仅名称、包装截然不同,价格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学生大多没什么钱,向他们推销产品,无非是看重其数量优势,可真正能带来丰厚利润的,还是那些买得起奢侈品的贵妇群体。
怀清心中早有盘算,她还想把花想容开到青州府、开到京城去。而知县夫人能帮忙推销,打开市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戚氏作为多年掌家之人,这些道理她一看便懂。况且,这本就是自家女儿的铺子,能帮衬的地方自然要全力相助,还得好好谋划一番。
戚氏从铺子里拿了二十瓶精油,加上之前怀清送的,精心一盒盒包装好,附上信件,让管家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各世家夫人手中。
当然,这二十瓶精油的费用会记在自家女儿账上,即便亲如母女,账目也得算得清清楚楚。
怀清处理完事务后,便让春音快马赶回村子,毕竟县衙若有消息,也是送往村里。只是当她们赶到村子时,县衙的人还未到,也不知是因为望江村地处偏僻耽误了行程,还是其他缘故。
一见到爹娘,怀清便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好消息。夏兴南激动得难以言表,只是一个劲儿地望向院门,也不知是在等衙役报信,还是等大哥他们归来。
于氏则显得淡定许多,在她心里,自家孩子自然是优秀的,县试过与不过都无关紧要,如今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就已经十分满足。
于氏心态好,也是因为家里无需她过多操心。庄子上有庄户打理,回村后每日不过做做家务,倒也有了更多时间与村人唠唠家常。
怀清心里明白,这所谓的唠家常,可不就是听听八卦嘛,其实她自己也挺爱听的。
“你杏花伯娘最近可是乐开了花。”于氏笑着说道。
哦?有情况!
怀清靠在于氏身旁,一边吃着草莓,一边好奇追问。
空间里的草莓已经成熟了好几批,可这草莓太过水灵娇嫩,怀清只敢拿给自家人享用,连送人都怕出问题。
“你槐花嫂子和丽娘嫂子同时有喜了,这可是双喜临门呐。你杏花伯娘跟我说起这事的时候,那大嗓门,全村人估计都听见了。”
怀清可是见识过杏花伯娘的大嗓门,看来她这次是真的高兴坏了。
“听说,你刘家伯伯今早带着两个儿子进山了,说是要打些猎物,攒些银子,好给两个孙子办满月酒。”
刘家靠着打络子和在作坊做工,这段时间也没少挣钱。但谁会嫌银子多呢?况且上山打猎本就是他们的拿手本事,歇了一整个冬天,也早就想进山活动活动筋骨了。
“老宅的诚哥儿和识哥儿,也被你三叔四叔送去田家庄上的私塾了。”
听到这个消息,怀清一点也不意外。三叔四叔当初为什么分家,还不是为了自家儿女能有更好的发展。
如今他们在作坊干活,每月能有一两银子的收入,三婶四婶偶尔去作坊帮忙也能赚些钱,而且这样还能抽出时间照顾家里的农活,比起之前在镇上的日子,简直好太多了。
手里有了钱,他们自然想着把儿子送去私塾,不求能出人头地,多识几个字总是好的。
“娟姐儿年纪还小,洁姐儿倒是跟着湘湘她们忙得不亦乐乎。”
“只是你那湄堂姐,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相看了好多家,她就是不肯点头。你阿奶发了好大的脾气,把她收拾了一顿,结果她转头就跑去了李家村。听说前几天一大早才回来,好像老实了些。”
怀清知道,她这个湄堂姐从小到大,一直被李氏灌输要做富家少奶奶的观念,就盼着她大哥今年八月初考中秀才,好跟着沾光,去镇上或县里挑选富贵人家,哪里还能瞧得上村里这些人。
诚然,眼界高并非坏事,眼界高说明自信、见识广,可这一切的前提是自身要有足够的实力。
自己内里空虚,却还要求别人花团锦簇,那可不就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嘛。
所以说,眼界太高有时候也会是个麻烦事。
“等你大哥二哥回来,我打算把张大有、张大伟两兄弟分给你二哥,田运来和陶宇生以后就跟着你大哥,不管是做小厮还是书童,随他们自己的意愿。”
“啊?娘,您怎么突然想到这个?是有人跟您说了什么吗?”怀清一脸疑惑,书童、小厮?大哥他们每天吃住在书院,真的用得着这些吗?
“村里一些出了五服的族亲找上门来,想让自家孩子给你大哥他们作伴。我想着都是自家族亲,就算出了五服,也万万不能让人家签卖身契,就回绝了,说自家庄子上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
怀清心中冷笑,娘心善,不想这些族亲沦为贱籍,却压根没料到人家根本就没想过卖身,不过是想借着那点关系,让自家给他们帮扶一把。娘不圣母,她也不想拆穿,反正怄气的又不是她。
“你小弟还小,也不需要什么书童。要是那谢道运人品不错,就让他跟着诤哥儿一起作伴,跟着庭先生学习。”
“谢道运作伴倒是没问题,可小弟他不去书院了吗?弘文书院可是县里众多学子向往的学府,小弟说退出就退出,以后再想进去,可就不一定有机会了。”
“诤哥儿年前在书院生的那场病,你还记得吧?”于氏问道。
“不是着凉引发的高热吗?”当初怀清一心只顾着大哥他们被陷害的事,见小弟退烧了,也就没多留意,而且大哥他们也没提过别的。
“我也是这几天才知道。”于氏回忆起前天的事,“诤哥儿仰着头,小手捏得紧紧的,战战兢兢地说他要跟着庭先生读书,不去书院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书院里有妖怪。”
“妖怪?”怀清怀疑小弟在书院是不是被欺负了。“是谁欺负他了?”
“问了,他没说。”
怀清闭上眼睛,仔细回想诤哥儿去书院后的点点滴滴,这才惊觉这段时间自己忙得晕头转向,对小弟的关注实在太少。也不知是小弟隐藏得太好,还是怎么回事,在这些记忆里,她竟没找到小弟被欺负的蛛丝马迹。
不过,大哥他们在书院若是被针对,小弟恐怕也难免会听到些闲言碎语。等大哥回来,这事可得好好算算。
如果小弟不是真的厌学,换个环境或许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庭先生,咱们也不清楚他从哪儿来,学识到底能不能胜任教导诤哥儿。等大哥他们回来,让他们去确认一下。要是真的合适,留下他也无妨;以后要是不合适,再换也来得及。”
卫近庭:我堂堂一代大儒,屈尊给你家小儿当西席还不够,怎么,还没上任就想着随时把我解雇?
陌上蔷薇已千寻,奈何相逢不识君。
怀清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以前心心念念的卫大儒,已经被她小弟给领回了家,还免费给小弟当起了西席。
在她眼里,不过是个有点学识的糟老头,给小弟当个幼教倒也凑合,哪里会想到这糟老头竟然就是名满天下的卫大儒呢。
考虑到怀清下午得回家,而沈掌柜一时也来不及核算当日盈利,于是大家在山海茶楼用过午饭后,怀清便去向县令夫人汇报情况,随后回家报喜。
至于铺子里的大小事务,则全权交由二东家阮芳宁处理。
不过,怀清明确了一个关键要点:无论何人前来,铺子每天上架的精油等产品数量都不会改变。
当然,若是知县夫人因夫人外交有所需求,自然可以随时到铺子取用,毕竟是自家人,也就不必拘泥于那些规矩。
铺子里这些贵重的精油,光靠各家府中的姑娘千金购买,销量着实有限,各家掌家夫人才是他们真正的贵宾。
这就如同前世的学生装与贵妇装,不仅名称、包装截然不同,价格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学生大多没什么钱,向他们推销产品,无非是看重其数量优势,可真正能带来丰厚利润的,还是那些买得起奢侈品的贵妇群体。
怀清心中早有盘算,她还想把花想容开到青州府、开到京城去。而知县夫人能帮忙推销,打开市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戚氏作为多年掌家之人,这些道理她一看便懂。况且,这本就是自家女儿的铺子,能帮衬的地方自然要全力相助,还得好好谋划一番。
戚氏从铺子里拿了二十瓶精油,加上之前怀清送的,精心一盒盒包装好,附上信件,让管家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各世家夫人手中。
当然,这二十瓶精油的费用会记在自家女儿账上,即便亲如母女,账目也得算得清清楚楚。
怀清处理完事务后,便让春音快马赶回村子,毕竟县衙若有消息,也是送往村里。只是当她们赶到村子时,县衙的人还未到,也不知是因为望江村地处偏僻耽误了行程,还是其他缘故。
一见到爹娘,怀清便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好消息。夏兴南激动得难以言表,只是一个劲儿地望向院门,也不知是在等衙役报信,还是等大哥他们归来。
于氏则显得淡定许多,在她心里,自家孩子自然是优秀的,县试过与不过都无关紧要,如今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就已经十分满足。
于氏心态好,也是因为家里无需她过多操心。庄子上有庄户打理,回村后每日不过做做家务,倒也有了更多时间与村人唠唠家常。
怀清心里明白,这所谓的唠家常,可不就是听听八卦嘛,其实她自己也挺爱听的。
“你杏花伯娘最近可是乐开了花。”于氏笑着说道。
哦?有情况!
怀清靠在于氏身旁,一边吃着草莓,一边好奇追问。
空间里的草莓已经成熟了好几批,可这草莓太过水灵娇嫩,怀清只敢拿给自家人享用,连送人都怕出问题。
“你槐花嫂子和丽娘嫂子同时有喜了,这可是双喜临门呐。你杏花伯娘跟我说起这事的时候,那大嗓门,全村人估计都听见了。”
怀清可是见识过杏花伯娘的大嗓门,看来她这次是真的高兴坏了。
“听说,你刘家伯伯今早带着两个儿子进山了,说是要打些猎物,攒些银子,好给两个孙子办满月酒。”
刘家靠着打络子和在作坊做工,这段时间也没少挣钱。但谁会嫌银子多呢?况且上山打猎本就是他们的拿手本事,歇了一整个冬天,也早就想进山活动活动筋骨了。
“老宅的诚哥儿和识哥儿,也被你三叔四叔送去田家庄上的私塾了。”
听到这个消息,怀清一点也不意外。三叔四叔当初为什么分家,还不是为了自家儿女能有更好的发展。
如今他们在作坊干活,每月能有一两银子的收入,三婶四婶偶尔去作坊帮忙也能赚些钱,而且这样还能抽出时间照顾家里的农活,比起之前在镇上的日子,简直好太多了。
手里有了钱,他们自然想着把儿子送去私塾,不求能出人头地,多识几个字总是好的。
“娟姐儿年纪还小,洁姐儿倒是跟着湘湘她们忙得不亦乐乎。”
“只是你那湄堂姐,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相看了好多家,她就是不肯点头。你阿奶发了好大的脾气,把她收拾了一顿,结果她转头就跑去了李家村。听说前几天一大早才回来,好像老实了些。”
怀清知道,她这个湄堂姐从小到大,一直被李氏灌输要做富家少奶奶的观念,就盼着她大哥今年八月初考中秀才,好跟着沾光,去镇上或县里挑选富贵人家,哪里还能瞧得上村里这些人。
诚然,眼界高并非坏事,眼界高说明自信、见识广,可这一切的前提是自身要有足够的实力。
自己内里空虚,却还要求别人花团锦簇,那可不就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嘛。
所以说,眼界太高有时候也会是个麻烦事。
“等你大哥二哥回来,我打算把张大有、张大伟两兄弟分给你二哥,田运来和陶宇生以后就跟着你大哥,不管是做小厮还是书童,随他们自己的意愿。”
“啊?娘,您怎么突然想到这个?是有人跟您说了什么吗?”怀清一脸疑惑,书童、小厮?大哥他们每天吃住在书院,真的用得着这些吗?
“村里一些出了五服的族亲找上门来,想让自家孩子给你大哥他们作伴。我想着都是自家族亲,就算出了五服,也万万不能让人家签卖身契,就回绝了,说自家庄子上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
怀清心中冷笑,娘心善,不想这些族亲沦为贱籍,却压根没料到人家根本就没想过卖身,不过是想借着那点关系,让自家给他们帮扶一把。娘不圣母,她也不想拆穿,反正怄气的又不是她。
“你小弟还小,也不需要什么书童。要是那谢道运人品不错,就让他跟着诤哥儿一起作伴,跟着庭先生学习。”
“谢道运作伴倒是没问题,可小弟他不去书院了吗?弘文书院可是县里众多学子向往的学府,小弟说退出就退出,以后再想进去,可就不一定有机会了。”
“诤哥儿年前在书院生的那场病,你还记得吧?”于氏问道。
“不是着凉引发的高热吗?”当初怀清一心只顾着大哥他们被陷害的事,见小弟退烧了,也就没多留意,而且大哥他们也没提过别的。
“我也是这几天才知道。”于氏回忆起前天的事,“诤哥儿仰着头,小手捏得紧紧的,战战兢兢地说他要跟着庭先生读书,不去书院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书院里有妖怪。”
“妖怪?”怀清怀疑小弟在书院是不是被欺负了。“是谁欺负他了?”
“问了,他没说。”
怀清闭上眼睛,仔细回想诤哥儿去书院后的点点滴滴,这才惊觉这段时间自己忙得晕头转向,对小弟的关注实在太少。也不知是小弟隐藏得太好,还是怎么回事,在这些记忆里,她竟没找到小弟被欺负的蛛丝马迹。
不过,大哥他们在书院若是被针对,小弟恐怕也难免会听到些闲言碎语。等大哥回来,这事可得好好算算。
如果小弟不是真的厌学,换个环境或许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庭先生,咱们也不清楚他从哪儿来,学识到底能不能胜任教导诤哥儿。等大哥他们回来,让他们去确认一下。要是真的合适,留下他也无妨;以后要是不合适,再换也来得及。”
卫近庭:我堂堂一代大儒,屈尊给你家小儿当西席还不够,怎么,还没上任就想着随时把我解雇?
陌上蔷薇已千寻,奈何相逢不识君。
怀清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以前心心念念的卫大儒,已经被她小弟给领回了家,还免费给小弟当起了西席。
在她眼里,不过是个有点学识的糟老头,给小弟当个幼教倒也凑合,哪里会想到这糟老头竟然就是名满天下的卫大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