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众人将满身泥泞、狼狈不堪的阮晋阳和怀谨团团围住。
“这是怎么回事?”于氏满脸疑惑,说着还顺手从怀谨的头发上摘下几根鸡毛 。
阮晋阳与怀谨面面相觑,脸上一阵滚烫,羞得说不出话。
牛大向来不是多嘴之人,此刻像个没事人似的站在一旁,手里拎着几只野鸡和野兔,背上还驮着一箩筐笋子。
夏兴南赶忙上前,帮着牛大卸下箩筐,将东西搬到灶房。
怀谦可就不一样了,他瞧了瞧这两个狼狈的家伙,眼中闪过一丝促狭,随即便将两人在山里的“英勇事迹”添油加醋地说了一大通。
平日里沉稳严谨的两人难得犯错,被他逮个正着,这么好的机会,怀谦怎会轻易放过?
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原来,两人这般狼狈是为了追一只野鸡,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折腾半天,最后野鸡还是被牛大拿下,他们俩倒成了这场闹剧的“配角”。
“噗,噗呲!”怀清率先忍不住,笑出了声。
紧接着,众人也都顾不上同情这两个倒霉蛋,纷纷捧腹大笑起来。
阮晋阳和怀谨估计这辈子都没这么狼狈过,看着大家笑得前俯后仰,两人对视一眼,也跟着无奈地笑了起来。
家里整日烧着暖烘烘的炕,热水也供应充足。两人被大家打趣够了,便转身进了浴室,也让城里来的阮大公子体验一把夏家独特的淋浴。
怀清和阮芳宁两人则回到书房,继续为她们的店铺出谋划策。经过一番商讨,最后商定,铺子开业那天,店里只摆放少量精油,其他产品正常上架,有多少摆多少,精油实行限量供应。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也算是一种饥饿营销策略。
“刚才我听你们讲什么花?怎么回事?”怀谨几人虽然知道怀清、阮芳宁和童锦清三人合开脂粉店的事,但消息传出都快一个月了,也没见她们有什么实际行动。
“原材料被卡了,咱这儿现在还没鲜花呢!”秋冬季节,鲜花本就稀少,就算有,也没有足够的数量供她们大量使用。
“这倒是个棘手的问题。”原材料供应不上,整个供应链就会断裂,即便店铺生意再火爆,没有货物可卖也是白搭。
“那个,我在滇南有个小庄子,庄子上好像是种花的。”阮晋阳突然开口。
“哥,你什么时候买的庄子?”阮芳宁满脸惊诧,瞪大了眼睛问道。
“我三年前出去游学,途经滇南时,被那里的风景深深吸引,一时冲动就买了个庄子。买了之后就没怎么关注,要不是今天这事儿,我估计都把它给忘了。”
怀清更关注庄子的规模以及种植的花卉种类,毕竟不是所有鲜花都适合提取精油。
“我让侍书进来给你们详细说说。”阮晋阳说着,便吩咐侍书进来。
侍书是他的书童,平时他的私人产业都由侍书打理。侍书初四回了趟县城,这会儿刚回来不久,听到公子传唤,立刻快步走进来。
“庄子不大,也就一百亩。因为地处滇南,当地盛行花饼,所以庄子上种的都是花。我记得年前庄子送来的节礼里有曼陀罗、百合、杜鹃,都是花干,还有些花茶花饼。”
“花干不好提取精华液,但有别的用途,可以卖与我们铺子吗?”怀清问道。
“怀清姑娘太客气了,回头让侍书给送来。”阮晋阳爽快地应道。
“就是,别跟大哥客气。那啥?大哥,你这庄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物尽其用送与我!”阮芳宁一边说着,一边极为谄媚地给阮晋阳端茶倒水,满脸讨好的笑容。
阮晋阳太了解自家小妹的脾性了,要是这时候不答应,回头她一状告到父亲那里,最后吃亏妥协的肯定还是自己。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他都是自觉地直接拱手相送。
“我回头让侍书把地契给你送去。”
“谢谢大哥!”阮芳宁欢呼雀跃。
怀清满心羡慕,有个财大气粗的哥哥就是不一样,动动嘴皮子,一个庄子就到手了,简直太让人羡慕了!
怀谨和怀谦见状,无奈地对视一眼,心里暗自感叹,他们也想如此腰缠万贯,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别人不知道,大妹还能不清楚吗?
他们两兄弟一贫如洗,零花钱加起来也就够买本《庄子》,至于送庄子,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怀清感受到了大哥二哥的怨念,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好吧,自己也就是羡慕一下,过过嘴瘾,还是靠自己赚钱花更靠谱。
“但是鲜花运到这里,路途遥远,如何保鲜呢?”阮芳宁提出了新的疑问。
“芳宁,这不用担心,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咱把工坊挪到滇南就行了,制作成成品,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怀清灵机一动,想出了解决办法。
“有道理!”
于是,怀清和阮芳宁便把其他人晾在一边,两人窝在沙发上,热火朝天地商量起各种事项。怀谨几人看着她们,面面相觑,这分明是利用完就把他们抛在一边的节奏啊。
“少爷,刚刚我回府,正好碰到宋捕头,听他说,府城那里发来公文,说是又给咱临元县增加五百人流民。”侍书突然汇报。
宋捕头就是原先的宋明辉宋捕快,年底的时候知县大人给他升职了。
“怎么又突然增加这么多?”阮晋阳惊讶地叫出声。
加上之前的六千人,这流民数量都快赶上县里小半人口了,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嘛!
“好似,好似听说乐安县今年雪情严重,加之入冬前没做好准备,好几个村落房屋倒塌。乐安县本身就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等着安置,实在无力接纳府衙安排下来的这些人。”
“乐安知县听说咱县里有位大善人,就跟知府大人说了,关大人下了命令,咱老爷据理力争也推脱不了。”
阮晋阳不禁感叹,这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怀谨和怀谦对视一眼,心想,这侍书话里的大善人不会指的是他们家吧?
“府衙总共安排多少人过来咱县?”怀谨忍不住问道。
村里年前来了三十几人,天寒地冻的,大家也没提让他们开荒建房子的事,里正大伯先安排他们借住在村里闲置的屋子里。米粮县衙发了一些,村里也赞助了一些,帮助他们过冬倒也不成问题。
“如今怕是超过六千五百人了。”
“这么多?”
“那,大人?”怀谨本想问知县大人可有做什么安排,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意识到自己差点僭越了。
“怀谨不用顾虑,父亲他已经将他们安排在各村庄,咱临元县整个县有一百七十六个村庄,每个村安排三十几人,但是新增的五百人尚不知父亲如何安排?”
怀谨沉思许久,缓缓开口:“若村里实在安排不下,可以从县里的大户庄子上着手。这已经过年了,马上就是开春耕种,庄子上都需要人手。
你知道我家的庄子都是荒地,年后也是要开荒耕种,我这里只能帮你们安置一百人。”
怀谨在心里仔细计算过,多一百人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他们家能不能负担得起。幸亏大妹年前有先见之明,囤了几万斤粮,负担两三百人吃喝半年还是没问题的。
怀谨一表态,怀谦怀清都纷纷表示支持。但他们也强调,这一百人到他们庄子跟之前的人一样是来以劳抵资,不是白白养着的;再者,知县大人安排到村里的人有什么政策他们不清楚,但到他们庄子上就要听从他们的安排。
“怀谨兄大义!”阮晋阳称赞道,并表示这点他们可以放心,流民在府衙都会集中听训,还会有捕快带去目的地,再一一进行震慑嘱咐。
他代表父亲感谢夏家的仁义,因着急这件事,决定明天就回去。
阮芳宁不乐意了,他们前两天才来,在夏家才玩了三天,还没玩够呢。但她也知道轻重缓急,虽然满心不舍,也只是嘟嘟嘴表示不满。
即使再留恋,阮家两兄妹隔天还是收拾包袱回县衙了。怀清让阮芳宁有空再来玩,到时候带她上山,也可以去庄子上游玩。
得到准信的阮芳宁,回程总算没跟阮晋阳闹小情绪,阮晋阳不禁觉得,这忽悠安慰人还得是怀清姑娘有办法。
“这是怎么回事?”于氏满脸疑惑,说着还顺手从怀谨的头发上摘下几根鸡毛 。
阮晋阳与怀谨面面相觑,脸上一阵滚烫,羞得说不出话。
牛大向来不是多嘴之人,此刻像个没事人似的站在一旁,手里拎着几只野鸡和野兔,背上还驮着一箩筐笋子。
夏兴南赶忙上前,帮着牛大卸下箩筐,将东西搬到灶房。
怀谦可就不一样了,他瞧了瞧这两个狼狈的家伙,眼中闪过一丝促狭,随即便将两人在山里的“英勇事迹”添油加醋地说了一大通。
平日里沉稳严谨的两人难得犯错,被他逮个正着,这么好的机会,怀谦怎会轻易放过?
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原来,两人这般狼狈是为了追一只野鸡,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折腾半天,最后野鸡还是被牛大拿下,他们俩倒成了这场闹剧的“配角”。
“噗,噗呲!”怀清率先忍不住,笑出了声。
紧接着,众人也都顾不上同情这两个倒霉蛋,纷纷捧腹大笑起来。
阮晋阳和怀谨估计这辈子都没这么狼狈过,看着大家笑得前俯后仰,两人对视一眼,也跟着无奈地笑了起来。
家里整日烧着暖烘烘的炕,热水也供应充足。两人被大家打趣够了,便转身进了浴室,也让城里来的阮大公子体验一把夏家独特的淋浴。
怀清和阮芳宁两人则回到书房,继续为她们的店铺出谋划策。经过一番商讨,最后商定,铺子开业那天,店里只摆放少量精油,其他产品正常上架,有多少摆多少,精油实行限量供应。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也算是一种饥饿营销策略。
“刚才我听你们讲什么花?怎么回事?”怀谨几人虽然知道怀清、阮芳宁和童锦清三人合开脂粉店的事,但消息传出都快一个月了,也没见她们有什么实际行动。
“原材料被卡了,咱这儿现在还没鲜花呢!”秋冬季节,鲜花本就稀少,就算有,也没有足够的数量供她们大量使用。
“这倒是个棘手的问题。”原材料供应不上,整个供应链就会断裂,即便店铺生意再火爆,没有货物可卖也是白搭。
“那个,我在滇南有个小庄子,庄子上好像是种花的。”阮晋阳突然开口。
“哥,你什么时候买的庄子?”阮芳宁满脸惊诧,瞪大了眼睛问道。
“我三年前出去游学,途经滇南时,被那里的风景深深吸引,一时冲动就买了个庄子。买了之后就没怎么关注,要不是今天这事儿,我估计都把它给忘了。”
怀清更关注庄子的规模以及种植的花卉种类,毕竟不是所有鲜花都适合提取精油。
“我让侍书进来给你们详细说说。”阮晋阳说着,便吩咐侍书进来。
侍书是他的书童,平时他的私人产业都由侍书打理。侍书初四回了趟县城,这会儿刚回来不久,听到公子传唤,立刻快步走进来。
“庄子不大,也就一百亩。因为地处滇南,当地盛行花饼,所以庄子上种的都是花。我记得年前庄子送来的节礼里有曼陀罗、百合、杜鹃,都是花干,还有些花茶花饼。”
“花干不好提取精华液,但有别的用途,可以卖与我们铺子吗?”怀清问道。
“怀清姑娘太客气了,回头让侍书给送来。”阮晋阳爽快地应道。
“就是,别跟大哥客气。那啥?大哥,你这庄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物尽其用送与我!”阮芳宁一边说着,一边极为谄媚地给阮晋阳端茶倒水,满脸讨好的笑容。
阮晋阳太了解自家小妹的脾性了,要是这时候不答应,回头她一状告到父亲那里,最后吃亏妥协的肯定还是自己。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他都是自觉地直接拱手相送。
“我回头让侍书把地契给你送去。”
“谢谢大哥!”阮芳宁欢呼雀跃。
怀清满心羡慕,有个财大气粗的哥哥就是不一样,动动嘴皮子,一个庄子就到手了,简直太让人羡慕了!
怀谨和怀谦见状,无奈地对视一眼,心里暗自感叹,他们也想如此腰缠万贯,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别人不知道,大妹还能不清楚吗?
他们两兄弟一贫如洗,零花钱加起来也就够买本《庄子》,至于送庄子,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怀清感受到了大哥二哥的怨念,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好吧,自己也就是羡慕一下,过过嘴瘾,还是靠自己赚钱花更靠谱。
“但是鲜花运到这里,路途遥远,如何保鲜呢?”阮芳宁提出了新的疑问。
“芳宁,这不用担心,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咱把工坊挪到滇南就行了,制作成成品,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怀清灵机一动,想出了解决办法。
“有道理!”
于是,怀清和阮芳宁便把其他人晾在一边,两人窝在沙发上,热火朝天地商量起各种事项。怀谨几人看着她们,面面相觑,这分明是利用完就把他们抛在一边的节奏啊。
“少爷,刚刚我回府,正好碰到宋捕头,听他说,府城那里发来公文,说是又给咱临元县增加五百人流民。”侍书突然汇报。
宋捕头就是原先的宋明辉宋捕快,年底的时候知县大人给他升职了。
“怎么又突然增加这么多?”阮晋阳惊讶地叫出声。
加上之前的六千人,这流民数量都快赶上县里小半人口了,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嘛!
“好似,好似听说乐安县今年雪情严重,加之入冬前没做好准备,好几个村落房屋倒塌。乐安县本身就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等着安置,实在无力接纳府衙安排下来的这些人。”
“乐安知县听说咱县里有位大善人,就跟知府大人说了,关大人下了命令,咱老爷据理力争也推脱不了。”
阮晋阳不禁感叹,这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怀谨和怀谦对视一眼,心想,这侍书话里的大善人不会指的是他们家吧?
“府衙总共安排多少人过来咱县?”怀谨忍不住问道。
村里年前来了三十几人,天寒地冻的,大家也没提让他们开荒建房子的事,里正大伯先安排他们借住在村里闲置的屋子里。米粮县衙发了一些,村里也赞助了一些,帮助他们过冬倒也不成问题。
“如今怕是超过六千五百人了。”
“这么多?”
“那,大人?”怀谨本想问知县大人可有做什么安排,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意识到自己差点僭越了。
“怀谨不用顾虑,父亲他已经将他们安排在各村庄,咱临元县整个县有一百七十六个村庄,每个村安排三十几人,但是新增的五百人尚不知父亲如何安排?”
怀谨沉思许久,缓缓开口:“若村里实在安排不下,可以从县里的大户庄子上着手。这已经过年了,马上就是开春耕种,庄子上都需要人手。
你知道我家的庄子都是荒地,年后也是要开荒耕种,我这里只能帮你们安置一百人。”
怀谨在心里仔细计算过,多一百人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他们家能不能负担得起。幸亏大妹年前有先见之明,囤了几万斤粮,负担两三百人吃喝半年还是没问题的。
怀谨一表态,怀谦怀清都纷纷表示支持。但他们也强调,这一百人到他们庄子跟之前的人一样是来以劳抵资,不是白白养着的;再者,知县大人安排到村里的人有什么政策他们不清楚,但到他们庄子上就要听从他们的安排。
“怀谨兄大义!”阮晋阳称赞道,并表示这点他们可以放心,流民在府衙都会集中听训,还会有捕快带去目的地,再一一进行震慑嘱咐。
他代表父亲感谢夏家的仁义,因着急这件事,决定明天就回去。
阮芳宁不乐意了,他们前两天才来,在夏家才玩了三天,还没玩够呢。但她也知道轻重缓急,虽然满心不舍,也只是嘟嘟嘴表示不满。
即使再留恋,阮家两兄妹隔天还是收拾包袱回县衙了。怀清让阮芳宁有空再来玩,到时候带她上山,也可以去庄子上游玩。
得到准信的阮芳宁,回程总算没跟阮晋阳闹小情绪,阮晋阳不禁觉得,这忽悠安慰人还得是怀清姑娘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