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华语乐坛巅峰会》-《不露脸电台主播,全网都在找我!》

  几日悠闲的光阴如水般流过。

  这天下午,凌默刚结束一段《红楼梦》的稿子,正站在窗边远眺,舒缓一下久坐的疲惫,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但号码归属地显示是京都,

  且序列号段透着一种不寻常的规整与权威感,绝非寻常商业或骚扰电话所能拥有。

  凌默心中微动,一种莫名的预感让他按下了接听键。

  “您好,请问是凌默先生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性的声音,语调沉稳平和,措辞严谨精准,每一个字都带着经过千锤百炼的官方正式感。

  “我是,您哪位?”

  凌默的回应不卑不亢,但心神已悄然凝聚。

  “凌默先生,您好。

  冒昧打扰。

  我是国家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

  同时也是本届《华语乐坛巅峰会》组委会的执行秘书长,

  我姓陈,陈明远。”

  国家电视台!《华语乐坛巅峰会》组委会!

  这两个名头本身就如同重锤,足以在任何一个文艺界人士心中激起惊涛。

  凌默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身体也不自觉地站得更直。

  即使他心性再淡然,也深刻明白这两个称谓背后所代表的,是国家级平台的绝对权威和华语乐坛金字塔尖的终极认证。

  “陈秘书长,您好。”

  凌默的语气里,那份郑重已然满溢。

  “凌先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组委会,向您近期在文化艺术领域,

  尤其是音乐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表达最诚挚的祝贺!”

  陈秘书长的开场白是标准的官方辞令,但因其身份和平台,这褒奖便拥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您的一系列作品,将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巧妙融合,

  形成了独特而高级的艺术风格,在社会各阶层都引发了现象级的广泛讨论和高度赞誉。”

  一番必要的肯定之后,陈秘书长话锋微转,语气在原有的沉稳上,更添了几分凝练与庄重:

  “凌先生,我此次致电,核心目的,是代表组委会,正式向您发出邀请——

  邀请您以首发参赛歌手的身份,出席即将举办的第六届《华语乐坛巅峰会》。”

  “首发参赛歌手”!

  这六个字如同六记惊雷,在凌默脑海中炸响。

  即使他前世记忆中对这个赛事的规格有所了解,

  但当这顶级的邀约以如此直接的方式落在他头上时,

  那种混合着惊讶、凝重与一丝兴奋的复杂情绪,依旧瞬间攫住了他的心神。

  陈秘书长似乎早已预料到这邀请带来的冲击,他并不急于催促,

  而是用那种特有的、不容置疑的权威口吻,开始为凌默勾勒出这场赛事堪称恐怖的行业地位:

  “凌先生,您或许知道,《华语乐坛巅峰会》绝非普通意义上的综艺或选秀。

  它由国家电视台与华娱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每四年才举办一届。

  其选拔机制之严苛,堪称绝无仅有——

  没有海选,

  没有推荐,

  唯一的通道,便是组委会发出的邀请函。”

  他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每一位收到邀请的歌手,都必须是在过去数年间,用实打实的作品、票房、口碑和行业影响力证明了自己,是屹立于华语乐坛潮头、公认的顶尖人物。”

  他刻意停顿,让这份沉重感充分沉淀,然后继续道:

  “因此,在业内和无数资深乐迷心中,它有一个更为传神且充满敬畏的别称——

  《众神领域》。”

  陈秘书长缓缓吐出这四个字,仿佛它们本身就拥有千钧重量,

  “意味着,有资格踏入这个赛场的,无不是被市场与专业双重认证的乐坛神只。

  而我们所角逐的,不仅仅是名次,更是在未来四年里,谁能站在华语乐坛的最高王座之上。”

  “当然,”

  他话锋一转,语气回归到官方的严谨与宏大,

  “从官方层面,我们更倾向于《华语乐坛巅峰会》这个称谓。

  这个名字,代表着我们对华语音乐最高艺术水准、最专业评审态度和最广泛群众基础的追求。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盛会,自筹备之初,便已锁定为国家电视台年度乃至未来四年的核心战略项目。

  它将动用最顶级的制作团队、最权威的评审机制、最广泛的宣传渠道。

  从第一期节目开始,便将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其影响力将超越娱乐范畴,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件。”

  “历届的参与者,名字无一不是如雷贯耳的天王天后、教父级唱将。

  而最终能在这场神战中脱颖而出,夺得巅峰桂冠的,意味着什么?”

  陈秘书长的声音沉静而有力,

  “意味着他或她,不仅仅是在技巧上登峰造极,

  更是在作品深度、市场号召力、舞台统治力乃至个人艺术人格上,

  都获得了全国范围内最广泛的认可。

  这项荣誉,是华语乐坛公认的、最具含金量的终极荣耀,没有之一。”

  陈秘书长的话语,如同一幅恢弘而严谨的画卷,在凌默眼前缓缓展开。

  那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清晰无比的、通往权力与荣耀之巅的阶梯。

  他前世记忆中的信息与此刻听到的相互印证,让他无比确信,对方所言,字字无虚。

  “凌先生,”陈秘书长的声音将凌默从澎湃的思绪中拉回现实,

  “组委会经过多轮审慎评估与激烈讨论,最终一致认为,

  您凭借其卓绝的原创才华、独特的文化审美、已然得到验证的巨大市场影响力以及未来不可限量的潜力,

  完全符合,甚至超越了我们对巅峰会参与者的期待。

  我们坚信,您的加入,将为本届盛会注入全新的活力与高度。

  我们在此,诚挚地期待您的首肯,期待您在这个真正的《众神领域》中,绽放属于您的、无可替代的光芒。”

  电话那头,陈秘书长耐心地等待着回应。

  而凌默握着手机,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无垠的天空,心中的波澜已化作汹涌的潮汐。

  这通电话,已不仅仅是一个邀请,它是一封镌刻着荣耀与挑战的、通往华语乐坛至高圣殿的金色战书。

  一个汇聚了所有目光、承载着无限可能的终极舞台,帷幕正在为他缓缓开启。

  电话挂断后,书房里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窗外隐约的城市噪音作为背景。

  凌默没有动,甚至没有改变坐姿,只是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凉的手机外壳上摩挲着。

  陈秘书长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像带着重量,砸在他的心湖深处,

  不是涟漪,而是惊涛。

  他的第一反应是排斥。

  一种近乎本能的抵触情绪涌上来。

  他的音乐之路,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野生”的、不受拘束的气质。

  从电台那个用声音构筑的小小世界,

  到旅行直播中与天地共鸣的即兴演唱,

  再到隐匿一年后演唱会上的情感爆发,“自由” 始终是他创作的灵魂。

  音乐于他,是呼吸,是日记,是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灵魂的自然流淌。

  它不该被放在竞技台上,被量化、被比较、被贴上名次的标签。

  “音乐,何时成了角斗士的表演?”

  他内心发出诘问。

  他享受的是创作时的酣畅淋漓,

  是演唱时与听众的情感共鸣,

  是那些深夜在音乐平台评论区看到的、因他的歌而得到慰藉的真实故事。

  这些,难道不比一座镀金的奖杯更真实、更珍贵吗?

  他拥有的下载量、演唱会门票秒空的盛况、街头巷尾的传唱,

  这些都是市场最直接的投票,是民心所向。

  然而,现实的粗粝感很快侵入了这片理想的领地。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些刺眼的声音——

  不仅仅是陆子昂粉丝那种明显的敌意和阴阳怪气:

  “数据女工刷出来的罢了,真以为自己是盘菜了?”

  “连金曲奖提名都没有,粉丝也好意思吹实力派?”

  更让他心头微沉的,是那些来自中立路人甚至略带好感的路人的质疑:

  “歌是不错,但好像没什么权威认可啊?”

  “现象级是现象级,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可能就是缺个有分量的奖来证明吧?”

  “粉丝别吹太过了,等拿了歌王再封神也不迟。”

  这些声音,像细小的沙子,磨着他的神经。

  他可以无视恶意的攻击,却无法完全忽略这种代表着“普遍认知”的质疑。

  尤其让他无法释怀的,是看到自己粉丝的委屈。

  他看到过粉丝们在网络上为了维护他,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

  却因为“无奖”这个硬伤而被怼得哑口无言,

  只能反复强调“我们默哥不在乎这些虚名”、“作品说话”。

  他看到过一些年轻的粉丝,在遭受嘲讽后,带着不甘和迷茫在超话里问:

  “为什么他们总说我们没有奖?

  奖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份来自支持者的委屈,比任何攻击都更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责任。

  他可以洒脱地说“我不在乎”,

  但他不能让那些真心爱他、支持他的人,一直背负着“偶像无奖”的舆论压力。

  这是一种软性的绑架,却真实存在。

  他的思绪再次回到《华语乐坛巅峰会》本身。

  他强迫自己跳出个人情绪,理性分析这个舞台的意义。

  四年一届,国家台 华娱巨头,

  无海选,只邀成名宿将……

  这每一个要素,都指向它的至高无上。

  这不仅仅是比赛,这是华语乐坛的加冕礼,是通往神坛的必经之路,至少在世俗和行业认知里。

  在这个舞台上获得的成就,其分量远超十个普通的年度最佳歌手奖。

  它代表的,是官方、业界、市场三方面的终极认可。

  “或许……我需要这个平台,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或反驳。”

  一个更深层、更强烈的念头开始破土而出。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身负另一个世界的文明瑰宝,

  他的视野和格局,注定不应局限于做一个“受欢迎的音乐人”。

  他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一份属于先行者的骄傲与使命感和……野心!

  他不仅要唱歌,他要用他的音乐,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审美,树立起一座让后人仰望的丰碑!

  他要让“凌默”这两个字,成为华语音乐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坐标,一个时代的符号!

  这个比赛,就是最好的宣示台和试金石。

  在一个汇聚了最强对手、最高标准的战场上,用绝对的实力碾压一切质疑,登顶封王!

  这不仅能彻底堵住所有非议,让粉丝扬眉吐气,更是向整个行业、向全世界宣告他凌默的艺术主权!

  这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是以战止谤,以王证道!

  理想主义的自由情怀与现实主义的影响力需求在激烈交锋;

  淡泊名利的个人修为与成就霸业的宏大抱负在互相拉扯;

  不愿被规则束缚的艺术家灵魂与需要借助规则登顶的智者思维在艰难权衡。

  他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继续逍遥自在、我素我行的田园牧歌,

  但可能始终无法获得最主流的“正名”,粉丝将继续承受委屈;

  另一边是踏入竞技场,接受规则的检验,

  用一场辉煌的胜利来换取绝对的话语权和历史地位,

  但这意味着要暂时放下部分“自由”,投身于一场充满未知和压力的角逐。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是自我剖析的煎熬。

  他反复拷问自己的内心:

  参加比赛,是否违背了做音乐的初心?

  是否是一种向世俗的妥协?

  最终,他得出了答案:

  不!这不是妥协,

  而是升华!是战略!

  将最纯粹的音乐,放在最耀眼的舞台上,去征服最挑剔的耳朵,

  这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艺术表达和自信的彰显!

  这非但不是对音乐的玷污,反而是对音乐力量的最大化释放和证明!

  用规则内的胜利,来打破规则的桎梏,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自由!

  想到这里,他眼中所有的迷茫和犹豫如同被阳光驱散的迷雾,瞬间消散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澈见底的坚定和锐利无匹的锋芒。

  他的脊梁挺得更直,一股舍我其谁的磅礴气势自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他拿起手机,动作果断而沉稳,回拨了那个号码。

  “陈秘书长,我是凌默。”

  他的声音平静如水,却蕴含着火山爆发前的巨大能量和不容置疑的决心,

  “感谢组委会的厚爱。

  这个挑战,我接下了。

  我会准时参加。”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只愿寄情于山水音乐的吟游诗人,

  而是即将披甲执锐、踏上华语乐坛最高战场的王者。

  他的决定,不仅关乎个人荣誉,更关乎一场为支持者正名的战役,一场旨在奠定时代丰碑的远征。

  风云,因他这一句话而骤起。

  电话挂断,书房内重归寂静,但凌默的心潮却比方才更加汹涌。

  他缓缓坐回椅子上,指尖在眉心用力按了按,仿佛要将脑海中纷繁的思绪理顺。

  《华语乐坛巅峰会》……一月举行,

  为期近一个月,二月结束,刚好赶上农历新年。

  这个时间点像一颗清晰的坐标,钉在了他未来的时间轴上。

  这意味着,如果接受邀请,他将从新年伊始,

  就投入到一场持续整个正月的、高强度、高关注的乐坛巅峰对决中。

  这无疑是一场硬仗,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准备。

  然而,几乎与此同时,

  另一个更具分量的邀约也如同幽灵般浮现在脑海——

  许教授提及的“世界文明对话与发展峰会”,

  就在下个月,十二月!

  “下个月……”

  凌默低声自语,眉头微蹙。

  时间已然非常紧迫。

  许教授这几天几乎是天天来电,语气一次比一次凝重,

  除了反复强调峰会的重要性,

  更透露出在京都的筹备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

  尤其是在核心论点和应对策略上,

  学界内部存在分歧,急需新的视角和强有力的观点来破局。

  许教授话里话外,都殷切希望凌默能提前赴京,参与到最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去。

  “看来,京都这一趟,是无论如何也推不掉了。”

  凌默心中已然明了。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

  许教授口中的“困难”,恐怕涉及的是核心层面的理论构建与话语权争夺,

  这恰恰可能是他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于公于私,他都无法置身事外。

  如此一来,时间线变得清晰而紧迫:

  十二月,迫在眉睫:必须动身前往京都,

  参与峰会前期筹备,应对可能的文化论战,

  然后直接飞赴美丽国参加为期不短的世界级峰会。

  一月到二月,紧锣密鼓:峰会结束回国后,几乎无缝衔接,

  就要立刻投入到《华语乐坛巅峰会》的备战与参赛中,直至农历新年前夕。

  这意味着,从今年底到明年初,他将迎来一段马不停蹄、毫无喘息之机的超级忙碌期。

  两个都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顶级舞台,

  一个关乎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一个关乎乐坛巅峰地位的奠定,哪一个都不能有丝毫懈怠。

  “还真是……看得起我啊。”

  凌默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弧度,

  有压力,有自嘲,

  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挑战激起的昂扬斗志。

  他原本计划的悠闲创作、享受生活的时光,

  看来要彻底告一段落了。

  但奇怪的是,这种被重大事件推着走的感觉,并未让他感到厌烦或焦虑,

  反而有一种宿命般的兴奋感在血管里流淌。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骨子里就蕴含着不安分的基因,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留下印记。

  如今,两个绝佳的机会几乎同时摆在面前,

  一个在思想文化的世界战场,

  一个在华语乐坛的荣誉之巅——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展现全方位实力的舞台!

  “也好。”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

  “既然注定要忙碌,那就让这忙碌,变得更有价值!”

  “用世界峰会上的宏论,奠定文化领域的声望;

  再用华语乐坛巅峰会的歌声,征服乐坛的巅峰!”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而我,便要在这接连的硬仗中,证明何为真正的——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

  先拿出手机,给许教授回了一条信息:

  “许教授,京都之事我已明了。

  我会安排时间,尽快动身前往,与诸位师长共商大计。”

  接着,他重新找到陈秘书长的号码,再次拨通,语气沉稳而肯定:

  “陈秘书长,关于《华语乐坛巅峰会》的邀请,我正式确认参加。

  相关流程和需要准备的材料,烦请告知。”

  挂断这两个电话,凌默站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依旧车水马龙,而他的内心,已经为即将到来的、连轴转般的双线作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场跨越东西半球、贯穿文化与音乐两大领域的征战蓝图,在他心中徐徐展开。

  他知道,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最为关键、也最为辉煌的一段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