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互相观察-《不露脸电台主播,全网都在找我!》

  前往酒楼的车内,气氛微妙的安静。

  凌默略显疲惫地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而在他身旁或前后,几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出色的女子,心思早已百转千回。

  她们彼此之间并不熟悉,目光偶尔交汇,都带着礼貌而疏离的打量,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只有她们自己能懂的紧张感。

  当凌默自然地、大大方方地向几位女孩互相介绍彼此的身份时

  “这位是顾清辞,京都来的朋友,诗词方面很有见解。”

  “这位是叶倾仙,星海大学的艺术生。”

  “安冉,你们应该见过,以前电台的同事。”

  尽管初次见面的诧异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感依然存在,

  但她们心中几乎瞬间达成了一个诡异的共识:

  这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想法并非源于她们对彼此身份的认可或接受,

  而是源于对凌默本身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认知。

  在她们各自的心中,凌默的才华横溢如皓月当空,人格魅力深似瀚海,

  他本就应该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如此优秀的他,身边若是没有同样出色的女性环绕,那才是咄咄怪事。

  眼前的这几位,无论是容貌、气质还是隐约透出的才情,

  似乎都“配得上”出现在凌默的社交圈里,反而印证了她们自身眼光的正确性

  ——她们看上的男人,果然是万众瞩目的稀缺资源。

  更关键的是,凌默这种“大大方方”介绍的态度,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他目前没有对任何一方做出明确的、排他性的选择。

  如果他心有所属,或者与某一位关系特别,以他的性格至少在他们目前的认知里,

  或许会表现出更多的回避或尴尬,而非如此坦荡。

  这种坦荡,虽然让她们内心有些酸涩,

  但也同时给每个人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和继续竞争的许可。

  “他还没有做出决定。”

  “这说明我和其他人一样,都还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我还有机会。”

  这种共识让现场微妙紧张的气氛,反而变得有一种诡异的、心照不宣的“和谐”。

  她们彼此之间礼貌地点头致意,说着“你好”、“久仰”之类的客套话,

  但眼神交汇的瞬间,却仿佛有无形的电波在空气中碰撞,进行着快速的评估、比较和不动声色的宣示。

  这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欣赏同一个卓越对象基础上的、极其脆弱的平衡。

  她们暂时成为了一个因凌默而存在的、奇特又尴尬的“共同体”,

  共享着同一种甜蜜的烦恼和巨大的压力。

  所有人都明白,凌默没有做出选择,既是希望,也意味着这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最终谁能真正走进那颗难以捉摸的心的最深处,还是未知数。

  目前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暂时的休战。

  苏青青仍在场馆收尾,但心思已飞远

  “庆功宴…

  他应该已经和教授他们先过去了吧。

  不知道…叶小姐、顾小姐她们是不是也在?”

  她一边高效地处理着最后的琐事,一边心神不宁。

  她知道那几位的存在,也隐约明白她们与凌默关系匪浅。

  苏青青的内心是自信与焦虑并存。

  自信源于她与凌默共同经历了这场战役般的演唱会筹备,有着“战友”般的革命情谊,以及她为他默默付出的一切。

  她相信自己的体贴和付出凌默能感受到。

  但焦虑则来自于那几位女子过于耀眼

  ——叶倾仙的清冷绝色,

  顾清辞的才情家世,

  李安冉的活泼直率,

  都让她感到压力。

  但她绝不会退缩,她的策略是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和不可或缺的支持,她相信时间和自己能给的温暖。

  “戒掉凌默?怎么可能。

  既然无法放手,那就让自己成为他最离不开的那个人。”

  顾清辞坐在车内,姿态优雅,目光偶尔掠过凌默的侧脸

  “叶倾仙…李安冉…还有那位忙碌的苏小姐…呵。”

  她心中了然,唇角维持着得体的微笑,但内心却远非表面平静。

  她一年多未见凌默,思念蚀骨,

  今日重逢却是在如此场合,身边还有如此多的“竞争者”。

  顾清辞的内心是理性审视与感性嫉妒的交织。

  她习惯用理性分析一切,包括感情。

  她会快速评估另外几人的优势劣势,并确信自己在精神层面的共鸣与家世学识上不输任何人。

  但凌默刚刚舞台上爆发出的、她未曾见过的狂野一面,深深冲击了她,

  让她感性的一面占据上风,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和危机感。

  她的骄傲不允许她像小女生一样争抢,

  她的策略是保持距离的欣赏和独一无二的精神共鸣,

  她相信凌默最终需要的是一个能与他灵魂对话的人。

  “戒掉凌默?早已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既然他未做抉择,那我便以我的方式,

  让他看到谁才是最能与他并肩看风景的人。”

  叶倾仙清冷地坐在一旁,看似望着窗外,余光却全在凌默身上

  ·“……”

  她感受到了来自顾清辞和李安冉的“气场”,

  尤其是顾清辞,那份才女的气质让她隐隐觉得是对手。

  但她并不畏惧,反而激起了某种清冷的斗志。

  叶倾仙的内心是纯粹的爱意与强烈的占有欲。

  她的世界相对简单,爱了便是爱了,如同飞蛾扑火,带着艺术生的执拗与纯粹。

  青草湖月的邂逅、题诗的心动,早已将凌默的影子深深刻入灵魂。

  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只在乎凌默的态度。

  她的策略更直接——

  遵循本心,用她独特的魅力吸引他,她相信凌默能懂她与其他人的不同。

  “戒掉凌默?

  除非将我灵魂抽去一半。

  她们是她们,我是我。

  他既为我题诗,心中必有我一席之地。”

  李安冉心情依旧激动,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有点小紧张但更多是兴奋

  “哇,她们都好漂亮好有气质啊…不过我也不差!哼!”

  她有点小动物的直觉,能感觉到微妙的气氛,

  但她性格开朗,不太会陷入复杂的宫斗思维。

  李安冉的内心是直白的爱慕与乐观的争取。

  她是典型的行动派,喜欢就要表达出来。

  她是凌默事业起步的见证者和早期支持者,有着“革命情谊”。

  她不像其他人那样想得深远,她的策略就是持续的热情、直接的关心和不变的陪伴,像个小太阳一样照亮凌默。

  她相信“近水楼台先得月”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戒掉凌默?

  做不到!

  喜欢就是喜欢啊!

  反正他现在又没有女朋友,大家各凭本事嘛!

  我先冲了!”

  尽管心思各异,策略不同,

  但在这四位出色的女性心中,有一个念头是出奇统一的:

  放弃?绝无可能。

  她们都深深沉迷于凌默的才华、魅力以及那份神秘感,都认为自己在他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既然凌默本人没有明确做出选择,

  那就意味着游戏仍在继续,

  每个人都还有机会,也都不愿意提前退场。

  这场庆功宴,注定不会只是一场简单的庆祝,更是一场无声的、暗流涌动的较量。

  而风暴的中心——

  凌默,

  似乎对此浑然不觉,

  或者,

  心知肚明却尚未想好如何应对。

  就在凌默与师长、红颜们前往庆功宴的酒楼途中,

  他的手机屏幕亮起,一条简洁却分量不轻的信息跳了出来。

  发件人:宋怡。

  信息内容一如既往地符合她商业女强人的利落风格: “演唱会非常成功,恭喜。

  影响力超预期,商业价值将大幅提升。

  后续若有商业规划,可聊。”

  没有过多的情绪表达,没有小女儿态的祝贺,只有最直接的肯定和对未来利益的敏锐洞察。

  她就像一位精准的投资人,在评估了一场极其成功的路演后,发出了后续合作的邀约信号。

  然而,尽管宋怡是凌默早期的重要支持者,身份地位不凡,

  但在此时此刻

  ——凌默与他的恩师、以及那几位情感牵扯极深的红颜同行的私人庆功时刻

  ——她的“重量”和定位,还不足以让她自然而然地融入这个更为亲密和复杂的圈子。

  她更像是战略投资人或重要商业伙伴。

  她与凌默的交集更多在于事业前期的支持和未来的商业可能性,

  而非深入私人情感生活或共享此刻这种带有强烈情感宣泄和私人性质的庆祝氛围。

  她的自知之明,以宋怡的情商和阅历,她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她选择了发送一条得体、专业且能刷足存在感的信息,

  而不是试图挤进那个显然不属于她当前身份的聚会。

  这是一种成熟的做法,

  既表达了关注和支持,又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维护了自身的姿态。

  凌默看到信息后,会心一笑,简单回复

  “谢谢支持”,

  但他此刻的精力必然更多地放在应对眼前几位的情感波动和与师长的交流上。

  宋怡的这条信息,已被归入“待处理商务事宜”的范畴,而非此刻需要回应的情感债。

  因此,在这场暗流涌动的“红颜局”中,宋怡更像是一个场外的观察者和未来的潜在变量。

  她暂时还挤不进这个需要深厚情感积累或特殊机缘才能进入的核心圈子,

  但她发出的信号明确表示:

  她仍在场上,

  只是在一个不同的赛道,等待着更适合她发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