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璃璃监督试点区-《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

  三月的风从江南吹向北疆,卷起黄沙与柳絮。南宫璃立于驿站门前,望着远方起伏的地势,唇角微扬。

  “这北疆,倒是比想象中热闹。”她轻声道,手中握着一份名单,正是朝廷拟定的试点地区名录。

  随行的小吏擦了擦汗,小声提醒:“大人,北疆虽已划入试点,但战事未歇,民间风气保守,恐怕推行女子参政之策会遇阻。”

  南宫璃回头看了他一眼,笑意不减:“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先咬一口。”

  她转身迈步,动作轻盈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场。身后的护卫们纷纷跟上,一行人朝着试点区核心地带进发。

  第一站,青河县。

  此地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战火稍息,百姓多以农桑为生。然而,南宫璃刚踏入县城边界,便察觉异样。

  “换班时间在午时三刻,巡逻队每隔两炷香轮换一次。”她低声对身旁的副官说道,“我们得赶在他们交接前绕过去。”

  说罢,她将斗篷一甩,露出内里朴素的粗布衣裙,又从幻影时空镜中取出一顶旧草帽戴在头上,瞬间由朝堂命妇变成了村野妇人。

  “这装扮倒真像本地人。”副官惊叹。

  “别夸得太早。”南宫璃眨眨眼,“等我混进去再夸。”

  一行人借着山道绕过关卡,顺利进入县城。城中百姓见有陌生妇人前来,皆投来好奇目光,却无人主动搭话。

  “看来这里的人对外来者戒心不小。”南宫璃心中暗忖。

  她并未贸然行动,而是先在集市上买了些瓜果,坐在摊位边与卖菜的老妪闲聊起来。

  “阿婆,听说这儿最近来了不少朝廷的人?”她笑眯眯地问。

  老妪翻了个白眼:“可不是嘛,一群穿官服的老爷,大摇大摆地来,说什么要让女娃儿也能读书做官……哎哟,这不是胡闹嘛!”

  南宫璃不动声色:“那您觉得呢?”

  “我?我当然不乐意。”老妪拍了拍竹筐,“我家孙女才八岁,整天被那些‘新政’搅得不得安宁,连个安静念书的地方都没有。”

  “可要是有人愿意学呢?”南宫璃试探性地问。

  老妪愣了一下,随即叹口气:“愿意学又能如何?学堂都是男先生,女学生去了,怕是要被笑话。”

  南宫璃记下这一细节,笑着递给她一个绣花手帕作为谢礼,起身离开。

  夜幕降临,她在一处废弃祠堂后方架起一座小型帐篷,悄然开启幻影时空镜,在其中开辟出一方静谧空间。

  “想说话的,可以进来。”她轻声自语。

  不多时,果然有几名年轻女子陆续走入,神色紧张。

  “你们放心,这里没人能听见。”南宫璃请她们坐下,端上茶水,“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起初众人沉默不语,直到一名身穿蓝衫的姑娘率先开口:“我叫林婉儿,家里原本不同意让我来参加学堂选拔,是我偷偷跑出来的。”

  “那你家人知道吗?”南宫璃问。

  “不知道。”林婉儿低头,“若被发现,恐怕会被罚跪祠堂。”

  “祠堂?”南宫璃敏锐捕捉到这个词,“哪个祠堂?”

  “就是城东那座老祠堂。”另一名女子插话,“以前专门用来惩罚犯错的女人,现在虽废了,但村里人都不敢靠近。”

  南宫璃心中一动:“你们谁去过那里?”

  几人摇头。

  “但我听奶奶说过,”林婉儿迟疑片刻,“那祠堂里藏着一本族谱,上面记载了所有被逐出宗族的女子名字。”

  “原来如此。”南宫璃若有所思。

  她一边记录这些信息,一边继续引导谈话,终于从她们口中得知更多关于当地女性的真实困境——学堂师资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家族压力过大等。

  “你们希望学堂教什么?”她问。

  “医术、织染、算账。”林婉儿毫不犹豫,“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用得上的。”

  “好。”南宫璃点头,“我会把这些反馈带回朝廷,并推动调整试点政策。”

  林婉儿睁大眼睛:“您是朝廷的人?”

  “我是监督这次改革的人。”南宫璃微微一笑,“也是来帮你们争取机会的人。”

  几人面面相觑,眼神中多了几分信任。

  第二日清晨,南宫璃前往县衙。

  县令王德安年近五旬,面容严肃,显然对此次改革并无好感。

  “南大人,朝廷的旨意我们自然遵守,但地方事务复杂,不是纸上谈兵就能解决的。”他语气平淡,却透着敷衍。

  南宫璃不急不躁,从袖中取出一份报告:“这是我在青河县走访所得,附有具体数据和案例,请王大人过目。”

  王德安接过,扫了一眼,眉头皱得更深:“这些内容……是否有些夸大其词?”

  “您可以派人核实。”南宫璃从容应对,“另外,我建议将部分男子学堂改为男女共学,同时增设女子专属课程,如医术、律法基础、农技管理等。”

  王德安沉吟片刻:“此事需层层上报,审批至少得半月。”

  “三天。”南宫璃看着他,“三天之内,我要看到初步批复。”

  王德安脸色一变:“这不可能。”

  “如果我说,我能调取赫家的资源协助落实呢?”南宫璃淡淡一笑。

  王德安怔住,旋即明白她的身份远非普通官员。

  “三天……我可以尽力。”他最终妥协。

  南宫璃满意地点头:“那就拜托了。”

  走出县衙时,阳光正好洒在她脸上。她仰头望天,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这只是开始。”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赵承泽站在御书房外,听着屋内皇帝与几位重臣的密谈。

  “北疆那边动静不小。”一位大臣低声说,“南宫璃已经介入,据说还打算重新启用那座废弃祠堂。”

  “哦?”皇帝抬眸,“她想做什么?”

  “据说是想建立一所女子书院,专攻实务,不走传统科举路子。”

  “有意思。”皇帝轻笑,“朕倒要看看,她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赵承泽听着,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南宫璃啊……你到底是想改天换地,还是只想证明自己?”

  他没有回答,只默默退入阴影之中。

  而此刻,南宫璃正站在青河县的一片田埂上,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心中一片清明。

  “机会,从来不是别人给的。”她喃喃道,“是我们自己,一点一点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