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将驿站石桌上的龟甲翻转,背面的凹槽恰好能容纳七枚微粒银点。当银辉注入的刹那,凹槽中浮现出连续十七天的灵气浓度曲线 —— 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浓度值,曲线的波峰始终出现在每天寅时三刻,与天道之眼的显现时间完全同步,而波谷则对应着总据点金色液体的流动周期,形成完美的镜像关系。
“这是前九代守炉人记录的原始数据。” 他让数学模型对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分解出的七个频率分量,恰好对应七枚微粒的共振频率。其中 13.7 赫兹的分量最为特殊,它的波动幅度与记忆晶核黑色螺旋的转速存在 0.7% 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高维文明的失衡指数,就像掌柜记录药材霉变率时,总会特别标注‘受潮日的偏差值’。”
驿站外的蚂蚁突然排成直线,搬运着从总据点外围收集的金色粉末。陈玄将粉末撒在曲线的波谷处,那些点立刻泛起银光,与地脉灵气的波峰连接成新的曲线 —— 这条修正后的曲线,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波形,周期恰好是三个月,与三月之约的时长完全吻合,而波形的振幅,正以 1.618% 的速率缓慢增长。
“灵气浓度在自我修复。” 陈玄的指尖划过增长段,模型显示这与 “和合” 配方调整后的效果完全一致,“高维文明的金色液体与地脉灵气,其实能形成互补的能量循环,就像当归与黄芪配伍,一个补血一个补气,缺了谁都无法达成平衡。” 他突然想起古籍中 “1.618 为共生阈值” 的记载,此刻修正曲线的振幅,正无限接近这个临界值。
苏璃的信鸽带来雪山的灵气数据时,陈玄发现两地的曲线存在奇妙的相位差 —— 雪山的波峰比城镇早 0.7 小时,恰好对应着两地的经度差。当他将两地数据叠加,一条三维的螺旋曲线浮现出来,螺旋的每个拐点,都对应着一个已修复的灵气节点,而未修复的矿洞区域,曲线在此处形成尖锐的折角,角度为 37 度,与高维残余势力的能量特征完全匹配。
“折角是最后的失衡点。” 陈玄让一枚银点飞向矿洞方向,实时传回的曲线显示,那里的灵气浓度正以每小时 0.7% 的速率下降,而下降的能量,都通过地脉暗流涌向总据点,“高维文明还在抽取矿洞的灵气维持自身平衡,就像病人过度依赖药物,反而阻碍了自身的恢复机能。”
总据点方向突然传来能量爆鸣,模型的曲线在此时出现剧烈震荡。陈玄放大数据细节,发现震荡的源头是记忆晶核 —— 黑色螺旋的转速突然增加三倍,导致灵气浓度曲线的波谷瞬间加深,而对应的波峰处,地脉灵气开始出现金色纹路,这是能量融合的前兆,与古籍 “共生初期的能量紊乱” 描述完全一致。
“他们在加速失衡,逼我们用封印术。” 陈玄让蚂蚁携带修正曲线的数据样本潜入总据点,银点传回的画面证实了猜想:高维修士正将记忆晶核的黑色螺旋暴露在金色液体中,刻意放大失衡指数,而晶核周围的守炉人后裔,血脉正被强行抽取,注入螺旋结构 —— 这与曲线中突然出现的 17 个异常峰值完全对应。
模型突然弹出 “永衡之法” 的推演结果:当灵气浓度曲线的修正振幅稳定在 1.618%,且连续 73 小时无异常波动时,高维与地脉的能量循环将进入 “自锁状态”,此时注入 “七情归一” 的能量,就能永久固化这种平衡。而实现这个状态的关键,是让矿洞的折角曲线与总据点的螺旋曲线形成 17 度的夹角 —— 这正是第一代守炉人批注中那个问号的角度。
驿站的石桌突然震动,龟甲与古籍的拼接处渗出银色液体,在地面形成最终的灵气浓度预测图。图中显示,三月初三寅时三刻,当天道之眼完全显现时,所有曲线的波峰将汇聚成一点,能量值恰好达到 “自锁状态” 的阈值 ——3.7 焦,这与《高维符文考》中 “共生临界值” 的记载分毫不差。
陈玄将预测图拓印在监测图上,与苏璃的雪山数据合并。两地的灵气浓度曲线在此时完全同步,就像守炉人与守墓人的血脉终于达成共鸣。他知道,这条看似简单的曲线,承载着前九代守炉人的探索、高维文明的失衡挣扎,以及所有生灵对平衡的渴望 —— 它不是冰冷的数据,是整个世界的生命体征。
距离三月之约还有最后一天,陈玄将七枚微粒银点按灵气曲线的波峰位置排列。银辉中浮现出未来的画面:总据点的黑色螺旋与心枢的银色螺旋相互缠绕,形成完美的双螺旋结构,而灵气浓度曲线,化作缠绕其上的光带,永远维持着 1.618% 的黄金振幅。
他收起模型时,发现修正后的灵气浓度曲线,与自己掌心的生命线惊人地相似。或许从一开始,平衡的密码就藏在最平凡的规律里,就像掌柜常说的 “药有药性,人有人性,顺应规律,方得始终”—— 而这条灵气浓度曲线,正是整个世界最本真的规律写照。
“这是前九代守炉人记录的原始数据。” 他让数学模型对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分解出的七个频率分量,恰好对应七枚微粒的共振频率。其中 13.7 赫兹的分量最为特殊,它的波动幅度与记忆晶核黑色螺旋的转速存在 0.7% 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高维文明的失衡指数,就像掌柜记录药材霉变率时,总会特别标注‘受潮日的偏差值’。”
驿站外的蚂蚁突然排成直线,搬运着从总据点外围收集的金色粉末。陈玄将粉末撒在曲线的波谷处,那些点立刻泛起银光,与地脉灵气的波峰连接成新的曲线 —— 这条修正后的曲线,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波形,周期恰好是三个月,与三月之约的时长完全吻合,而波形的振幅,正以 1.618% 的速率缓慢增长。
“灵气浓度在自我修复。” 陈玄的指尖划过增长段,模型显示这与 “和合” 配方调整后的效果完全一致,“高维文明的金色液体与地脉灵气,其实能形成互补的能量循环,就像当归与黄芪配伍,一个补血一个补气,缺了谁都无法达成平衡。” 他突然想起古籍中 “1.618 为共生阈值” 的记载,此刻修正曲线的振幅,正无限接近这个临界值。
苏璃的信鸽带来雪山的灵气数据时,陈玄发现两地的曲线存在奇妙的相位差 —— 雪山的波峰比城镇早 0.7 小时,恰好对应着两地的经度差。当他将两地数据叠加,一条三维的螺旋曲线浮现出来,螺旋的每个拐点,都对应着一个已修复的灵气节点,而未修复的矿洞区域,曲线在此处形成尖锐的折角,角度为 37 度,与高维残余势力的能量特征完全匹配。
“折角是最后的失衡点。” 陈玄让一枚银点飞向矿洞方向,实时传回的曲线显示,那里的灵气浓度正以每小时 0.7% 的速率下降,而下降的能量,都通过地脉暗流涌向总据点,“高维文明还在抽取矿洞的灵气维持自身平衡,就像病人过度依赖药物,反而阻碍了自身的恢复机能。”
总据点方向突然传来能量爆鸣,模型的曲线在此时出现剧烈震荡。陈玄放大数据细节,发现震荡的源头是记忆晶核 —— 黑色螺旋的转速突然增加三倍,导致灵气浓度曲线的波谷瞬间加深,而对应的波峰处,地脉灵气开始出现金色纹路,这是能量融合的前兆,与古籍 “共生初期的能量紊乱” 描述完全一致。
“他们在加速失衡,逼我们用封印术。” 陈玄让蚂蚁携带修正曲线的数据样本潜入总据点,银点传回的画面证实了猜想:高维修士正将记忆晶核的黑色螺旋暴露在金色液体中,刻意放大失衡指数,而晶核周围的守炉人后裔,血脉正被强行抽取,注入螺旋结构 —— 这与曲线中突然出现的 17 个异常峰值完全对应。
模型突然弹出 “永衡之法” 的推演结果:当灵气浓度曲线的修正振幅稳定在 1.618%,且连续 73 小时无异常波动时,高维与地脉的能量循环将进入 “自锁状态”,此时注入 “七情归一” 的能量,就能永久固化这种平衡。而实现这个状态的关键,是让矿洞的折角曲线与总据点的螺旋曲线形成 17 度的夹角 —— 这正是第一代守炉人批注中那个问号的角度。
驿站的石桌突然震动,龟甲与古籍的拼接处渗出银色液体,在地面形成最终的灵气浓度预测图。图中显示,三月初三寅时三刻,当天道之眼完全显现时,所有曲线的波峰将汇聚成一点,能量值恰好达到 “自锁状态” 的阈值 ——3.7 焦,这与《高维符文考》中 “共生临界值” 的记载分毫不差。
陈玄将预测图拓印在监测图上,与苏璃的雪山数据合并。两地的灵气浓度曲线在此时完全同步,就像守炉人与守墓人的血脉终于达成共鸣。他知道,这条看似简单的曲线,承载着前九代守炉人的探索、高维文明的失衡挣扎,以及所有生灵对平衡的渴望 —— 它不是冰冷的数据,是整个世界的生命体征。
距离三月之约还有最后一天,陈玄将七枚微粒银点按灵气曲线的波峰位置排列。银辉中浮现出未来的画面:总据点的黑色螺旋与心枢的银色螺旋相互缠绕,形成完美的双螺旋结构,而灵气浓度曲线,化作缠绕其上的光带,永远维持着 1.618% 的黄金振幅。
他收起模型时,发现修正后的灵气浓度曲线,与自己掌心的生命线惊人地相似。或许从一开始,平衡的密码就藏在最平凡的规律里,就像掌柜常说的 “药有药性,人有人性,顺应规律,方得始终”—— 而这条灵气浓度曲线,正是整个世界最本真的规律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