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新婚序曲:独立的乐章与家族的涟漪-《风起京华,携手一生》

  珩珩与念杨的婚礼,如同一个温馨的顿号,标记着两人人生新篇章的开始。婚礼的喧嚣过后,生活回归日常的轨道,却奏响了与以往不同的旋律。

  两人并未住在周家或苏家的大宅,而是在离双方工作和学校都不远的地方,购置了一套顶层公寓。这里成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

  公寓的装修完美体现了主人的特质。客厅的一面墙是珩珩设计的嵌入式书架,摆满了医学典籍和专业期刊,严谨有序;另一面墙则留白,成了念杨随时可以挥洒灵感的画板区域,色彩和构图时常变换,充满动态的生命力。开放式厨房里,珩珩能精准按照营养配比准备早餐,而念杨则负责赋予食物以艺术般的摆盘。书房是共用的,常常是珩珩在电脑前分析数据,念杨在一旁的画架前涂抹色彩,互不打扰,却又气息交融。

  他们的生活节奏忙碌而充实。珩珩的医学研究进入了关键阶段,常常泡在实验室或医院直到深夜。念杨的研究生课程和艺术创作也同样紧张。但他们总能找到彼此的频率。珩珩会在念杨为创作瓶颈烦恼时,用他冷静的逻辑帮她梳理思路;念杨则会在珩珩被复杂数据困扰时,用她感性的视角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或是直接拉他离开书桌,去楼顶露台看星星,换换脑子。

  这种独立的生活,让他们在婚姻初期就建立了平等、尊重且彼此支撑的成熟模式。他们既是爱人,也是彼此最契合的战友。

  孩子们搬出去独立生活,让周家和苏家的大家长们,在欣慰之余,也难免生出一丝“空巢”的失落感。

  宋雨霏和杨楚怡通电话的频率更高了,内容从以前的育儿经,变成了现在的“孩子们不知道吃饭及不及时”、“念杨那孩子创作起来就忘了时间,珩珩也不管管”之类的甜蜜抱怨。她们会时不时地让人送些炖好的补品或新鲜食材过去,以这种方式延续着母亲的关爱。

  周翊轩和苏清河则表现得更为“含蓄”。周翊轩会在与珩珩讨论医学前沿动态时,不经意地问一句“念杨最近画展准备得怎么样了?”;苏清河则会和女儿视频,看看她新家的布置,顺便“考察”一下书架上有哪些书,以此来判断女婿的品味和学识。这种牵挂,化作了一种更为深沉和尊重的注视。

  周老爷子则是直接派代表——曾孙女怀周,进行“实地考察”。小林怀周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