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九阴真经,除夕守岁-《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入夜。

  丹室内里,静谧无声。

  一盏月华金灯悬于半空,洒下清冷如水的辉光。

  将室中景物映照得纤毫毕现的同时,又平添几分不似人间的幽玄之意。

  陈安并未炼丹,亦非修行。

  此刻安坐在书案前,手中正捧着一卷泛黄的古旧书册,凝神翻阅。

  此书正是前些时日里,东观老校书郎黄觞托他斧正的那卷手书——

  【九阴】。

  洋洋洒洒数千言,落入陈安眼中。

  更在他那过目不忘的天赋之下,于心头一遍遍的流转、推衍。

  初始之时,陈安只当此书是一门颇为不凡的江湖武学。

  其内里易筋锻骨、疗伤、点穴、轻功......

  种种法门包罗万象,精妙绝伦。

  远远胜过他之前所见的任何一门凡俗武功。

  可随着越发深入的研读,陈安脸上神情便也渐渐多了几分讶异。

  深究此书根基,已然是脱离了单纯打磨筋骨、熬炼气血的范畴。

  而是讲究效法天地、调和阴阳,以内力为引,撬动周身窍穴,进而沟通外界,引一丝若有若无的天地之力为己用。

  这般理念显然是超脱了凡俗武学,初具修行法门的雏形。

  “黄觞?黄裳!”

  陈安放下书卷,口中轻声呢喃,随之哂然一笑。

  想来,便是那位编纂【万寿道藏】时。

  无师自通,从无数道经当中自行悟出修行之理的传奇大家了。

  难怪,难怪。

  他心中了然,却也不再深究。

  此方世界早已是似是而非,独孤求败其人不假。

  再多出这么一位人物,便也不足为奇。

  如此一想,陈安心神复又沉入书卷当中。

  唯见眼底深处闪过一丝赞叹,亦有一抹惋惜。

  黄裳此人,天纵之才。

  身处当下末法时代,无有师承。

  竟然能独自一人摸索到修行的门槛,甚至还创出了这般奇妙武学,着实是叫人钦佩。

  只可惜,终究是闭门造车,不得系统法门。

  其所创之法看似精妙,可在细细推敲之下,却也多有疏漏。

  尤其是对于神魂的认知依旧浅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若是常人不明深理,循字面意思修行此法,很容易就走入歧途。

  “也罢,既是有缘得见,我便帮你完善一番。”

  “如此,也算全了一桩同道之谊。”

  如此想着,陈安心思沉静。

  起身于书架上取来一卷崭新的安竹精纸铺开,复又亲自研磨,将上好的徽墨磨得细腻粘稠。

  月华如水,从天窗照落。

  青衫修士的身影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恍若仙人。

  提笔饱蘸浓墨,笔锋落于雪白的纸张之上。

  落笔无声,行云流水。

  一笔一划间,悄然间附加天赋。

  暗含着陈安对于修行感悟的同时,更也蕴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大黄庭神气。

  随着他的书写,整间丹室内的气机都仿佛被引动。

  空气变得粘稠,月华金灯的光芒愈发温润。

  一缕缕玄之又玄的道韵,自笔尖弥漫开来,萦绕在字里行间,久久不散。

  恍惚间,那一个个原本死板的文字,竟好似被赋予了生命。

  在纸上活了过来,自行演化着阴阳易理的无穷奥妙。

  仙人执笔,书就真法。

  名之曰——

  九阴真经!

  ……

  光阴流转,不觉已是年关。

  政和六年的最后一日,除夕。

  安竹山庄,张灯结彩,处处喜气洋洋。

  新糊的窗花、火红的灯笼、倒贴的福字......

  将这座本是清幽的山庄,点缀的热闹非凡。

  庄户的孩童们穿着崭新的衣裳,在庄中各处追逐打闹,时不时点燃一串噼里啪啦作响的鞭炮,引来阵阵欢呼。

  夜幕降临。

  陈安于主院大摆宴席,与庄中众人一同守岁。

  祖母与舅母一家自是坐在主位,其下则是严华、二郎、岳飞、四喜、石头、张生等一众山庄的核心成员。

  众人齐聚一堂,共度佳节。

  席间欢声笑语,推杯换盏。

  祖母看着眼前这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景象,脸上满是欣慰笑容的同时,眼角却也悄然泛起几分湿润。

  她这一生历经坎坷,早已看淡了世间繁华。

  如今能在晚年得享天伦之乐,心中早已是别无所求。

  只是......

  视线落在那个正含笑为众人斟酒的孙儿身上。

  老太太的心头,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丝遗憾。

  “安哥儿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在这婚配之事上,太过执拗了些。”

  她也知晓,自家孙儿胸有大志、不恋功名。

  可眼下见他依旧只身一人,却也难免为其担忧。

  也不知自己在这有生之年,能否能见到他娶妻生子,开枝散叶。

  不过,今日是团圆佳节,却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更何况陈安向来有自己的主意,旁人也很难劝说。

  “罢了,等过完年,秉儿也该从蜀地回来了。”

  “到时候让他这个做舅父的,好生劝劝便是。”

  另一边。

  岳飞等一众少年,此刻亦是暂时放下了平日里繁重的课业。

  一个个敞开了肚皮,吃喝玩闹,好不快活。

  到了兴处,几个少年更是兴起,各自取来平日里操练用的枪棒。

  于庭院当中持枪列阵,将一年所学尽数演练而出。

  只见他们进退有度,枪出如龙。

  呼喝之间,初具几分军中悍卒的威势。

  引来周遭众人阵阵喝彩。

  陈安看在眼中,微微颔首。

  ......

  酒足饭饱后,众人兴致不减。

  陈安领着他们一同来到山庄外的山坡之上,于此观景。

  他立于人前,藏于衣袖里的手指悄然掐了个法诀。

  “去!”

  一缕极淡的焰火,自其指尖飞出。

  倏忽间,便落在了前方早已摆好的烟花爆竹引线之上。

  嗤——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声响,一道道火光冲天而起。

  轰!轰!轰!

  璀璨的烟火,于沉沉夜幕上空轰然炸开。

  或如银龙升空,或如金菊绽放,或如漫天星雨洒落......

  绚烂无比的光晕,将整片大地照得亮如白昼。

  亦也将下方众人那一张张洋溢着喜悦与期盼的脸庞,映照得一清二楚。

  陈安立于人群当中,看着这片安乐景象。

  又望向那瞬息万变的烟火,心中一片宁静。

  幽深瞳孔里映照出满天的烟火,看着它绚烂绽放,又无声消弭。

  是烟火,仿佛又不是烟火。

  像是王朝的兴衰更替,生命的轮回往复。

  一切都在变,一切又似乎都未曾改变。

  终究不过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声轻叹,随风而散。

  政和七年,过。

  新的一年,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