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道性圆融,基业初成-《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白玉京鬼市之事,已然步入正轨。

  有着公孙胜那般玲珑心思,以及修为高深的人物坐镇其中。

  再加上背后有着陈安源源不断的财力,以及时不时的丹药支持。

  想来用不了多久,伴随着名声的口口相传。

  便会真正的,成为一处汇集天下奇人异士交换有无的隐秘之所。

  或许也不见得就能比得上那些道门千载的积累,但也总比一个人埋头苦修,上进无路的强。

  如此,陈安便也不再过多关注,任由公孙胜发挥。

  自己则是复又归于像往日那般平淡如水的修行生活当中。

  ......

  一连六七日。

  陈安每日除去固定的修行练法,指点山庄少年学业之外。

  便将所有的心神,全都沉浸在了对【周易参同契】的抄写当中。

  此经不愧是被后世誉为“万古丹经王”的道家典籍。

  其内里文意古奥、字字珠玑,蕴含着易学至理。

  抄写起来,对于心神的消耗,远胜之前的【黄庭内景经】。

  往往不过是方才抄写一遍,陈安便会感觉神念困乏。

  需得服上一枚丹丸,静坐良久之后方能恢复。

  可饶是如此,陈安亦是甘之如饴。

  每抄写一遍,他便能感觉到自己那新得来的【道性】,又浑厚一分。

  初始不解奇异,可后来却也渐渐有所感悟。

  类似于先前所得的几种贴合自然的天赋。

  【道性】可以让陈安对于这世间无形无质的道与理,多出几分亲近、感悟。

  施展诸般术法,更添几分神奇。

  这一日,书房内里。

  陈安凝神静气,落下了第十遍抄写的最后一笔。

  当笔锋从纸面上抬起的瞬间,与神相融的神通便也随之传来提示。

  【抄写《周易参同契》十遍,初窥易道之门,领悟天赋:易理推衍】

  陈安缓缓放下手中的狼毫笔,细细体味这新得来的天赋。

  【易理推衍:你对天地万物之易理变化,有了初步的洞察。】

  【观阵法,可知其生门死位;观武学,可晓其破绽根源;观天时,可察其吉凶祸福。】

  “原来如此。”

  陈安眼中灼灼光亮闪烁,心头了然一片。

  道性,直白点说就是悟性的加强版。

  道性越高,修行功法、施展术法时,便越是事半功倍。

  而这【易理推衍】,则是将这份感悟,化作了可以实际运用的神通。

  他心念一动,便将这门天赋运用于实际。

  潺潺目光扫过这间屋舍,只见四周的一切,在他眼中都变得有些不同。

  窗台上摆放的绿植,去除表象。

  落在眼中,便是一道昂扬草木生机。

  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本,亦非是无有性命的死物。

  仿佛有无数智慧的火花在其上碰撞、生灭,造就出一篇篇锦绣文章。

  “妙哉!”

  陈安抚掌赞叹。

  有此天赋加身,日后无论是与人斗法,还是钻研丹道,都将大有裨益。

  ......

  时序轮转,不觉秋深。

  时间流逝,转眼已至十月初。

  安竹山庄的农田之上,一片丰收景象。

  先前抢种下去的大豆,因为享受到了庄主所传的沤肥、水车的带来的好处。

  庄中田地的产出,竟是比往年里,足足高出了三成有余!

  这般收成,莫说是寻常的年景。

  便是放在那些号称盛世的年头,亦是罕见。

  庄客们人人喜不自胜,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而按照庄主所定下的规矩,除去三成的租子之外,剩下的收成皆归他们自己所有。

  可眼下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已堆满,剩下的这些豆子,便也成了甜蜜的负担。

  就在众人发愁之际,庄主再度颁下恩令。

  凡庄中佃户,余粮皆可以远超市价的价格,卖予山庄。

  此令一出,整个山庄更是欢声雷动。

  人人感恩戴德,声望日隆。

  同时,山庄内里工坊的产出,亦也随着一支支商队,远销大周各地,为陈安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就在这盘总一年所得的关头,远行在外的四喜,也终于回返。

  比起离去之时,他的身形黑了、瘦了。

  可其人那双眼睛,却是变得越发的明亮有神。

  一番舟车劳顿,四喜也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便来向陈安汇报。

  “少爷!幸不辱命!”

  他的声音里,隐隐带着几分骄傲。

  “如今咱们陈氏商行,已在南方沿海的濂州,以及北方的青州,各自扎下了根!”

  “小的按照您的吩咐,在那两地分别开办了造船厂,也曾遣人出海,寻访仙山,只是至今,依旧一无所获所获。”

  陈安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对此也并不在意。

  “无妨,仙缘之事,本就飘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无需强求。”

  抬手为四喜斟上一杯热茶,示意他坐下说话。

  随后,又叮嘱道:

  “虽然眼下南方看似繁华平定,但不出一二年乱象将起,你暂时便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青州那边船厂就是。”

  “至于南方的濂州,维持现状便好。”

  四喜虽然不解为何要重北轻南,明明眼下北方形势不稳,南方一片大好。

  可想到陈安往日里料事如神的过往,便也毫不犹豫的应下。

  “是,少爷。”

  ......

  前来拜访的道友乔道清与马灵,早已在旬日之前各自离去,回返清修场所。

  虽然略有遗憾,陈安也没强行挽留。

  只是留下邀请让他们若有闲暇,便可自来。

  山庄,遂也复归往日的清净。

  学堂里。

  岳飞在陈安的教导之下,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行事略有几分偏执的倔强少年。

  为人处世,越发沉稳。

  日日读书练武,打磨精神体魄。

  眉宇之间悄然多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度,隐有大将之风。

  经过多时锻炼,他与李二郎、石头等人,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开始尝试帮助严华处理庄中各项繁琐的事务,将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段时间,陈安的生活也变得极为规律。

  每日里指点少年课业,抄写道经、临摹书画。

  闲时于丹室之中开炉炼丹,在竹林内里演练术法。

  偶尔也会借着悟空的身躯化身“太乙”,前往那地下的白玉京鬼市,散出些许灵丹,换取古籍奇珍。

  日子过得自在惬意。

  自高家倒台之后,自也再无人前来寻衅滋事。

  一片悠然当中,年关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