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交集、防火墙与门外的男声-《协议婚约:死对头他真香了》

  郑煦言的书房,空气冷冽如常,只有纸张翻动和指尖敲击桌面的细微声响。林恪送来的那份关于楚南栀海外三年的详细调查报告,就摊开在他面前。不同于之前零碎的信息,这份报告系统性地梳理了她那看似“闲散”的三年里,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

  报告显示,她的社交圈远非之前想象的“简单干净”。与她产生过交集的人,身份跨度之大,令人咋舌:

  有巴黎左岸那位以挑剔和前卫着称的独立艺术策展人,他们曾在数个小型画廊开幕酒会上相谈甚欢;有硅谷出身、痴迷于破解各种系统漏洞的科技极客,邮件往来中充斥着大量晦涩的技术术语;还有几位行事低调、却掌管着数十亿资金的欧洲私募股权经理,与她有过非正式的下午茶会面,讨论内容涉及新兴市场与另类投资……

  报告事无巨细,甚至附上了部分监控截图、通讯记录摘要和会面时间地点。然而,在所有经过核实的记录中,没有任何一条能够明确指向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这些交集,更像是一个精准的投资者、一个好奇心旺盛的观察者,或者说……一个信息收集者,在进行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布局。

  郑煦言的指尖停留在“科技极客”那一栏的备注上,那里记录着一次短暂的线上会议,议题未知。他深邃的眼眸中凝聚着化不开的疑云,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艺术,科技,资本……楚南栀,你那三年,到底在编织一张怎样的网?你到底……想做什么?”

  他无法将这些零散的点串联成一个符合常规逻辑的图景。一个二十出头的富家女,远离家族视线,不与纨绔子弟厮混,不沉迷奢侈品,反而周旋于这些看似毫不相干、却又各自领域顶尖的人物之间?这绝不仅仅是“兴趣广泛”或“投资需要”能解释的。

  就在他陷入沉思时,一阵极其轻微、却持续不断的、带着电流杂音和快速敲击键盘的声响,隐隐从主卧方向传来。似乎是视频通讯的声音,但信号似乎不太稳定。

  郑煦言眉头微蹙,下意识地站起身,悄无声息地走到书房门口,轻轻拉开了门。

  走廊里很安静,那声音变得更清晰了些,确实是从主卧门缝里透出来的。他靠近几步,能听到楚南栀那带着点慵懒和不耐烦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出:

  “……说了多少次……这套老旧的协议……漏洞比筛子还多……对,重点在端口映射规则……他们自以为的加密通道,哼……”

  她的语气像是在指导什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和一丝嫌弃。

  紧接着,一个略显兴奋、语速飞快的年轻男声(通过不太稳定的网络传输,带着些许失真)插了进来:

  “明白了栀子!我就说那层的验证形同虚设!按你的思路,绕过他们的日志监控完全可行!下次他们再敢用这种破烂防火墙显摆,我直接给他们……”

  后面的话因为一阵明显的网络卡顿而变得模糊不清,只能听到几个零碎的词:“……底层权限”、“……反编译”、“……留个后门……”

  郑煦言站在门外,身体微微僵硬。

  栀子……又是这个代号。

  防火墙、端口映射、加密通道、底层权限……

  还有一个听起来年轻、且与她交流如此熟稔随意的陌生男声。

  所有的线索,在此刻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猛地串联起来——

  海外那个代号“影子”的黑客朋友。

  调查报告里那个痴迷系统漏洞的科技极客。

  此刻门内这个正在讨论如何攻破“破烂防火墙”的陌生男声。

  楚南栀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庞大,更复杂,也更……危险。

  她不仅仅是在投资,在社交。她似乎深度涉足于一个他并不熟悉、却显然充斥着技术、秘密与潜在风险的灰色地带。

  郑煦言的手无意识地握成了拳,一种混合着强烈探究欲、难以言喻的担忧,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因那个陌生男声而产生的微妙不适感,在他胸腔里交织翻滚。

  他没有推门进去,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如同沉默的礁石,在昏暗的走廊光影里,消化着这又一次来自楚南栀的、超出他掌控范围的“意外”。

  门内的讨论声还在断断续续,伴随着清脆的键盘敲击声。

  门外的男人,眸色深沉如海,心底的迷雾,似乎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