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沉冤得雪止焰归,冷宫秘语惊帝心-《侯门一入深似海》

  “快去!”

  德妃厉声喝道。

  语气不容置疑。

  “既然他们不让本宫好过。”

  “那就谁都别想好过!”

  “本宫要让他们知道。”

  “逼急了,本宫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一场更大的风暴。

  正在皇宫深处酝酿。

  德妃的垂死反扑。

  必将石破天惊。

  济世堂的密室中。

  烛火摇曳。

  映照着几张凝重而疲惫的脸。

  证据已由风隼通过绝密渠道送走。

  如同将一颗火星投入了干涸的草原。

  结果未知。

  却足以牵动所有人的心神。

  上官拨弦坐在窗边。

  目光似乎穿透了厚重的夜幕。

  直抵那座森严的皇城。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泄露了内心的焦灼。

  阿箬肩上的伤已被苏玉树妥善处理。

  敷上了特效的金疮药。

  此刻正昏昏沉沉地睡去。

  秦啸沉默地擦拭着他的剑。

  眼神锐利如昔。

  但紧抿的唇角显示他同样不轻松。

  苏玉树则在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备份的证据副本。

  以防不测。

  时间在死寂中缓慢流淌。

  每一息都如同刀割。

  夜已深沉。

  但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李俨。

  却并未安寝。

  他身着常服。

  坐在御案后。

  面色阴沉地看着风隼秘密呈上的那一叠证据。

  烛光下。

  他眼袋深重。

  常年纵情声色留下的痕迹明显。

  但此刻。

  那双略显浑浊的眼中却闪烁着震惊与滔天的怒火。

  赵虎记录上那触目惊心的字句——

  “侯爷的命令”。

  “突厥那边的货”。

  “祭天大典制造混乱”。

  钱宦官那代表着内侍省身份的腰牌残件。

  还有鬼市搜出的、带有“玄蛇”标记的致命药袋。

  这一切。

  如同一条条毒蛇。

  噬咬着他的理智。

  “好……好一个德妃!”

  “好一个慕容家!”

  “好一个‘玄蛇’!”

  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危险。

  带着压抑到极致的风暴。

  他猛地一拍御案。

  震得笔架上的御笔乱颤。

  “朕待她不薄!”

  “慕容家更是世代深受皇恩!”

  “他们竟敢……竟敢勾结突厥,图谋不轨!”

  “还想在祭天大典上……”

  “其心可诛!”

  “其罪当灭九族!”

  侍立在一旁的老太监总管吓得浑身一颤。

  噗通跪地。

  大气不敢出。

  他伺候皇帝多年。

  深知这位主子平日虽看似昏聩。

  但一旦触及皇权根本。

  其手段将无比酷烈。

  皇帝胸膛剧烈起伏。

  半晌。

  才缓缓坐下。

  眼中杀机四溢。

  “风隼。”

  “臣在。”

  阴影中。

  风隼的身影显现。

  单膝跪地。

  “证据确凿?”

  “回陛下,人证(周管事、赵小娥可作证)、物证俱全,经多方核实,链条清晰。”

  “萧止焰确系被构陷。”

  风隼回答得斩钉截铁。

  “好!”

  皇帝眼中寒光一闪。

  “即刻拟旨!”

  “第一,密令金吾卫,包围慕容府(德妃母家),所有人等,一律拿下,严加审讯!”

  “第二,着令羽林军,封锁蓬莱殿,德妃慕容氏,剥夺封号,打入冷宫!”

  “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接近!”

  “第三,大理寺诏狱,立刻释放萧止焰,官复原职!”

  “不……”

  “擢升其为大理寺少卿,专职审理此案!”

  “臣,遵旨!”

  风隼心中一震。

  陛下此举。

  可谓雷厉风行。

  毫不留情!

  慕容家乃关陇大族。

  德妃宠冠后宫多年。

  陛下说拿下就拿下。

  可见其愤怒程度。

  “还有。”

  皇帝补充道。

  语气森冷。

  “给朕彻查!”

  “宫内宫外。”

  “所有与慕容氏、与‘玄蛇’有牵连者。”

  “一个不留!”

  “朕要看看。”

  “这大唐的江山。”

  “到底被这些蛀虫啃食成了什么样子!”

  “是!”

  旨意如同无形的雷霆。

  瞬间传遍皇宫和部分核心权力机构。

  深夜的长安。

  暗流骤然化为惊涛骇浪!

  萧止焰正靠墙假寐。

  养精蓄锐。

  突然。

  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不同于往日狱卒的散漫。

  牢门被哗啦一声打开。

  刺眼的火把光芒照进来。

  为首的不是刘瑾。

  而是一位身着紫色官袍、面容肃穆的中年官员。

  正是大理寺正卿崔琰!

  他身后跟着一群神色紧张的狱卒和官员。

  “萧大人!委屈你了!”

  崔琰快步上前。

  语气带着歉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萧止焰缓缓睁开眼。

  心中已然明了。

  拨弦成功了!

  风暴。

  终于转向!

  “崔大人。”

  萧止焰站起身。

  虽然囚衣染血。

  形容憔悴。

  但挺直的脊梁和清澈的目光。

  依旧带着不容侵犯的威仪。

  “陛下圣旨已下!”

  崔琰朗声道。

  同时也是说给周围所有人听。

  “萧止焰通敌一案,纯属诬陷!”

  “真凶乃德妃慕容氏及其党羽!”

  “陛下明察秋毫。”

  “已下旨将德妃打入冷宫。”

  “慕容家满门收监!”

  “萧大人即刻官复原职。”

  “并擢升大理寺少卿。”

  “主持审理此逆案!”

  诏狱内一片死寂。

  随即爆发出各种复杂的抽气声和低呼声!

  那些曾经对萧止焰用刑的狱卒。

  此刻面如土色。

  抖如筛糠。

  萧止焰心中波澜起伏。

  但面上依旧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

  拱手道:“臣,萧止焰,领旨谢恩!”

  “定不负陛下重托。”

  “查清此案。”

  “肃清朝纲!”

  枷锁被除去。

  干净的官袍被送上。

  当萧止焰走出那间阴暗潮湿的牢房。

  重见外面清冷的月光时。

  恍如隔世。

  他第一件事便是问崔琰。

  “崔大人,上官拨弦姑娘现在何处?可还安好?”

  崔琰忙道:“上官姑娘无恙,正在济世堂。”

  “风隼大人已派人前去报信了。”

  萧止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迫不及待地道:“备马!去济世堂!”

  当急促的马蹄声在济世堂外响起。

  紧接着是那个熟悉而急切的声音呼唤“拨弦”时。

  上官拨弦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她冲出密室。

  来到前堂。

  正好看到那个身影逆着月光。

  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虽然官袍有些不合身的宽大。

  脸色也带着憔悴。

  但那双看向她的眼睛。

  却亮得惊人。

  里面盛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如释重负的轻松。

  以及……

  深沉似海的情感。

  “止焰!”

  上官拨弦再也抑制不住。

  泪水夺眶而出。

  几步上前。

  却在他面前停下。

  只是痴痴地看着他。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一句也说不出来。

  萧止焰看着她苍白的脸。

  红肿的眼眶。

  心中痛惜与感激交织。

  他无视周围苏玉树、秦啸等人善意的目光。

  伸出双手。

  紧紧握住了她微凉的手。

  声音沙哑却无比坚定。

  “拨弦,我回来了。”

  “辛苦你了。”

  简单的一句话。

  却包含了太多太多。

  所有的危险。

  所有的煎熬。

  在这一刻。

  似乎都值得了。

  苏玉树和秦啸相视一笑。

  悄悄退开。

  将空间留给了这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

  与济世堂的温情相比。

  蓬莱殿已是一片愁云惨雾。

  如同坟墓。

  殿门被羽林军重重包围。

  昔日繁华的宫殿此刻寂静无声。

  宫女太监们跪了一地。

  瑟瑟发抖。

  德妃慕容氏穿着象征妃位的礼服。

  妆容精致。

  却掩不住脸上的灰败和眼底的疯狂。

  她没有哭闹。

  也没有求饶。

  只是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

  看着镜中那张依旧美艳却即将凋零的脸。

  “娘娘……圣旨到了……”

  贴身宫女连滚爬爬地进来。

  声音颤抖。

  德妃缓缓起身。

  整理了一下衣冠。

  嘴角甚至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终于来了吗?”

  “本宫等了好久。”

  她走出殿门。

  看着外面明晃晃的刀剑和面无表情的羽林军将领。

  冷冷道:“本宫要见陛下。”

  将领面无表情。

  “陛下有旨,请娘娘即刻移居冷宫,不得有误。”

  “呵……”

  德妃轻笑一声。

  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告诉陛下。”

  “本宫这里。”

  “有他想要知道的、关于‘烛龙’的最后秘密……”

  “若他不来。”

  “这个秘密。”

  “将随本宫永埋地下!”

  “烛龙?”

  将领眉头微蹙。

  这个词他从未听过。

  但看德妃的神情。

  不像作假。

  他犹豫了一下。

  还是派人飞速去禀报。

  消息传到紫宸殿。

  皇帝李俨刚刚平息了怒火。

  闻言瞳孔骤然收缩!

  “烛龙?!”

  “她竟然知道‘烛龙’?!”

  皇帝的震惊甚至超过了得知德妃谋逆之时!

  这个代号。

  关乎一桩埋藏更深的。

  连他都感到心悸的宫廷秘辛!

  “摆驾……”

  “去冷宫!”

  皇帝几乎是咬着牙下达了这个命令。

  他倒要看看。

  这个毒妇临死前。

  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而“烛龙”的秘密。

  他必须知道!

  一场更加诡异而危险的会面。

  即将在冰冷的冷宫中上演。

  德妃的最后一搏。

  并非为了求生。

  而是要将所有人。

  甚至整个帝国。

  拖入更深的漩涡!

  冷宫。

  名副其实。

  残破的宫墙。

  剥落的漆画。

  荒草丛生的庭院。

  以及空气中弥漫的那股陈腐和绝望的气息。

  无不昭示着此地是被荣耀与恩宠彻底遗忘的角落。

  皇帝李俨在一众贴身侍卫和太监的簇拥下。

  踏入这方他或许一生都未曾涉足的禁地。

  他面色阴沉。

  龙袍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威严却冰冷的光泽。

  德妃慕容氏已被除去钗环。

  穿着一身素白的罪衣。

  跪在冰冷的地面上。

  但她的脊梁却挺得笔直。

  脸上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的、近乎癫狂的平静。

  “慕容氏。”

  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

  带着毫不掩饰的厌恶与杀意。

  “你还有何遗言?”

  德妃抬起头。

  看着这个曾与她耳鬓厮磨、共享荣华。

  如今却视她如敝履的男人。

  眼中没有哀求。

  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讥诮。

  “陛下终于肯来见臣妾这戴罪之身了?”

  “是为了‘烛龙’吧?”

  皇帝瞳孔微缩。

  负在身后的手悄然握紧。

  “休要故弄玄虚!”

  “‘烛龙’究竟是何物?”

  “与你那谋逆之事又有何关联?”

  “谋逆?”

  德妃轻笑一声。

  笑声在空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陛下当真以为。”

  “臣妾所做的一切。”

  “仅仅是为了慕容家的荣华。”

  “或是那虚无缥缈的后位?”

  她缓缓站起身。

  尽管身形单薄。

  却有一股慑人的气势。

  “陛下可还记得。”

  “二十年前。”

  “含章殿的那场大火?”

  “可还记得。”

  “当年薨逝的。”

  “不仅仅是先帝的一位宠妃。”

  “还有她那一对刚满周岁的双生子?”

  皇帝脸色骤然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