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信已送到-《风云际会:杨仪传》

  你回到了二楼,那个属于你的小小王国。你重新站在窗边,目光如同无情的探照灯,追逐着那个在阴影中挣扎的可怜身影。

  你看着她,那位曾经英姿飒爽的女神捕张又冰。她如同一条被抽掉了脊梁骨的狗,瘫在肮脏的地上,身体不住地抽搐,仿佛在承受着某种无形的酷刑。

  许久,许久,她才仿佛积攒了全身的力气,用那双颤抖的手撑着地面,一点一点地爬了起来。她失魂落魄地捡起掉在地上的斗笠,甚至都忘了戴上,只是麻木地拿在手里,然后如同一具被线牵引着的行尸走肉,深一脚、浅一脚地消失在了街角的尽头。

  你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接着,你没有继续留在向阳书社,你现在最需要的是把水泥的配比方案摸索出来,你回到了新生居坊市的工坊,开始了新的土法科研……

  几日之后,千里之外。大周皇朝的心脏——京城。黄昏时分,夕阳如同一摊化开的血,将整座雄伟的城市都染上了一层妖异的猩红。微风拂过,带来些许凉意,却无法吹散空气中弥漫的喧嚣与繁华。

  听雪小筑,这座曾经属于飘渺宗在京城的秘密分坛,在凌华等人袭杀锦衣卫逃亡之后,早已被朝廷查抄、没收。如今,已经挂上了“教坊司”的牌子,成为了一处专门招待达官显贵的官办青楼。楼前悬挂的红灯笼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

  曾经仙气缭绕的雅致阁楼,如今弥漫着浓重的脂粉香气与酒气。清冷的丝竹之音,也变成了靡靡的淫词艳曲。从窗外望去,能看到灯火阑珊的街道,行人匆匆,而这里却仿佛与世隔绝,自成一体。

  在最奢华的包厢内,两个看起来约莫四十出头、面容儒雅的中年男人正在推杯换盏。他们的身边,如同众星捧月般围着七、八个身穿薄纱、体态妖娆的绝色歌姬。这些女子,无一例外都是教坊司最顶尖的花魁,一颦一笑都足以让普通的男人神魂颠倒。然而,她们此刻却只是如同精美的摆设,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这两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中年官员。烛光摇曳中,映照出他们略显疲惫的面容。

  刑部缉捕司郎中张自冰将杯中琥珀色的美酒一饮而尽,一张英俊的脸上已经是一片红光满面。他舒爽地长叹一声:“还是这青楼的酒醉人啊!”这声音中似乎带着几分无奈与感慨。

  他的对面,刑部员外郎崔继拯已经有了七分醉意。他打了一个响亮的酒嗝,伸出手捏了一下身边花魁光滑的脸蛋,引来一阵娇媚的嗔笑:“老张,你说错了,哪里是青楼的酒醉人,明明是这百年的女儿红喝不腻。”他的笑容中透露出几分放纵与不羁。

  对于这两位实际年龄都已经超过了八十岁,只是因为武功高深才驻颜有术的老怪物来说,身边这些娇滴滴的花魁歌姬早已失去了生理上的吸引力。他们追求的只是一种氛围,一种醉卧温柔乡、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腐儒情调。

  酒过三巡,张自冰借着酒劲儿,心中的郁气再也压不住。他一拍桌子,愤愤不平地感叹道:“老崔,我不服,真的不服。咱们俩及第都五十年了,五十年啊,怎么还在这刑部小小的缉捕司里混日子?你看看咱们太恒书院的小师弟程远达,现在都是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了,我不服。”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甘与无奈,仿佛多年的积怨在这一刻爆发。

  崔继拯闻言,嗤笑了一声,又灌了一口酒,毫不留情地骂道:“不服?不服个屁!那是咱俩没出息,怨得了谁?当初,是谁放着好好的圣贤书不读,非要去学什么狗屁武功?结果呢?抓贼跟猫抓耗子一样,那点悬赏银子拿多了,揣在兜里烧得慌。在翰林院待诏的时候,天天不是来这教坊司,就是去迎春楼,皇帝老子几年都看不到咱俩的人影。要不是当时的翰林学士卫沔是咱们太恒书院的大师兄,念着旧情,怕是早就把咱俩一脚踹到山沟里喂蚊子去了。”他的话语虽然严厉,却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张自冰被他说得老脸一红,却又不服气,借着酒劲儿反唇相讥:“你还好意思说我。那时候,你比我可专情多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