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盗墓界网红:阿宁求合作》

  首次接触坦克核心部件,李卫国倍感新鲜。

  如今他已晋升八级焊工,技术水平在全厂数一数二。

  两位搭档见状不由赞叹:小李这手艺越来越精了。

  我这八级工的名头怕是都压不住喽!李卫国谦虚地笑笑,三人默契配合,仅用一小时便圆满完成任务。

  ——

  同一天,红星小学因调休放假。

  棒梗领着妹妹小当在院里玩耍——院里其他孩子都不愿跟他玩,他只能带着妹妹解闷。

  疯跑半天后,棒梗溜回家中。

  贾张氏不知去向,贾东旭正蒙头大睡。

  小当跟着哥哥进屋后,棒梗突然眨巴着眼睛支开妹妹:去门口守着,看见奶奶回来就喊我。

  等小当乖乖去把风,棒梗熟练地摸向奶奶藏钱的铁皮盒。

  从柜底掏出的盒子里散落着零钱,最扎眼的是老贾留给贾张氏的金戒指。

  原本只想顺走几毛钱的棒梗改了主意——这金戒指要是卖到鸽子市,换来的钱够喝汽水、吃烤鸭,还能去西单商场买蛋糕......

  他麻利地将金戒指塞进口袋,又顺手牵羊摸走两毛钱,最后把铁盒原样塞回柜底。

  自从傻柱家搜刮不到油水,棒梗只能向奶奶下手。

  他摸着鼓囊囊的衣兜暗想:就算被发现,奶奶也舍不得打我。

  阳光下,偷到金戒的手指头都泛着得意劲儿。

  “小当,你待在家里吧,哥出门一趟。

  ”棒梗叮嘱完妹妹,急匆匆赶往鸽子市。

  小当撅着嘴,埋怨哥哥出门也不带上她。

  此刻棒梗满心只想着尽快脱手那枚金戒指。

  他飞快地冲出四合院。

  刚拐出胡同口,棒梗先买瓶北冰洋汽水解渴。

  他边喝汽水边朝鸽子市走去。

  喝完的空瓶没舍得扔,还能退押金呢。

  到了鸽子市,棒梗掏出金戒指叫卖。

  这玩意儿在这儿不愁买家,只要价格合适。

  一位中年妇女盯着他手里的金戒指问:“十块钱卖不?”

  这价简直血赚。

  见棒梗是个孩子,那妇女故意压价。

  “十块?成交!”一听有人出十块,棒梗兴奋极了。

  妇女才不管戒指来路,偷的抢的都与她无关。

  她递过一张大团结,把戒指放嘴里咬了咬,确认是真金。

  棒梗也仔细检查钞票,生怕收到 ** 。

  奶奶贾张氏说过,傻柱就是小时候收过 ** 才变傻的,他可不能当“傻梗”。

  揣好钱,棒梗快步离开鸽子市。

  回去路上先退了汽水瓶,又绕道西单买了块蛋糕解馋。

  这口蛋糕他惦记好久了。

  ……

  赶在秦淮茹下班前,棒梗溜回了家。

  今天又是汽水又是烤鸭还有蛋糕,简直美滋滋。

  刚进门,贾张氏就抽着鼻子凑过来:“乖孙,你身上咋有烤鸭味儿?”

  “路过烤鸭店沾上的。

  ”棒梗面不改色。

  贾张氏信以为真,骂骂咧咧:“缺德玩意儿,吃烤鸭也不分我孙子一块。

  ”

  “我做作业去了。

  ”棒梗转身进屋。

  见孙子主动学习,贾张氏满脸欣慰:“咱棒梗脑瓜灵,期末准拿第一。

  ”

  一旁的贾东旭跟着点头。

  贾张氏边唠叨边纳完一只鞋底。

  她天天做针线活,既贴补家用又能换零花钱。

  收拾好针线,她揣着几双鞋底出门了。

  再回来时,兜里多了些毛票。

  老太太弯腰从柜底摸出铁皮盒——

  打开瞬间脸色大变:金戒指不见了!

  盒子就这么大,早上明明还在的。

  “东旭,我的金戒指去哪儿了?”贾张氏盯着炕上的贾东旭问道。

  贾东旭整天在家躺着,说不定就是他拿了金戒指。

  “啥?金戒指不见了?”贾东旭也很吃惊。

  贾家值钱的东西,就剩缝纫机和那只金戒指了。

  听说金戒指丢了,贾东旭也坐不住了。

  “早上还在的,现在没了,是不是你拿的?”贾张氏怀疑贾东旭。

  贾东旭虽然下半身瘫了,但还能爬动。

  而且他从小手脚就不干净,爱偷鸡摸狗。

  所以贾张氏怀疑他,也是情理之中。

  “我怎么可能拿你的金戒指?”贾东旭觉得冤枉。

  “不是你还能是谁?”贾张氏冷着脸。

  贾东旭转头看向棒梗,脸色一沉:“棒梗,是不是你偷了金戒指?”

  正在写作业的棒梗心里一紧,但他绝不能承认。

  “我没拿。

  ”棒梗嘴硬道。

  “我孙子不可能偷东西,他最乖了。

  ”贾张氏毫不犹豫地护着棒梗。

  “奶奶真好。

  ”棒梗笑嘻嘻地说。

  在贾张氏心里,自己排第一,棒梗第二,贾东旭第三,小当和槐花第四,秦淮茹垫底。

  贾东旭是个废人,棒梗好歹还有点希望。

  万一根子将来有出息,贾张氏还指望他养老呢。

  “东旭,赶紧把金戒指交出来!”贾张氏脸色难看。

  “爸,把金戒指还给奶奶。

  ”棒梗也跟着帮腔。

  这时,秦淮茹下班回来了。

  一进门,她就感觉家里气氛不对。

  “怎么回事?”她疑惑地问。

  “奶奶的金戒指丢了。

  ”棒梗插嘴道。

  “妈,你的金戒指被偷了?”秦淮茹一惊,连忙问贾张氏。

  其实,她早就眼馋贾张氏的金戒指了。

  嫁进贾家后,她一直惦记着这个金戒指。

  她原本打算等贾张氏去世后,金戒指自然就是她的,以后还能传给儿媳。

  贾张氏没搭理秦淮茹,只顾着逼贾东旭交出金戒指。

  秦淮茹也盯着贾东旭。

  贾东旭偷了金戒指?

  她嫁过来好几年了,知道丈夫手脚不干净。

  可现在他连站起来都做不到,偷金戒指干啥?

  “我没偷!棒梗,你今天吃烤鸭了吧?金戒指就是你偷的!”贾东旭板着脸质问棒梗。

  贾东旭没拿,而棒梗又爱偷东西,再加上他身上有烤鸭味,贾东旭认定是他干的。

  贾张氏这会儿也盯着棒梗。

  “奶奶,我真没拿……”棒梗哭丧着脸说。

  “妈,棒梗不会拿你的金戒指。

  ”秦淮茹轻声说。

  此刻,秦淮茹心里也犯嘀咕。

  她暗自琢磨,要是金戒指真是棒梗拿的,她得把戒指收回来。

  “没人认的话,我就找警察。

  ”贾张氏气得直哆嗦。

  那枚金戒指对贾张氏来说意义重大,突然丢了,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随你报。

  ”贾东旭满不在乎,反正不是他拿的。

  可棒梗的表情却明显慌了。

  见儿子神色不对,秦淮茹立刻明白了——准是这小子干的。

  现在倒好,棒梗不偷外人,偷到自家人头上了。

  眼看贾张氏真要报警,秦淮茹赶紧拦住。

  要是警察查出是棒梗,贾家这脸可丢大了。

  “棒梗,把戒指交出来。

  ”秦淮茹盯着儿子。

  虽说她也惦记那枚金戒指,但眼下贾张氏都要惊动警察了。

  贾张氏愣住了,偷戒指的竟是亲孙子?

  她死死盯着棒梗。

  在奶奶犀利的目光下,棒梗越发手足无措。

  看这情形,贾张氏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棒梗,跟奶奶说实话,是不是你拿了戒指?”贾张氏沉着脸问。

  院内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邻居。

  刚进家门的李卫国夫妇也闻声来到中院。

  众人围在贾家门前议论纷纷。

  易中海、刘海中还有傻柱都进了贾家。

  “出什么事了?”于莉好奇地探头张望。

  李卫国摇摇头。

  不过听贾张氏一家人争吵的内容,他也猜出了七八分。

  原来是贾张氏的金戒指丢了。

  秦淮茹断定是棒梗所为。

  贾张氏要报警,贾东旭无所谓,棒梗却慌了神。

  不愧是院里的“盗圣”,连自家人都下手。

  想到贾张氏平日总教唆孙子小偷小摸,现在可真是报应!

  “听说棒梗偷了贾张氏的戒指?”

  “这孩子算是彻底学坏了。

  ”

  “以前专偷别家,现在连自己家都不放过,活该!”

  “去年我家晒的萝卜干莫名其妙少了好几块,准是他干的。

  ”

  “秦淮茹这个当妈的也太失职了。

  ”

  “也不能全怪她,有贾张氏这样的奶奶,孩子能学好才怪。

  ”

  屋里,棒梗终于扛不住压力承认了。

  “什么?你把戒指卖到鸽子市才换了十块钱?”贾张氏差点背过气去。

  秦淮茹也傻了眼。

  贾张氏的金戒指只卖了十块钱,简直亏大了。

  贾张氏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秦淮茹赶紧拉着棒梗赶往鸽子市。

  旁人没阻拦,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

  秦淮茹想用十块钱赎回戒指,但这显然不现实——别说棒梗能不能找到买家,就算找到了,对方也不可能原价退还。

  若把事情闹大,对贾家更没好处。

  家里乱成一团,贾张氏嚎啕不止,贾东旭气得直跺脚,小当和小槐花也被吓哭。

  见没热闹可看,李卫国和于莉转身回家。

  傻柱快步冲出四合院,追上秦淮茹母子。

  他虽然不受棒梗待见,但秦淮茹并未拒绝他的帮忙。

  路上,秦淮茹朝棒梗伸手:“把十块钱给我。

  ”可棒梗掏遍口袋,只摸出六块七毛。

  “怎么只剩这点?”秦淮茹眉头紧锁。

  “买了汽水、烤鸭和小蛋糕……”棒梗老实交代。

  秦淮茹气得抬手就打,傻柱在一旁直咂舌——这小子不光爱偷摸,还是个败家子!眼看棒梗哀嚎不止,傻柱赶紧拦住:“秦姐,孩子还小,不懂事!”

  “不懂事?”秦淮茹狠狠瞪了他一眼。

  棒梗确实是个孩子,可哪有孩子这么糟蹋钱的?六块多放他手里,怕是两天就得败光。

  要知道,这十块钱抵她大半个月工资啊!

  “妈,我错了,下次不敢了……”棒梗哭哭啼啼。

  “下次?”秦淮茹苦笑。

  贾张氏就这一个金戒指,哪还有下次?现在只能指望找回戒指,可棒梗在鸽子市转了半天,愣是没找着买主。

  无奈之下,三人只得先回家。

  刚进门,就见贾张氏扯着绳子要上吊,一大妈正拼命拦着……

  一大妈见秦淮茹回来,赶忙喊道:秦淮茹,你婆婆闹着要寻短见,赶紧劝劝。

  秦淮茹心头一惊,快步上前拉住贾张氏。

  方才还哭天抢地的贾张氏瞪着三角眼,目光阴冷地剜着儿媳。

  都是你这扫把星害的!贾张氏竟把怨气全撒在秦淮茹身上。

  秦淮茹满腹委屈,比起自己,窦娥那点冤屈算什么?

  如今贾家全凭秦淮茹操持,可她在婆家却毫无地位。

  起早贪黑换不来一句好话,若不是惦记三个孩子,她早改嫁走了。

  贾张氏早拿捏准儿媳软肋,用孩子当枷锁拴住秦淮茹。

  虽说秦淮茹为人势利,待儿女倒是真心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