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蒙古红药-《钻进坟墓找古人,护我将军与河山》

  柳絮白天来帮过忙,中途有事走开了阵儿,这会儿带着仆人打着水过来,要他们洗洗后吃晚饭了。

  赵砚洗手的时候看了看玉书玉米的耳朵:“现在还痒不痒?”

  玉书道:“还有一点,但是从来不疼。”

  从割耳到现在,已有几个月了,孩子的身体生长速度快,之前他们总是吵闹着耳朵发痒。

  赵砚:“是自从用了老伯给的药后就再也没有疼过吗?”

  玉书:“当时是不疼的,但过了一天又疼,还好第二天老伯又给我们拿药来了。”

  赵砚:“所以就是老伯给你们上过两次药吗?”

  玉书:“三次,凌枝姐姐救我们那次,是老伯先到了,他从门缝中给我们递进来过,我们自己涂的。”

  赵砚:“门缝中就能递进?那药瓶岂不是很小?”

  玉书竖起湿漉漉的小拇指:“比这个还小。”

  玉书才八岁,手指头本来就小,比她的小拇指还要小,那就说明那药瓶是又细又短的了。

  赵砚再问:“药瓶是什么颜色?”

  玉书:“好像红色,当时挺黑的。”

  赵砚:“那药呢?是水状?还是粉末?”

  玉书:“粉末。”

  赵砚:“粉末什么颜色呢?”

  玉书:“那个真的看不清了。”

  赵砚:“最后的药瓶呢?”

  玉书:“还给老伯了呀!”

  赵砚看向一直认真听的柳絮:“能判断了吗?”

  柳絮若有所思:“那你们除了外用,内服过什么没有?”

  玉书:“有,还是那个红瓶子药,既可外用也可以内服的。”

  柳絮:“内服了几次呢?”

  玉书:“三次呀,每次瓶子都空了。”

  “这样……”柳絮对赵砚道:“好像红伤散。”

  赵砚:“是什么?”

  柳絮:“一种伤科药,历史很久了。主治活血止痛,接筋续骨,效果很显着的。”

  赵砚:“哪里的药?”

  柳絮:“蒙古。”

  赵砚:“蒙古?”

  柳絮:“对!”

  可那老头的长相并不是蒙古人,赵砚问:“那种红伤散,有传落到民间吗?”

  柳絮摆头:“没有,我行医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只是当年听我师父说过,说那种红药,蒙古兵家派历来都是单线相传,只有掌门和弟子能窥见,非常珍贵,外界仅闻而已。”

  “那你师父现在在哪里?”

  “两年前蒙古人抢占我们的医馆,我师父跟他们拼命了。”

  意思就是死了,赵砚疑惑了,老头是蒙古人?

  这时阿彪跑过来,行个礼道:“叫费米听。”

  阿彪原本是被安排在凌枝身边的,自从凌枝被真金留住到尊胜寺后,他便不能跟着了,毕竟原本的宋皇宫已被蒙古侵占,于是就在外面顺道干点别的事。

  费米听这个名字一听就是党项人,赵砚并不奇怪。

  “还有别的信息吗?”

  阿彪摇头。

  “继续盯着吧。”赵砚去膳厅。

  ——

  天府楼的一个竹墙隔间内,真金笑着道:“是我之前没有想周到,凌枝你是宋人,定会有吃不惯寺内饭菜的时候。”

  尊胜寺的所有侍从都是蒙古人,他们的生活习惯是按蒙古习俗来的。

  凌枝边咀嚼边说:“谢王子带我出来透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