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我的世界开局转换桌,我横推诸天》

  在离开大山之后,杨逸并未着急赶路,他没有跨越万里直接来到李星云身边。

  在看到人烟之后,他选择了一种更原始的方式,带着李白的魂魄,骑马行走于官道之上。

  管道长时间无人打理,杂草丛生,路旁的田地似乎被人劫掠,此时只剩下几具尸骨。

  风中带来的不是泥土的芬芳,而是混杂着血腥与腐烂的恶臭。

  道路两旁,也可见倒毙的枯骨,有些骨头上,还残留着清晰的齿痕。

  路旁一个面黄肌肌瘦的母亲,正抱着自己不知道还有没有生气的孩子,机械地拍打着,双目空洞无神。

  原来,这里的田地被周边诸侯的军队给抢收了,阻挡他们的农民都被当场杀死。

  看到这些李白的魂体,剧烈波动。

  “仙人,这……”

  他的声音带着止不住的颤抖。

  他记忆中的大唐,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饶景象。

  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鼎盛气象。

  绝不是眼前这般地狱般的惨状。

  杨逸一挥手,附近死亡的村民被复活,接着所有村民被他送到了如今物资充足的澳大利亚。

  杨逸嘱咐他们在暂时在澳大利亚暂时生存,之后乱世平定了,自会将他们带回大唐。

  村民们跪地叩谢仙人。

  杨逸带着李白继续前行。

  一座残破的城池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越是靠近城墙,空气中的血腥味便愈发浓郁。

  城门口的景象,让李白这位见惯了盛世繁华的诗仙再次僵住。

  高大的旗杆上,悬挂着的不是旗帜。

  而是一颗颗风干的人头。

  男女老少,表情各异,唯一的共同点,是那份凝固在脸上的恐惧。

  城墙之上,几名穿着破烂铠甲的士兵,正有说有笑地将一具尚有余温的尸体吊起,动作娴熟地割下头颅,准备挂到“空位”上去。

  “为何如此?”

  “为何要如此对待我大唐的子民?”

  杨逸的目光扫过那些麻木的士兵,“苛捐杂税猛于虎。”

  “交不出粮食,便用人头抵债。”

  “这是此地军阀的规矩。”

  “军阀?”

  李白喃喃自语,这个词汇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他记得,安禄山便是藩镇军阀。

  可那时的藩镇,至少还对长安城的天子,抱有最后一丝敬畏。

  而眼前的景象,分明是视人命如草芥的妖魔行径。

  “这便是……这便是我大唐的后世吗?”

  李白的声音中,带上了哭腔。

  “为何会变成这样?”

  “天子何在?百官何在?那些忠君爱国的将士们,又在何处?”

  一声声撕心裂肺的质问,得不到任何回答。

  杨逸终于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看着情绪几近崩溃的李白。

  “你所熟知的大唐,早在数年前,便已灭亡。”

  “如今的朝代在后世被称为后梁。”

  他平静地开始叙述。

  从那场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讲到朱温篡唐,建立大梁。

  再从藩镇割据,诸侯混战,讲到不良帅数百年来的苦心孤诣。

  一桩桩,一件件,将这乱世的过程展现在李白的面前。

  李白安静地听着。

  他眼中那点属于盛唐的骄傲与光芒,正一点点地熄灭,最终化为一片死寂的灰烬。

  他想不到,如今的天府之国,为什么会变成现在在这样。

  他也能想到,因为史书里面早有先例,只是他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国家变成这样。

  杨逸知道,这位诗仙心中的那座名为“盛唐”的丰碑,已经崩塌了。

  “不过,这乱世之中,尚存一线希望。”

  “李唐皇室的血脉,并未彻底断绝。”

  “如今,正有一位天命之子,承载着复兴李唐的命运,行走在这片破碎的山河之上。”

  “什么?”

  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李白那死灰般的眼眸中,猛地重新燃起光芒。

  他几乎是扑到了杨逸的面前,急切地追问。

  “仙人此话当真?”

  “那位殿下,如今身在何处?他……他品性如何?可能担此重任?”

  一连串的问题,彰显出他内心的激动与惶恐。

  他既渴望这是真的,又害怕这只是仙人给予他的虚幻安慰。

  不过激动马上退却,因为李白知道,如今的格局,除非太宗在世。

  不然,就算皇室血脉尚存,也不可能完全挽回大唐的衰败。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刘秀一样,能在国之将倾时向天再借二百年。

  而且大唐和汉朝也不一样。

  “噗通”一声。

  李白的魂体,竟毫不犹豫地对着杨逸下拜,行了五体投地的大礼。

  他的言辞带着一丝哀求。

  “仙人既有通天彻地之能,为何不直接出手,扫平这天下乱党,还万民一个太平盛世?”

  “太白……太白愿生生世世为仙人做牛做马,永不入轮回,以报此恩!”

  杨逸没有动,他静静地看着拜伏在地的诗仙残魂,任由他宣泄着心中那份复杂的情感。

  许久,他才缓缓伸出手,一股柔和的力量将李白扶起。

  “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

  “直接赐予的和平,不过是空中楼阁,风一吹,便散了。”

  “至于如今的乱世,我自有我的计划。”

  “你且看着便好。”

  下一刻,光影闪烁。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血腥,而是雨后竹林的清新,以及泥土中混杂着的,属于雨淋气候的湿润气息。

  李白茫然四顾,发现他们已然身处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

  杨逸伸出手指,指向远处云雾缭绕间,一座被无数黑影重重包围的竹楼。

  “看。”

  “那位‘天命之子’,似乎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李白顺着他指引的方向看去。

  只见那座精致的竹楼之外,刀光剑影,喊杀之声震天动地。

  一名身穿红色劲装,面容英武的青年,正被数十名手持弯刀的苗疆高手围攻。

  那青年的五官轮廓,依稀能看出几分李唐皇室的影子。

  (其实我感觉应该看不出来了,但原着有这么一句)

  只是此刻,他已是险象环生,身上添了数道伤口,动作也开始变得迟缓,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殿下!”

  看到李唐最后的血脉即将断绝于此,李白心急如焚,魂体几乎就要不顾一切地冲上去。

  然而,杨逸却示意他不要着急。

  他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凭空掏出相机拍照。

  仿佛眼前这场生死搏杀,于他而言,不过是一个打卡点。

  “仙人!”

  李白看不懂杨逸手中那个能发光的大家伙是什么仙器,但是好像对这些人没什么效果。

  杨逸却只是对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不用着急,还有人没出来呢。”

  “而且,你别看他那一副已经快撑不住的样子,其实他最少还能抗一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