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嵌城边浪拍空,孤臣沥血守孤忠。
挥师北伐惊清庭,跨海东征震荷戎。
一寸山河一寸泪,十年征战十年功。
至今台岛怀英烈,犹忆当年国姓公。
公元1624年,日本平户的一座海边宅邸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郑芝龙看着襁褓中皮肤白皙的婴儿,心里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终于有了儿子,愁的是眼下局势复杂,这孩子未来怕是难得安稳。他不会想到,这个名叫郑森的婴儿,几十年后会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成为世人敬仰的“国姓爷”;更不会想到,他会率领船队横渡海峡,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在历史上留下“开台圣王”的不朽名号。
郑成功的童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跨文化混搭风”。他爹郑芝龙是福建南安人,早年在海上闯荡,既是富可敌国的海商,也是让明朝头疼的“海盗头目”,后来还娶了日本平户藩士的女儿田川松——也就是郑成功的妈。所以郑成功从小就会说汉语、日语,还跟着母亲学了不少日本文化,妥妥的“国际化人才”。
不过郑成功的童年并不全是风光。他六岁之前跟着母亲在日本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父亲常年在海上奔波,聚少离多。直到公元1630年,郑芝龙接受明朝招安,当了“五虎游击将军”,才把郑成功接回福建南安老家。刚回到中国的郑成功,一口流利的日语,却不太会说闽南话,还因为混血的长相被小伙伴们围观,差点成了“社恐现场”。
但郑成功天生就是“学霸”料子,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不仅学会了闽南话,还一头扎进书本里,跟着当地的名儒钱谦益(没错,就是后来投降清朝的那位,但当时还是明朝的文坛领袖)读书。钱谦益特别
挥师北伐惊清庭,跨海东征震荷戎。
一寸山河一寸泪,十年征战十年功。
至今台岛怀英烈,犹忆当年国姓公。
公元1624年,日本平户的一座海边宅邸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郑芝龙看着襁褓中皮肤白皙的婴儿,心里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终于有了儿子,愁的是眼下局势复杂,这孩子未来怕是难得安稳。他不会想到,这个名叫郑森的婴儿,几十年后会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成为世人敬仰的“国姓爷”;更不会想到,他会率领船队横渡海峡,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在历史上留下“开台圣王”的不朽名号。
郑成功的童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跨文化混搭风”。他爹郑芝龙是福建南安人,早年在海上闯荡,既是富可敌国的海商,也是让明朝头疼的“海盗头目”,后来还娶了日本平户藩士的女儿田川松——也就是郑成功的妈。所以郑成功从小就会说汉语、日语,还跟着母亲学了不少日本文化,妥妥的“国际化人才”。
不过郑成功的童年并不全是风光。他六岁之前跟着母亲在日本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父亲常年在海上奔波,聚少离多。直到公元1630年,郑芝龙接受明朝招安,当了“五虎游击将军”,才把郑成功接回福建南安老家。刚回到中国的郑成功,一口流利的日语,却不太会说闽南话,还因为混血的长相被小伙伴们围观,差点成了“社恐现场”。
但郑成功天生就是“学霸”料子,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不仅学会了闽南话,还一头扎进书本里,跟着当地的名儒钱谦益(没错,就是后来投降清朝的那位,但当时还是明朝的文坛领袖)读书。钱谦益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