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元文宗:兄弟情难续,权途路渐遥-《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漠北风云起,燕京帝位摇,

  两度登九五,一手弄文潮。

  兄弟情难续,权途路渐遥,

  可怜文艺骨,终究陷尘嚣。

  在元朝那堆“乱成一锅粥”的皇帝里,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绝对是个“奇葩”——他不爱搞权谋,却被逼着两次当皇帝;明明能靠文采在“元朝文坛”C位出道,偏偏被架到权力巅峰上“走钢丝”。今天咱就唠唠这位“文艺青年”皇帝的一生,看看他是怎么在皇位的漩涡里,一边搞创作,一边硬扛职场危机的。

  图帖睦尔的人生起点,跟“皇位继承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是元武宗的二儿子,按元朝“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规矩,本该轮不到他。可元朝的皇位继承,从来都是“谁拳头硬谁上”,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他爹元武宗去世后,叔叔元仁宗继位,转头就把“传位给侄子”的承诺抛到脑后,立了自己儿子元英宗。图帖睦尔这波直接从“皇侄”变“边缘人”,被叔叔打发到海南、建康(今南京)这些“偏远地区”当“闲散王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被公司发配到分公司养老”。

  要是换别人,可能就躺平了,可图帖睦尔不一样——他不琢磨怎么夺权,反而在地方上搞起了“文艺创作”,读书、写字、画画样样来,还跟当地文人交朋友,活脱脱一个“被王爷身份耽误的文艺博主”。《元史》里说他“天资英迈,妙悟释典,尝为《法书考》一卷,又善书画”,搁现在绝对是能靠才华圈粉的主儿。

  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岁月静好”了,没想到元朝的“皇位内卷赛”突然把他拽了进来。1328年,泰定帝(元英宗之后的皇帝)在上都去世,权臣燕帖木儿觉得机会来了——他是元武宗的老部下,想把武宗的儿子扶上台,好掌控大权。可武宗的大儿子和世?远在漠北,一时半会儿回不来,燕帖木儿一合计,直接派人去建康接图帖睦尔:“王爷,别搞文艺了,回来当皇帝!”

  图帖睦尔当时都懵了:“我只想当个安静的文艺青年,这皇位跟我有啥关系?”可燕帖木儿哪给他拒绝的机会,直接把他架到大都(今北京),九月就拥立他登基,还改了年号“天历”。这波操作,相当于“分公司员工突然被总部空降成CEO”,图帖睦尔全程一脸“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嘛”。

  刚登基的图帖睦尔,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这皇位是“捡来的”,一来大哥和世?还在,二来燕帖木儿手握兵权,自己就是个“傀儡CEO”。他没急着摆皇帝架子,反而先干了两件“求生欲拉满”的事:

  第一件是“放低姿态”。他登基后没几天,就派人去漠北给大哥和世?送信:“哥,我就是暂时代理一下,等你回来,皇位还给你!”这话看似实在,其实是图帖睦尔的“职场智慧”——既给了大哥台阶,又堵住了别人说他“抢皇位”的嘴,还能暂时稳住燕帖木儿,毕竟燕帖木儿扶他上台,也是因为和世?太远。

  第二件是“抱紧大腿”。他知道燕帖木儿是实权派,就天天给燕帖木儿加官进爵,又是封太平王,又是让他当中书右丞相,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然打不过,就加入”,先稳住最强的“合伙人”,再慢慢找机会。

  可他没想到,大哥和世?还真信了他的话,1329年正月,和世?在漠北登基,史称元明宗。图帖睦尔这下骑虎难下了——自己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能硬着头皮去迎接大哥。三月,兄弟俩在旺忽察都(今内蒙古蓝旗)见面,图帖睦尔主动把皇帝印玺交给和世?,还当场表示“以后哥你说了算”。

  《元史》里记载,和世?见弟弟这么“懂事”,挺高兴,当场就封图帖睦尔为“皇太子”,还说“以后国家大事,你也帮着参谋”。表面上看,兄弟俩“兄友弟恭”,实则暗流涌动——和世?刚登基就开始提拔自己的人,想把燕帖木儿的权力收回来,这可把燕帖木儿惹毛了。

  没几天,就出大事了——元明宗和世?突然“暴毙”,《元史》里就写了一句“明宗崩”,没说原因。后世都猜测,是燕帖木儿怕自己失权,跟图帖睦尔合谋害死了和世?。不管真相如何,图帖睦尔在大哥死后,又被燕帖木儿扶上了皇位,这是他第二次当皇帝。

  这一次,图帖睦尔心里更复杂了——皇位失而复得,可“杀兄”的嫌疑却甩不掉。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尊大哥为“翼献景孝皇帝”,还把大哥的儿子妥懽帖睦尔(后来的元顺帝)接到身边抚养,想靠这些“补偿行为”洗白自己。可他心里清楚,这皇位,从一开始就沾着“不干净”的东西。

  第二次当皇帝后,图帖睦尔终于不用再“走钢丝”了——燕帖木儿虽然专权,但毕竟是自己人,朝廷里反对他的人也基本被摆平。他终于有时间干自己